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BCMSN:构建Cisco多层交换网络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BCMSN:构建Cisco多层交换网络
  • (美)Thomas M.Thomas Ⅱ等著;前导工作室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 ISBN:7111085930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329页
  • 文件大小:15MB
  • 文件页数:33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BCMSN:构建Cisco多层交换网络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简介1

1.1 本书读者对象1

1.1.1 CCNP应试者1

1.1.2 CCIE应试者1

1.1.3 支持多层交换网络的网络专业人士1

1.2 BCMSN考试2

1.2.1 BCMSN考试中会出现的材料2

1.2.2 非BCMSN考试中的材料2

1.3.1 第2章“多层交换网络设计基础”3

1.3 各章概览3

1.3.2 第3章“确定用于多层交换网络的Cisco产品”4

1.3.3 第4章“连接园区网”5

1.3.4 第5章“第2层配置”6

1.3.5 第6章“单播第3层配置”6

1.3.6 第7章“IP组播配置”7

1.3.7 第8章“IP组播路由配置”8

1.3.8 第9章“访问控制”9

1.3.9 第10章“有类内部路由协议”10

1.3.10 第11章“无类内部路由协议”10

2.2.1 园区网定义12

2.2 网络概览12

2.1 本章要实现的目标12

第2章 多层交换网络设计基础12

2.2.2 多层模型,回文结构14

2.2.3 流量模型16

2.3 网络设计考虑事项20

2.3.1 需求20

2.3.2 园区网结构23

2.3.3 交换技术24

2.4 层次化设计27

2.4.1 访问、分发和核心层27

2.4.2 网络构建块29

2.5 本章小结32

2.6 常见问题33

2.7 示例学习33

2.7.1 BBB网络设计33

2.7.2 国际壁橱产品网设计34

习题36

答案37

第3章 确定用于多层交换网络的Cisco产品39

3.1 本章要实现的目标39

3.2 Cisco交换产品39

3.4.2 Telnet40

3.4.1 终端40

3.3 软件和硬件40

3.4 用户界面40

3.4.3 Web浏览器41

3.4.4 Cisco IOS41

3.4.5 set命令41

3.5 产品线41

3.5.1 1900系列42

3.5.2 2926系列42

3.5.3 2900系列43

3.5.5 4000系列45

3.5.4 3500系列45

3.5.6 5000系列46

3.5.7 6000系列48

3.5.8 8500系列48

3.6 各层产品选择49

3.6.1 访问层49

3.6.2 分发层50

3.6.3 核心层50

3.6.4 接口需求50

3.7 本章小结50

3.8 常见问题51

3.9 示例学习52

3.9.1 需要的信息53

3.9.2 方法53

习题54

答案56

第4章 连接园区网58

4.1 本章要实现的目标58

4.2 以太网的运行59

4.3.1 以太网的许多名称60

4.3 网络连线60

4.3.2 以太网连线61

4.3.3 以太网连线标准61

4.4 构建交换块62

4.4.1 连接到控制台端口62

4.4.2 连接以太网端口63

4.4.3 监视端口状态63

4.4.4 设定交换机口令63

4.4.5 设定主机名和系统提示符64

4.4.6 设定用于网络访问的IP地址64

4.4.9 测试连接65

4.4.8 设定链路速度和双工模式65

4.4.7 命名端口65

4.5 分组格式66

4.5.1 以太网分组格式66

4.5.2 IP分组格式67

4.5.3 传输控制协议(TCP)分组格式69

4.5.4 用户数据报协议(UDP)分组格式70

4.6 本章小结71

4.7 常见问题71

4.8.1 需要的设备72

4.8 示例学习72

4.8.2 需要的信息73

4.8.3 方法74

4.8.4 连接到交换机的控制台端口74

4.8.5 定义网络设备之间的接口类型74

