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高性能LINUX平台建构实践指南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高鹏,朱晓丽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
- ISBN:9787113184254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468页
- 文件大小:93MB
- 文件页数:496页
- 主题词:Linux操作系统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高性能LINUX平台建构实践指南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Linux与开源文化1
1.1 什么是Linux1
1.2 Linux的版本1
1.2.1 Linux的基本概念2
1.2.2 Linux的诞生和发展2
1.3 Linux优点介绍3
1.4 开源文化分析3
1.4.1 不同的程序员4
1.4.2 开源软件4
1.4.3 许可证4
1.4.4 开源文化5
1.5 小结5
第2章 安装和卸载Linux6
2.1 RedHat Linux介绍6
2.2 安装Linux7
2.2.1 引导安装程序8
2.2.2 设置安装属性9
2.2.3 完成安装19
2.3 卸载Linux20
2.4 登录Red Hat Linux21
2.4.1 设置代理21
2.4.2 登录图形界面23
2.4.3 登录虚拟控制台24
2.4.4 远程登录24
2.4.5 图形化环境24
2.5 安装的常见问题25
2.5.1 无法引导Red Hat Enterprise Linux25
2.5.2 安装起始的问题26
2.5.3 安装过程的问题26
2.5.4 安装后的问题27
2.5.5 与Windows系统共存28
2.6 小结29
第3章 文件和磁盘管理30
3.1 Linux文件系统入门30
3.1.1 文件介绍30
3.1.2 目录介绍31
3.1.3 文件的结构32
3.2 文件的基本操作34
3.2.1 新建和删除文件34
3.2.2 查看和创建文件35
3.2.3 复制和移动文件37
3.3 压缩和解压缩37
3.3.1 创建.zip文件37
3.3.2 解压缩38
3.3.3 文件打包39
3.3.4 使用图形化界面40
3.4 设置文件/目录访问权限40
3.4.1 设置权限41
3.4.2 使用chmod命令42
3.4.3 使用chown命令44
3.5 管理磁盘44
3.5.1 磁盘空间管理45
3.5.2 磁盘分区操作46
3.5.3 优化系统硬盘46
3.6 使用光盘49
3.6.1 挂载和卸载光盘49
3.6.2 制作ISO文件50
3.6.3 刻录光盘50
3.7 小结51
第4章 系统管理52
4.1 显示设置52
4.1.1 设置分辨率和色彩深度52
4.1.2 主题设置53
4.2 硬件配置53
4.2.1 配置声卡54
4.2.2 配置网卡54
4.3 打印机的安装、配置和管理56
4.3.1 安装配置打印机57
4.3.2 修改打印机配置58
4.3.3 管理打印机59
4.4 安装软件59
4.4.1 RPM软件包安装软件59
4.4.2 代码编译安装软件60
4.5 用户账号管理60
4.5.1 设置root账号密码60
4.5.2 添加修改账号61
4.5.3 删除用户账号63
4.5.4 组群的各项操作63
4.5.5 命令行添加用户63
4.5.6 查看登录的用户64
4.6 进程管理64
4.6.1 用Ps获得进程状态65
4.6.2 终止进程的命令65
4.6.3 控制进程的优先级66
4.7 TCP/IP网络基础66
4.7.1 IP地址66
4.7.2 子网掩码67
4.7.3 网关地址68
4.8 小结68
第5章 使用办公软件69
5.1 OpenOffice.org办公简介69
5.1.1 基本概述69
5.1.2 安装OpenOffice.org70
5.2 进行文字处理——Linux中的Word71
5.2.1 文字处理71
5.2.2 使用表格73
5.3 数字表格处理——Linux中的Excel73
5.3.1 设计工作表74
5.3.2 对工作表进行统计分析75
5.4 OpenOffice.org Impress Linux中的PowerPoint76
5.4.1 制作幻灯片76
5.4.2 设置动画78
5.5 OpenOffce.org Draw—— Linux中的Photoshop78
5.5.1 绘制图形78
5.5.2 三维化处理81
5.6 使用Acrobat Reader查看PDF文件82
