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规制改革与经济发展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张汉林,刘光溪主编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 ISBN:7810983083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337页
- 文件大小:15MB
- 文件页数:354页
- 主题词:国家机构-体制改革-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规制改革与经济发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总序1
第一章 政府规制改革导论1
第一节 政府规制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制度安排1
一、现代市场经济体制是一种混合经济体制1
二、市场失灵为规制的产生与发展提供了依据2
第二节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成员规制改革背景2
一、行政符合成本给各国企业带来沉重的负担2
二、政府规制及其管理质量需要提高4
一、政府规制改革有助于促进经济增长5
第三节 政府规制改革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5
二、自然垄断行业的存在需要政府规制改革7
第四节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成员规制改革实践7
一、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规制改革审查六个原则7
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成员规制改革的最佳做法9
第五节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成员规制改革实践对中国的启示12
一、中国需要提高政府规制透明度12
二、更加规范地实施非歧视原则13
三、努力减少和取消不必要的贸易限制14
四、国际范围内的协调措施尚未建立15
五、政策与法律未充分体现竞争原则17
一、最惠国待遇原则18
第二章 规制的非歧视原则18
第一节 非歧视原则的概念与内涵18
二、国民待遇原则21
第二节 WTO货物贸易非歧视原则及其例外26
一、WTO货物贸易最惠国待遇原则及其例外26
二、WTO货物贸易国民待遇原则28
第三节 WTO服务贸易非歧视原则及其例外31
一、WTO服务贸易最惠国待遇原则及其例外32
二、WTO服务贸易国民待遇原则37
一、WTO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最惠国待遇原则及其例外42
第四节 WTO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非歧视原则及其例外42
二、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国民待遇原则43
第五节 WTO部分其他协议非歧视原则46
一、《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协议》非歧视原则46
二、《纺织品和服装协议》非歧视原则48
三、《农业协议》非歧视原则48
四、《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协议》非歧视原则48
第六节 主要成员非歧视原则的实践51
一、非歧视原则的正确理解与运用51
二、非歧视原则在规制实践过程中履行的总体情况53
三、服务贸易领域中无条件的最惠国待遇是追求的目标56
四、服务贸易无条件最惠国待遇原则的发展前景57
第三章 规制的透明度原则60
第一节 透明度的概念与重要性60
一、透明度的概念61
二、规制透明度的重要性61
第二节 WTO相关协议对透明度原则的规定64
一、《1994年关贸总协定》透明度原则65
二、《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协议》透明度原则66
三、《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有关透明度原则69
四、《服务贸易总协定》关于透明度原则的规定73
一、欧盟的透明度原则77
第三节 部分区域组织协议中的透明度原则77
二、《北美自由贸易协议》关于透明度原则规定80
三、加拿大与智利自由贸易协议关于透明度原则的规定83
四、欧盟与墨西哥经济伙伴关系中的透明度原则84
五、墨西哥、哥伦比亚与委内瑞拉自由贸易协议中的透明度原则85
六、新西兰与新加坡更紧密经济伙伴关系安排对透明度原则的规定87
七、亚太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对透明度原则的规定88
第四节 不同阶段提高透明度的措施及相关国家的做法88
一、规制制定、修改过程中严谨的事前咨询程序88
二、主要国家在事先规制制定、修改过程中的咨询程序91
三、规制制定、修改后保证公众能够及时获得相关信息94
四、主要国家在规制制定、修改后的信息公布程序96
五、规制实施过程中需要具备清晰、公开而有效的申诉程序98
六、主要国家规制实施过程中的申诉程序99
七、确保提高某些特定领域的透明度100
第四章 避免不必要的贸易限制原则105
第一节 避免不必要的贸易限制与《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106
一、《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避免不必要的贸易限制106
二、《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的宗旨与目标107
三、《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总则108
四、协议中的技术法规和标准108
五、符合技术法规和标准111
六、协议对信息和援助的规定114
第二节 避免不必要的贸易限制与《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协议》117
一、基本权利和义务117
二、国际协调118
三、风险评估和适当的卫生与植物卫生保护水平的确定118
