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马克思主义哲学范畴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马克思主义哲学范畴研究
  • 李德顺,孙伟平,赵剑英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00480761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503页
  • 文件大小:26MB
  • 文件页数:516页
  • 主题词:马克思主义哲学-哲学范畴-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马克思主义哲学范畴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一 哲学范畴及其特征和功能1

二 哲学转向与哲学范畴史的分期8

三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哲学范畴史上的革命性变革16

四 关于本书的若干设想29

第一篇 总体性范畴37

实践:历史形态和当代发展37

一 实践概念:简要的历史考察37

二 马克思:实践是人类特有的对象性感性活动42

三 实践活动的历史形态45

四 人类实践形态的当代发展54

交往:人存在与自由的本质方式65

一 交往理论演进的思想脉络66

二 哈贝马斯的交往行动理论及其与马克思交往范畴的相互关联74

三 马克思的交往范畴及其当代定位77

四 交往范畴的当代阐释:含义、特性、类型、功能84

五 交往与文化90

主体与客体:实践—认识关系中的活动者与对象93

一 主体和客体的生成与界定93

二 主体性与客体性102

三 主体客体化与客体主体化107

四 主体性原则和客观性原则112

第二篇 存在论范畴121

存在:最抽象而又充满歧义的哲学范畴121

一 存在范畴的语词分析122

二 存在范畴的含义探源133

三 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存在范畴的规定151

四 马克思主义哲学存在范畴与现代西方哲学存在范畴的比较158

时间和空间:从自然时空观到社会时空观163

一 时间和空间范畴的历史沿革163

二 时空的特性166

三 传统时空观的局限:与人的活动相分离174

四 时间是人类发展的空间176

五 现代西方哲学对时间理论的新探索184

规律:本质的关系或本质之间的关系192

一 历史上的规律观念与决定论思想192

二 马克思主义的“客观规律”范畴196

三 客观规律与人的实践活动201

四 客观规律性与人的主观能动性204

五 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决定论208

决定论相关范畴:概念清理与关系辨析212

一 原因和结果与决定论问题212

二 必然性和偶然性与决定论问题218

三 现实性和可能性与决定论问题230

四 历史必然和意志自由与决定论问题235

五 关于决定论的理论形式问题242

第三篇 认识论范畴255

意识:人所特有的精神活动255

一 前马克思主义的意识观念与意识范畴256

二 马克思主义意识范畴新发展的现当代启示267

三 马克思主义意识观探真273

四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277

五 人的主体性与社会意识281

反映:主体把握世界的认识方式287

一 机械唯物主义反映论与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对立287

二 反映范畴的基本含义291

三 马克思主义的能动反映论294

四 反映活动中的主体、客体与实践基础299

五 反映与选择、建构和创造304

经验和理性:认识过程的两个层次310

一 经验范畴的历史变迁310

二 理性范畴的历史变迁318

三 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经验与理性的新认识326

真理:从符合论、实效论到实践论334

一 关于真理范畴的历史考察334

二 真理符合论及其困境339

三 真理实效论剖析345

四 马克思主义实践真理观350

第四篇 价值论范畴361

价值:客体属性与主体尺度的统一361

一 哲学意义上的价值概念361

二 一些流行的价值学说述评364

三 对马克思关于价值的“经典表述”的澄清369

四 价值的主体性372

五 价值的客观性378

六 价值的主体性和客观性的统一382

七 关于价值的科学界定386

评价:主体对主客体之间现实价值关系的能动反映389

一 评价问题的历史鸟瞰389

二 评价的实质398

三 评价的主体性与客观性404

价值观念:支配主体评价和选择的深层结构413

一 价值观念的历史考察414

二 价值观念的概念分析419

三 价值观念的功能与特征428

四 价值观念范畴的学科意义435

五 一个需要进一步深化的课题439

意志:主体的自我精神调控器443

一 意志的语义学分析443

二 西方意志论研究的现状及其主要缺陷447

三 意志论在现代中国的际遇451

四 意志论:一个亟待重建的重要哲学分支455

五 马克思意志理论及其当代意义458

六 究竟何为意志:从实践的观点看461

自由:开放的主体性467

一 自由范畴的历史沿革467

二 马克思主义对自由及其与必然关系的理解473

三 马克思主义生存论意义上的自由观477

四 自由的历史性与社会条件性482

五 马克思主义自由观对现代思潮的回应485

参考文献49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