5.7 小结83
第6章 网上冲浪84
6.1 连网设置84
6.1.1 互联网配置向导84
6.1.2 ADSL连接85
6.1.3 局域网连接85
6.1.4 测试网络连接86
6.2 浏览网页87
6.2.1 使用Firefox浏览器87
6.2.2 书签89
6.2.3 使用Firefox快捷键90
6.3 收发E-mail90
6.3.1 结识Thunderbird91
6.3.2 Thunderbird邮件处理功能92
6.3.3 Thunderbird联系人93
6.3.4 Thunderbird属性设置94
6.4 上传与下载工具95
6.5 网上聊天97
6.5.1 下载和安装QQ97
6.5.2 使用QQ98
6.6 小结99
第7章 多媒体和游戏100
7.1 播放音频100
7.1.1 音乐播放器100
7.1.2 电影播放器102
7.1.3 音频CD提取器(音乐榨汁机)102
7.2 使用RealPlayer播放视频103
7.3 游戏104
7.3.1 自带游戏104
7.3.2 其他游戏资源106
7.4 小结107
第8章 桌面操作108
8.1 用户界面介绍108
8.1.1 GNOME桌面系统108
8.1.2 面板109
8.1.3 文件管理器Nautilus110
8.1.4 首选项115
8.2 安装软件116
8.2.1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6添加/删除应用程序116
8.2.2 软件更新119
8.3 小结120
第9章 软件包管理121
9.1 RPM包管理121
9.1.1 RPM软件包的查询121
9.1.2 RPM软件包的安装124
9.1.3 RPM软件包安装可能出现的问题125
9.1.4 RPM软件包的卸载125
9.1.5 RPM软件包的升级126
9.1.6 RPM软件包的验证126
9.2 RPM软件包的密钥管理128
9.2.1 下载与安装PGP128
9.2.2 RPM使用PGP产生签名所需的配置128
9.2.3 配置RPM宏129
9.2.4 RPM的PGP签名选项129
9.2.5 添加数字签名129
9.3 TAR包管理130
9.3.1 TAR命令语法及参数选项130
9.3.2 创建tar文件132
9.3.3 显示tar文件内容133
9.3.4 向tar文件中添加一个文件133
9.3.5 从tar文件中取出文件133
9.4 Linux下常用的压缩工具134
9.4.1 gzip压缩工具134
9.4.2 zip/unzip命令137
9.5 小结141
第10章 其他常用工具简介142
10.1 永中Office142
10.1.1 文字处理工具永中文字142
10.1.2 电子表格处理工具永中表格144
10.2 虚拟计算机Vi tualbox145
10.2.1 Virtualbox功能简介及系统需求145
10.2.2 安装Virtualbox145
10.2.3 建立虚拟计算机146
10.2.4 使用虚拟计算机148
10.3 远程控制VNC149
10.3.1 VNC简介149
10.3.2 使用VNC远程控制计算机150
10.4 Linux下的字典软件——星际译王150
10.4.1 星际译王简介150
10.4.2 获得与安装星际译王150
10.4.3 使用星际译王151
10.5 小结151
第11章 Shell的使用152
11.1 创建和执行Shell程序152
11.2 变量153
11.2.1 给变量赋值153
11.2.2 访问变量154
11.3 位置参数154
11.4 内部变量155
11.5 特殊字符156
11.5.1 双引号156
11.5.2 单引号157
11.5.3 反斜杠157
11.5.4 反引号158
11.6 表达式的比较158
11.6.1 bash158
11.6.2 tcsh161
11.7 循环语句163
11.7.1 for语句163
11.7.2 while循环语句164
11.7.3 until语句165
11.7.4 repeat语句165
11.7.5 select语句165
11.7.6 shift语句166
11.8 条件语句166
11.8.1 if语句166
11.8.2 case语句167
11.9 跳转语句169
11.9.1 break语句169
11.9.2 exit语句170
11.10 函数170
11.11 小结171
第12章 Linux下的编程172
12.1 Linux下常用的开发工具172
12.1.1 GCC172
12.1.2 CVS172
12.1.3 Perl173
12.1.4 Linux上的Microsoft Visual Studio———Eclipse173
12.2 Linux下的Vi文本编辑器174
12.2.1 Vi编辑器介绍174
