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内经针灸知要浅解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内经针灸知要浅解
  • 张登部等主编 著
  • 出版社: 海口:南海出版公司
  • ISBN:7544234096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232页
  • 文件大小:12MB
  • 文件页数:248页
  • 主题词:针灸疗法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内经针灸知要浅解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经络类1

1.如何理解“经脉者,所以能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灵枢·经脉》篇)?1

2.如何理解“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腑脏,外络于肢节”(《灵枢·海论》篇)?3

3.如何理解“胃之所出气血者,经隧也,经隧者,五脏六腑之大络也”(《灵枢·玉版》篇)?4

4.十二经脉的循行分布规律如何?5

5.奇经八脉的基本特点是什么?6

6.任脉的循行分布如何?6

7.冲脉的循行分布如何?7

9.如何理解“督脉者,起于少腹以下骨中央”(《素问·骨空论》)?8

8.督脉的循行分布如何?8

10.为什么说冲脉为“十二经之海”、“五脏六腑之海”、“血海”?10

11.如何理解“阴跷、阳跷,阴阳相交,阳入阴,阴出阳,交于目内眦,阳气盛则瞋目,阴气盛则瞑目”(《灵枢·寒热病》篇)?11

12.如何理解“跷脉有阴有阳,何脉当其数,……男子数其阳,女子数其阴,当数者为经,其不当数者为络也”(《灵枢·脉度》篇)?12

13.如何理解“冲脉者,……与阳明合于宗筋,阴阳总宗筋之会,会于气街,而阳明为之长,皆属于带脉,而络于督脉,故阳明虚则宗筋纵,带脉不引,故足痿不用也”(《素问·痿论》)?13

14.十五络脉的分布特点如何?14

15.十二经筋的分布特点是什么?14

16.如何理解经别的离、入、出、合关系?14

17.如何理解“阳明之阳,名曰害蜚,……少阳之阳,名曰枢持,……太阳之阳,名曰关枢,……少阴之阴,名曰枢儒,……心主之阴,名曰害肩,……太阴之阴,名曰关蛰”(《素问·皮部论》)?15

