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三叉神经痛与面神经疾病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刘学宽,李光华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ISBN:7801569016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356页
- 文件大小:29MB
- 文件页数:376页
- 主题词:三叉神经痛-诊疗;面神经-神经系统疾病-诊疗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三叉神经痛与面神经疾病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概论3
第一节 中医学对三叉神经痛的记载3
第一篇 三叉神经痛3
第二节 西医学对三叉神经痛的记载4
第三节 我国现代医学对三叉神经痛的认识及研究进展5
第四节 三叉神经痛的发病率6
第二章 三叉神经的解剖与生理8
第一节 三叉神经和半月神经节的解剖学基础8
第二节 神经根与神经核8
一、三叉神经感觉根8
二、三叉神经感觉核10
一、三叉神经运动根17
第三节 运动根与运动核17
二、三叉神经运动核18
第四节 神经根与脑膜的关系18
一、筛前神经20
二、上颌神经脑膜支20
三、棘孔神经20
第五节 神经根与外科手术的关系22
第六节 周围分支及其邻近的植物神经节23
一、眼神经23
二、上颌神经26
三、下颌神经28
四、三叉神经各主支分布区域的总结31
一、CPA内的三个脑池32
第七节 小桥脑脑角手术应用解剖32
二、CPA内的动脉33
三、CPA内的神经33
第三章 三叉神经的临床检查方法35
第一节 运动检查法35
第二节 感觉检查法36
第三节 神经反射检查法37
一、浅反射37
二、深反射39
三、病理反射39
四、植物神经反射43
五、其他有关反射43
一、机械刺激法44
二、电刺激法44
第一节 三叉神经诱发电位刺激方法44
第四章 三叉神经诱发电位44
第二节 三叉神经诱发电位波形分析45
一、三叉神经诱发电位皮层成分45
二、三叉神经诱发电位的远场电位46
第三节 三叉神经诱发电位的临床应用48
一、疾病诊断48
二、三叉神经节射频热凝术中监护48
三、颅后窝手术监护49
四、昏迷预后的评定49
第五章 三叉神经痛的病因学和病理学51
第一节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病因学51
一、中医学对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认识51
二、西医学对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认识55
一、三叉神经感觉后根和半月节病变62
第二节 继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病因学62
二、脑干病变63
三、三叉神经半月节前根(周围支)病变63
第三节 三叉神经痛的病理学63
一、光镜检查64
二、电镜检查69
三、免疫组织化学检查72
第六章 三叉神经痛的临床表现73
第一节 三叉神经痛的临床分类73
一、按病因分73
二、按发病部位分74
第三节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表现特点75
第二节 三叉神经痛发病的性别比例、好发年龄与病程75
一、疼痛部位76
二、发作性疼痛与颜面部变化76
三、疼痛发作时限和周期77
四、扳机点与诱发因素77
第四节 三叉神经痛合并高血压78
一、高血压的诊断标准78
二、病因与发病机制78
第五节 双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表现特点79
一、病因80
二、临床特点及诊断80
第六节 静脉压迫所致三叉神经痛的临床表现特点80
二、临床特点及手术处理方法81
一、发生率81
第七章 三叉神经痛的诊断与鉴别诊断82
第一节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诊断82
第二节 继发性三叉神经痛的诊断83
第三节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鉴别诊断83
一、小桥脑脑角肿瘤83
二、小桥脑脑角蛛网膜粘连(蛛网膜炎)88
三、颅神经痛88
四、鼻源性头面部痛91
五、牙源性头面部痛93
六、耳源性头面部痛94
七、眼源性头面部痛95
八、颞颌关节疼痛疾病95
九、先天性发育和变形性疾病96
十、偏头痛性神经痛97
十一、偏头痛98
十二、带状疱疹后三叉神经痛99