12.2.2 启动Vi编辑器175
12.2.3 显示Vi中的行号176
12.2.4 光标移动操作176
12.2.5 屏幕命令177
12.2.6 文本插入命令178
12.2.7 附加(append)命令178
12.2.8 打开(open)命令179
12.2.9 文本修改命令179
12.2.10 退出Vi182
12.3 Linux的C编译器——GCC182
12.3.1 GCC的编译过程183
12.3.2 GCC的基本用法和常用选项183
12.4 小结186
第13章 Linux中的进程管理187
13.1 Linux进程概述187
13.2 Linux进程原理187
13.2.1 Linux进程的状态187
13.2.2 Linux进程工作模式188
13.3 Linux守护进程介绍188
13.3.1 守护进程简介189
13.3.2 重要守护进程介绍189
13.4 启动Linux进程190
13.4.1 手工启动190
13.4.2 在指定时刻执行命令序列——at命令191
13.4.3 在资源比较空闲时执行命令———batch命令193
13.4.4 不断重复执行某些命令——cron命令194
13.4.5 操作cron后台进程的表格——crontab命令194
13.5 进程的挂起及恢复197
13.6 Linux进程管理198
13.6.1 使用ps命令查看进程状态198
13.6.2 使用top命令查看进程状态200
13.6.3 使用kill命令终止进程201
13.6.4 使用sleep命令暂停进程202
13.7 进程文件系统PROC203
13.8 小结205
第14章 Linux用户与组管理206
14.1 用户文件和组文件206
14.1.1 用户账户206
14.1.2 用户账户文件——passwd207
14.1.3 用户影子文件——shadow208
14.1.4 用户组账号文件——/etc/group210
14.1.5 组账号文件——/etc/gshadow211
14.1.6 使用pwck和grpck命令验证用户和组文件211
14.2 管理用户和用户组213
14.2.1 启动Linux的用户管理器213
14.2.2 添加新用户214
14.2.3 编辑用户属性214
14.2.4 创建用户组216
14.2.5 修改用户组属性217
14.3 命令行界面下的用户和组管理218
14.3.1 使用useradd命令添加用户218
14.3.2 使用passwd命令设置用户密码219
14.3.3 使用usermod命令修改用户信息219
14.3.4 使用userdel命令删除用户220
14.3.5 使用groupadd命令创建用户组220
14.3.6 使用groupmod命令修改用户组属性221
14.3.7 使用groupdel命令删除用户组221
14.4 小结222
第15章 Linux内核编译与升级223
15.1 Linux内核编译223
15.1.1 什么情况下需要重新编译内核223
15.1.2 下载和编译新内核223
15.1.3 自动编译和安装226
15.2 RHEL 6源码升级内核方法227
15.3 官方Linux内核升级228
15.3.1 有效订阅内核升级228
15.3.2 CentOS内核替代升级法229
15.4 小结230
第16章 Proxy服务器配231
16.1 代理服务器简介231
16.1.1 代理服务器的功能231
16.1.2 Squid代理服务器232
16.2 获取安装Squid Server232
16.2.1 获取Squid232
16.2.2 安装Squid232
16.3 快速配置Squid Server233
16.3.1 基本配置参数234
16.3.2 定义Squid监听HTTP客户连接请求的端口234
16.3.3 存储对象的交换空间的大小及其目录结构234
16.3.4 定义访问控制列表235
16.3.5 允许或禁止某一类用户访问235
16.3.6 应用举例236
16.3.7 启动、停止Squid237
16.4 客户端的配置237
16.4.1 Windows系统下IE浏览器的设置237
16.4.2 Linux系统下Firefox浏览器的设置238
16.5 Squid高级配置选项238
16.5.1 网络选项238
16.5.2 交换空间设定选项239
16.5.3 日志选项239
16.5.4 Squid日志系统的构成241
16.5.5 access.log日志文件的格式说明241
16.5.6 外部支持程序的选项241
16.5.7 用户访问控制选项242
16.5.8 超时设置选项243
16.5.9 管理参数选项244
16.6 小结245
第17章 Samba服务器配置246
17.1 Samba Server简介及安装246
17.1.1 Samba Server简介246
