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外人在华特权和利益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美)威罗貝(Westel W.Willoughby)著;王绍坊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ISBN:11002·149
- 出版时间:1957
- 标注页数:707页
- 文件大小:30MB
- 文件页数:73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外人在华特权和利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中国所承担的义务1
确定中国国际承担的困难2
许多协定未经中国国会批准3
中国的国际承担和国际联盟5
中国的义务和华盛顿会议6
决议草案9
讨论9
决议案的通过12
条约表13
华盛顿条约和决议案的目前情况14
列强间关于中国的协定16
决议案的通过19
中国条约的解释20
第二章 中国条约中的最惠国条款23
中外条约中的规定25
1878年中国的通报25
最惠国问题与华盛顿会议26
最惠国条款和铁路协定28
最惠国条款和治外法权28
第三章 中国的主权和领土与行政的完整30
主权领土完整32
中国的行政完整33
六国银行团和中国的行政完整34
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的保证35
中国的主权和行政完整受日本二十一条要求的威胁35
中国的主权和华盛顿会议36
中国的中立权利38
第四章 中国的门户开放41
国务卿海氏的通牒43
各国对海氏通牒的答复44
各国答复内容的研究46
这一主义的一再重申47
外国之间的条约对门户开放原则的确认48
对“门户开放”的违反52
在条约中对“门户开放”的违反52
二十一条要求和“门户开放”57
“门户开放”主义的范围59
不包含开放全中国供外人贸易和居留59
租借地和利益范围60
特殊利益60
“门户开放”和中国领土完整60
国务卿海氏对“门户开放”主义的定义62
海氏定义的扩大62
不得有一般的优先或独享权利63
国务卿许士的定义64
关于“门户开放”主义范围的结论64
“门户开放”的定义67
第五章 华盛顿会议上的“门户开放”问题67
审议局72
中国的声明74
审议局迄未成立76
“门户开放”和优惠关税与报复关税76
华盛顿协定关于“门户开放”可能的溯及效力76
“门户开放”和中国的铁路77
势力范围和利益范围的定义和区别81
第六章 利益范围81
利益范围的含义83
利益范围的主张的一般根据84
法国的利益范围85
英国的利益范围89
俄国的利益范围——满洲92
喀西尼条约93
1896年李鸿章—罗拔诺夫的中俄同盟条约94
中国对于北京以北和北京东北的铁路的许诺95
护路兵和政治管辖权问题95
旅顺口—哈尔滨铁路95
中东铁路95
俄国在满洲侵略政策的发展96
1902年的英日同盟97
日本对俄国宣战98
朴茨茅斯和约99
1905年后俄国在北满的政治管辖100
日本在沈阳提出了同样的问题102
第七章 1922年前在满洲的日本人106
1905年12月22日的中日条约107
安奉铁路107
1905年条约的秘密议定书107
新法铁路107
1907年的日俄协定108
1907年的法日谅解108
国务卿诺克斯的满洲铁路“中立化”计划109
1908年罗脱高平谅解109
英国的答复111
俄国的答复111
1899年中俄秘密协定113
日本对诺克斯建议的答复113
俄国和日本对中国的压力114
法国和英国不支持国务卿诺克斯的方案115
1911年英日同盟的续订116
1910年7月4日的日俄条约116
1915年日本对中国的二十一条要求117
第二号——原提案118
第二号——修正案118
1915年的条约和换文120
评论上述的要求、条约和换文122
郑家屯事件和日本因此而提出的要求127
1916年7月3日的日俄条约128
1916年的日俄秘密军事同盟129
1909年取得的采矿权和铁路权131
新奉路和吉长路131
日本在满洲所取得的增添的铁路权、采矿权和其他权利131
日本在满洲增添的五条铁路132
四郑铁路借款合同134
1918年9月28日的铁路借款合同135
吉会路借款合同135
金矿及森林借款135
南满铁道株式会社135
抚顺和烟台煤矿137
南满铁道株式会社的其他活动138
关东都督对南满铁路的权力138
洮南府—昂昂溪铁路139
第八章 二十一条要求:华盛顿会议上“民四条约及换文”的问题143
日本的声明143
中国的答复145
美国的声明147
民四条约及换文中日本未放弃的权利150
中国于1923年要求日本承认民四条约作废151
第九章 1922年前日本在山东的利益152
铁路权152
德国在山东的矿权154
德国在山东的商工业优先权155
日本在山东的地位156
大隈伯爵告美国人民书157