4.8.6 将网络接口连接到一起75

4.8.7 设置交换机的主机名和系统提示符75

4.8.8 配置接口速度和双工模式75

4.8.9 确保端口已连接77

4.8.10 设置交换机口令78

4.8.12 设置交换机的IP地址79

4.8.11 命名交换机端口79

4.8.13 检验交换机的IP连接80

4.8.14 示例学习小结81

习题81

答案83

第5章 第2层配置85

5.1 本章要实现的目标85

5.2 带虚拟局域网的公共工作组86

5.2.1 虚拟局域网概要87

5.2.3 创建虚拟局域网88

5.2.2 虚拟局域网设计88

5.2.4 配置静态虚拟局域网90

5.2.5 虚拟局域网链路类型90

5.2.6 Cisco Inter Switch Link标识91

5.2.7 IEEE802.1q91

5.2.8 虚拟局域网标识方法协商91

5.2.9 配置中继92

5.2.10 虚拟局域网中继协议92

5.2.11 配置VTP95

5.3 用生成树协议管理冗余链路95

5.3.1 生成树的运行96

5.3.2 生成树收敛97

5.3.3 生成树状态98

5.3.5 生成树和虚拟局域网100

5.3.4 生成树定时器100

5.3.6 生成树的优化102

5.4 链路聚合104

5.5 本章小结105

5.6 常见问题106

5.7 示例学习107

5.7.2 方法108

5.7.3 虚拟局域网的计算和实现108

5.7.1 必需的信息108

5.7.4 虚拟局域网中继和标记115

5.7.5 中继链路协商和虚拟局域网中继协议115

5.7.6 生成树实现116

5.7.7 生成树优化116

5.7.8 链路聚合117

5.7.9 示例学习小结118

习题119

答案121

第6章 单播第3层配置123

6.1 本章要实现的目标123

6.2 路由选择124

6.3 IP寻址126

6.4 IP地址和MAC地址127

6.5 IP通信128

6.6 路由器的运行129

6.7 维护路由线路129

6.8 分发层拓扑结构130

6.9 配置虚拟局域网间的路由选择132

6.10 多层交换136

6.10.1 多层交换概论136

6.10.3 多层交换的需求137

6.10.2 流137

6.10.4 多层交换的运行138

6.10.5 流掩码140

6.10.6 配置多层交换交换机引擎140

6.10.7 配置多层交换的路由处理器141

6.11 使用热待机路由协议的容错路由选择143

6.11.1 热待机路由协议简介143

6.11.2 热待机路由协议的运行144

6.11.3 配置热待机路由协议146

6.12 本章小结147

6.14 示例学习148

6.13 常见问题148

6.14.2 为所有虚拟局域网定义IP寻址149

6.14.1 方法149

6.14.3 为所有主机定义IP寻址和默认网关150

6.14.4 定义构建路由选择表的方法151

6.14.5 优化路由选择的性能151

6.14.6 容错路由选择152

6.14.7 示例学习小结152

习题152

答案154

7.3 网络传输模型157

7.3.1 单播传输157

第7章 IP组播配置157

7.2 本章要实现的目标157

7.1 简介157

7.3.2 广播传输158

7.3.3 组播传输158

7.4 组播寻址159

7.4.1 IP组播寻址160

7.4.2 以太网组播寻址160

7.5 组播组管理161

7.5.1 Internet组管理协议版本1(IGMPv1)162

7.5.2 Internet组管理协议版本2(IGMPv2)164

7.5.3 Cisco组管理协议170

7.6 本章小结173

7.7 常见问题173

7.8 示例学习174

7.8.1 方法174

7.8.2 何处需要组播通信174

7.8.3 广播域内的组播通信管理174

习题175

7.8.4 在广播域中实现组播通信管理175

7.8.5 示例学习小结175

答案177

第8章 IP组播路由配置179

8.1 本章要实现的目标179

8.2 组播路由选择基础179

8.2.1 单播路由选择与组播路由选择179

8.2.2 分布树180

8.2.3 组播作用域181

8.2.4 稠密模式和稀疏模式组播路由协议181

8.3.1 RPF182

8.3 DVMRP概论182

8.3.2 DVMRP操作183

8.3.3 距离矢量组播路由协议的局限188

8.3.4 DVMRP配置189

8.4 MOSPF190

