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金属的化学吸附和催化作用导论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金属的化学吸附和催化作用导论
  • (美)R.P.H.Gasser著;赵璧英等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 ISBN:7301014872
  • 出版时间:1991
  • 标注页数:261页
  • 文件大小:8MB
  • 文件页数:27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金属的化学吸附和催化作用导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 录1

第一章基本原理1

1.1 引言1

1.2分子间相互作用——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2

1.3势能曲线5

1.4吸附热和吸附等温线8

1.4a吸附热8

1.4b吸附等温线10

第二章碰撞期间的初级过程17

2.1弹性碰撞17

2.2非弹性碰撞和俘获17

2.3表面过程18

2.4物理吸附分子的行为20

2.5a调节系数22

2.5气体-表面碰撞22

2.5b分子束散射23

2.6气相中的能量交换24

2.7在表面上的能量交换25

2.7a线性谐振子链模型25

2.7b硬-方块和软-方块模型28

2.7c方形势阱模型34

2.7d用飞行-时间质谱仪测定散射和俘获35

第三章吸附与脱附40

3.1 吸附40

3.1a引言40

3.1b 化学吸附作用的前驱态理论42

3.1c粘附几率曲线与温度的关系47

3.1d粘附几率曲线的两个特例50

3.1e获得粘附几率曲线的几种实验方法53

3.2脱附67

3.2a脱附曲线的分析68

3.2b脱附中的一些复杂情况73

第四章金属结构和金属键79

4.1 引言79

4.2金属结构79

4.3 Miller指标和表面结构81

4.4 台阶平面83

4.5 正点阵和倒易点阵85

4.6 Ewald图解法90

4.7金属中电子的特性95

4.7a 自由电子模型95

4.7b能带模型99

4.8表面波函数102

5.2非弹性散射105

5.1 引言105

第五章低能电子衍射105

5.3晶体电势106

5.4 LEED实验108

5.5 LEED的平面波理论109

5.6倒易点阵和平面波在LEED解释中的比较111

5.7 LEED图指标化112

5.8覆盖层点阵的命名113

5.9相干长度和表面重构117

5.10 LEED斑点的强度118

5.10a 运动学理论118

5.10b一维衍射栅119

5.10c 二维衍射栅120

5.10d 有关内层的运动学理论121

5.10e 多重散射(即动力学法)125

6.1 引言131

第六章电子发射131

6.2 紫外光电子能谱(UPS)133

6.2a Koopmans定理136

6.2b金属的UPS136

6.2c UPS和CO吸附138

6.3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143

6.4俄歇电子能谱(AES)147

6.5场发射显微镜和场离子显微镜153

6.5a场发射显微镜(FEM)153

6.5b 场离子显微镜(FIM)158

第七章表面电势和振动谱161

7.1 引言161

7.2表面电势测量162

7.2a实验方法163

7.2b表面电势和吸附165

7.3a透射红外及其应用——铑表面上的CO167

7.3吸附层的红外光谱167

73b其它红外技术171

7.4电子能量损失谱(EELS)173

第八章复相催化作用的一般基础及其对氢同位素179

反应的应用179

8.1 引言179

8.2催化剂制备180

8.3复相催化过程的一般描述181

8.4复相反应的过渡状态理论182

8.5催化作用中的专一性和选择性184

8.6催化活性与化学吸附的强度187

8.7 Langmuir-Hinshelwood机理191

8.7a单分子表面反应191

8.7b双分子表面反应193

8.7c速度具有一个极大值的反应195

8.8Eley-Rideal机理197

8.9在确定复相反应机理时的一般考虑198

8.10涉及氢同位素的催化反应199

8.10a 正氢和仲氢199

8.10b氢-氘平衡201

第九章一氧化碳在钯和铂上的催化氧化208

9.1 引言208

9.2被吸附的一氧化碳209

9.2a键合和表面结构209

9.2b吸附和脱附213

9.3被吸附的氧218

9.3a键合和表面结构218

9.3b吸附和脱附221

9.4共吸附223

9.6一般考虑225

9.5一氧化碳在钯和铂上的催化氧化225

9.7一氧化碳催化氧化机理的证据227

9.7a Langmuir-Hinshelwood机理227

9.7b Eley-Rideal机理227

9.8 调制分子束的实验结果228

9.9其它非稳态结果236

9.9a钯236

9.9b铂238

9.10稳态氧化244

9.10a 氧化速度与温度的关系244

9.10b 氧化速度与压力的关系246

9.11有关负载钯晶粒的反应性能251

9.12后记255

参考文献25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