18.经脉根结、标本理论的含义是什么?17

19.经脉根结、标本的特征是什么?18

20.井、荥、输、经、合五输穴脉气流注方向与经脉循行是否矛盾?如何理解?20

21.经脉根结、标本理论的临床应用如何?21

22.经络气街、四海的意义如何?23

23.气街与经脉根结、标本的关系如何?23

24.四海与经络腧穴的关系如何?25

25.气街、四海理论的针灸临床应用如何?26

26.如何理解经脉“是动则病”与“是主某所生病”的含义?27

27.为什么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是主某所生病”中无腑证?29

28.关、阖、枢的本义及比喻义如何?30

29.关、阖、枢与经脉病理关系如何?31

30.如何理解“络满经虚,灸阴刺阳;经满络虚,刺阴灸阳”(《素问·通评虚实论》)?32

31.如何理解足阳明胃经属阳经而循行于胸腹?33

32.如何理解六经气血多少?34

腧穴类35

1.腧穴在《内经》中有哪些称谓?35

2.《内经》所载腧穴有多少?后世有何发展?36

3.如何理解“五脏有疾,当取之十二原”?39

4.如何理解“所出为井,所溜为荥,所注为输,所行为经,所入为合”?39

5.如何理解“病在脏者,取之井,病变于色者,取之荥;病时间时甚者,取之输;病变于音者,取之经;经满而血者,病在胃及饮食不节得病者,取之合”?41

6.《内经》所言“十二原”的意义?42

7.《内经》对俞募穴的论述如何?44

8.如何理解“荥输治外经,合治内腑”?46

9.《内经》骨度内容如何?48

10.如何理解“凡三百六十五穴,针之所由行也”?51

11.络穴首载于《内经》何篇?其名称意义如何?51

12.四海经气运行的重要腧穴如何?52

13.“虚里”的部位及其临床价值?54

14.膻中穴与气海穴同称“气海”,其临床应用有何异同?55

15.如何理解“头上五行行五者,以越诸阳之热逆也”?56

16.如何理解“热病气穴,三椎下间主胸中热,四椎下间主膈中热,五椎下间主肝热,六椎下间主脾热,七椎下间主肾热”?57

17.“髓空”指何穴?59

18.《内经》中有几处论述“五十九刺”?有何不同?60

19.“环谷”指何穴?62

20.如何理解“人有大谷十二分,小谿三百五十四名,少十二俞,此皆卫气所留止,邪气之所客也,针石缘而去之”?63

21.《灵枢·本输》篇“七次脉”的腧穴名称及其意义?64

22.如何理解“阴尺动脉在五里,五输之禁也”?65

23.三阴三阳经各经的根结、标本部位与穴位名称?66

24.手足三阳经各经根、溜、注入的腧穴如何?69

25.何谓“天牖五部”?其部位和主治如何?69

26.如何理解“手少阴之脉独无腧”?73

27.如何理解“治脏者,治其输;治腑者,治其合;浮肿者,治其经”中的“输”、“合”、“经”?74

28.如何理解“病在阴之阴者,刺阴之荥输;病在阳之阳者,刺阳之合”?75

29.如何理解“十二原出于四关,四关主治五脏”中的“四关”?76

30.“四关”与脏腑的关系如何?77

刺灸类80

1.《内经》的刺灸学成就表现在哪些方面?80

2.针灸怎样法天则地?81

3.九针的名称及用途有哪些?82

4.《内经》对得气有哪些论述?84

5.如何理解“男内女外,坚拒勿出,谨守勿内,是谓得气”?86

6.何谓调气、导气、候气、催气?87

7.何谓《内经》针前五法?89

8.艾灸如何区分补泻?90

9.《内经》记载了哪些具体的刺法和补泻手法?91

10.何谓开阖补泻手法?如何应用?92

11.何谓呼吸补泻法?如何应用?93

12.何谓捻转补泻法?如何应用?94

13.《内经》对徐疾补泻有几种不同论述?95

14.如何理解《内经》中的迎随补泻?其与现在的迎随补泻是否相同?96

15.提插补泻与徐疾补泻是否矛盾?应如何理解?97

16.怎样理解《素问·八正神明论》篇中“泻必用方,补必用员”和《灵枢·官能》篇中“补必用方,泻必用员”?98

17.如何理解“方针之时,必在悬阳,及与两卫,神属勿去,知病存亡”?99

18.为什么说“刺之微,在速迟”?101

19.何谓五刺、五脏刺、五节刺?临床如何应用?102

20.“凡刺有九,以应九变”的内容是什么?临床如何应用?105

21.“凡刺有十二节,以应十二经”的内容是什么?临床如何应用?106

22.六变刺法的内容是什么?临床如何应用?108

23.何谓三刺?何谓三变刺?临床如何应用?109

24.刺微法与微刺法是否相同?如何操作?110

25.何谓巨刺?何谓缪刺?两者有何异同?112

26.《灵枢·官针》篇的三种输刺有何异同?113

27.二十六刺中有几种属浅刺法?如何区别应用?114

28.二十六刺中哪几种属深刺法?如何区别应用?116

29.二十六刺中哪几种属刺血法?如何区别应用?117

30.二十六刺中哪几种属多针刺法?如何区别应用?118

31.《内经》对刺血疗法有哪些论述?对后世影响如何?120

32.《内经》认为针刺的深浅主要取决于哪些因素?123

33.为什么说“冬取井荥,春不鼽衄”?125

34.如何理解“针所不为,灸之所宜”?126

35.“凡刺之真,必先治神”与“上守神”的含义有无差异?127

