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运行概论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李振坤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7040021420
- 出版时间:1989
- 标注页数:307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31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运行概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导论1
第一章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运行系统1
第一节 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1
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经济运行的构想1
二、社会主义经济运行理论与实践的回顾3
三、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7
第二节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可控系统9
一、充满活力的企业、是有计划商品经济运行的微观基础10
二、比较完整的、竞争性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11
三、以间接调控为主的宏观经济管理14
第二篇 企业篇17
第二章 企业的实质和所有制形式17
第一节 企业的实质17
一、企业是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基层实体17
二、企业的类型21
三、企业在国民经济纵横运行中的地位24
第二节 社会主义社会企业的所有制形式27
一、社会主义企业的形成27
二、生产社会化发展的新情况要求多元化的企业结构28
三、社会主义企业的所有制形式29
第三章 企业经济运行34
第一节 企业经济运行的过程34
一、企业经济运行的特点34
二、企业经济运行的环节36
第二节 企业经济运行的目标41
一、企业经济运行的目标41
二、实现经济运行目标必须提高企业素质43
三、实现经济运行目标、企业必须具有经营自主权45
一、参与分配的主体48
第三节 企业经济关系的实现形式48
二、分配的原则、顺序及其形式50
三、社会主义股份制企业分配机制的特点53
第四章 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55
第一节 企业生产经济管理的组织55
一、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及其组织系统55
二、生产经营型管理的组织系统57
三、建立生产经营型管理组织系统的原则60
四、企业生产经营型管理组织系统的结构模式62
一、企业决策65
第二节 企业决策和企业经济责任制65
二、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制69
第三节 企业经营管理优化和效益评价72
一、企业的资金管理72
二、企业的经济核算75
三、优化企业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经济运行效益79
第三篇 社会主义市场篇85
第五章 社会主义市场85
第一节 市场在商品经济运行中的地位85
一、商品经济与市场85
二、市场与企业经济运行86
三、市场与宏观经济运行88
第二节 社会主义市场的体系结构91
一、商品市场91
二、生产要素市场97
第三节 社会主义市场的作用机制105
一、市场机制的含义及作用的特点105
二、市场机制是一个有机的系统107
三、市场机制运行的目标模式110
一、价格和价格机制112
第六章 市场机制的运行过程112
第一节 价格机制112
二、价格机制的运行116
三、价格机制的功能127
第二节 利率机制130
一、利率和利率机制130
二、利率机制的运行及其规律性131
三、利率机制的功能136
一、工资和工资机制138
第三节 工资机制138
二、工资机制的运行及其规律性139
三、工资机制的功能143
第七章 市场机制与企业决策146
第一节 市场供求及其对企业的影响146
一、市场需求及其对企业的影响146
二、市场供给及其对企业的影响150
三、市场供求矛盾及其对企业的影响151
一、市场机制下企业产量的生产区域156
第二节 市场机制下的企业生产决策156
二、企业确定产量的原则157
三、不同市场结构中的企业生产决策159
第三节 市场机制下的企业投资决策164
一、企业投资及其作用164
二、资金的时间价值和风险价值165
三、企业的投资决策169
第四篇 宏观经济篇174
第八章 宏观经济运行的调控174
一、市场调节的缺陷与宏观调控的必要性175
第一节 宏观经济调控模式175
二、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依据179
三、宏观经济调控的模式181
第二节 宏观经济的调控目标和管理方式183
一、宏观经济调控目标183
二、社会主义宏观经济的管理方式185
第三节 宏观经济调控系统187
一、经济信息系统188
二、决策计划系统191
三、宏观调控执行系统192
四、保证监督系统193
第九章 宏观经济运行的间接调控方式196
第一节 财政政策及其调节手段196
一、财政政策及其主要目标196
二、财政调控的主要手段及其政策调整199
三、财政政策与宏观经济的调节208
第二节 货币政策与金融控制211
一、货币政策及其主要目标211
二、货币政策与货币供给量213
三、金融控制的方法及手段217
第三节 个人收入分配政策和工资控制220
一、个人收入分配与宏观经济的关系220
二、个人收入分配政策的目标及其原则222
三、工资的宏观控制225
第四节 宏观经济政策的综合使用228
一、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联系和区别228
二、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配套作用的形式230
三、综合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调节宏观经济232
四、协调运用宏观经济政策233
第十章 对外经济活动的宏观控制235
第一节 对外贸易的宏观控制235
一、对外贸易是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重要途径235
二、完善外贸体制及宏观调节体系238
第二节 利用外资的宏观管理245
一、利用外资是加速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245
二、加强利用外资的宏观管理248
一、社会主义经济效益的内在规定性255
第一节 社会主义的经济效益255
第十一章 社会主义经济运行的宏观效益255
二、微观经济效益与宏观经济效益257
第二节 经济发展战略与宏观经济效益259
一、我国经济发展战略指导思想的转变259
二、制定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依据260
三、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和实现途径与宏观经济效益262
第三节 产业结构与宏观经济效益266
一、部门结构与宏观经济效益266
二、技术结构与宏观经济效益269
三、地区结构与宏观经济效益271
一、要强调决策依据的科学性273
第四节 宏观经济决策与宏观经济效益273
二、决策制度的严密性274
三、决策实施的有效性274
第十二章 从旧经济体制向新经济体制的转换276
第一节 创造有中国特色的新旧体制转换方式276
一、苏联东欧体制转换的历史经验276
二、从国情出发,选择我国经济体制的转换方式280
一、坚持经济体制的转换与经济发展模式转换相互结合284
第二节 转换时期的总体改革284
二、增强企业活力是协调配套改革的中心环节287
三、多方面地加快改革,培育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体系289
四、加快宏观经济管理的配套改革,建立以间接为主的宏观经济调节体系294
第三节 稳步地推进新旧体制的转换298
一、转换时期的宏观管理必须保证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298
二、按照体制改革的内在逻辑,加快新旧体制的转换300
三、坚决审慎地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经济体制改革成功的保证303
后记306
热门推荐
- 3556839.html
- 2675461.html
- 1049531.html
- 2520967.html
- 1982956.html
- 851893.html
- 776026.html
- 1814053.html
- 2205150.html
- 96898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571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6261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8731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1914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127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2690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3784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2604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9907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959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