图书介绍

美国遥测标准和测试方法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美国遥测标准和测试方法
  • 遥测技术编辑部译 著
  • 出版社: 遥测技术编辑部
  • ISBN:
  • 出版时间:1982
  • 标注页数:262页
  • 文件大小:55MB
  • 文件页数:27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美国遥测标准和测试方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一、美国遥测标准1

第一章 绪言1

1.1 概述1

1.2 范围1

1.3 目的1

1.4 参考文件1

1.5 定义1

1.6 一般陈述和要求2

1.7 取消的标准2

第二章 发射机与接收机系统2

2.1 遥测的射频标准2

2.2 225-260MHZ频段2

2.3 1435-1535MHZ及2200-2300MHZ频段4

第三章 频分多路遥测标准6

3.1 概述6

3.2 范围6

3.3 FM付载波特性6

3.4 FM付载波通道的特性6

3.5 带速控制与抖动补偿11

第四章 脉码调制(PCM)标准11

4.1 概述11

4.2 字与帧的构成11

4.3 码率13

4.4 超倍采样与付帧采样14

4.5 射频与付载波调制14

4.6 调制前滤波14

第五章 脉幅调制(PAM)标准14

5.1 概述14

5.2 帧与脉冲结构15

5.3 帧与脉冲率15

5.4 超倍采样与付帧采样16

5.5 调频16

5.6 调制前滤波16

第六章 磁带记录器/重放器标准16

6.1 引言16

6.2 固定磁头记录器/重放器的性能要求。17

6.3 直接记录17

6.4 FM记录系统26

6.5 PCM记录28

第七章 磁带标准32

7.1 概述32

7.2 基准磁带系统32

7.3 厂方中心线磁带32

7.4 厂方二级中心线磁带32

7.5 中心线性能要求33

7.6 厂方中心线磁带及厂方二级中心线磁带的使用33

7.7 测试用记录器/重放器33

7.8 测试记录器/重放器要求33

7.9 一般要求33

7.10 一般特性35

7.11 物理性能36

7.12 磁/电性能38

第八章 传感器标准41

8.1 概述41

8.2 术语和定义42

附录42

A、UHF遥测频段管理办法42

B、频分多路使用准则46

C、PCM标准附加规定及推荐材料48

D、PAM标准附加规定及推荐材料51

E、磁带记录/重放器资料及使用依据51

F、传感器文件汇编64

二、遥测系统与分系统的测试方法67

卷1 遥测系统全系统的测试方法69

第一章 太阳校准69

1.0 概述69

1.1 采用线性接收机法的太阳校准70

1.2应用衰减器法的太阳校准70

附录71

I-A 其它的太阳校准测试法71

I-B 射频系统测试使用说明73

I-C 接收系统线性的测试79

第二章 传感器遥测系统校准测试方法79

2.0 概述79

2.1 带电阻式传感器遥测系统的全系统校准80

2.2 带电阻式传感器遥测系统的置换被测量校准84

2.3 带电阻式传感器遥测系统的电替代校准84

2.4 带压电传感器遥测系统的被测量全系统校准88

2.5 带压电传感器遥测系统的被测量替代法校准88

2.6 带压电传感器的遥测系统的电代替校准89

2.7 带伺服传感器的遥测系统的被测量全系统校准91

2.8 带伺服传感器的遥测系统的被测量替代校准91

2.9 带电容传感器的遥测系统的被测量全系统校准92

2.10 带电容传感器的遥测系统的电替代法校准92

2.11 带电感传感器的遥测系统的被测量全系统校准92

2.12 带电感传感器的遥测系统的电替代法校准92

2.13 带热电传感器的遥测系统的被测量全系统校准93

2.14 带热电传感器的遥测系统的电替代法校准94

卷2 遥测高频分系统的测试方法95

第一章 遥测天线系统的测试方法97

1.0 概述97

1.1 天线座驱动系统的速度和加速度97

1.2 跟踪误差电压梯度101

1.3 动态跟踪精度102

1.4 天线瞄准轴实验103

1.5 天线增益测试105

1.6 天线频响特性测试105

第二章 遥测高频前置放大器的测试方法106

2.0 概述106

2.1 放大器增益压缩106

2.2 带宽和小信号功率增益108

2.3 交叉调制(IM)分量交叉点(IP)109

