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列宁后期思想探要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列宁后期思想探要
  • 俞良早著 著
  • 出版社: 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 ISBN:721601765X
  • 出版时间:1995
  • 标注页数:555页
  • 文件大小:24MB
  • 文件页数:57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列宁后期思想探要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言1

导言——列宁后期经济建设思想的历史线索与演进倾向1

一、几个发展阶段及其内容的再认识1

(一)关于1917年10月至1918年7月列宁的思想1

(二)关于1918年8月至1920年11月列宁的思想6

(三)关于1921年3月以后列宁的思想11

二、关于演进倾向的分析14

(一)关于几个重要问题思想倾向的分析14

(二)关于演进倾向的综合分析19

第一章 关于列宁十月革命胜利初期的几个重要思想22

一、列宁关于十月革命性质的思想22

(一)十月革命过程中关于革命性质的思想22

(二)十月革命胜利后关于革命性质的思想31

(三)对列宁思想的认识与评价39

二、十月革命时期列宁关于苏俄利用现成市场的思想41

(一)利用现成市场思想的内容41

(二)利用现成市场思想同社会主义战略思想之间的关系46

(三)利用现成市场思想的历史作用和历史命运48

(四)利用现成市场思想的理论意义51

三、十月革命胜利初期列宁关于国有化的思想——“用赤卫队进攻资本”的传统认识质疑53

(一)关于国有化性质和意义的思想54

(二)传统认识质疑59

四、关于社会主义建设史上第一次战略转变的尝试——列宁1918年春的理论与实践65

(一)关于战略转变的必要性、内容和性质的理论66

(二)关于战略转变的措施的理论71

(三)从列宁此后的有关论述看战略转变的理论与实践77

五、关于生产性质“社会化”的思想——认识列宁社会主义理论的出发点78

(一)生产性质“社会化”思想的产生78

(二)生产性质“社会化”思想的内容、特点和地位83

(三)掌握生产性质“社会化”思想的意义89

六、工人阶级执政党思想路线建设的第一次重大实践——列宁对党内错误思想方法的批评92

(一)围绕着要不要签订《布列斯特和约》进行的实践92

(二)围绕着要不要实行国家资本主义进行的实践99

(三)关于工人阶级执政党正确的思想路线原则105

第二章 关于列宁国内战争时期的几个重要思想108

一、关于列宁战时非常措施指导思想的几个问题——对某些流行观点的商榷108

(一)战时非常措施的实施同“直接过渡思想”没有因果联系109

(二)列宁未寄希望于实施战时非常措施使俄国过渡到社会主义115

(三)对列宁战时非常措施指导思想的正确评价123

二、国内战争时期列宁关于“团结”与“联盟”的思想125

(一)关于无产阶级同中农联盟的思想125

(二)关于促成和利用小资产阶级民主派的转变的思想130

(三)关于利用旧社会遗留下来的机构和旧社会过来的专家的思想135

三、国内战争时期列宁关于社会主义的几个重要论断138

(一)“今天只能根据经验来谈论社会主义”139

(二)“在粮食问题上体验到了整个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141

(三)不同地方主义和小私有者的习惯作斗争就不可能建成社会主义144

(四)“不利用资本主义的遗产就不能把社会主义建立起来”147

第三章 关于列宁新经济政策时期的若干重要思想151

一、关于列宁新经济政策理论若干问题的辨析151

(一)列宁何时提出发展市场和货币流通的思想?151

(二)“停止退却”和“重新部署力量”的含义是什么?155

(三)应怎样认识列宁关于新经济政策实质的观点?159

二、列宁关于新经济政策动力体系的两种设想163

(一)第一种设想:以粮食税为主导性动力措施和以“转向”为战略任务的动力体系设想163

(二)第二种设想:以发展商业为“主要环节”和以实现社会主义为战略目标的动力体系设想169

(三)对列宁关于动力体系设想的评价175

三、列宁关于利用市场发展经济的思想177

(一)利用市场发展经济思想的产生177

(二)利用市场发展经济思想的形成181

(三)利用市场发展经济思想的发展186

四、列宁关于增强国家经济管理能力的理论与实践189

(一)关于充分发挥国家财政职能的作用189

(二)关于充分利用国家经济法规的力量193

(三)关于努力提高国家行政机关的工作效率196

五、新经济政策时期列宁关于监察和检查的理论与实践201

(一)关于建立监察机构和检查机构202

(二)关于推进监察工作和检查工作204

(三)关于改革监察机构和检查机构210

六、列宁关于共产党人经受新经济政策考验的思想213

(一)关于经受考验的内容213

(二)关于经受并通过考验的途径219

第四章 关于列宁后期社会主义战略思想几个问题的探讨228

一、列宁关于“一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思想228

(一)“一国建设社会主义”思想的产生228