日本在山东的行动158
日本否认有将胶州归还中国的义务159
1915年二十一条要求的第一号160
中国的答复161
修正案161
最后的条约及换文162
中国对德宣战的影响162
1918年9月24日的协定163
日本在山东取得更多的铁路让与权164
参战借款164
巴黎和会上的中国164
1917年协约国和日本的秘密约定165
威尔逊总统的立场166
和约:山东条款167
和约:在山东之外德国在华的权利和利益167
中国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169
日本将山东交还中国的诺言170
威尔逊总统纠正内田子爵对协定的说明170
1920—1921年中日来往文件172
1921年9月7日的日本照会173
中国的答复173
第十章 华盛顿会议与山东问题178
举行会谈的原因179
谈判的范围181
参加谈判的人物182
程序182
归还胶州问题183
海关问题183
公有财产问题184
既得权利问题185
盐的问题185
矿山问题186
撤退日本军队的问题186
无线电台问题186
海底电线问题186
日本放弃在山东的优先权186
山东铁路187
铁路及其附属财产的估价187
铁路上的增修187
联合铁路委员会188
付偿的方式和附带的条件189
日本提议由日本资本家贷款并任用日本人为总工程司、会计长和车务长190
症结所在192
非正式的谈判和会谈193
协议的达成193
会议记录中所记载的谅解事项194
联合委员会195
谈判结果通知了许士和巴尔福196
对山东悬案条约优点的评价196
第十一章 山东的交还中国201
第十二章 1922年以前日本在中国的其他利益206
日本在福建的势力范围206
1915年的二十一条要求206
长江流域铁路和汉冶萍铁厂207
1915年的要求208
二十一条要求的第五号209
1918年的中日军事协定212
第十三章 华盛顿会议上的利益范围问题216
中国的声明216
问题的情况217
会议上的发言217
评论219
决议的通过219
第十四章 日本对华的“特殊利益”要求222
蓝辛—石井协定222
关于蓝辛—石井协定的公布情况和协定的中文本223
对协定的评论226
国务卿蓝辛在美国参议院外交委员会上的证词228
关于日本在中国特殊利益的范围的结论231
俄国驻东京大使的信件234
1917年6月美国致中国的照会和日本对这照会的态度235
日本的特殊利益和1920年的国际银行团236
华盛顿会议上日本的特殊利益问题243
蓝辛—石井协定的作废246
日本有无正当权利要求对中国实行“门罗主义”?247
美国的“门罗主义”和这问题的关系253
亚洲门罗主义257
第十五章 中东铁路261
俄亚银行261
1896年中国和华俄道胜银行的合同262
中国与华俄道胜银行合同、喀西尼密约和1896年中俄密约264
1920年10月2日中国和俄亚银行的合同267
华盛顿会议与中东铁路问题268
技术分股委员会的报告269
通过的决议271
1922年10月31日的照会273
1924年的照会274
1924年5月31日的中苏协定274
1924年9月20日的“奉俄协定”276
第十六章 蒙古、西藏和新疆280
蒙古280
1912年的俄蒙条约281
1913年的中俄谅解281
1915年的中俄蒙协定282
外蒙取消自治282
日本与东部内蒙古283
西藏285
新疆287
第十七章 租借地289
胶州289
1898年的中德条约291
胶州的转让给日本和归还给中国293
辽东半岛293
辽东半岛的转让日本294
广州湾294
九龙、大鹏湾和深州湾295
威海卫295
意大利296
租借地内的治外法权296
第十八章 华盛顿会议上的租借地问题299
广州湾300
胶州和“关东州”301
九龙302
威海卫303
广州湾305
中国的声明305
威海卫至今尚未交还305
第十九章 租界307
外人居住区、居留地和租界的定义307
租界和居留地内土地的转让和占有308
中国的主权并未放弃309
租界的治理权310
行政法令的法律根据310
租界和居留地的种类312
北京的使馆区313
使馆区的管理313
附录天津315
第二十章 上海的外国租界317
1869年的土地章程320
中国人参加治理上海“公共租界”的问题322
上海法租界323
公共租界和法租界范围的扩大324
巴黎和会上取消租界的提案324
第二十一章 上海的会审公廨327
公共租界的会审公廨327
会审公廨的程序328
1911年以来会审公廨的地位329
上海法租界的会审公廨334
上海法租界会审公廨的程序334
厦门和汉口的会审公廨335
第二十二章 在华治外法权337
1842年以前的贸易情况337
1842年以前关于法权的争执341
在华治外法权的根据343
在华治外法权的起源344
1844年的中美条约345
1858年的中英天津条约346
1844年和法国所订的条约及1847年和挪威—瑞典所订的条约346
1858年的中美天津条约346
1858年的中法天津条约347
