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清代诗经的钟谱礼政文化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清代诗经的钟谱礼政文化学
  • 林美惠著 著
  • 出版社: 復文图书有限公司
  • ISBN:9789865928261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640页
  • 文件大小:57MB
  • 文件页数:67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清代诗经的钟谱礼政文化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诗乐人类学定义1

第一章 商颂诗的神话性格3

前言 颂诗三表3

第一节 商颂的人类学5

商颂诗歌起源图11

第二节 亳社北牖与火神庙12

第三节 原始诗舞到清代诗乐谱16

第四节 商颂的音乐文化21

(一)玄鸟诗的钟调文化22

(二)那诗的钟调文化24

(三)烈祖诗的钟调文化26

(四)长发诗的钟调文化28

(五)殷武诗的钟调文化32

结语:商颂的诗乐年代及陶锺36

第二章 鲁颂诗的曲折性格43

前言 鲁颂的鲁侯咏43

第一节 鲁颂的舞曲本质44

(一)駉诗的钟调文化45

(二)有駜诗的钟调文化47

(三)泮水诗的钟调文化49

(四)閟宫诗的钟调文化53

第二节 天子之礼与舞位表58

天地人祭曲表63

韩氏旋宫图64

朱子旋宫图65

童斐中西调位表66

叶时舞位四表图67

结论 鲁颂的性情之教71

鲁颂乐调表74

第三章 周颂礼的清庙音乐文化79

前言 清庙之颂祖性格79

第一节 清庙诗的钟调文化83

第二节 维天之命诗的钟调文化87

第三节 维清诗的钟调文化90

第四节 烈文诗的钟调文化93

第五节 天作诗的钟调文化95

第六节 昊天有成命诗的钟调文化97

第七节 我将诗的钟调文化99

第八节 时迈诗的钟调文化102

第九节 执竞诗的钟调文化106

第十节 思文诗的钟调文化109

第十一节 清庙谱的道德人类学111

第十一节 清庙谱的三家四表113

结语 盛德在清庙117

清庙乐调表118

第四章 周颂礼的臣工音乐文化125

前言 臣工谱的三家四表125

第一节 臣工诗的钟调文化128

第二节 噫嘻诗的钟调文化130

第三节 振鹭诗的钟调文化132

第四节 丰年诗的钟调文化135

第五节 有瞽诗的钟调文化139

第六节 潜诗的钟调文化142

潜诗漆沮图144

第七节 雝诗的钟调文化145

第八节 载见诗的钟调文化148

第九节 有客诗的钟调文化151

第十节 武诗的钟调文化154

周武舞曲图157

结语 臣工谱之盛乐表158

臣工乐调表158

第五章 周颂礼的闵予音乐文化163

前言 闵予谱的三家四表163

第一节 闵予诗的钟调文化166

第二节 访落诗的钟调文化168

第三节 敬之诗的钟调文化171

第四节 小毖诗的钟调文化174

第五节 载芟诗的钟调文化177

第六节 良耜诗的钟调文化180

第七节 丝衣诗的钟调文化183

第八节 酌诗的钟调文化186

第九节 桓诗的钟调文化189

第十节 赉诗的钟调文化192

第十一节 般诗的钟调文化194

结语 闵予谱之盛乐表及三颂新表197

闵予乐调表197

三颂新表198

第六章 大雅为颂的文化研究205

前言 包氏的以颂解雅表205

第一节 生民诗的钟调文化209

第二节 緜诗的钟调文化215

第三节 公刘诗的钟调文化219

公刘诗漆沮丰镐图222

第四节 文王诗的钟调文化223

第五节 文王有声的钟调文化227

第六节 大明诗与思齐诗的钟调文化230

第七节 皇矣诗的钟调文化235

第八节 荡诗的钟调文化240

第九节 崧高诗的钟调文化244

崧高诗谢城图247

第十节 烝民诗的钟调文化249

第十一节 常武诗的钟调文化254

第十二节 江汉诗的钟调文化257

第十三节 韩奕诗的钟调文化260

结语 大雅的颂文化盛乐表264

大雅为颂乐调表264

第七章 雅诗为史颂的文化研究271

前言 雅诗为史诗表271

第一节 美报之雅的钟调文化273

1.天保273

2.六月275

3.采芑278

4.车攻281

5.棫朴284

6.灵台286

7.下武290

第二节 思古之雅的钟调文化293

8.楚茨293

9.信南山297

10.甫田299

11.大田303

12.瞻彼洛矣305

13.假乐307

第三节 臣讽之雅的钟调文化309

14.出车309

15.吉日312

16.庭燎315

17.沔水316

18.旱麓318

19.板320

20.抑323

结语:史颂的盛乐表330