十三、脑寄生虫病与三叉神经痛101
第八章 三叉神经痛的治疗103
第一节 三叉神经痛的药物治疗103
一、卡马西平(carbamazepine)103
二、苯妥英钠(sodium phenytoin;dilantin)105
三、氯苯氨丁酸(baclofen)106
四、其他药物107
第二节 三叉神经痛的射频治疗110
二、射频热凝温控术的适应证和禁忌证111
一、射频热凝温控的原理111
三、优点和疗效112
四、手术方法和注意事项113
五、并发症115
六、评价116
第三节 三叉神经痛的酒精阻滞疗法117
一、酒精阻滞疗法的优点117
二、酒精阻滞疗法的一般原则117
三、三叉神经周围支阻滞方法118
四、半月神经节阻滞法129
第四节 半月神经节甘油注射疗法133
一、甘油的作用机制133
三、手术方法及注意事项134
二、适应证和禁忌证134
第五节 三叉神经周围支撕脱术135
一、眶上神经撕脱术135
二、眶下神经撕脱术135
三、经眶底三叉神经第二支扯除术137
四、下齿槽神经撕脱术139
第六节 半月神经节微球囊加压术139
一、适应证140
二、手术操作方法140
三、注意事项140
第七节 三叉神经痛的颅内手术140
一、经颞入路硬膜外三叉神经感觉根切断术(Spiller-Frazier手术)142
二、延髓三叉神经脊髓束切断术(Sj?qvist手术)145
三、经枕下入路三叉神经感觉后根切断术(Dandy手术)147
四、耳后小切口三叉神经感觉根切断术150
五、迷路后进路三叉神经感觉根切断术156
六、微血管减压术(microvascular decompression,MVD)157
七、微血管悬吊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163
八、内窥镜辅助下显微血管减压术165
九、三叉神经松解梳理术166
第八节 三叉神经痛伽玛刀放射外科治疗166
一、γ-刀治疗三叉神经痛的原理167
二、γ-刀治疗三叉神经痛的适应证167
三、γ-刀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操作步骤167
二、手术方法168
一、适应证168
第九节 三叉神经痛的骨腔病灶清除术168
四、γ-刀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疗效168
三、注意事项170
四、疗效及优点170
第十节 三叉神经痛的脱敏疗法171
一、方法与用药171
二、脱敏治疗171
三、注意事项171
四、评价171
第十一节 三叉神经痛的下颌缩复手法整复疗法172
第十二节 三叉神经痛的物理疗法172
一、疼痛发作期172
二、发作缓解期173
一、激光治疗三叉神经痛的历史174
第十四节 三叉神经痛的激光治疗174
第十三节 三叉神经痛的阿霉素注射法174
二、阿霉素溶液的配制174
一、注射方法174
二、氦氖激光的临床应用175
三、治疗方法与疗效175
第十五节 三叉神经痛的热水疗法和冷冻疗法175
一、热水疗法175
二、冷冻疗法176
第十六节 三叉神经痛的中医药治疗176
一、中医对疼痛的认识及辨证177
二、中医对三叉神经痛的认识及治疗原则179
三、三叉神经痛的中医药疗法181
一、针刺疗法机理191
第十七节 针刺及穴位阻滞治疗三叉神经痛191
二、常用腧穴192
三、针刺疗法种类195
四、灸法199
五、三叉神经痛的针灸治疗199
第十八节 小针刀治疗三叉神经痛200
一、治疗机理200
二、治疗方法201
三、针感及疗效202
第二篇 面神经疾病205
第九章 面神经相关的基础理论205
第一节 面神经的发生205
一、面神经核206
第二节 面神经及其核的解剖生理206
二、面神经的大体解剖208
三、面神经的鞘膜211
四、面神经的血液供应212
五、中间神经的解剖212
第三节 面神经的生理学213
一、面神经的电活动213
二、面神经的特殊感觉215
三、面神经副交感通路215
第四节 面神经损伤后的病理学215
一、面神经损伤的分类215
三、面神经损伤后的再生216
二、面神经损伤后的病理变化216
第五节 面部肌肉的应用解剖217
一、表情肌217
二、面部肌肉的中枢控制221
第十章 面神经的功能障碍及检查方法223
第一节 面神经的功能障碍223
一、茎乳孔以下神经支损害223
二、颞骨面神经管内神经损害223
三、颅内髓外神经损害223
四、颅内髓内神经根丝损害223
第二节 面神经的功能检查法223
一、味觉检查法223
四、镫骨肌反射检查法224
五、电生理学检查法224
二、涎液流量检查法224
三、流泪功能检查法224
第十一章 面神经损害的定位诊断及定位检查226
第一节 面神经损害的定位诊断226
一、茎乳孔或以下的部分受损226
二、面神经管中鼓索支和镫骨肌支之间受损226
三、面神经管中镫骨肌支和膝状神经节之间受损226
四、膝状神经节处受损226
