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论中央银行在金融生态系统中的角色定位 基于货币循环的分析视角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曾建中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 ISBN:9787504957900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242页
- 文件大小:11MB
- 文件页数:261页
- 主题词:中央银行-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论中央银行在金融生态系统中的角色定位 基于货币循环的分析视角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 导论1
1.1 选题背景与意图1
1.1.1 选题背景1
1.1.2 选题意图5
1.2 逻辑架构及内容安排8
1.2.1 逻辑架构8
1.2.2 内容安排10
1.3 研究方法与主要创新13
1.3.1 研究方法13
1.3.2 主要创新14
2 金融生态系统的理论框架22
2.1 金融生态系统的理论渊源23
2.1.1 金融发展理论23
2.1.2 金融资源理论24
2.1.3 金融协调理论26
2.1.4 金融生态系统理论27
2.2 金融生态系统提出的基本假设29
2.2.1 金融交易主体假设30
2.2.2 货币循环假设30
2.2.3 信用流假设31
2.2.4 政府行为假设32
2.3 金融生态系统的定义、内涵及特征32
2.3.1 金融生态系统的定义32
2.3.2 金融生态系统的内涵34
2.3.3 金融生态系统的特征36
2.4 金融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和功能37
2.4.1 金融生态系统的组成37
2.4.2 金融生态系统的结构39
2.4.3 金融生态系统的功能41
2.5 金融生态系统的演化机理45
2.5.1 货币循环:金融生态系统演化的物质基础46
2.5.2 金融效率帕累托改进:金融生态系统演化的持续推动力47
2.5.3 金融生态平衡:金融生态系统演化的内生机制49
3 金融生态系统的货币循环51
3.1 什么是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52
3.1.1 物质循环的概念52
3.1.2 物质循环的特点52
3.1.3 物质循环的描述方法53
3.2 货币理论的文献综述54
3.2.1 货币需求理论54
3.2.2 货币供给理论55
3.3 货币流通的文献综述56
3.3.1 古典学派理论——货币流通速度是由制度决定的常数57
3.3.2 凯恩斯主义——货币流通速度是变化的57
3.3.3 现代货币主义——货币流通速度是相当稳定的58
3.4 货币循环理论及其相关研究58
3.4.1 货币循环的界定59
3.4.2 货币循环的特征60
3.4.3 货币循环的描述方法61
3.4.4 借鉴货币循环原理解释货币供给的性质62
4 中央银行与金融生态系统的关系——基于货币循环的视角66
4.1 中央银行如何在金融生态系统中演变66
4.1.1 货币演化路径67
4.1.2 发展脉络71
4.2 中央银行是金融生态系统的Keystone75
4.2.1 什么是生态系统的Keystone75
4.2.2 Keystone的评判标准是什么76
4.2.3 中央银行在金融生态系统中的作用77
4.3 中央银行与其他物种之间的关系83
4.3.1 中央银行与政府83
4.3.2 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90
4.3.3 中央银行与企业96
4.3.4 中央银行与居民97
4.4 中央银行与内外环境是如何协调的98
4.4.1 中央银行与内部制度环境99
4.4.2 中央银行与信用环境101
4.4.3 中央银行与法制环境103
5 角色之一:货币循环的总阀门106
5.1 中央银行为何独立享有货币发行权106
5.1.1 统一货币发行是中央银行发挥货币循环遥控器作用的基础107
5.1.2 统一货币发行是中央银行充当货币循环镇流器的核心108
5.2 中央银行怎样发行货币109
5.2.1 货币发行的含义109
5.2.2 货币发行的种类110
5.2.3 货币发行渠道与程序110
5.2.4 货币发行的准备制度111
5.3 主要国家中央银行的货币发行制度的演变113
5.3.1 美国货币发行制度的演变113
5.3.2 英国货币发行制度的演变114
5.3.3 日本货币发行制度的演变115
5.3.4 加拿大货币发行制度的演变116
5.4 我国中央银行货币发行制度的演变116
5.4.1 人民币发行的原则117
5.4.2 发行渠道和程序117
5.4.3 发行基金计划118
5.4.4 货币发行管理119
5.5 中央银行怎样参与货币循环121
5.5.1 中央银行参与货币循环的内涵121
5.5.2 中央银行参与货币循环的基本原理122
5.5.3 中央银行参与货币循环的主要内容122
5.5.4 我国中央银行参与货币循环的演变历程123
6 角色之二:货币循环的遥控器126
6.1 中央银行如何充当金融生态系统货币循环的遥控器127
6.1.1 货币循环遥控器的含义127
6.1.2 货币循环遥控器的主要内容128
6.1.3 货币循环遥控器的作用原理135
6.2 中央银行能否有效调控金融生态系统货币循环139
6.2.1 中央银行调控政策有效还是无效139
6.2.2 影响中央银行短期有效调控的因素有哪些143
6.3 主要国家和地区中央银行怎样调控货币循环145
