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教师自主发展论 教学研同期互动的教职生涯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金美福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 ISBN:7504131806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286页
- 文件大小:15MB
- 文件页数:300页
- 主题词:教师-修养-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教师自主发展论 教学研同期互动的教职生涯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一、论题之源与研究之域1
(一)论题之源:教师发展极现象1
(二)研究之域:教学研同期互动的教职生涯2
二、研究的方法论5
(一)教师角色的知识社会学分析5
(二)朝向事情本身9
(三)文本资料的理解和解释13
第一章 写实:教师自主发展的理论界说21
一、特级教师的典型特征和案例选取的原则与方法21
(一)特级教师的典型特征21
(二)案例选取的原则与方法23
二、魏书生和邱学华现象的考察与分析23
(一)魏书生的框架式文本资料23
(二)魏书生作为特级教师的典型特点29
(三)邱学华的框架式文本资料32
(四)邱学华作为特级教师的典型特点35
(五)特级教师发展的主要特征37
三、教师自主发展的理论界说39
(一)教师对“教师自主发展”的理解39
(二)“自主”的内涵41
(三)“发展”的内涵43
(四)“教师发展”的内涵45
(五)教师自主发展的含义与基本特点51
第二章 考古:教师自主发展的影响因子53
一、教育家现象透析54
(一)教育家现象与影响因子的关联性54
(二)孔子现象的框架式文本资料55
(三)透析教育家影响因子59
二、影响因子普适性验证63
(一)陶行知的“人生追求与目标”63
(二)陶行知的“知识资本”66
(三)陶行知的“教育研究”67
三、特级教师的影响因子70
四、影响因子功能分析71
(一)“人生追求与目标”影响因子的功能72
(二)“知识资本”影响因子的功能73
(三)“教育研究”影响因子的功能73
五、影响因子对教师自主发展论研究的意义80
第三章 探访:教师自主发展的发生环境82
一、教师自主发展发生环境分析框架与探访方法84
(一)分析框架84
(二)探访方法87
二、教师自主发展场域例析91
(一)北京景山学校场域(1960年代)91
(二)王泽钊教育场域98
(三)教育场域与教师自主发展109
三、教师自主发展主体内部环境探访112
(一)精神世界的特点与探访方法114
(二)精神圈生态环境分析115
(三)创新精神进化与教师自主发展125
第四章 寻踪:教师自主发展的轨迹129
一、教师自主发展轨迹的寻踪依据与分析框架130
(一)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理论在研究方法方面的启示130
(二)寻踪依据139
(三)分析框架145
二、教师自主发展轨迹及表象147
(一)魏书生自主发展轨迹及表象147
(二)邱学华自主发展轨迹及表象150
三、教师自主发展轨迹表象的理论透析151
(一)教师自主发展轨迹的起点152
(二)教师自主发展轨迹的终端159
(三)教师自主发展轨迹的区间166
(四)轨迹起点到终端间的行动169
第五章 追问:教师自主发展的发生原理181
一、中小学“科研兴校”现象透视181
(一)“科研兴校”现象例析181
(二)“研究者”型教师观透视184
(三)“科研兴校”实现学校教育改善的原理187
(四)“科研兴校”实现教师转型的基本原理188
二、教师自主发展发生原理的追问途径193
(一)透视研究活动及其过程193
(二)教师自主发展发生的三环节及其关系界说194
三、教师自主发展的发生原理197
(一)教学研同期互动表象的理论意义197
(二)教师角色转型的知识社会学阐释199
(三)嵌入式学习的发生及其意义的理论阐释201
四、两种模式论比较214
(一)知行思交融原理214
(二)两种模式论比较218
第六章 应用:新教师教育实践与理论226
一、应用:教师的教育研究能力养成教育实践探索227
(一)师范生教育研究能力养成教育论的基本观点227
(二)教师的教育研究能力养成教育实践探索232
(三)“养成教育”实践探索中的发现249
二、新教师教育理论构想:为了实现教师的自主发展253
(一)涵养教师自主发展影响因子的条件:大学教育254
(二)保障教学研同期互动的职场环境:校本研修259
(三)三层次教师专业教育课程升级指标:创新探索264
(四)新教师教育实施与管理机制:多元合作268
参考文献272
后记283
热门推荐
- 412929.html
- 390993.html
- 269774.html
- 350022.html
- 13794.html
- 2407911.html
- 3304110.html
- 2690964.html
- 3620627.html
- 260817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1370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9110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5742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0852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3445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2644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5569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0687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0327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67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