史颂乐调表330

第八章 变雅为史诗的文化研究339

前言 变雅为史诗表339

第一节 小雅诗的饥谨钟调文学341

1.苕之华341

2.雨无正343

3.大东349

第二节 小雅诗的乡愁钟调文学355

4.采薇355

5.小弁359

6.鸿鴈364

7.小明367

8.何草不黄371

9.渐渐之石374

10.杕杜376

第三节 小雅诗的咎责钟调文学381

11.小旻381

12.小宛384

13.巧言388

14.节南山392

15.正月397

16.十月之交403

第四节 大雅之忧劳钟调文学408

17.桑柔408

18.云汉415

19.召旻421

20.民劳425

21.瞻卬430

结语 变雅为史诗的诗乐表436

变雅史诗乐调表436

第九章 雅诗的文人乐研究449

前言 雅诗文人乐表449

第一节 封建聘问之文人乐452

1.裳裳者华452

2.采菽453

3.菀柳456

4.鼓钟457

王宫悬图、武舞六成之位图、文舞武舞之位图(林氏)459

5.四牡463

6.皇皇者华466

第二节 军田屯封之文人乐468

7.祈父468

8.角弓469

9.彤弓471

10.白驹472

11.黍苗474

12.绵蛮475

13.四月478

14.北山480

15.白华485

16.瓠叶486

17.鱼丽488

18.桑扈489

19.鸳鸯490

第三节 饮燕养射之文人乐492

诸侯轩悬图(林氏)492

堂上乐之一·搏柷图(林氏)493

堂上乐之二·拊敔图(林氏)493

堂上乐之三·文人乐图(林氏)494

堂下乐·乡饮乐图(林氏)494

大射乐县图(林氏)495

大夫判县图(林氏)496

士犆县图·乡礼燕射乐(林氏)496

黄氏新定乡侯图、大射皮侯图、燕射兽侯图、宾射采侯图:二采、三采、五采497

20.湛露498

21.蓼萧499

22.宾之初筵500

23.鱼藻503

24.鹿鸣504

25.南陔506

26.白华二507

27.华黍509

28.由庚510

29.崇丘511

30.由仪512

31.南有嘉鱼512

32.南山有台514

33.卷阿515

34.伐木518

35.行苇519

36.既醉521

37.泂酌523

38.凫鹥524

39.驺虞526

40.狸首528

41.陔夏529

42.采苹530

43.采蘩530

结语 礼制社会文人乐调表534

雅诗文人乐调表534

第十章 清代诗经礼政文化的钟谱表545

第一表 礼政文化诗篇总表之一·颂545

商颂表、鲁颂表、周颂表546

第二表 礼政文化诗篇总表之二·大雅为颂549

第三表 礼政文化诗篇总表之三·史颂550

第四表 礼政文化诗篇总表之四·史诗551

第五表 礼政文化诗篇总表之五…文人乐553

第六表 礼政文化钟谱调位表及谱曲法表557

第七表 礼政文化钟谱诗篇首句表(古残谱)564

第八表 礼政文化钟谱诗篇活用音符表及音符字数表575

第九表 四言诗的作曲方法表579

第十表 自曾侯乙编钟三把位推想钟悬原貌580

十之一表图 曾侯乙编钟悬图581

十之二表图 韩氏钟磬乐律表583

十之三表图 清代允张编钟图584

十之四表图 拟三把位一堵的士大夫歌钟悬图585

十之五表图 拟二把位二堵的卿大夫歌钟悬图586

十之六表图 拟三把位三堵的诸侯钟悬图587

十之七表图 拟三把位四堵的王钟悬图588

结语 诗经四言诗是音乐人类学上的史诗589

第十一表 礼政文化钟谱诗篇作曲人表589

第十二表 音乐人类学出土乐器表598

参考书目及工具605

图片示例627

之一 殷商时代的青铜器:徙斝、鹿鼎、三星堆铜人像627

之二 周朝的作册大方鼎、何尊、宗周钟、毛公鼎、春秋兽形器座627

之三 清代大阅图三卷之阅阵628

之四 云南哈尼族人迎春舞628

之五 贵州丹寨县排调镇的千人锦鸡舞629

之六 贵州从江县芦笙庆苗年、云南大理白族的核桃节629

之七 三结村春牛祈雨祭、西藏堆龙德庆的春耕锅庄舞630

之八 广西鬼节的小鞋祭祖、嘉义布袋过沟犽火赶鬼631

之九 阿里山邹族出草祭、四川茂县羌族祭天仪式632

之十 陕西安塞县腰鼓迎元宵、广西河池铜鼓舞633

之十一 浙江台州抬阁迎神祈丰收、广西融水苗族古龙坡斗马634

之十二 贵州剑河苗族水鼓舞、广西融水苗族芦笙庆秋收635

之十三 新疆博斯腾湖祭湖捕鱼仪式635

之十四 广东汕头英歌舞、青海西宁社火节636

之十五 西安大唐西市的社火节、河南郑州击鼓社火节637

之十六 越南万年历史的十二音阶石片琴、新港古民村燕群638

之十七 三万五千年的秃鹰骨笛、四万多年的乌骨笛、长毛象牙笛639

之十八 曾侯乙编钟及秦代编钟仿制品64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