(二)“一国建设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内容232

(三)对“一国建设社会主义”思想的几点认识与评价240

二、欧洲革命退潮时列宁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信念241

(一)坚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和正确性242

(二)以“自己来找出路”的精神发展马克思主义248

三、就列宁的“一国首先胜利”论答某同志256

(一)不能把“一国首先胜利”论划分为“夺取政权的政治革命”的“一国首先胜利”论和“社会革命”的“一国建成社会主义”论257

(二)每个稍有社会科学知识的人都不会否认的问题:夺取政权的斗争可以在一国甚至于一省、一城、一地首先胜利262

(三)列宁关于落后国家容易开始革命的思想不同于“最薄弱的地方”说263

第五章 关于列宁后期几个重要思想的产生与演进267

一、列宁关于转变工作重心思想的演进与发展267

(一)四次转变工作重心的尝试及其思想267

(二)四个时期“转变”思想之间的联系274

二、列宁关于苏俄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思想的演进280

(一)十月革命胜利初期关于利用小资产阶级土地纲领的思想281

(二)深入探讨国内战争时期列宁关于农村工作的几个思想观点284

(三)战后关于农村发展思想的转变及其科学化290

三、列宁关于国家资本主义思想的产生与演进295

(一)十月革命前夕关于国家资本主义是社会主义的物质准备的思想296

(二)十月革命胜利初期关于“国家资本主义是我们的救星”的思想299

(三)新经济政策时期关于国家资本主义的系统思想305

四、列宁关于租让制思想的产生与演进309

(一)战后初期着眼于巩固和平政治局势实施租让制的思想310

(二)新经济政策时期着眼于经济利益实施租让制的思想316

五、关于苏俄发展商品交换和商业的两次思想转变323

(一)1921年3月的思想转变323

(二)1921年10月的思想转变326

第六章 关于列宁后期其他若干重要思想的探讨332

一、列宁关于苏俄粮食政策的思想332

(一)国内战争时期关于征收和分配粮食的思想332

(二)新经济政策时期关于发展粮食生产的思想341

二、列宁关于“直接过渡”的思想350

(一)关于“直接过渡”的提出及其基本含义350

(二)“直接过渡”不是迅速的、激进的过渡356

(三)区别“直接过渡”思想与所谓“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361

(四)几点结论365

三、列宁关于苏俄工会建设的理论367

(一)关于工会的性质和任务367

(二)关于工会的建设374

四、列宁关于苏俄“社会教育”的思想380

(一)关于社会教育的任务和意义381

(二)关于加强和发展社会教育的措施387

五、列宁关于“生产宣传”的思想与实践394

(一)1918年春关于“生产宣传”的思想与实践394

(二)战后初期关于“生产宣传”的思想与实践399

六、列宁关于苏俄肃反工作的政策思想403

(一)十月革命胜利初期关于肃反工作的政策思想404

(二)国内战争时期关于肃反工作的政策思想409

(三)对列宁肃反工作政策思想的评价415

第七章 由列宁后期思想到邓小平理论420

一、关于认识社会主义一种科学方法论的形成——由列宁的探索到邓小平的探索420

(一)从人们当前的实践去发现什么是社会主义420

(二)邓小平深化了列宁的科学方法论的特点424

(三)邓小平探索与实践的重要意义429

二、关于吸收人类文明成果建设社会主义思想的升华——邓小平思想与列宁思想的比较研究431

(一)列宁关于吸收人类文明成果建设社会主义的思想431

(二)邓小平发展和升华了列宁的思想435

三、社会主义国家对外开放思想的升华——邓小平思想与列宁思想的比较研究441

(一)列宁关于对外开放的思想442

(二)邓小平的思想对列宁思想的发展与升华445

四、工人阶级执政党国际战略思想的升华——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与列宁晚年思想的比较研究449

(一)由“均势”的观点到“和平与发展”的思想450

(二)由对外政策“必须慎之又慎”的观点到“树立我们是一个和平力量、制约战争力量的形象”的思想453

(三)由世界革命前途“非常美好”的观点到坚信“世界上赞成马克思主义的人会多起来”的思想458

五、关于党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思想的升华——邓小平思想与列宁思想的比较研究461

(一)列宁的思想与实践462

(二)邓小平关于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作用、目标与任务的思想465

(三)邓小平思想的理论意义472

六、工人阶级执政党从严治党思想的升华——邓小平思想与列宁思想的比较研究474

(一)列宁关于严格治党的思想474

(二)邓小平关于新时期从严治党的思想478

(三)邓小平思想的重要理论意义482

附录一:著者已发表的有关的论文485

附录二:著者重要学术论文及著作一览表531

后记55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