四、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的国际管理120
第三节 贸易和投资规制的应用121
一、制定规制时必须对规制的影响进行评估121
二、对规制影响分析进行严格、系统的质量控制123
三、贸易与规制部门官员间应进行更有效的沟通和交流124
二、采纳其他规制的能力126
第四节 规制的实施与行政程序的简化126
一、应强化规制实施的能力建设126
三、减轻商业经营负担127
四、《装运前检验协议》与不必要贸易限制的减少128
五、海关程序的简化和自动化132
六、特定领域内避免不必要的贸易限制134
第五章 国际协调措施与标准化136
第一节 国际协调措施136
一、采用国际协调措施的必要性136
二、采用国际协调措施的阻碍因素141
一、多边和区域规范:参考国际标准并作为本国规制的基础152
第二节 以国际标准为基础152
二、尽力对使用国际标准的情况进行有系统的监控155
三、接受国外措施为国内对等的措施156
第三节 国际协调措施原则的实践——标准化158
一、标准化的定义159
二、标准化与贸易165
三、国际标准化的参与者166
四、标准化与规制的联系173
五、标准化进程的效率182
六、标准的透明度185
第一节 供应商对合格的声明与社会责任187
第六章 简化合格评定程序原则187
第二节 对合格评定程序的相互认可188
一、对合格评定程序的相互认可189
二、对合格评定相互认可的三个层次191
第三节 对合格评定程序的规范与实践193
一、WTO对合格评定程序的规定193
二、欧盟在标准和合格评定领域的贸易政策194
三、东盟相互认可协定的实施196
四、一些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成员不同的政策趋势197
第四节 相互认可协定202
一、相互认可协定的利益203
二、相互认可协定以及标准和规制的协调204
三、规制相互认可协定的模式选择205
四、减少相互认可协定的谈判成本及实施成本208
五、对外国或国际标准认可时必须考虑的因素209
六、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成员认可国外标准的发展趋势211
七、“可控制”的相互认可方式213
第五节 多边和区域认可模式的比较216
一、《服务贸易总协定》第7条对认可的规范216
二、区域协议217
三、分析和结论225
第七章 规制改革中竞争政策的实施231
第一节 竞争政策的地位与作用232
第二节 世界贸易组织与竞争政策234
一、WTO规范下的竞争政策235
二、WTO框架下规范竞争政策日趋紧迫238
三、WTO各成员对建立多边竞争政策规则的态度239
第三节 区域框架下的竞争政策原则242
一、欧盟的竞争政策242
二、《北美自由贸易协定》中的竞争政策249
三、亚太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框架下的竞争政策249
第四节 美国的竞争政策252
一、美国竞争政策的主要内容256
二、竞争政策豁免266
三、美国竞争政策的实施状况与发展趋势270
第八章 规制改革与经济增长的经验分析277
第一节 制度、规制与经济增长277
第二节 政策和制度对生产率增长作用的经验分析280
一、产品市场规制与生产率增长281
二、劳动市场规制与生产率增长282
第三节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成员规制改革及其与生产率、经济增长的经验分析284
一、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成员规制改革与生产率增长差异的关系284
二、所有权和竞争在增长中的作用286
三、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成员产品市场规制、治理结构和竞争及其绩效289
第四节 对中国规制改革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经验分析293
第九章 政府能力建设与公共管理改革296
第一节 政府公共管理改革的必要性296
一、政府需要与社会同步发展297
二、增强政府的信用297
三、新的压力下政府角色的转换298
第二节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公共管理改革的经验298
一、为改革营造条件,制定满足公众需要的改革议程298
二、危机或突发事件提供改革机会,而改革战略带来持续的变化299
三、培育政府良性互动改革的能力303
四、建立完善的机制以确保改革政策的一致性305
五、加强与各方的沟通以赢得对改革的支持308
六、建立政府改革的激励机制313
第三节 如何可持续进行公共管理改革315
一、在改革进程中注意避免改革疲劳316
二、如何避免改革出现倒退323
三、在改革的制定和执行中间架起桥梁326
四、确定和培育未来领导者328
参考文献334
后记337
热门推荐
- 3266271.html
- 3026887.html
- 3329809.html
- 3162881.html
- 2359149.html
- 3116088.html
- 3304632.html
- 305456.html
- 512151.html
- 67842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7910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9072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4452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3881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0952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9994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967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6168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9176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627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