17.1.2 Samba服务工作原理247
17.1.3 Samba Server安装248
17.2 smb.conf文件详解248
17.2.1 smb.conf文件248
17.2.2 全局段[Global Settings]255
17.2.3 共享定义257
17.2.4 宏描述258
17.3 Samba服务器4种安全级别259
17.3.1 share安全级别259
17.3.2 user安全级别260
17.3.3 server安全级别260
17.3.4 domain安全级别260
17.3.5 share和user安全级的比较260
17.4 设置共享261
17.5 设置samba用户261
17.6 启动、停止和重启Samba服务器262
17.7 共享资源的访问262
17.7.1 Linux下访问共享资源262
17.7.2 Windows下访问Linux Samba服务器264
17.8 设置Samba网络打印机264
17.9 小结265
第18章 DNS服务器266
18.1 域名原理简介266
18.1.1 DNS的组成267
18.1.2 DNS的层次结构与域名分配267
18.1.3 根域268
18.1.4 顶级域268
18.1.5 二级域268
18.2 DNS服务器的安装和配置269
18.2.1 获取BIND所需的安装文件269
18.2.2 安装DNS服务器269
18.2.3 设置/etc/named.conf文件270
18.2.4 定义区域273
18.2.5 区域文件274
18.2.6 邮件交换记录275
18.2.7 辅助DNS服务器275
18.2.8 高速缓存DNS276
18.3 DNS服务器的运行和测试276
18.3.1 DNS服务器的运行276
18.3.2 测试DNS服务器277
18.4 域名服务器的安全和优化280
18.4.1 限制BIND运行于“虚拟”根环境下280
18.4.2 区带(Zone)转移280
18.4.3 允许查询281
18.4.4 转发限制281
18.4.5 域名服务器常见问题281
18.5 小结282
第19章 邮件服务器283
19.1 邮件服务器Sendmail简介283
19.2 Sendmail邮件服务器的安装配置284
19.2.1 安装Sendmail284
19.2.2 邮件服务器的编译和优化286
19.2.3 启动Sendmail服务系统287
19.2.4 配置Sendmail288
19.2.5 图形模式下使用电子邮件289
19.3 使用Sendmail服务器291
19.3.1 建立电子邮件新账号291
19.3.2 设置别名292
19.3.3 限制单个用户邮箱容量292
19.3.4 收取邮件——POP3服务器安装292
19.3.5 收取邮件——启动POP3服务293
19.3.6 保证Sendmail的安全293
19.3.7 Sendmail管理工具295
19.3.8 Sendmail用户工具296
19.4 邮件服务器Postfix简介296
19.4.1 postfix对邮件的处理过程297
19.4.2 安装Postfix298
19.4.3 配置Postfix298
19.5 使用Postfix服务器301
19.5.1 修改配置文件301
19.5.2 发送邮件302
19.6 小结302
第20章 FTP服务器303
20.1 FTP服务器简介303
20.2 使用Vsftpd服务器303
20.2.1 安装Vsftpd服务器304
20.2.2 编译和安装软件304
20.3 启动和使用Vsftpd服务器305
20.3.1 以xinetd被动方式启动305
20.3.2 以独立方式启动305
20.3.3 测试Vsftpd服务器306
20.4 配置Vsftpd服务器306
20.4.1 /etc/vsftpd/vsftpd.conf文件常用配置参数306
20.4.2 配置/etc/vsftpd/ftpusers文件310
20.4.3 配置/etc/vsftpd/user_list文件311
20.5 Vsftpd服务器高级配置实例311
20.5.1 配置匿名访问FTP服务器312
20.5.2 配置虚拟FTP服务器313
20.5.3 虚拟用户FTP服务器配置313
20.5.4 虚拟用户FTP服务器配置高级篇315
20.6 Vsftpd服务器访问315
20.6.1 FTP内部命令315
20.6.2 下载工具wget317
20.7 小结318
第21章 WWW服务器配置319
21.1 Apache的安装和启动319
21.1.1 通过Red Hat Linux安装光盘安装升级Apache319
21.1.2 通过tar.gz压缩包来安装Apache320
21.1.3 启动Apache服务器320
21.1.4 开机时随机启动Apache服务器321
