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自然辩证法新论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申仲英,萧子健主编 著
- 出版社: 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 ISBN:7224055662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463页
- 文件大小:18MB
- 文件页数:47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自然辩证法新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恩格斯的著作《自然辩证法》2
二、20世纪的自然哲学、科学哲学和技术哲学9
三、科学技术哲学的研究范围20
四、对本书内容的简要说明30
第一章 科学与技术32
第一节 科学32
一、科学知识及其体系33
二、科学活动及其原则40
三、科学组织及其行为规范44
四、科学与伪科学的划界48
第二节 技术50
一、技术的构成51
二、技术研究活动56
三、技术的社会建制61
第三节 科学技术的历史发展及当代科学技术系统64
一、从前科学到真正意义上的科学65
二、从小科学到大科学72
三、当代科学技术系统80
第二章 当代自然观86
第一节 天然自然和人工自然86
一、科学所认识的天然物世界87
二、技术所创造的人工物世界94
三、地球上人工物与天然物的复合105
第二节 物质联系的系统方式112
一、科学中的系统思想112
二、系统的规定116
三、系统中的新质突现123
四、系统的稳定性129
第三节 物质系统的层级结构135
一、层级结构的特点136
二、层级结构的结合度138
三、层级结构中的信息流141
四、层级间的因果链146
第四节 物质系统的演化148
一、演化及其不可逆性148
二、演化的两种分支155
三、演化的根据与条件160
第三章 科学发现169
第一节 科学研究领域169
一、研究领域的内部构成170
二、研究领域的活动结构173
三、研究领域中的知识生产181
第二节 科学发现的基本环节186
一、归纳主义方法论与假说—演绎方法论187
二、解释192
三、验证197
第三节 科学问题和科学事实202
一、科学问题及科研选题202
二、科学事实及其获取209
第四节 科学概念和科学定律217
一、科学概念及其制作217
二、科学定律及其发现223
第五节 科学假说和科学理论229
一、科学假说及其提出229
二、科学理论及其建立236
第四章 技术发明244
第一节 技术研究的特点244
一、技术研究的价值取向:技术功利244
二、技术研究的市场属性:技术商品251
三、技术研究的思维特征:技术理性257
第二节 技术研究的基本环节263
一、技术目标263
二、技术设计272
三、技术评价279
第三节 技术发明的形式282
一、技术原理的发明282
二、技术物品和技术方法的发明290
第五章 技术创新297
第一节 技术创新活动领域297
一、技术创新活动的分界与本质297
二、技术创新活动领域的内部构成303
三、技术创新活动域的系统维度311
第二节 技术创新活动的理论模型314
一、按生产要素比例增减划分的创新模型315
二、技术推动和市场拉动创新模型315
三、按创新活动的过程划分的创新模型318
四、技术创新的进化理论模型321
第三节 技术创新活动的机制325
一、技术创新的动力机制325
二、技术创新的运行机制331
三、技术创新的激励机制342
第四节 技术创新的环境347
一、技术创新的经济环境347
二、技术创新的法律、政策及文化环境352
第六章 科学技术与社会356
第一节 科学技术的社会建制356
一、科学家角色和科学共同体356
二、科学的社会组织359
三、科学共同体的激励机制和权威结构362
第二节 科学技术发展的社会条件368
一、社会诸因素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368
二、社会需求对科学技术发展的推动作用372
三、科学技术发展的社会支持系统376
第三节 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379
一、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380
二、科学技术推动人类经济、社会结构的变革388
三、科学技术推动人类精神文明的进步392
四、科学技术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396
第四节 科学技术的社会控制398
一、科学技术应用中的负效应399
二、科学技术的社会价值观404
三、科学技术的社会调控方式408
第七章 科技、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414
第一节 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反思414
一、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形态415
二、人类中心主义418
三、生态伦理学422
四、马克思、恩格斯论人与自然的对象性关系427
第二节 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战略433
一、可持续发展理论与战略的形成433
二、可持续发展战略要解决的基本矛盾438
三、国家主导的社会调控体系442
第三节 知识经济与生态文明449
一、生态文明是对工业文明的扬弃449
二、知识经济是生态文明的现实基础451
修订后记461
热门推荐
- 1495472.html
- 2118035.html
- 440355.html
- 1062879.html
- 1322269.html
- 1744195.html
- 1207791.html
- 1434966.html
- 1650098.html
- 146373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443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1373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544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9747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0513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0536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9847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0827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8172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196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