1876年和英国订立的烟台条约347
1880年的中美条约348
中国认识到它所让与的治外法权的重要性348
各有约国治外法权的不同349
治外法权的总结:诉讼的种类349
被保护人351
中国官员的逮捕权353
受外国人雇用的中国人353
外国银行和治外法权354
享有治外法权权利的国家354
不享有治外法权权利的国家:德、奥、匈354
俄国355
1924年5月31日的中苏协定:中国承认苏联358
朝鲜人民在“间岛”的特殊地位359
波斯359
比利时359
日本在华的“警察署”360
华盛顿会议上的“警署”问题364
在租借地内的治外法权364
对治外法权范围的讨论364
外人和中国的税捐365
第二十三章 外国在华的法庭372
美国在华法庭372
美国领事法庭:法律上的规定373
美国在华法院373
美国驻华特派员376
英国在华法院377
英王陛下在华最高法院377
英国在上海的警事法庭上诉378
其他享有治外法权国家的法庭378
各地的英国法庭378
第二十四章 各国在华法庭所适用的法律380
外国在华法庭的不动产法383
美国在华法院所适用的法律的来源384
管理美国在华法人的法律387
在华法庭的程序388
享有治外法权的居所389
关于遗嘱和遗产的管理的法律390
对领事管理遗产的监督391
治外法权和国籍问题392
管理在华美人结婚和离婚的法律393
关于治外法权的立法引渡395
其他管辖权的问题395
第二十五章 中国法院和中外涉讼案件397
第二十六章 废除在华治外法权运动400
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团的论点406
华盛顿会议上的治外法权问题408
1926年的北京法权调查委员会411
调查法权委员会的建议412
关于逐步放弃治外法权的一些建议415
暹罗的移案办法417
第二十七章 外人在华占有土地的权利421
取得土地权的方式422
日本在南满的土地占有权423
土地权问题所适用的法律424
传教士的土地占有权424
第二十八章 在华传教权425
条约权利426
内地的教士428
1903年的条约431
入教华人的地位432
教士的世俗工作434
基督教以外的传教士435
教士对废除外人在华治外法权和其他特权运动的态度435
管理外人出资办理的教育机关的章程补遗439
1842年的南京条约442
第二十九章 外国在华商业和在华商人的权利442
1858年的天津条约445
1902年和1903年的条约445
在华外国商人的具体权利446
条约口岸447
停泊口岸448
条约口岸的范围449
免税进口的货物450
北京非条约口岸450
关税税率450
军械、军火和食盐的禁止入口451
禁止出口项451
俄国边境贸易451
与缅甸和越南的边境贸易452
中国希望废除特殊的边境贸易章程452
进出口货物的厘金捐和其他子口税453
关于朝鲜和东三省间贸易的特殊协定453
销场税和消费税458
中国对提货单等的印花税459
1902年和英国订立的“马凯条约”459
结论460
最近的情势463
第三十章 中国的海关468
海关468
海关现时的管理469
大连海关的管理471
安东和牛庄472
海关章程的执行473
常关474
中国的邮局475
维持海关的现状475
存放海关入款的银行476
中国的声明480
第三十一章 关税自主运动480
讨论482
分股委员会的讨论483
日本的声明485
讨论486
协定草案487
陆地边界的关税488
全体委员会上的讨论:参议员恩特华特的报告489
中国的声明490
起草委员会:报告494
关于俄国的讨论494
卢森堡大公国495
芬兰与波兰495
无约国495
条约草案497
参议员恩特华特关于中国废止关税条约的权力的意见500
中国的各项声明504
1922年上海的修正税则委员会506
1926年的北京关税会议506
第三十二章 内河航行515
1898年华洋轮船驶赴中国内港章程517
1898年长江通商章程518
1902年对章程的修改518
在内河的外国军舰519
外国对中国港口的测量520
第三十三章 外国在华的驻军522
日本的声明523
中国的答复526
日本的答复529
派遣调查委员会的建议530
中国的反对530
决议案的通过531
中国的声明531
根据辛丑条约在华的外国驻军533
第三十四章 外国在华的邮局536
日本的声明542
第三十五章 外国在华的矿业利益545
第三十六章 外国在华的专利权、商标和版权551
条约的规定551
版权552
中国的版权法553
列强之间的协定553
专利权554
商标555
凡士林案556
1923年的中国商标法559
外人在中国对外国商标的侵犯560
中国尚未参加保护工业上所有权的联盟561
中国公司的外国股东563
中国的公司563
第三十七章 外国在华的公司563
中国公司的税564
在中国的外国公司565
香港的公司565
1919年有关英国公司法的修订条例565
在中国的美国公司566
1922年9月19日的美国的中国贸易法568
美国对在华美国公司的征税570