五、桥脑和膝状神经节之间受损226
第二节 面神经损害的定位检查227
一、味觉试验227
二、泪腺分泌试验227
七、面神经核以上损害227
六、桥脑内核性及核下性损害227
三、镫骨肌反射228
四、颌下腺流量试验228
第三节 面部表情肌运动的检查228
第十二章 面神经运动诱发电位(MEP)230
第一节 测试方法230
一、电极安置230
二、刺激条件230
三、分析记录230
第二节 比较方法230
第三节 刺激部位230
第四节 安全性231
第五节 作用231
一、病因232
第十三章 周围性面神经疾病的病因学与病理学232
第一节 贝尔(Bell)麻痹232
二、病理234
第二节 耳带状疱疹性面神经麻痹236
一、病因236
二、颞骨分子病理学236
第三节 耳源性(急、慢性化脓性中耳炎)237
第四节 颅脑损伤237
一、颞骨骨折的临床分型237
第五节 医源性损伤238
一、颅脑手术的病因和部位238
二、耳科手术伤及面神经的病因和部位238
三、颞骨骨折类型与面神经损伤238
二、骨折类型与损伤部位238
三、婴儿在产程中发生的面神经损伤239
第六节 肿瘤239
一、面神经瘤239
二、听神经瘤239
三、颈静脉球瘤240
四、血管瘤240
第七节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240
第八节 性传播性面瘫241
第九节 面肌痉挛241
一、面肌痉挛的病因241
二、面肌痉挛的发病机理244
第一节 面神经麻痹246
第十四章 周围性面神经疾病的临床表现246
第二节 面肌痉挛248
第三节 面肌痉挛合并高血压249
第十五章 面神经麻痹和面肌痉挛的诊断与鉴别诊断250
第一节 面神经麻痹的诊断与鉴别诊断250
一、诊断250
二、鉴别诊断250
第二节 面肌痉挛的诊断与鉴别诊断251
一、诊断251
二、鉴别诊断252
第十六章 周围性面神经疾病的治疗254
第一节 面神经麻痹的治疗254
一、非手术疗法254
二、手术疗法256
第二节 面肌痉挛的治疗263
一、药物疗法263
二、阻滞疗法263
三、射频治疗264
四、肉毒杆菌毒素局部位点注射疗法264
五、手术疗法271
第三篇 三叉神经与面神经相关病变常见的综合征281
第十七章 三叉神经与相关病变常见的综合征281
第一节 三叉神经病变综合征281
一、三叉神经周围支病变综合征281
二、三叉神经根和半月神经节病变综合征282
三、三叉神经核病变综合征282
一、Rochon-Duvigneaud综合征283
四、三叉神经核上联系病变综合征283
第二节 与三叉神经相关的经典病变综合征283
二、Rollet综合征284
三、Foix综合征284
四、Tolosa-Hunt综合征285
五、Jacod综合征285
六、眼部带状疱疹对侧偏瘫综合征285
七、Charlion综合征286
八、Morgangni综合征287
九、Pterygopalatine-fossa综合征287
十、岩尖综合征287
十二、小桥脑脑角综合征288
十一、Reader综合征288
十三、半侧颅底综合征289
十四、Wallenberg综合征289
十五、Raymond-Cestan综合征289
十六、Romberg综合征290
十七、Dejerine(洋葱皮样感觉缺失)综合征291
十八、Fothergill综合征291
十九、Reichert综合征291
第十八章 面神经与相关病变常见的综合征293
第一节 Bell综合征293
第二节 Bogorad综合征294
第三节 Brissaud综合征294
第四节 Cushing综合征Ⅱ294
第六节 Garcin综合征295
第五节 DuchenneⅡ综合征295
第七节 Gasperini综合征296
第八节 Guillain-Barre综合征296
第九节 Henck-Assmann综合征297
第十节 Heerfordt综合征297
第十一节 Hunt综合征298
第十二节 Lyme-disease综合征299
第十三节 Marcus-Gunn综合征299
第十四节 Mobiu综合征299
第十五节 Post teeth-extraction综合征300
第十六节 Palatal myoclonus综合征300
第十七节 Pseudobulbar Palsy综合征301
第十八节 Romberg综合征301
第十九节 Villaret综合征302
第四篇 影像学在三叉神经痛与面肌痉挛诊断治疗中的应用305
第十九章 X线检查305
第一节 头颅平片305
一、投照位置305
二、正常颅底X线平片表现306
三、颅内生理性钙化306
四、继发性三叉神经痛和面肌痉挛的异常头颅X线平片表现307
第二节 脑池及脑室造影检查309
第二十章 CT检查310
第一节 颅脑CT检查常用的体位及方法310
一、薄层扫描技术310
二、重叠扫描技术310
第二节 CT检查的注意事项311
三、高精度扫描技术311
四、增强扫描311
第三节 正常颅底横断面CT图像312