21.1.5 停止Apache服务器321
21.1.6 重新启动Apache服务器321
21.2 Apache的全局环境配置321
21.2.1 定义Apache服务器的基础安装目录322
21.2.2 保存内部服务进程信息322
21.2.3 记录httpd守护进程的进程号322
21.2.4 定义客户程序和服务器连接的超时间隔323
21.2.5 配置持续连接功能323
21.2.6 限制客户端使用同一个连接进行的请求数量323
21.2.7 测试多次请求传输之间的时间323
21.2.8 设置空闲子程序数量323
21.2.9 设置httpd启动的子进程副本数量323
21.2.10 设定网站允许的同时在线人数324
21.2.11 限制每个子进程在中止前所能提出的请求数量324
21.2.12 指定httpd监控的通信端口324
21.3 Apache的主服务器配置324
21.3.1 设置Apache的账号和用户组324
21.3.2 配置管理员的E-mail地址324
21.3.3 设置主机的名称325
21.3.4 UseCanonicalName设置325
21.3.5 HTML文档存储的主目录325
21.3.6 定义用户目录的位置325
21.3.7 配置遇到无法识别的文件类型时的处理方式325
21.3.8 制定保护目录设置文件的文件名称326
21.3.9 定义服务器根据文件的内容来判断文件的类型326
21.3.10 定义是否要记录客户端的IP地址326
21.3.11 定义错误日志文件存储的位置326
21.3.12 设置要存入Error Log文件中的消息等级326
21.3.13 定义存储在某个目录下的文件是否是脚本326
21.3.14 定义是否在浏览器中显示文件列表327
21.3.15 指定图标命令327
21.3.16 定义服务器遇到哪些文件名时不需列出327
21.3.17 定义网站默认首页名328
21.4 Apache的高级管理配置328
21.4.1 访问存取控制328
21.4.2 设置Options命令328
21.4.3 设置Allow Override命令329
21.4.4 设置order命令329
21.4.5 设置Allow/Deny命令329
21.4.6 用户访问控制330
21.4.7 MIME类型331
21.4.8 关于CGI脚本331
21.5 使用S SI332
21.5.1 编辑服务器配置文件开启SSI332
21.5.2 创建.htaccess文件来启动SSI333
21.5.3 使用SSI命令333
21.5.4 使用Confiig命令334
21.5.5 使用Include命令334
21.5.6 使用Echo命令335
21.5.7 使用Fsize命令336
21.5.8 使用Flastmod命令336
21.5.9 使用Exec命令336
21.6 虚拟主机336
21.6.1 每个主机名用不同的守护进程来运行337
21.6.2 用一个守护进程来支持所有的虚拟主机337
21.6.3 基于主机名的虚拟主机338
21.7 管理日志文件339
21.7.1 错误日志339
21.7.2 文档错误日志339
21.7.3 CGI错误日志340
21.7.4 访问日志340
21.8 Web服务器安全——SSL342
21.9 Nginx服务器配置343
21.9.1 Nginx获取与安装344
21.9.2 配置Nginx344
21.9.3 虚拟服务器配置346
21.9.4 启动Nginx服务器347
21.10 小结347
第22章 数据库服务器348
22.1 MySQL数据库服务器简介348
22.2 MySQL数据库服务器的安装348
22.2.1 软件下载349
22.2.2 安装MySQL 源代码分发349
22.2.3 安装MySQL RPM包349
22.3 MySQL数据库服务器的配置和运行350
22.3.1 更改MySQL数据库目录350
22.3.2 建立MySQL的用户组和用户名350
22.3.3 设置用户访问权限351
22.3.4 启动MySQL351
22.3.5 与MySQL数据库连接352
22.3.6 密码管理352
22.3.7 创建数据库353
22.3.8 创建数据表353
22.3.9 显示数据库表信息354
22.3.10 向表中插入数据355
22.3.11 查询表中的数据356
22.3.12 更新表中的数据363
22.3.13 删除表中的数据364
22.3.14 删除数据表364
22.3.15 删除数据库364
22.4 数据库的备份与恢复364
22.4.1 备份数据库365
22.4.2 从备份中恢复数据365
22.5 MySQL高级应用366
22.5.1 索引366
22.5.2 视图368
22.5.3 事务处理368
22.5.4 存储过程370
