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地方税体系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地方税体系研究
  • 姚莲芳著 著
  • 出版社: 武汉:武汉出版社
  • ISBN:9787543073661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199页
  • 文件大小:130MB
  • 文件页数:217页
  • 主题词:地方税体系-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地方税体系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引言1

一 研究背景及意义1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3

(一)国外研究现状综述3

(二)国内研究现状综述6

三 本书重难点与创新点7

(一)本书重点与难点7

(二)本书创新点8

第一章 地方税体系的理论基础10

第一节 地方税体系的基本内涵10

一 地方税的概念10

二 地方税体系的内涵12

三 地方税体系相关概念的界定14

(一)政府间财政关系14

(二)分税制15

第二节 地方税体系存在的理论依据16

一 地方税体系存在的现实依据:地方政府的存在16

(一)地方政府的客观存在17

(二)地方政府存在的解释:财政分权理论17

二 地方税体系存在的制度前提:政府间事权、支出责任的划分21

(一)政府间事权划分的依据:公共产品受益范围标准21

(二)政府间财政支出责任的划分26

三 地方政府需要自己的税收来源:对上级政府拨款的分析30

第三节 地方税体系存在的现实基础: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34

一 中央与地方之间税收权限的划分34

(一)税权划分模式特点的基本概括34

(二)中央税权的主导性与适当赋予地方税权相结合35

二 中央与地方之间的税收收入划分36

(一)相关学者对税收收入划分原则的综述36

(二)税收收入划分的规范性和科学性相结合39

第二章 建立公正正义的地方税体系40

第一节 政府财政职能定位:公正正义40

一 对主流经济学财政职能的反思40

(一)反思一:以整个“社会”追求价值财富极大化为前提40

(二)反思二:政府履行三职能的前提条件42

二 重新认识财政职能42

(一)一个基本假设:政府是“正义之德”的承担者43

(二)从和谐社会的要求看财政职能46

第二节 税收中性理论发展及对其基本理解47

一 西方税收中性理论发展述评47

(一)西方税收中性理论发展过程47

(二)税收中性思想的理论贡献55

二 对税收中性原则的理解57

(一)税收中性原则的内涵57

(二)税收中性的相对性58

(三)税收中性原则与效率和公平原则59

(四)税收中性原则与轻税政策61

第三节 公正正义的地方税体系与税收中性原则62

一 建立地方税体系应坚持公正正义62

二 税收中性在地方税体系设计中的体现64

第三章 地方税体系制度安排研究67

第一节 地方税体系制度安排相关讨论68

一 地方税收入规模安排讨论68

(一)关于地方税收入规模影响因素的讨论68

(二)关于地方税规模的合理界限的讨论69

(三)衡量地方税收入规模的指标体系70

二 地方税税制安排讨论71

(一)关于税基和税种的讨论71

(二)对“一般税”税种和“精选税”税种的讨论79

(三)关于税率的讨论80

(四)关于税负的讨论82

(五)关于税收优惠的讨论83

三 地方税税权讨论83

(一)关于税收立法权的讨论83

(二)关于税收征收管理权的讨论87

(三)关于税收政策制定权的讨论88

四 地方税税收征管的讨论89

第二节 国际地方税体系制度安排基本情况90

一 地方税收体系制度安排的国际比较90

(一)地方税收入规模的国际比较90

(二)地方税收模式国际比较92

(三)地方税收中的财政自治国际比较96

二 几个国家的地方税体系安排讨论98

(一)加拿大98

(二)美国99

(三)北欧国家100

(四)日本100

(五)德国101

三 世界各国税制改革中性化趋势101

(一)发达国家税制改革101

(二)发展中国家的税制改革中性化趋势105

第三节 地方税体系制度安排:理论与实践的总结107

一 地方税体系制度安排的基本方向107

(一)效率优先的地方政府原理107

(二)有效率的地方税体系制度安排108

二 地方税体系制度安排国际经验的总结109

