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临床药师工作指南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高清芳,刘高峰,白秀萍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7117065524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457页
- 文件大小:100MB
- 文件页数:476页
- 主题词:临床药学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临床药师工作指南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概述1
一、临床药学的发展史1
二、临床药学工作地位与作用2
三、临床药学工作宗旨2
第二章 临床药学的工作方向与工作系统4
一、工作方向4
二、临床药学工作系统4
(一)临床药学第一层次工作5
(二)临床药学第二层次工作5
(三)临床药学第三层次工作5
第三章 临床药学的工作内容7
一、参与临床药物治疗7
二、研究与实践合理用药7
三、治疗药物监测8
四、药物安全性监测8
五、药学信息的收集和咨询服务8
六、药物相互作用和配伍研究9
七、结合临床进行药代动力学和生物利用度的研究9
八、新制剂、新剂型研制9
第四章 临床药学研究内容10
一、药效学10
二、临床药物动力学10
三、生物药剂学11
四、药物的相互作用12
五、膳食结构与药物相互作用12
第五章 临床药师制的确立13
一、临床药师的素质13
二、临床药师的职责13
三、临床药师工作程序15
四、临床药师在病房的具体工作内容16
五、临床药师下临床的方式16
六、临床药师在门诊药房的工作内容17
七、临床药师工作制度19
第六章 临床药师的病房工作指南20
一、目的20
二、工作内容21
三、服务流程22
四、药历及其内容22
第七章 药学服务25
一、医院药学的发展方向——药学保健模式25
二、关于药学保健的定义25
三、PC是在临床药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25
四、药学保健的核心26
五、药学保健的主要实施内容27
六、从事药学服务的药师应具备的条件27
七、从事药学保健(服务)的药师职责28
八、开展药学服务的标准方法28
(一)指导原则28
(二)开展药学服务的标准步骤29
九、药学服务的层次31
(一)第一阶层的药学服务工作及实例31
(二)第二阶层的药学服务工作及实例32
十、药物治疗的评估33
第八章 治疗药物监测及临床意义35
一、概述35
(一)治疗药物监测的意义35
(二)影响血药浓度的主要因素35
(三)有效血药浓度范围36
二、实施治疗药物监测的指征和原则39
(一)哪些药物需要治疗药物监测39
(二)哪些情况下需要治疗药物监测39
(三)哪些情况下不必进行治疗药物监测39
(四)治疗药物监测的临床指征39
三、TDM的实施方法40
(一)方法步骤40
(二)TDM工作制度41
(三)TDM工作程序41
(四)TDM工作中需注意的基本问题42
四、测定结果的分析解释45
(一)资料的掌握45
(二)结果解释的程序47
五、需进行监测的主要药物49
(一)地高辛49
(二)苯妥英51
(三)卡马西平54
(四)丙戊酸56
(五)茶碱57
(六)环孢素A58
六、治疗药物监测的临床应用62
(一)获取个体药动学参数62
(二)制定给药方案63
(三)指导调整剂量63
(四)肝、肾功能损伤时剂量的调整65
七、TDM新进展65
(一)群体药动学在TDM中的应用65
(二)药动药效学结合模型在TDM中的应用66
(三)药物对映体研究在TDM中的应用67
(四)遗传药理学在TDM中的应用67
第九章 药物相互作用68
一、药物相互作用对临床治疗的影响68
(一)有益的相互作用68
(二)有害的相互作用68
(三)有争议性的相互作用68
二、药物相互作用的分类69
(一)体外相互作用69
(二)体内相互作用69
三、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72
(一)抗生素之间的相互作用72
(二)中药与化学药物的相互作用73
(三)常用的化学药物相互作用76
四、食物与药物间的相互作用148
(一)进食影响药物的吸收148
(二)食物中的某些成份影响药物的吸收148
(三)某些饮料与药物的相互作用149
五、影响药物相互作用的因素及易受影响的病人151
(一)影响药物相互作用的因素151
(二)易受影响的病人151
第十章 药物不良反应152
一、药物不良反应的定义、分类与临床表现152
(一)药物不良反应的定义152
(二)药物不良反应的分类152
(三)药物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154
二、药物不良反应发病机制158
(一)A型不良反应的发病机制158
(二)B型不良反应的机制159
三、影响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因素160
(一)药物方面的因素160
(二)机体方面的因素161
(三)环境因素164
四、药物不良反应因果关系分析165
(一)药物不良反应因果关系分析评价的考虑因素165
(二)药物不良反应因果关系的分级166
五、药物不良反应的监测报告167
(一)我国药物不良反应监测的模式167
(二)药物不良反应监测报告的范围167
(三)药物不良反应报告的内容168
(四)药物不良反应的监测方法170
六、常用药物特殊的、严重的不良反应171
(一)常用西药特殊的、严重的不良反应172