22.6 小结373
第23章 新闻服务器375
23.1 新闻服务器innd简介375
23.2 安装服务器375
23.2.1 安装软件375
23.2.2 创建新闻服务器的用户375
23.2.3 建立目录和文件375
23.2.4 设置别名376
23.3 配置服务器376
23.3.1 设置inn.conf文件376
23.3.2 设置nnrp.access文件377
23.3.3 设置hosts.nntp文件377
23.3.4 设置expire.ctl文件378
23.3.5 设置passwd.nntp文件378
23.3.6 设置newsfeeds文件378
23.3.7 设置active文件379
23.3.8 新闻组的命名规则379
23.4 innd的运行、管理和测试379
23.4.1 启动innd服务器379
23.4.2 关闭innd服务器380
23.4.3 添加/删除讨论组380
23.4.4 新增新闻群组380
23.4.5 删除新闻群组380
23.4.6 备份数据380
23.4.7 检查新闻组日志文件380
23.5 小结380
第24章 打印服务器381
24.1 打印机基础381
24.1.1 打印机分类381
24.1.2 喷墨式打印机分类及原理382
24.1.3 激光式打印机的原理382
24.1.4 打印机接口383
24.2 Linux打印过程384
24.2.1 打印业务工具384
24.2.2 LPRng打印脱机程序385
24.2.3 可选择的打印工具(LPRng的替代品)386
24.3 在Linux下配置打印机387
24.3.1 Linux打印系统发展387
24.3.2 打印机驱动程序查询和安装388
24.3.3 CUPS打印系统配置与安装388
24.3.4 配置管理网络打印机389
24.3.5 打印机管理常用命令390
24.3.6 图形模式下的打印机配置391
24.4 其他版本打印393
24.4.1 Debian的使用393
24.4.2 SuSE的使用393
24.4.3 Slackware工具394
24.5 内核支持394
24.6 并行端口打印机394
24.6.1 IP设备驱动程序394
24.6.2 parport设备395
24.6.3 RS-232串行设备395
24.6.4 USB设备及远程打印395
24.7 小结396
第25章 流媒体服务器397
25.1 什么是流媒体服务器397
25.2 流媒体技术原理397
25.2.1 实时流式传输398
25.2.2 顺序流式传输398
25.2.3 流媒体技术原理398
25.2.4 流媒体播放形式399
25.2.5 流媒文件格式399
25.3 流媒体传输协议400
25.3.1 实时传输协议RTP (Real-time Transport Protocol)400
25.3.2 实时传输控制协议 RTCP (Real-time Transport Conrtol Protocol)401
25.3.3 实时流协议RTSP (Real-time Streaming Protocol)401
25.3.4 资源预留协议RSVP (Resource Reservation Protocol)402
25.4 架设流媒体服务器402
25.4.1 Helix Server402
25.4.2 下载并安装服务器403
25.4.3 运行流媒体服务器406
25.4.4 服务器测试407
25.5 Helix服务器配置407
25.5.1 登录管理界面407
25.5.2 Port(端口配置)408
25.5.3 IP Binding(IP地址绑定)408
25.5.4 Connecting Control连接控制)409
25.5.5 Redundant Server(冗余服务器)410
25.5.6 Mount Points(配置加载点)410
25.5.7 HTTP Delivery(HTTP分发)410
25.6 Helix流媒体服务器的安全认证411
25.6.1 Access Control(访问控制)411
25.6.2 User Databases(用户账号数据库)412
25.7 小结412
第26章 LDAP地址簿服务器413
26.1 LDAP的含义413
26.2 为什么要建立LDAP413
26.3 Linux下LDAP的安装与备份414
26.3.1 安装LDAP414
26.3.2 备份LDAP414
26.3.3 LDAP数据恢复415
26.4 LDAP目录控制416
26.4.1 访问控制文件(acls.prop)416
26.4.2 访问控制位置(Access Conrtol Location)417
26.4.3 访问控制范围(Access Control Scope)417
26.4.4 访问权限(Access Rights)417
