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连杆机构设计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华大年等编著;《机构设计丛书》编审委员会编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7532338665
- 出版时间:1995
- 标注页数:477页
- 文件大小:12MB
- 文件页数:49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连杆机构设计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平面连杆机构组成分析与创新设计1
1-1 平面连杆机构与平面凸轮机构的关联2
一、平面连杆机构替代平面凸轮机构的条件2
二、平面连杆机构替代一般平面凸轮机构的瞬时性3
三、一般平面连杆机构有着与其输入输出运动相同的平面凸轮机构5
1-2 平面连杆机构运动简图及其同性异形演化10
一、平面连杆机构运动简图绘制10
二、平面连杆机构运动简图同性异形演化15
1-3 平面连杆机构自由度20
一、自由度计算公式20
二、局部自由度21
三、虚约束22
一、主动件为连架杆的平面连杆机构25
1-4 平面连杆机构组成分析25
二、主动件为非连架杆的平面连杆机构31
1-5 平面连杆机构创新设计——再生运动链法35
一、创新设计程序35
二、一般化原则36
三、连杆类配36
四、组合运动链40
五、铰链夹紧机构创新设计42
第二章 平面连杆机构运动分析52
2-1 平面连杆机构位置确定52
一、用覆盖试凑法确定高级机构位置52
二、用轨迹相交法确定高级机构位置53
三、用杆长逼近法确定高级机构位置54
2-2 平面连杆机构中的速度瞬心55
二、三心定理56
一、平面连杆机构中瞬心的数目56
三、应用瞬心多边形求瞬心57
四、确定瞬心位置的解析式58
五、应用瞬心作机构的速度分析59
2-3 平面四杆机构速比极值位置61
一、铰链四杆机构速比极值位置62
二、曲柄滑块机构速比极值位置64
三、导杆机构速比极值位置64
2-4 复数矢量运算基础66
一、矢量的复数表示67
二、复数矢量的回转67
三、复数矢量的导数68
四、复数矢量方程的消元69
一、铰链四杆机构运动分析70
2-5 平面四杆机构运动分析70
二、曲柄滑块机构运动分析73
三、导杆机构运动分析75
2-6 Ⅱ级平面多杆机构运动分析78
一、刚体运动分析79
二、Ⅱ级杆组运动分析79
三、Ⅱ级平面多杆机构运动分析举例90
2-7 高级平面连杆机构运动分析95
一、双副杆约束方程式95
二、高级杆组运动分析97
三、高级平面连杆机构运动分析举例99
2-8 包含液压气动元件的平面连杆机构运动分析104
一、一缸Ⅱ级杆组运动分析104
二、平面多杆机构运动分析106
3-1 瞬心线108
一、定瞬心线与动瞬心线108
第三章 连杆曲线及其应用108
二、瞬心速度111
3-2 拐点圆与欧拉-萨伐里公式112
一、拐点圆112
二、欧拉-萨伐里公式114
三、连杆上任一点曲率半径的确定115
3-3 近似直线导向机构设计117
一、单近似直线导向机构设计117
二、双近似直线导向机构设计118
一、曲率驻点条件124
二、曲率驻点曲线方程式124
3-4 曲率驻点曲线124
三、瞬心线为圆时的特例128
四、鲍尔点(平点)129
3-5 近似等角速比机构设计131
3-6 同源(同迹)机构与对称连杆曲线135
一、西尔威斯特仿图仪135
二、罗培兹-契贝谢夫定理136
三、对称连杆曲线138
3-7 连杆曲线的尖点与重点141
一、尖点141
二、重点143
第四章 平面连杆机构设计147
4-1 按从动杆急回特性设计平面连杆机构147
一、曲柄摇杆机构147
三、曲柄滑块机构158
二、导杆机构158
四、扩大从动杆行程的急回机构160
4-2 按从动杆大摆角设计平面连杆机构162
一、利用导杆机构扩大摆角163
二、利用铰链四杆机构扩大摆角163
三、两级扩大摆角164
4-3 按连杆位置设计平面连杆机构165
一、刚体位移矩阵165
二、应用双铰杆作连架杆167
三、应用铰移杆作连架杆172
4-4 按主、从动杆相对位置设计平面连杆机构175
一、插值结点176
二、铰链四杆机构177
三、曲柄滑块机构178
4-5 按给定轨迹设计平面连杆机构181
4-6 按从动杆近似停歇要求设计平面连杆机构(利用极限位置)183
一、一套四杆机构183
二、两套四杆机构串联184
三、三套四杆机构串联190
4-7 按从动杆近似停歇要求设计平面连杆机构(利用195
连杆曲线)195
一、在一极限位置近似停歇195
二、在两极限位置近似停歇198
4-8 按从动杆近似等速移动要求设计平面连杆机构200
一、从动杆在单行程内作近似等速运动200
二、从动杆在往复两行程内作近似等速运动202
4-9 利用瞬停节设计锁紧机构208
一、四杆运动链中瞬停节208
三、瞬停节在锁紧机构中应用209
二、六杆运动链中瞬停节209
4-10 应用几何学定理设计平面连杆机构214
一、直线导向机构214
二、圆锥曲线机构215
4-11 高级平面连杆机构217
一、实现较高要求的刚体导引218
二、实现主、从动杆间较复杂的函数关系218
三、大幅度调节从动杆的动程或速度218
四、改进机构中运动副的配置220
五、改善机构中执行件的工作条件221
六、获得较大的增力作用222
第五章 简单空间连杆机构分析与设计224
5-1 空间连杆机构自由度224
5-2 简单空间连杆机构运动分析227
二、空间连杆机构的当量平面机构中不含尺寸变化的构件228
一、当量平面机构法的一般步骤228
三、空间连杆机构的当量平面机构中仅含一个尺寸变化的构件229
5-3 简单空间连杆机构设计245
