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伊拉克复兴党民族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伊拉克复兴党民族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 韩志斌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00494430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301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317页
  • 主题词:民族主义-研究-伊拉克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伊拉克复兴党民族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言1

一 选题意义1

二 国外研究现状4

三 国内研究现状8

四 研究方法11

第一章 复兴党民族主义的产生与基本观点13

第一节 复兴党民族主义的理论来源13

一 西方社会主义13

二 阿拉伯民族主义15

三 泛伊斯兰主义17

四 西方殖民主义对中东民族主义的挑战20

第二节 复兴党民族主义的早期发展21

一 复兴党民族主义的形成21

二 阿弗拉克、比塔尔、胡拉尼、阿苏兹与复兴党民族主义24

三 复兴党组织结构的特征29

第三节 复兴党民族主义的基本观点30

一 “统一、自由与社会主义”30

二 泛阿拉伯主义的意识形态32

三 复兴党民族主义和伊斯兰教的关系33

四 复兴党民族主义关于少数族群的观点35

五 复兴党民族主义的其他观点37

总结与思考38

第二章 伊拉克复兴党的成立与早期实践41

第一节 莱买丹革命与伊拉克复兴党第一次上台41

一 复兴党民族主义传入伊拉克41

二 卡塞姆时期伊拉克复兴党的活动42

三 莱买丹革命与卡塞姆政权的倒台43

四 1963年伊拉克复兴党的政府构成46

五 复兴党内部的分歧与垮台48

六 “莱买丹革命”失败的原因50

第二节 第一次叙伊联合52

一 联合的双重动机52

二 短暂的联合52

三 失败的原因54

第三节1968年革命与伊拉克复兴党的第二次上台56

一 阿里夫兄弟时期伊拉克复兴党的活动56

二 1968年革命成功的原因58

总结与思考60

第三章 伊拉克复兴党魅力型统治的构建与博弈63

第一节 伊拉克复兴党初掌政权63

一 伊拉克复兴党的合法性问题63

二 政变之初复兴党政府的构建与目标64

三 临时宪法的颁布与特点66

第二节 伊拉克复兴党巩固权力的斗争68

一 清除纳伊夫一达乌德集团68

二 1970年的未遂政变70

三 军官与文官的博弈71

四 普力夺政治的延伸73

第三节 伊拉克复兴党与伊拉克共产党的合作76

一 二者合作的历史基础76

二 伊拉克共产党的基本主张77

三 伊拉克进步民族阵线的成立80

第四节 伊拉克复兴党的国家整合82

一 萨达姆魅力型统治的构建82

二 伊拉克复兴党控制国家85

三 福利国家与意识形态转型87

四 库尔德问题的复杂化89

第五节 第二次叙伊联合90

一 联合的历史条件与现实起因90

二 曲曲折折的联合过程91

三 两国联合失败的原因92

总结与思考94

第四章 伊拉克复兴党的经济与社会治理96

第一节 以国有化为主导的社会主义96

一 石油国有化的背景与进程96

二 石油国有化的双重影响98

三 农业的社会主义化101

四 工业的多样化战略103

第二节 伊拉克经济与社会结构的变迁104

一 经济发展的特点104

二 社会结构的变化108

第三节 伊拉克复兴党的妇女解放运动111

一 伊拉克妇女解放的历史背景111

二 复兴党民族主义的妇女解放观113

三 伊拉克复兴党妇女解放的主要内容116

第四节 伊拉克复兴党的扫盲运动120

一 伊拉克国民高文盲率的历史成因120

二 伊拉克复兴党对扫盲的基本观点122

三 扫盲运动的措施123

四 扫盲运动的影响124

总结与思考125

第五章“3·11宣言”前后的伊拉克复兴党与库尔德民族主义运动127

第一节“3·11宣言”的签署背景与内容127

一 伊拉克复兴党对库尔德民族问题的基本构想127

二 “3·11宣言”的签署及其内容129

三 伊拉克复兴党对“3·11宣言”的认知132

