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死刑设置论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死刑设置论
  • 出版社: 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未知
  • 标注页数:254页
  • 文件大小:2MB
  • 文件页数:26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死刑设置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1

上篇 死刑设置的刑罚思想辨析3

第一章 无罪与死刑3

第一节 无罪被屠戮的蛮横3

第二节 揭开“蛮横”的面纱9

第三节 “蛮横”与现代司法理念的冲突10

一、有悖于公开化原则10

二、有悖于罪刑法定的基本原则14

三、有悖于罪责自负的原则19

四、有悖于正当性原则23

五、有悖于法律的正义性24

六、有悖于效率与公正兼顾的原则26

七、有悖于报应论的刑罚思想29

八、有悖于法治国的理念34

第二章 死刑的泛化38

第一节 泛化的死刑38

第二节 死刑泛化的渊源43

一、死刑泛化是典型的重刑主义思想43

二、死刑泛化映射出刑罚功利论的思想46

第三节 死刑泛化的危机51

一、死刑泛化有悖于等量报应论的思想51

二、死刑泛化有悖于等价报应论的思想52

第四节 死刑泛化的存在理由55

第三章 死刑的废止57

第一节 死刑废止运动的迭起57

第二节 死刑废止的渊源65

第三节 死刑废止的悖论69

一、死刑废止的理论缺陷69

二、死刑废止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73

第四章 死刑的限制76

第一节 死刑限制的范围76

第二节 死刑限制论的根基81

第三节 死刑的标准85

一、死刑适用客体范围比较85

二、死刑适用客体的标准86

三、罪刑设置的标准87

四、“最严重的罪行”标准89

五、“危及生命的犯罪”才能适用死刑90

六、纷争91

下篇 死刑制度设置101

第五章 中外死刑设置101

第一节 中外死刑罪名设置情况101

第二节 中外死刑罪名使用情况111

第六章 适用死刑的犯罪主体设置118

第一节 死刑的年龄规定118

一、未成年人犯罪与死刑118

二、老年人犯罪与死刑126

第二节 妇女犯罪与死刑127

一、怀孕妇女犯罪与死刑127

二、女性犯罪与死刑128

第三节 精神病人与死刑129

第四节 生理缺陷者犯罪与死刑133

第五节 智力低下者犯罪与死刑134

第七章 死缓的设置139

第一节 死缓的起源与发展139

第二节 死缓的存废之争144

第三节 死缓的适用标准145

第四节 死缓的法律后果147

第五节 死刑缓期执行期间的计算150

第八章 死刑的程序设置152

第一节 死刑复核的历史152

一、我国封建社会的死刑复核制度152

二、新中国的死刑复核制度156

第二节 死刑复核与三审终审制设想160

第三节 国外慎用死刑的特别措施161

第四节 死刑复核的内容162

第五节 死刑复核的评价165

一、死缓案件的核准权165

二、死刑核准权下放产生的弊端165

第六节 死刑复核权上收及制度完善169

一、死刑复核权统一收归最高法院行使169

二、创建开放式的死刑复核程序171

第九章 死刑案件证据规则的设置173

第一节 三起错案引发的证据思考173

一、被告人王某抢劫一案173

二、被告人王某故意杀人一案181

三、被告人孙某故意杀人一案184

四、证据思考187

第二节 死刑案件的证据规格189

一、物证、书证189

二、证人证言(包括被害人陈述)189

三、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190

四、鉴定结论190

五、勘验、检查笔录191

六、视听资料191

第三节 死刑案件证据的采纳标准192

一、关联性标准192

二、合法性标准193

三、传闻证据标准194

四、意见证据标准196

五、最佳证据标准197

第四节 死刑案件证据的采信规则197

一、证据确实充分197

二、补强证据规则198

三、排除合理怀疑199

第十章 我国刑法个罪中死刑条件设置选析203

第一节 放火罪203

一、我国立法状况203

二、外国立法的相关状况204

三、中外比较206

第二节 破坏电力设备罪207

一、本罪适用死刑的条件207

二、罪数与死刑208

第三节 劫持航空器罪209

一、本罪适用的死刑条件210

二、死刑与刑事管辖权210

第四节 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212

一、我国的立法状况212

二、外国立法的相关状况213

三、中外立法比较214

第五节 金融票据诈骗罪216

一、我国立法状况216

二、外国立法的相关规定217

三、中外比较217

第六节 信用证诈骗罪218

一、立法情况218

二、死刑适用的问题219

第七节 故意杀人罪220

一、我国立法状况220

二、我国港澳地区及外国相关立法状况222

三、中外比较223

第八节 抢劫罪223

一、我国的立法状况223

二、各国相关立法状况及其评析226

第九节 传授犯罪方法罪228

一、立法状况228

二、评价229

第十节 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229

一、我国立法状况229

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立法状况232

三、我国的毒品死刑政策234

四、特情引诱犯罪与死刑235

五、死刑案件中毒品犯罪的数量计算236

六、适用死刑的毒品犯罪的数量标准236

七、毒品犯罪案件适用死刑的证据认定237

第十一节 贪污罪237

一、我国的立法状况237

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立法状况及评析240

主要参考文献242

后记25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