2.4 用反射损耗法测电压驻波比(VSWR)112

2.5 噪声系数114

第三章 遥测多路耦合器的测试方法115

3.0 概述115

3.1 多路耦合器的增益压缩115

3.2 带宽和小信号功率增益116

3.3 交叉调制分量和交叉点118

3.4 用反射损耗法测电压驻波比(VSWR)120

3.5 噪声系数122

3.6 输出隔离123

第四章 遥测接收机的测试方法125

4.0 概述125

4.1 视频压缩125

4.2 噪声系数127

3.3 中频信噪比127

4.4 自动增益控制静态测试129

4.5 自动增益控制动态测试——对方波的影响130

4.6 自动增益控制动态测试——对正弦波的影响132

4.7 调频捕获比测试134

4.8 噪声功率比(NPR)135

4.9 本振幅射测试139

4.10 本振稳定度测试139

4.11 自动频率控制校正系数141

第五章 分集合成器的测试方法142

5.0 概述142

5.1 高频信号强度相等情况下分集合成器的静态评定142

5.2 高频信号强度不相等时对分集合成器的静态评定145

5.3 同相衰落和高频信号强度相等时的分集合成器的动态评定146

5.4 周期同相衰落和高频信号强度不相等的分集合成器动态评定149

5.5 周期不同相衰落和信号强度相等时的分集合成器动态评定151

5.6 周期不同相衰落和高频信号强度不等时的分集合成器动态评定151

5.7 分集合成器的载止频率152

5.8 随机衰落时的分集合成器的评定153

附录154

Ⅱ-A 交叉调制(IM)分量和交叉点(IP)154

Ⅱ-B 噪声系数测量155

卷3 记录器/重放器系统和磁带测试方法161

第一章 磁头测试163

1.0 概述163

1.1 磁头极性测试163

1.2 记录磁头组方位角校准163

1.3 重放磁头组方位角校准164

第二章 带速测试165

2.0 概述165

2.1 带速——实验室用——方法Ⅰ166

2.2 带速——一切和现场用——方法Ⅱ167

第三章 速度变化和定时误差测试167

3.0 概述167

3.1 抖动测试167

3.2 时基误差(TBE)测试170

3.3 脉冲到脉冲的跳动测试171

3.4 路间时移误差(ITDE)测试172

第四章 直接记录系统测试173

4.0 概述173

4.1 偏磁和记录电平测试173

4.2 频率响应(直接记录)测试174

4.3 信噪比(SNR)测试174

4.4 互调制(IM)失真测试174

4.5 串音测试175

4.6 偏磁泄漏测试176

4.7 多速重放传递电平测试176

4.8 记录传递特性测试176

4.9 群延迟变化和瞬变响应测试177

第五章 调频系统测试179

5.0 概述179

5.1 频偏、中心频率和极性测试179

5.2 频率响应测试180

5.3 信噪比(SNR)测试180

5.4 失真测试180

5.5 虚假成份测试181

5.6 直流线性测试181

5.7 中心频率的直流漂移测试182

5.8 多速重放传递电平测验182

5.9 群延迟变化和瞬变响应测试183

附录183

Ⅲ-A 磁带记录器重放器测试注意事项183

Ⅲ-B 磁带测试步骤193

卷4 数据多路复用设备的测试方法207

第一章 频分多路器测试方法209

1.0 概述209

1.1 噪声功率比(NPR)的测试209

第二章 时分多路(TDM)系统211

2.0 概述211

2.1 脉冲编码调制(PCM)测试211

2.2 脉冲调幅(PAM)测试214

第三章 付载频振荡器215

3.0 概述215

3.1 控制范围215

3.2 线性217

3.3 幅度调制(AM)219

3.4 输出失真220

3.5 信号源阻抗的影响221

3.6 输入端接地的影响222

3.7 输出负载的影响223

3.8 调制馈通225

3.9 稳定度与时间的关系226

3.10 电源电压变化和纹波的影响227

3.11 共模抑制(仅对差分输入插件)228

3.12 稳定度与温度的关系229

3.13 振动的影响231

第四章 码同步器232

4.0 概述232

4.1 第一部分,用高斯噪声测试233

4.2 第二部分 PCM/FM测试255

附录257

Ⅳ-A NRZ-PN序列的频谱257

Ⅳ-B 误码测量时间间隔的计算257

Ⅳ-C 码同步器测试的定义和推荐电路25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