一、按从动杆摆角与行程速度变化系数等设计RSSR机构245
二、按主、从动杆三个对应位置设计RSSR机构249
三、按给定函数关系设计RSSR机构252
5-4 RSSR机构中曲柄存在条件254
一、平面铰链四杆机构中连杆的临界长度254
二、RSSR机构中连杆的临界长度255
5-5 RSSR机构中压力角258
一、压力角α的计算公式258
二、曲柄摇杆机构的K-Ψ0-α线图259
三、两投影面上的压力角α′和α″260
6-1 机构精度分析基本原理265
第六章 平面连杆机构精度分析265
6-2 机构精度分析解析法266
6-3 机构精度分析数值微分法270
6-4 机构精度概率统计特性272
6-5 机构精度分配方法275
一、精度分配常用算法275
二、精度合理调整277
第七章 平面连杆机构力分析与平衡279
7-1 平面连杆机构静力分析279
一、极力法279
二、含弹簧的连杆机构静力分析280
三、气液动连杆机构静力分析281
7-2 平面连杆机构动态静力分析286
一、运动副反力和构件惯性力的表示286
二、动态静力分析解析法289
7-3 震动力和震动力矩及其平衡概念294
7-4 平面连杆机构惯性力的完全平衡296
一、平面铰链四杆机构惯性力的平衡297
二、平面连杆机构惯性力完全平衡的一般方法301
7-5 平面连杆机构惯性力和惯性力矩的平衡305
一、惯性力已平衡的铰链四杆机构惯性力矩305
二、铰链四杆机构惯性力和惯性力矩的完全平衡306
7-6 震动力和震动力矩的部分平衡308
一、附加匀速回转平衡质量部分平衡震动力309
二、附加齿轮机构部分平衡震动力和震动力矩312
第八章 平面连杆机构计算机辅助设计318
8-1 机构计算机辅助设计的数学模型318
一、对于CAD的适应性318
二、减少运算的复杂性319
三、力求公式的通用性321
8-2 计算机辅助平面连杆机构运动分析322
一、运动分析子程序集323
二、数学子程序集329
三、计算机辅助平面连杆机构运动分析举例329
8-3 计算机辅助平面连杆机构力分析339
一、解线性代数方程组子程序339
二、计算机辅助平面连杆机构力分析举例339
8-4 平面四杆机构计算机辅助设计355
一、双铰杆作连架杆的刚体导引问题355
二、铰移杆作连架杆的刚体导引问题357
三、铰链四杆机构再现函数问题358
四、曲柄滑块机构再现函数问题359
五、平面四杆机构计算机辅助设计举例361
附录 平面连杆机构计算机辅助设计程序366
一、平面连杆机构运动分析子程序集366
二、解线性代数方程组子程序377
三、平面四杆机构设计程序集379
第九章 平面连杆机构最优化设计399
9-1 最优化技术基础399
一、最优化问题的数学模型399
二、无约束最优化方法401
三、约束最优化方法405
四、局部最优点与全局最优点407
五、最优化程序408
六、机构最优化设计的一般步骤410
9-2 平面连杆机构运动综合最优化设计411
一、平面铰链四杆机构再现轨迹的最优化设计411
二、两套四杆机构串联实现从动杆较长时间停歇的最优化设计417
9-3 平面连杆机构震动力和震动力矩最优化平衡424
一、连架杆上附加平衡质量最优平衡震动力和震动力矩425
二、附加平衡质量的最小转动惯量430
三、附加平衡Ⅱ级杆组(变速转子)最优平衡震动力矩432
9-4 输入扭矩和运动副反力的最优化平衡435
9-5 平面连杆机构动力综合最优化设计439
附录 最优化程序443
第十章 平面连杆机构结构设计基础449
10-1 连杆机构构件449
一、具有转动副的构件449
二、具有移动副和转动副的构件453
三、具有两个移动副的构件453
一、滑动轴承式转动副457
10-2 转动副结构457
二、滚动轴承式转动副459
10-3 移动副结构460
一、滑动导轨式移动副460
二、滚动导轨式移动副463
10-4 构件运动干涉466
10-5 构件长度及支座位置调节468
一、调节构件长度471
二、调节支座位置471
10-6 虚约束应用472
一、改善受力状态473
二、增强机构刚度473
三、帮助机构渡过运动不确定位置473
四、简化结构473
参考文献475
热门推荐
- 1993184.html
- 3153060.html
- 2419333.html
- 1348353.html
- 3106910.html
- 3541648.html
- 3489952.html
- 3749529.html
- 1626328.html
- 70842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9464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6862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6526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484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8527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0843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9869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1606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0890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138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