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判例制度研究 上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判例制度研究 上
  • 武树臣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
  • ISBN:7801616421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760页
  • 文件大小:45MB
  • 文件页数:779页
  • 主题词:审判-司法制度-中国-文集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判例制度研究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加强案例研究推进法治现代化(代序) 曹建明1

判例意识的觉醒与判例机制的诞生(代序) 武树臣3

上篇 基本理论3

应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判例制度(1986.2) 徐蔡燎3

论判例在我国法制建设中的地位(1986.6) 武树臣6

论判例法在我国古代法律渊源中的地位(1986.6) 沈国锋9

试论判例也应当成为我国的法律渊源(1987.2) 申夫18

借鉴判例法,推进改革中的法制建设(1987.3) 曹培24

从“判例法”时代到“成文法”时代(1987.3) 武树臣26

西方两大法系国家和古代中国在判例问题上的比较研究(1987.5) 李凌燕33

判例法——体制转换的法律桥梁(1987.6) 钱奕 潘大松38

“判例法在改革中的借鉴作用”研究会综述(1987.12) 曹培40

中国法律文化探索(1987.12) 武树臣42

判例比较研究(1998.1) 汪永清54

对比两大法系看我国确立判例制度的必要性(1988.1) 曾明奇63

论判例法方法在我国法制建设中的借鉴作用(1988.1) 陈大刚 魏群68

设立判例法是健全法律机制的重要措施(1988.2) 孔小红81

判例与审思:西方两大法系国家和中国在判例问题上的比较研究(1988.2) 孔小红86

试论判例在我国法律渊源中的地位(1988.2) 左腾宇98

运用判例法之我见(1988.5) 高贞101

“判例法”是完备法制的重要途径(1988.8) 崔敏106

判例法与我国法制建设(1989.1) 武树臣113

关于我国建立判例制度问题的思考(1989.2) 陈光中 谢正权121

关于建立判例制度的思考(1989.5) 冯向辉 张明皓132

关于借鉴判例制度的几个问题(1989.6) 钟建华137

沈家本的得与失——兼论如何对待中外法律文化成果(1990.1) 武树臣147

判例法应纳入我国的法律渊源(1990.1) 宋晓明152

判例在我国不宜具有拘束力(1990.1) 吴伟 陈启156

关于法系的几个问题——兼谈判例法在中国的运用(1990.1) 李步云162

建立判例制度刍议(1990.5) 孙旭175

论判例法制度在我国之不可行(1991.3) 荆向俊180

我国不宜采用判例法制度(1992.1) 高岩187

当代中国的判例——一个比较法研究(1992.1) 沈宗灵193

实施判例法——进一步完善我国司法制度(1992.3) 马运立199

两大法系与我国判例制度比较(1992.3) 叶英萍203

中国的“混合法”——兼及中国法系在世界的地位(1993.2) 武树臣211

试论判例法的适用与作用(1993.3) 吴国平219

三十年的评说——“阶级本位·政策法”时代的法律文化(1993.5) 武树臣224

对我国确立判例法的探讨(1994.2) 吴剑平234

司法裁判改革探析——兼论司法裁判的判例化(1994.3) 沈福俊242

中国法律样式的反思与重构(1994.5) 武树臣250

试论在我国建立判例制度(1994.9) 欧阳春257

中国近代司法判例制度(1994.12) 乔聪启260

走出“法系”——论世界主要法律样式(1995.2) 武树臣273

走向东方,走向“混合法”——从中国法律传统的角度看判例法(1995.2) 武树臣281

再论当代中国的判例(1995.3) 沈宗灵285

判例意识与判例价值——三谈本刊宗旨(1995.3) 武树臣288

判例与法的发展——谈梅因《古代法》有感(1995.3) 严存生290

中国古代判例法制度(1996.1) 汪世荣294

判例法与制定法的运作与未来(1996.2) 任强302

我国应适当推行判例法(1996.3) 邸旭东307

创制中国“判例法”的途径——兼谈中国立法建设面临的主要任务(1996.4) 卫星 晏筠312

关于我国建立判例制度的思考(1996.5) 张子林 刘军318

现代中国的法律样式(1996.7) 武树臣323

中国法律样式一百年(1996.8) 武树臣335

司法先例刍议(1997.1) 井涛339

中国古代法律样式的理论诠释(1997.1) 武树臣344

试论判例制度在我国确立之必然(1997.1) 李炼360

对十年间大陆法学界关于借鉴判例制度之研讨的回顾与评说(1997.2) 武树臣367

试论在我国确立判例法的现实意义(1997.2) 田东奎380

法典法、判例法与中国的法典化道路(1997.4) 董茂云384

提高判例的法理质量(1998.1) 郭道晖421

裁判自律引论(1998.2) 武树臣426

“春秋决狱”:儒家经义与判例法(1998.2) 武树臣446

大陆法系的司法判例及其启示(1998.3) 潘荣伟453

贵族精神与判例法传统(1998.5) 武树臣459

秦汉时期的判例法研究及其特点(1998.5) 何勤华469

判例制度:何时走出构想(1998.7) 何志鹏 陈俊478

论世界三大法律样式(1998.9) 武树臣485

浅谈判例指导(1998.9) 王玧502

判例法研究中的观念错误(1999.2) 刘瑞平506

荀子的“混合法”理论(1999.3) 武树臣512

判例在刑法适用中的地位和作用(1999.4) 洪流520

引入判例法机制作用谈(1999.4) 张从容526

关于建立判例制度的几点思考(1999.6) 赵雯 刘培森533

铸造灰色之法(2000.1) 武树臣540

论中国判例制度的创建(2000.1) 王利明549

经验哲学之兴衰与中国判例法的命运(2000.4) 谢晖576

遵循先例:原则、规则和例外——卡多佐的司法哲学观(2001.1、2) 刘作翔585

判例法与法解释——创建我国判例制度的探讨(2001.2) 刘士国606

建立以判例为主要形式的司法解释体制(2001.3) 干朝瑞619

先秦典籍关于判例制度的论述(2001.3) 庄伟燕627

重构我国的刑法判例制度(2001.10) 向朝阳 冯军631

开创判例法典化、成文法判例化的双轨制法律体系(2001.10) 张建638

建议设立中国的判例制度(2001.10) 颜桂芝643

判例:保证司法公正的标准和尺度——就两起虚开、代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案例的比较谈保护被告人平等受刑权(2001.10) 汤永平 陈武能652

加强案例研究推进法治现代化——案例研究与法治现代化高层论坛综述(2001.11) 樊军656

时代呼唤活的法律(2001.12) 武树臣662

论建立我国判例适用制度(2002.1) 朱雁666

建立我国判例制度的若干思考(2002.1) 张榕672

居正的“混合法”思想(2002.3) 庄伟燕681

判例法的比较研究——兼论中国建立判例法的意义、制度基础与操作(2002.4) 张骐685

民初大理院审判独立的制度与实践(2002.4) 张生705

判例法与司法知识的传承(2002.5) 刘武俊716

判例规则与法官职业——兼论法官判案的创造(2002年秋) 谢晖719

判例研究:方法与法律思维创新(2003.1) 贺海仁735

中国司法解释的地位与功能(2003.1) 陈春龙739

判例法之中国本土化价值论(2003.1) 刘炳君75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