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微生物应用技术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微生物应用技术
  • 冯清平,葛瑞昌编 著
  • 出版社: 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
  • ISBN:13096·92
  • 出版时间:1984
  • 标注页数:268页
  • 文件大小:7MB
  • 文件页数:27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微生物应用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 录1

一、微生物实验准备1

(一)无菌室的设置及无菌程度的检查方法1

(二)玻璃仪器的清洁方法2

(三)无菌室消毒方法及常用化学杀菌剂4

(四)接种用具及制作7

二、微生物实验基本操作技术9

(一)培养基制备技术9

1.培养基的种类9

2.培养基的制备11

(二)移植技术20

1.火焰灭菌20

2.火焰封口21

3.各种移植操作技术21

(三)染色技术23

1.染色的目的及基本原理23

2.染色剂的种类及结构24

3.标本的制备及固定24

(1)立克次体染色法28

4.常用染色方法28

(2)区别支原体与细菌L-型菌落染色法29

(3)苯酚品红染色法30

(4)亚甲蓝(美蓝)染色法30

(5)负染法31

(6)Giemsa染色法31

(7)瑞特氏染色法32

(8)革兰氏染色法(Gram staining)33

(9)固酸染色法34

(10)荧光染色法35

(11)土壤细菌染色法36

(12)科氏(Коз ловский)染色法36

(13)螺旋体染色法37

(14)霉菌染色法37

三、微生物观察技术41

实验1 原核微生物与真核微生物细胞核的观察41

实验2 支原体形态观察42

实验3 细菌个体形态观察及死活鉴别法43

实验4 细菌芽孢的观察——简易法44

实验5 细菌活体观察技术46

实验6 鞭毛观察技术——改进法49

实验7 细菌荚膜的观察52

实验8 硫细菌贮藏物质的观察——压54

片法54

实验9 细菌细胞壁的观察55

实验10细菌细胞中类脂粒的观察56

实验11细菌中异染粒的观察57

实验12细菌中晶体的观察………………………(59 )实验13细菌菌落特征的观察59

实验14放线菌自然生长状态的观察61

实验15放线菌气丝与基丝的比较观察64

实验16放线菌孢子丝与孢子的观察65

实验17酵母菌形态及无性繁殖方式的观察66

——水浸片66

实验18酵母菌死活细胞的鉴别67

实验19酵母菌子囊孢子的观察69

实验20霉菌形态观察——琼脂片、凹片、71

透析法71

实验21霉菌巨大菌落的形成73

四、微生物数量测定技术76

实验1 管道循环水中自养菌数量的测定76

——序列法76

实验2 活细菌计数——改进法81

实验3 厌氧微生物的计数法84

实验4 酵母菌细胞数测定(Ⅰ)——计数器法86

实验5 酵母菌细胞数测定(Ⅱ)——曲线法87

实验6 污水中微生物总数的简易测定法89

实验7 水中大肠杆菌群的简易测定法91

实验8 微生物的显微测量93

五、微生物分离培养技术95

实验1 污染空气中微生物类群的分离95

实验2 好氧微生物的分离培养法97

实验3 好气性芽孢菌的分离方法99

实验4 厌氧菌的分离培养法100

实验5 发光菌的分离102

实验6 单孢子简易分离技术103

实验7 好气性自生固氮菌的分离105

实验8 嫌气性自生固氮菌的分离106

实验9 好气性纤维素分解菌的分离107

实验10高温嫌气性纤维素分解菌的分离109

实验11氨化细菌的分离111

实验12硅酸盐细菌的分离112

实验13放线菌的分离113

实验14软腐病病菌的分离115

实验15噬菌体的分离培养117

选育119

实验16微生物工业中抗噬菌体菌株的119

实验17根腐病菌的分离121

实验18红曲霉简易分离法122

实验19乳及乳制品中微生物的分离123

实验20乳制品中大肠菌群的快速检测124

实验21食品微生物的分离125

实验22粮食微生物的分离培养128

实验23食品及谷物中产毒青、曲霉菌的分130

离与鉴定130

测定142

实验24发酵食品所用菌种中黄曲霉毒素的142

六、微生物的生理与代谢148

实验1 微生物细胞物质成份的分离148

实验2 细胞质膜的选择透性151

实验3 藻类吞食酵母的观察153

实验4 脱氢酶的作用154

实验5 脱氢酶活力的测定156

实验6 从氨基酸上脱离氨基的实验158

实验7 L-天门冬酰胺酶活力的测定160

实验8 转氨酶活力的测定162

实验9 精氨酸的微生物测定法166

实验10光与藻类的增殖169

实验11细菌氮源的输入170

实验12大肠杆菌代谢产物的测定172

实验13发光细菌发光机制的研究177

七、微生物育种179

实验1 亚硝基甲基脲对细菌的诱变效应179

实验2 亚硝酸对细菌的诱变效应181

实验3 亚硝基胍对霉菌的诱变效应182

实验4 微波对霉菌的诱变效应185

实验5 快中子对放线菌的诱变效应187

实验6 紫外线对酵母菌的诱变效应189

实验7 营养突变株的选育191

实验8 酵母菌杂交195

实验9 曲霉菌异核体的形成197

实验10原生质体融合199

实验11放线菌的杂交育种201

八、微生物与环境204

实验1 个体发育与环境204

实验2 群体变化与环境205

实验3 微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207

实验4 抗菌素的作用208

九、常见常用微生物的保存技术211

(一)细菌的保存211

(二)放线菌的保存216

(三)酵母菌的保存217

(四)霉菌的保存218

(五)噬菌体的保存219

Ⅰ、显微镜的构造和工作能力220

十、显微照相技术220

(一)显微镜220

Ⅱ、几种重要的显微镜239

(二)显微照相242

Ⅰ、显微照相设备242

Ⅱ、黑自显微照相244

Ⅲ、彩色显微照相251

十一、电子显微镜微生物标本制备技术257

(一)电子显微镜与光学显微镜的异同点257

(二)微生物标本的制备258

附录262

一、微生物实验中应注意的问题262

二、常用指示剂的配制及浓度262

三、常用缓冲溶液的配制263

四、常用试剂当量浓度的配制266

五、用95%乙醇配制其他浓度酒精的简便方267

法267

六、微生物学中常用的计量单位26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