第四节 颅内继发性三叉神经痛病变的基本CT图像312
一、直接图像312
二、间接图像314
三、继发性三叉神经痛和面肌痉挛颅中窝、颅后窝占位病变的CT诊断和鉴别诊断315
第二十一章 磁共振检查320
第一节 磁共振成像原理320
第二节 磁共振的成像基础320
第三节 磁共振的成像过程320
三、部分饱和(partial saturation,PS)/饱和(saturation recovery,SP)序列321
二、反转恢复(inversion recovery,简称IR)序列321
一、自旋回波(spin echo,SE)序列321
第四节 常用磁共振脉冲序列321
四、梯度回波(gradient echo,GRE)序列322
第五节 磁共振血管造影术322
一、时间飞越(time of flight,TOF)法322
二、相位对比(phase contrast,PC)法322
第六节 磁共振在三叉神经痛及面肌痉挛诊断中常用的序列322
一、自旋-回波序列(SE序列)322
二、磁共振三维-时间飞越法(3D-TOF)成像序列323
第七节 磁共振检查在诊断三叉神经痛及面肌痉挛中的作用323
一、磁共振常规SE序列323
二、常规SE序列图像327
二、防治333
一、药物反应333
第二十二章 三叉神经痛治疗中并发症的防治333
第五篇 三叉神经痛与面肌痉挛治疗中并发症的防治333
第一节 卡马西平与苯妥英钠引起药物反应的防治333
第二节 针灸治疗意外的防治334
一、预防334
二、处理334
第三节 三叉神经周围支酒精阻滞、切断撕脱术并发症的防治335
一、三叉神经相应分布区感觉丧失335
二、术中出血335
三、感染335
四、复发335
二、三叉神经运动根的损伤336
三、其他神经组织损伤336
一、三叉神经第一支损伤336
第四节 半月神经节阻滞、射频热凝术并发症的防治336
四、术中出血337
五、术后复发337
第五节 微血管减压术并发症的防治337
一、术中出血338
二、术后血肿339
三、术后小脑半球肿胀339
四、术后三叉神经痛未解除339
五、术后复发340
六、脑脊液漏340
七、切口皮下积液341
八、术后感染341
九、颅神经麻痹341
一、面部麻木342
第六节 耳后小切口入路三叉神经感觉根部分切断术(Dandy手术)并发症的防治342
二、三叉神经第一支损伤342
十、术后低颅压综合征342
十三、口角疱疹342
十二、患侧枕部麻木342
十一、癫痫发作342
三、三叉神经运动根损伤343
四、术后无效或复发343
第七节 经颞入路三叉神经感觉后根切断术(Frazier手术)并发症的防治343
一、术中出血343
二、岩大浅神经、面听神经损伤343
四、术后服药344
三、术后复发344
二、面部麻木344
一、术后疼痛344
第八节 γ-刀治疗三叉神经痛并发症的防治344
三、三叉神经运动根损伤344
第二十三章 面肌痉挛手术常见并发症的防治345
第一节 听神经损伤的防治345
第二节 面神经损伤的防治345
第三节 手术出血的防治346
第四节 脑脊液漏的防治346
第五节 术后眩晕的防治346
第六节 术后颅内感染的防治346
参考文献347
后记355
热门推荐
- 635773.html
- 1792140.html
- 677187.html
- 910326.html
- 1007547.html
- 3672549.html
- 3217638.html
- 1070722.html
- 1958324.html
- 53327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6562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2538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453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0304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4479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1709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6541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1238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9014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593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