6.3.1 美国中央银行调控货币循环的演进过程146
6.3.2 英国中央银行调控货币循环的演进过程149
6.3.3 欧洲中央银行调控货币循环的演进过程151
6.3.4 韩国中央银行调控货币循环的演进过程154
6.4 怎样评价我国中央银行的货币调控制度155
6.4.1 我国中央银行货币调控制度的演进路径156
6.4.2 我国中央银行货币调控的效果如何158
6.5 如何提高我国中央银行有效调控货币循环的能力173
6.5.1 疏通货币调控的金融市场传导途径173
6.5.2 疏通货币调控的商业银行传导途径174
6.5.3 完善货币政策传导的微观基础175
6.5.4 提高货币调控的操作水平177
7 角色之三:货币循环的镇流器179
7.1 货币循环镇流器的界定179
7.1.1 货币循环镇流器的概念180
7.1.2 货币循环镇流器的内涵182
7.1.3 中央银行充当镇流器角色的演变及其作用原理184
7.2 货币循环镇流器的主要内容186
7.2.1 金融监管职能187
7.2.2 最后贷款人职能192
7.3 主要国家和地区中央银行如何发挥货币循环镇流器的角色197
7.3.1 美国、英国及欧盟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维护货币循环稳定的制度架构198
7.3.2 俄罗斯、波兰、保加利亚等转轨国家维护金融稳定的制度架构200
7.3.3 发达国家和转轨经济国家维护金融稳定制度架构的比较与启示202
7.4 我国中央银行怎样履行货币循环镇流器的职能204
7.4.1 我国中央银行履行货币循环镇流器职能的演进路径204
7.4.2 对我国中央银行发挥货币循环镇流器效果的实证评估207
7.4.3 提高我国中央银行充当货币循环镇流器角色的有效路径215
8 结论与展望219
8.1 论文的主要结论219
8.2 进一步的研究工作226
参考文献228
致谢237
表1.1 1980—1995年银行发生危机或有严重问题的国家(或地区)数目的统计2
表1.2 2002—2008年金融市场融资结构2
表1.3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和不良贷款余额(1994—2004年)3
表4.1 1656—1913年设立的中央银行72
表4.2 1921—1942年改组或新建的中央银行74
表4.3 四种独立性计量的有关统计指标88
表4.4 四种独立性计量的相关性矩阵88
表4.5 阿尔巴尼亚等8个转型国家中央银行法定独立性CWN指数89
表6.1 货币政策平均时滞长度的估计143
表6.2 我国中央银行货币调控的演进历程156
表6.3 各序列的ADF检验结果(1996年第一季度至2008年第四季度)163
表6.4 Johansen协整检验结果164
表7.1 银行子系统稳定性指标及其临界区间209
表7.2 证券市场子系统稳定性指标及其临界区间209
表7.3 外汇市场子系统稳定性指标及其临界区间210
表7.4 宏观经济子系统稳定性指标及其临界区间210
表7.5 金融稳定性综合指数212
表7.6 各子系统对金融稳定性的贡献率213
图1.1 本书逻辑架构8
图2.1 货币循环31
图2.2 金融生态系统34
图2.3 金融生态系统组成图38
图2.4 资金链条示意图40
图4.1 货币发行与回笼78
图4.2 货币循环调控过程80
图4.3 货币调控传递过程93
图4.4 中央银行与企业之间的传导96
图4.5 中央银行与居民之间的传导97
图5.1 货币发行与回笼流程图118
图6.1 货币循环遥控器的组成129
图6.2 货币循环遥控器的作用原理135
图6.3 π对M1冲击的响应167
图6.4 π对贷款冲击的响应167
图6.5 产出对M1冲击的响应168
图6.6 产出对贷款冲击的响应169
图6.7 π对M2冲击的响应169
图6.8 π对贷款冲击的响应170
图6.9 产出对M2冲击的响应171
图6.10 产出对贷款冲击的响应171
图7.1 中国金融稳定评价综合指数趋势213
图7.2 各子系统对金融稳定的贡献情况214
热门推荐
- 666071.html
- 2624217.html
- 2778236.html
- 2087485.html
- 2105499.html
- 2368242.html
- 120957.html
- 3076598.html
- 1103567.html
- 198455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0137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1859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4964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8198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9456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3441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0365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9439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6331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92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