中国贸易法的修改571
第三十八章 无线电、海底电线和有线电报577
电报线577
海底电线578
齐价摊分合同579
无线电582
三井合同582
马可尼合同584
关于外国控制和外国垄断的简短总结587
联邦无线电公司的纠纷587
华盛顿会议上的无线电报问题590
中国无线电台的国际化问题591
未经中国同意在中国设立的无线电台593
第三十九章 中国的外债和财务承担599
中国举债的一些特点599
中国公债的分类601
战费和赔款债务601
1895年的法俄借款601
1896年的英德借款602
1898年的英德借款603
庚子赔款603
一般政府借款和行政改组借款603
1911年的币制借款604
1912年的克利士卜借款605
六国银行团606
美国各银行的退出银行团607
1913年的善后大借款608
日本对善后借款的垫款610
1912年的比利时借款610
1912年的奥国借款610
1916年美国利益坚顺公司借款610
芝加哥银行借款611
1917年至1920年的日本借款611
其他借款612
1914年的中英公司借款612
1913年的实业借款613
1914年的中法实业银行借款613
吉林金矿森林借款613
其他借款614
电报、电话和无线电借款614
1926年8月美国的照会614
参战借款614
防疫借款614
德国所发行的中国债券:中国的否认616
第四十章 庚子赔款的减免619
美国619
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621
其他国家对庚子赔款的措置622
德国与奥国622
日本622
法国622
意大利和比利时622
俄国622
英国623
第四十一章 四国银行团627
美国政府对银行团的支持630
银行团的活动范围630
银行团协定630
现有的优先取舍权631
银行团的宗旨633
中国对银行团的顾虑636
美国对外国控制中国的态度637
中国的银行团640
引言641
淞沪铁路641
第四十二章 铁路借款和外国的控制641
京奉铁路642
1898年的英俄谅解644
京张(京绥)铁路644
沪宁铁路645
京汉铁路646
正太铁路647
汴洛铁路647
1898年的中国矿务铁路章程648
广九铁路648
津浦铁路649
沪杭甬铁路652
粤汉铁路653
湖广路借款654
湖广路借款与辛亥革命657
道清铁路或福公司铁路658
陇海铁路659
沙市—兴义(沙兴)铁路659
裕中公司的让与权660
改良山东运河借款661
外国政府或外国资本家所有的铁路662
第四十三章 鸦片问题667
中国667
鸦片战争667
鸦片的输入是强加于中国的668
中国禁止鸦片的生产和消费671
菲律宾鸦片委员会672
上海禁烟公会673
第一次海牙禁烟会议674
海牙禁烟公约的规定674
各种保留678
议定书679
第二次海牙禁烟会议议定书679
第三次海牙禁烟会议680
凡尔赛条约:第二九五条680
日内瓦禁烟会议681
顾问委员会681
国际联盟和鸦片问题681
日内瓦第一禁烟会议682
第一会议的协定、议定书和?事文件684
日内瓦第二禁烟会议686
第二会议拟定的公约687
印度的新出口政策688
海牙禁烟公约第四章688
附录:译名对照表699
热门推荐
- 963167.html
- 3217328.html
- 1929299.html
- 1930998.html
- 3825261.html
- 3014052.html
- 634076.html
- 2418775.html
- 1186957.html
- 61972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0217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9075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3864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9704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3907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9984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7856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3876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4327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257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