8.5 PIM-DM概论190

8.5.1 PIM-DM版本1的运行190

8.5.2 PIM-DM版本2194

8.5.3 PIM-DM配置195

8.7.1 PIM-SM的运行196

8.7 PIM-SM概论196

8.6 CBT196

8.7.2 PIM-SM版本2200

8.7.3 决定会合点的位置200

8.7.4 SPT切换201

8.7.5 PIM-SM配置201

8.8 本章小结201

8.9 常见问题202

8.10 示例学习202

8.10.1 方法202

8.10.4 实现组播路由选择203

8.10.3 选择路由协议203

8.10.2 哪里需要组播通信203

8.10.5 示例学习小结204

习题204

答案206

第9章 访问控制208

9.1 本章要实现的目标208

9.2 访问策略209

9.3 管理网络设备209

9.3.2 口令210

9.3.3 口令配置210

9.3.1 物理安全性210

9.3.4 特权级211

9.3.5 特权极配置212

9.3.6 标题消息212

9.3.7 虚拟终端访问213

9.3.8 控制HTTP访问214

9.3.9 HTTP访问配置214

9.4 访问层策略215

9.4.1 端口安全性215

9.4.2 配置端口安全性215

9.5.2 标准IP访问列表216

9.5.1 IP访问列表216

9.5 分发层策略216

9.5.3 配置标准的IP访问列表217

9.5.4 扩展的IP访问列表217

9.5.5 配置扩展IP访问列表218

9.5.6 控制路由选择更新通信219

9.5.7 配置路由过滤219

9.6 核心层策略220

9.7 本章小结220

9.9.1 目标221

9.9.2 方法221

9.9 示例学习221

9.8 常见问题221

9.9.3 决定访问策略222

9.9.4 应用安全措施222

9.9.5 测试1、2、3…Er,100.1.x.0222

9.9.6 示例学习小结223

习题223

答案225

第10章 有类内部路由协议227

10.2 路由协议分类228

10.1 本章要实现的目标228

10.2.1 内部与外部路由协议229

10.2.2 有类和无类路由协议229

10.3 RIP230

10.3.1 背景230

10.3.2 概论230

10.3.3 RIP分组格式230

10.3.4 运作231

10.3.5 RIP的局限233

10.3.6 RIP配置234

10.4.1 背景235

10.4 IGRP235

10.4.2 IGRP分组格式236

10.4.3 IGRP操作237

10.4.4 IGRP配置239

10.5 本章小结240

10.6 常见问题241

10.7 示例学习241

10.7.1 目标241

10.7.2 方法241

10.7.3 示例学习小结244

习题244

答案246

第11章 无类内部路由协议248

11.1 本章要实现的目标249

11.2 路由协议的分类249

11.2.1 内部与外部路由协议249

11.2.2 有类和无类路由协议250

11.3 RIPv2251

11.3.1 概论251

11.3.2 RIPv2分组格式251

11.3.3 RIPv2的运作252

11.3.4 与RIPv1互操作254

11.3.5 无类路由协议255

11.3.6 路由更新认证255

11.4 EIGRP256

11.4.1 概论256

11.4.2 EIGRP分组格式257

11.4.3 EIGRP的运作259

11.4.4 EIGRP组件259

11.4.5 协议相关模块260

11.4.6 可靠传输协议260

11.4.7 邻居查找/恢复260

11.4.8 扩散更新算法261

11.4.9 DUAL状态机262

11.4.10 配置EIGRP263

11.5 OSPF265

11.5.1 运作265

11.5.2 邻接266

11.5.3 选择路径268

11.5.4 维护链路状态数据库268

11.5.5 配置OSPF268

11.6 本章小结270

11.8.1 目标271

11.8.2 方法271

11.8 示例学习271

11.7 常见问题271

11.8.3 示例学习小结275

习题275

答案276

附录A 术语表279

附录B 参考文献300

附录C 有关Web地址参考301

附录D 以太网性能307

附录E OSI模型31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