四 伊拉克复兴党执行“3·11宣言”的措施133

五 “3·11宣言”执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135

第二节 伊拉克复兴党与库尔德人关系的恶化137

一 表面友好时期(1970—1972)137

二 相互攻讦时期(1972—1974)138

三 武力冲突与外交博弈时期(1974—1975)141

第三节 制约“3·11宣言”实施的内外因素143

一 巴尔扎尼的动机与行动143

二 美国的影响144

三 以色列的作用146

第四节 伊拉克库尔德民族运动的失败148

一 阿尔及尔协议与伊拉克库尔德民族运动的失败148

二 复兴党政府的因应策略150

三 伊拉克库尔德民族主义运动失败的原因152

总结与思考153

第六章 伊拉克复兴党与两伊战争155

第一节 两伊战争爆发的原因与进程155

一 两伊战争爆发原因的民族主义视角分析155

二 战争的进程与特点158

第二节 两伊战争对伊拉克复兴党的影响161

一 对伊拉克复兴党外交政策的影响161

二 两伊战争期间的伊拉克什叶派运动163

三 两伊战争与伊拉克经济和社会结构的变迁164

四 两伊战争与复兴党政治结构的变动168

第三节 两伊战争期间的伊拉克库尔德民族主义运动170

一 两伊战争期间伊拉克库尔德民族主义的发展170

二 安法尔行动172

总结与思考175

第七章 海湾战争与伊拉克复兴党的兴衰178

第一节 伊拉克入侵科威特与复兴党政权的应对178

一 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的民族主义因素178

二 走向战争之路186

三 国际社会的反应189

四 伊拉克复兴党政权的反应191

五 海湾战争的爆发及其后果193

第二节 海湾战争后伊拉克什叶派与库尔德人起义196

一 什叶派起义的原因与特点196

二 什叶派起义的失败198

三 库尔德地区起义的特点199

四 起义后的库尔德地区201

五 “提供安慰行动”以及库尔德人与复兴党政府的协商203

总结与思考205

第八章 海湾战争后伊拉克复兴党的新发展208

第一节 伊拉克复兴党政权生存新举措与困境208

一 伊拉克复兴党政权生存新举措208

二 海湾战争后伊拉克复兴党政权的困境212

三 伊拉克复兴党政权应对国际制裁的策略215

四 联合国与国际社会对伊拉克复兴党政权制裁的后果216

第二节 伊拉克复兴党政权的反对力量218

一 政权内部的反对力量218

二 政权外部的反对力量221

三 南方什叶派地区的反对力量222

四 北部库尔德地区的反对力量223

第三节 复兴党政权的巩固及其面临的挑战226

一 接受986号决议226

二 进攻库尔德人228

三 联合国特殊委员会的撤离230

总结与思考231

第九章 伊拉克战争与复兴党历史遗产234

第一节 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原因的多维透视234

一 历史远因:美国和伊拉克关系一波三折234

二 现实动因:改变美国在中东地缘政治中的不利局面236

三 石油诱因:实现能源安全、地缘战略和全球霸权的意图238

第二节 伊拉克战争的进程与复兴党失败的原因241

一 伊拉克战争的言语建构与进程241

二 伊拉克复兴党政权失败的原因245

第三节 复兴党历史遗产与伊拉克局势发展249

一 复兴党集权政治与伊拉克社会秩序重建249

二 复兴党遗留的债务与反美武装带来的挑战252

三 教派矛盾与国家建构困境254

总结与思考257

第十章 伊拉克复兴党民族主义的多维考量260

第一节 伊拉克复兴党民族主义建构中的政治认同260

一 伊拉克历史上政治认同的缺失260

二 阿拉伯民族主义认同262

三 伊斯兰主义认同265

四 部族主义认同267

第二节 伊拉克复兴党民族主义建构中的历史认同271

一 宣传伊拉克古典文化艺术271

二 对文物的保护和发掘273

三 延续摩苏尔新春节275

四 追求古代艺术和重写伊拉克历史要素278

第三节 伊拉克复兴党民族主义建构进程中的特点282

一 革命民族主义型的现代化282

二 民粹主义的结构属性284

三 民族国家构建中的极权主义286

总结与思考289

参考文献292

一 英文参考文献292

二 中文参考文献296

后记30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