36.“凡刺之道,气调而止”,“用针之要在于知调阴与阳”、“用针之要,勿忘其神”三说有无矛盾?应如何理解?128

刺禁类130

1.如何理解“无刺熇熇之热,无刺漉漉之汗,无刺浑浑之脉,无刺病与脉相逆者”?130

3.为什么说“十二禁者,其脉乱气散,逆其营卫,经气不次,因而刺之,则阳病入于阴,阴病出为阳,则邪气复生”?131

2.如何理解“五夺”、“皆不可泻”?131

4.如何理解“无刺大醉,令人气乱;无刺大怒,令人气逆;无刺大劳人,无刺新饱人,无刺大饥人,无刺大渴人,无刺大惊人”?132

5.“脏有要害,不可不察”有何意义?133

6.如何理解“是以天寒无刺,天温无疑,月生无泻,月满无补,月郭空无治”?135

治则类137

1.《内经》何篇记载针灸准则?基本内容是什么?137

2.如何理解《内经》选穴“先得其道,稀而疏之”?139

3.审察局部与整体在处方用穴中的意义如何?140

4.经络学说在处方选穴中的意义如何?141

5.阴阳学说在针灸处方选穴中的意义如何?142

7.识别病情在针灸临床处方选穴中的意义如何?143

6.审察病位在针灸处方选穴中的意义如何?143

8.掌握标本对针灸处方选穴的意义是什么?144

9.天时与针灸处方选穴的关系如何?145

10.体质与针灸处方选穴的关系如何?146

11.诊脉象在针灸临床中对处方选穴的意义如何?147

12.腧穴处方组成的规律是什么?148

13.《内经》中常用的配穴方法有哪些?150

14.经脉根结标本理论在配穴处方中的应用如何?153

15.如何理解“故善用针者,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以右治左,以左治右,以我知彼,以表知里,以观过与不及之理,见微得过,用之不殆”?155

16.如何理解“用针之要,在于知调阴与阳。调阴与阳,精气乃光,合形与气,使神内藏”?156

17.如何理解“阴盛而阳虚,先补其阳,后泻其阴而和之。阴虚而阳盛,先补其阴,后泻其阳而和之”?157

18.如何理解“病先起阴者,先治其阴,而后治其阳;病先起阳者,先治其阳,而后治其阴”?158

19.如何理解“深专者刺大脏,迫脏刺背,背俞也。刺之迫脏,脏会,腹中寒热去而止,与刺之要,发针而浅出血”?158

20.如何理解“凡刺之道,气调而止。补阴泻阳,音气益彰,耳目聪明。反此者,血气不行”?159

21.如何理解“上气不足,推而扬之;下气不足,积而从之。阴阳皆虚,火自当之。厥而寒甚,骨廉陷下,寒过于膝,下陵三里”?160

22.如何理解病有标本,刺有逆从?161

23.如何理解“凡刺之法,必察其形气”?162

24.如何理解“刺虚则实之者,针下热也,气实乃热也。满而泄之者,针下寒也,气虚乃寒也”?163

25.如何理解“观其色,察其目,知其散复。一其形,听其动静,知其邪正”?163

26.如何理解“形气不足,病气有余,是邪胜也,急泻之;形气有余,病气不足,急补之;形气不足,病气不足,此阴阳气俱不足也,不可刺之,刺之则重不足”?164

27.五脏脉的缓、急、大、小、滑、涩与针刺的关系如何?165

28.病邪不同,侵犯人体部位及其治疗方法之间的关系如何?166

29.如何理解“疾高而内者,取之阴之陵泉;疾高而外者,取之阳之陵泉也”?167

30.如何理解“病在上者下取之;病在下者高取之;病在头者取之足;病在腰者取之腘”?168

31.如何理解“从腰以上者,手太阴、阳明皆主之;从腰以下者,足太阴、阳明皆主之”?169

32.如何理解“络脉治皮肤,分腠治肌肉,气口治筋脉,经输治骨髓”?170

证治类171

1.《内经》中疟疾有几种?各有何特征?治疗原则及针灸处方是什么?171

2.《内经》对寒热病怎样辨证施治?176

3.咳喘与哪些脏腑有关?如何鉴别及治疗?185

4.《内经》中痹证的分类及特点是什么?治疗原则及处方如何?188

5.痿证与哪些脏腑有关?其分类和治疗原则如何?为什么“治痿独取阳明”?193

6.《内经》中“心痛”的发生主要与哪些脏腑有关?如何治疗?194

7.《内经》中对噎膈如何针灸治疗?196

8.呕吐与哪些脏腑有关?如何辨证施治?197

9.泄泻与哪些脏腑有关?如何辨证施治?197

10.腹痛的原因有哪些?如何辨证施治?199

11.如何理解“胀取三阳”?200

12.《内经》中偏枯的针灸治疗如何?200

13.头痛的病因有哪些?如何辨证施治?202

14.《内经》针灸治疗水肿的方法有哪些?204

16.癫、狂、痫的含义及其病因是什么?如何针灸治疗?205

15.《内经》中亸症的含义是什么?如何针灸治疗?205

17.腰痛的病因有哪些?如何分类及辨证施治?210

18.《内经》怎样对四肢病辨证施治?216

19.《内经》对颈项、肩背痛怎样辨证施治的?218

20.《内经》怎样对胁痛辨证治疗?220

21.何谓厥逆?如何辨证施治?223

22.如何对目赤肿痛进行辨证论治?226

23.《内经》怎样对耳鸣、耳聋进行辨证施治?228

24.咽喉肿痛如何进行针灸治疗?229

25.《内经》怎样对牙痛进行辨证施治?23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