26.5 LDAP Server和LDAP Browser417
26.5.1 LDAP Server的使用417
26.5.2 LDAP Browser的使用419
26.6 LDAP服务器配置420
26.6.1 安装Berkely DB420
26.6.2 配置、编译、安装openldap424
26.6.3 配置slurpd425
26.7 LDAP服务器信息配置426
26.7.1 Base DN的配置426
26.7.2 管理员DN的配置426
26.7.3 测试LDAP服务器是否配置427
26.7.4 LDAP服务器用户数据导出427
26.7.5 批量导入LDAP用户信息428
26.7.6 LDAP用户信息管理428
26.7.7 LDAP认证简单测试428
26.8 LDAP疑问解答428
26.8.1 LDAP服务器无法同步问题428
26.8.2 LDAP导出失败429
26.8.3 设置实时认证429
26.8.4 连接超时现象429
26.9 小结429
第27章 Linux网络安全430
27.1 Linux网络安全简单介绍430
27.1.1 保证Linux安全所需的知识430
27.1.2 Linux系统中常见的病毒类型430
27.2 Linux网络安全的常见防范策略431
27.2.1 检测日志文件431
27.2.2 检查suid的执行433
27.2.3 设置内部用户权限433
27.2.4 保护口令文件安全(/etc/shadow)434
27.3 Linux中的常见网络攻击434
27.3.1 收集信息攻击434
27.3.2 Sniffer的工作原理435
27.3.3 Sniffer监测的数据信息435
27.3.4 Sniffer的工作环境435
27.3.5 如何发现Sniffer436
27.3.6 如何防御Sniffer436
27.4 使用防火墙技术437
27.4.1 使用Netfiilter/iptables防火墙框架437
27.4.2 安装Netfiilter/iptables系统437
27.4.3 使用iptable的过滤规则438
27.5 对Linux系统进行入侵检测440
27.5.1 入侵检测系统基础知识440
27.5.2 Snort介绍440
27.5.3 安装Snort441
27.5.4 Snort的常见命令简介441
27.5.5 查看ICMP数据报文442
27.5.6 配置Snort的输出方式444
27.5.7 配置Snort规则444
27.5.8 编写Snort规则446
27.5.9 使用Snort对PHPUpload溢出攻击进行检测448
27.5.10 使用Snort对SNMP口令溢出漏洞进行检测448
27.6 使用Tripwire保护数据安全449
27.6.1 Tripwire简介449
27.6.2 Tripwire的工作原理449
27.6.3 使用Tripwire450
27.7 小结451
附录A Shell命令452
附录B Vi命令460
附录C自己做Linux (LFS)465
附录D Linux社区467
热门推荐
- 488031.html
- 3607050.html
- 1853156.html
- 1498980.html
- 1963075.html
- 545740.html
- 2922231.html
- 2280516.html
- 3104204.html
- 348759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4614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2007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6475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0225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8196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3615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8700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1049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3934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89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