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科学诠释学的现象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科学诠释学的现象学
  • 曹志平等著 著
  • 出版社: 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1562000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299页
  • 文件大小:44MB
  • 文件页数:314页
  • 主题词:现象学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科学诠释学的现象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当代西方科学诠释学的现象学概述1

第一节 当代西方科学诠释学的现象学:代表人物与著作2

第二节 当代西方科学诠释学的现象学:问题与观点10

一、自然科学探讨意义12

二、自然科学诠释学是“两大哲学传统”的互动、交融14

三、此在之基础存在论、“生活世界”在科学哲学中的基础地位18

四、自然科学诠释学本质的多角度阐述22

五、科学诠释学的现象学与科学实在论32

第二章 胡塞尔的科学论与先验现象学39

第一节 胡塞尔的科学概念与科学论40

一、胡塞尔的科学概念41

二、自然科学的“不完善状态”与科学论的必要性43

三、科学论与纯粹逻辑学和现象学的关系46

四、科学论的任务48

第二节 胡塞尔与实证主义、逻辑实证主义科学哲学的关系51

一、胡塞尔对实证主义的批判51

二、胡塞尔与逻辑实证主义科学哲学的理论联系55

第三节 四种现象学概念与科学诠释学的现象学58

一、四种现象学概念58

二、胡塞尔现象学对科学诠释学的现象学的影响61

第三章 诠释学的发展与科学诠释学68

第一节 诠释学与实证主义科学哲学的对抗68

第二节 诠释学成为普遍的哲学75

一、诠释学奠基于现象学75

二、哲学诠释学77

三、诠释学与现象学、自然科学哲学的关系问题79

第三节 “诠释学的回归”与诠释学领域的拓展81

一、“诠释学的回归”与利科82

二、“诠释学的回归”与科学诠释学的现象学85

第四章 劳斯的科学实践诠释学91

第一节 劳斯科学实践诠释学的缘起92

一、对理论优位科学观的否定92

二、对库恩范式理论的实践诠释学解读93

三、融合英美科学哲学与欧洲大陆科学论的努力97

四、劳斯理解科学的哲学本体论98

第二节 以实践的观点理解科学101

一、劳斯的“实践”概念102

二、实践与理论的本体论关系104

三、实践作为理解科学的哲学原则108

四、对海德格尔科学观的批判111

第三节 自然科学的诠释学本质:知识是地方性的113

一、地方性的实验室情境114

二、去情境化与标准化115

三、实验室情境的优先性117

第四节 劳斯科学实践诠释学对科学哲学基础理论的意义120

一、提出了理解科学的实践原则120

二、深化了对科学实践属性的理解122

三、拓展了科学哲学的研究领域123

第五章 希兰的诠释学—现象学科学哲学125

第一节 生活世界的本体论126

一、希兰理解的“生活世界”概念127

二、生活世界:希兰科学诠释学—现象学的本体论131

第二节 知觉的诠释学—现象学135

一、知觉的诠释学属性136

二、知觉的现象学结构142

三、知觉知识的必然性与多元性145

四、知觉行为的视角和内容149

第三节 科学诠释学—现象学实在论153

一、视域实在论:科学的现象学实在论154

二、理论对象的实在化:对科学实在论核心问题的回答159

第四节 多元互补的科学观与世界观166

一、两种对立互补的视觉空间167

二、Q格:多元互补的一般模式171

三、辩证发展之树176

第五节 希兰科学哲学思想的内在逻辑和理论价值180

一、希兰科学哲学思想的第一条线索180

二、希兰科学哲学思想的第二条线索182

第六章 科克尔曼斯科学诠释学的现象学186

第一节 科克尔曼斯与“科学诠释学的现象学”186

一、科克尔曼斯其人及对他思想的研究186

二、“诠释学的现象学”概念释义190

三、科克尔曼斯科学诠释学的现象学的理论背景192

第二节 科克尔曼斯对哲学与科学关系的论述197

一、哲学对科学的批判性反思的必要性197

二、哲学的历史性特征200

三、诠释学的现象学与科学的关系204

第三节 科学的存在论基础206

一、存在的意义问题的优先性207

二、基础存在论对于理解科学的优先性208

三、科学是此在存在的派生样式210

第四节 自然科学的诠释学本质212

一、自然科学的筹划性质213

二、意义框架的先在性218

三、真理离不开情境221

第五节 科克尔曼斯科学诠释学的现象学的哲学精神与理论价值227

一、科克尔曼斯科学诠释学的现象学的逻辑进路与哲学精神227

二、科克尔曼斯科学诠释学的现象学的理论价值229

第七章 伊德技术诠释的科学现象学234

第一节 伊德科学现象学的缘起与渊源235

一、伊德的科学现象学与现象学235

二、伊德科学现象学的理论渊源242

第二节 伊德的科学现象学本体论250

一、生活世界的本体论250

二、“相对论的”本体论257

第三节 仪器诠释学263

一、物质性诠释学263

二、视觉诠释学266

三、建构论的实在论268

第四节 伊德对自然科学诠释学本质的揭示272

一、存在论上技术先在于科学272

二、科学在制造知识时是从技术上来体现、建构或诠释的277

三、技术—科学的“放大—缩减效应”280

四、仪器是界面,仪器诠释是翻译282

第五节 伊德科学现象学对科学哲学基础理论的意义285

一、推动着科学哲学的“实践转向”285

二、开启了“技术诠释科学”的理解路向,使科学哲学与技术哲学内在地关联在一起287

三、阐述了技术—科学的内在价值性289

四、一种可能的普遍的科学诠释学292

参考文献294

后记29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