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儿童社会性发展与培养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儿童社会性发展与培养
  • 郑淑杰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16110560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345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357页
  • 主题词:儿童教育-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儿童社会性发展与培养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社会性及其研究缘起1

一 社会性与社会化1

二 社会性研究的起源2

第二节 社会性的意义3

一 理论意义3

二 实践意义3

第三节 研究问题的选择与研究层次4

一 研究问题的来源4

二 研究的层次5

第四节 研究设计6

一 横断研究7

二 纵向追踪研究7

三 聚合式交叉设计8

第五节 收集资料的方法8

一 自然观察9

二 个案12

三 访谈12

四 测量14

五 实验14

第六节 研究方法的多元取向16

一 实证研究的性质与不足16

二 研究方法的多元取向18

第二章 指导儿童社会性发展研究的理论25

第一节 儿童社会化的经典理论26

一 心理分析理论26

二 社会学习理论29

三 认知发展理论32

第二节 儿童社会化的新理论33

一 习性学:现代进化论33

二 行为遗传学:个体差异的生物学基础34

三 生态系统观:现代环境论39

四 现代认知观:维果斯基的社会文化观44

第三章 气质47

第一节 气质概述47

一 托马斯和切斯的研究47

二 凯根的研究48

三 对气质概念的不同理解49

四 气质的稳定与变化51

五 气质的测量51

六 气质对社会性发展影响的理论分析52

第二节 气质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53

一 气质与同伴关系53

二 气质与社交能力、亲社会行为56

三 气质与社会适应不良59

四 气质对儿童社会性发展影响小结62

第三节 气质的培养63

一 气质的可改变性64

二 气质干预的理论分析与研究64

三 应对气质的策略65

第四章 情绪与依恋73

第一节 情绪的意义及其发展73

一 情绪的意义73

二 婴儿早期情绪的发生与分化75

第二节 母子依恋78

一 依恋概述78

二 依恋的产生78

三 依恋的测量方法80

四 依恋类型82

五 依恋的影响因素85

六 早期依恋对后期发展的影响88

第三节 父子依恋90

一 父子依恋测量90

二 父亲作为依恋对象91

三 父亲教养与父子依恋93

四 父子依恋形成的背景95

五 父子依恋的作用97

第四节 儿童情绪的发展与培养99

一 儿童情绪的发展99

二 儿童良好情绪的培养104

第五章 社会行为112

第一节 亲社会行为112

一 亲社会行为及相关概念112

二 亲社会行为的产生与发展112

三 亲社会行为的稳定性和一致性118

四 亲社会行为产生的机制119

五 道德认知理论125

第二节 攻击行为135

一 攻击行为的概念和种类135

二 攻击行为的产生和发展136

三 攻击行为的稳定性137

四 攻击行为产生的原因138

第三节 社会退缩行为142

一 概念的界定与研究起源142

二 社会退缩行为的种类143

三 社会退缩行为的测量144

四 社会退缩行为的影响因素146

五 社会退缩行为的性别差异152

六 社会退缩行为对后期发展的影响153

第四节 合作与竞争154

一 合作与竞争的定义155

二 合作与竞争的研究方法156

三 合作与竞争的起源及其发展157

四 合作与竞争的性别差异159

五 合作与竞争的影响因素160

六 合作与竞争的结果161

七 未来的研究方向166

第五节 儿童社会行为的培养167

一 亲社会行为与攻击行为167

二 社会退缩行为168

第六章 人际关系185

第一节 亲子关系185

一 亲子关系的定义及特征185

二 亲子关系的维度188

三 双向共建的亲子关系188

四 亲子关系的社会背景:邻居、社会、种族和文化193

第二节 同伴关系194

一 社会测量195

二 同伴接纳和拒绝的影响因素201

三 社会地位与后期发展202

四 小结203

第三节 同胞关系204

一 同胞关系的性质204

二 父母教养与同胞关系206

三 同胞关系与家庭中其他人际关系的关联206

四 同胞关系对儿童发展的影响207

五 家庭对同胞的影响211

第七章 自我与他人218

第一节 自我218

一 自我认识219

二 自我评价221

三 自我体验222

四 自我控制223

第二节 关注他人244

一 儿童对心理的理解244

二 当下认知研究的取向249

三 错误信念只是社会认知的一部分252

四 社会互动与社会认知发展255

第三节 性别行为差异与性别角色257

一 年龄特征258

二 理论解释260

第四节 儿童自我控制能力的培养267

一 日常生活中对儿童提出要求268

二 形成固定的规则268

三 要求与规则的适度268

四 帮助、引导、监督儿童完成要求与遵守规则269

五 行为要求与行为规则的基本原则270

第八章 游戏282

第一节 假装游戏282

一 什么是假装游戏282

二 假装游戏的心理背景283

三 假装游戏与性别288

四 假装游戏与社会阶层、文化背景292

五 小结296

第二节 嬉闹游戏296

一 什么是嬉闹游戏297

二 嬉闹游戏的发展297

三 嬉闹游戏的作用299

四 研究展望303

五 小结308

第九章 社会化经验及其结果318

第一节 发展的可逆性318

一 婴儿期的精神创伤与发展的关键期318

二 对强烈情感创伤的研究320

三 长期的消极生活经验321

第二节 发展的多种结果326

一 发展的脆弱性与适应性326

二 发展的路径329

第三节 发展的连续性与非连续性334

一 对发展连续性与非连续性的理解334

二 精神病理学的预测研究335

三 发展机制338

后记34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