(二)常用中(草)药及其制剂特殊的、严重的不良反应200
第十一章 临床药动学在合理用药中的意义208
一、血药浓度208
二、吸收速率常数、达峰时间及达峰浓度208
三、生物利用度209
四、曲线下面积210
五、表观分布容积210
六、血浆蛋白结合率211
七、生物半衰期212
八、稳态浓度或坪浓度、坪值213
九、消除率214
十、消除速率常数214
十一、临床药物动力学符号注释214
第十二章 个体化给药方案制定222
一、个体化给药方案设计的一般步骤223
二、个体化给药的方法224
(一)依据血药浓度进行个体化给药方案设计224
(二)稳态时平均血药浓度Css在给药设计中的应用227
(三)依据血清肌酐消除率设计肾衰患者给药方案229
(四)依据生物半衰期和累积因子进行个体化给药方案设计231
(五)Bayesian法234
三、个体化给药方案设计的新进展235
第十三章 合理用药评价238
一、根据疾病特点合理选药238
(一)根据疾病的发病机制、发病程度及临床类型等特点选药238
(二)用药有效性的评价239
(三)剂量、疗程、停药及序贯疗法240
二、根据药物特点合理用药241
(一)药物对机体的作用——药效学241
(二)人体对药物的作用——药动学242
(三)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242
(四)药动/药效结合研究244
三、个体化给药原则与药物基因组学245
(一)个体化给药原则246
(二)药物基因组学概述247
(三)药物相关基因的多态性247
(四)基因表达水平的检测——基因诊断249
(五)临床药物基因组学251
四、从经济学角度评价合理用药252
(一)药物经济学基本评价方法253
(二)健康结果指标评价255
(三)药物经济学在合理用药评价中的作用256
(四)药物使用评估258
五、循证医学与合理用药评价259
(一)循证医学概述259
(二)用循证医学理论评价合理用药262
第十四章 疾病与用药264
一、呼吸系统常见疾病与用药264
(一)急性上呼吸道感染264
(二)肺炎266
(三)支气管哮喘272
(四)慢性支气管炎275
(五)呼吸衰竭278
二、心血管系统常见疾病与用药281
(一)心力衰竭281
(二)心律失常285
(三)高血压289
(四)心绞痛293
(五)心肌梗死295
(六)心肌炎297
三、消化系统常见疾病与用药298
(一)反流性食管炎298
(二)消化性溃疡301
(三)上消化道出血304
(四)慢性便秘308
四、泌尿系统常见疾病与用药310
(一)尿路感染310
(二)慢性肾功能衰竭314
(三)良性前列腺增生318
(四)尿失禁320
五、血液系统常见疾病与用药322
(一)缺铁性贫血322
(二)白细胞减少和粒细胞缺乏症325
(三)特发血小板减少性紫癜328
(四)血栓性疾病332
六、内分泌、代谢系统常见疾病与用药334
(一)甲状腺功能亢进症334
(二)甲状腺功能减退症336
(三)糖尿病337
(四)高脂血症341
(五)骨质疏松症343
(六)肥胖症348
七、神经系统常见疾病与用药352
(一)短暂性脑缺血发作352
(二)脑血栓形成354
(三)脑出血356
第十五章 特殊人群用药指导358
一、妊娠期用药358
(一)妊娠期用药的特殊性358
(二)对胎儿有不良影响的药物359
(三)妊娠期的用药原则360
(四)妊娠期用药参考360
二、哺乳期用药362
(一)网上信息查询最常用的方法有398
(二)Internet搜索工具——搜索引擎399
(三)搜索引擎简介399
附录407
一、临床药学常用动力学参数及其临床意义407
二、常规TDM药物的有效血浓度及采血时间411
三、药敏试验报告常用抗生素缩写代号414
四、临床常用检验项目正常参考值415
五、药物对妊娠危险性等级分类表432
六、常用农药及毒物中毒急救一览表436
七、临床药学评估445
八、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447
主要参考文献455
热门推荐
- 3343548.html
- 2155766.html
- 3188412.html
- 2262246.html
- 2185065.html
- 547363.html
- 2608825.html
- 921518.html
- 1302784.html
- 166100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2211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2880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143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5537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3250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9991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4569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5077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9507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20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