第四章 中国地方税体系的发展状况113

第一节 中国地方税体系变迁历程113

一 1994年分税制改革前中国地方税体系的形成和发展113

(一)新中国地方税体系的初步确立113

(二)改革开放前新中国地方税制的演变114

(三)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的地方税体系116

二 中国现行地方税体系的形成117

(一)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建立117

(二)1994年后的地方税制改革119

(三)现行地方税税种120

第二节 对中国地方税体系的审视122

一 地方税收入规模的分析122

(一)地方税收入规模的总量分析122

(二)地方税收入税种结构分析125

二 地方税税制的分析126

(一)商品劳务税126

(二)财产税135

(三)其他税类140

(四)中国地方税税收优惠分析141

三 地方税税权的分析143

(一)税收立法权高度集中的状况尚未完全打破,远不适应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143

(二)地方税收入征收管理权中的问题不容忽视144

(三)地方政府的事权、财权、税权划分不明确145

(四)缺少转移支付的法律规范146

四 地方税税收征管分析147

第五章 改革和完善中国的地方税体系149

第一节 地方主体税种的选择149

一 地方税主体税种的基本特征149

(一)税基具有非流动性149

(二)基于受益原则课征149

(三)税基较广,税收规模较大150

(四)收入相对稳定,不易发生周期性波动150

(五)对经济的发展具有适度的弹性150

(六)由地方征管效率较高150

二 地方税主要税基——财产税151

(一)对财产税的基本理解151

(二)中国以财产税为地方税主要税基的基本理由153

三 改革和完善财产税制的思路155

(一)以物业税作为财产税的基本税种155

(二)将契税同营业税与印花税相关部分合并158

(三)降低土地增值税的边际税率158

(四)适时开征遗产税和赠与税158

第二节 其他地方税种的结构优化159

一 完善现有税种159

(一)调整营业税159

(二)改革资源税制160

(三)改革印花税制162

(四)改革和完善城市维护建设税163

二 开征新税种164

(一)开征社会保障税164

(二)研究开征环境保护税167

(三)开征燃油税169

第三节 改革和完善地方税体系的其他制度安排170

一 建立税式支出预算管理制度,提高税收优惠的效益170

二 改革和完善地方税收征管171

(一)要理顺国、地税两家税收征管关系171

(二)统一地方税征管机构,优化地税机构内部征管运行机制171

(三)简化征管体制,降低遵从成本172

三 赋予地方政府一定的税权172

(一)中央需要保持相当的税权集中,高度分权的模式行不通172

(二)摒弃传统的税权过度集中模式,赋予地方政府一定的税权173

(三)明确赋予地方适当的税收立法权和税收管理权174

第六章 完善地方税体系的制度环境176

第一节 正确处理使用费和税收的关系176

一 政府收费与地方税收的关系176

(一)性质方面的关系176

(二)用途的关系177

(三)征收管理的关系177

二 地方政府收费权限和收费规模日益膨胀177

三 规范收费是市场经济法制化、各主体行为规范化的必然要求180

四 税、费、捐分流治理是规范收费的治本之策181

(一)部分收费转化为税的理由和条件181

(二)确立“捐”的形式181

(三)保留部分收费的必要性182

五 规范地方政府的收费182

第二节 统一地方政府预算183

一 统一地方预算——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183

二 改革预算编制办法185

第三节 建立有利于展开效率竞争的转移支付制度186

一 转移支付与地方税的逻辑关系186

二 改革转移支付制度,促进地方政府效率竞争188

三 完善转移支付制度,消除区域间地方税收入规模的不均衡188

四 建立有效的转移支付制度189

(一)提高中央财政的汲取能力,这是建立有效的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前提条件189

(二)合理确定转移支付目标189

(三)选择合适的转移支付模式189

(四)创造条件,逐步实现全国基本公共服务大致均等化190

总结191

参考文献19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