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Cisco完全手册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Cisco完全手册
  • (美)希尔(Hill,B.)著;肖国尊等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 ISBN:7121026406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714页
  • 文件大小:93MB
  • 文件页数:733页
  • 主题词:计算机网络-技术手册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Cisco完全手册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 联网基础1

第1章 OSI模型2

1.1 什么是报文2

1.2 OSI模型基础3

1.2.1 第7层:应用层5

1.2.2 第6层:表示层5

1.2.3 第5层:会话层5

1.2.4 第4层:传输层5

1.2.5 第3层:网络层7

1.2.6 第2层:数据链路层7

1.2.7 第1层:物理层9

1.2.8 整体分析10

1.3 其他网络模型11

1.4 小结12

2.1.1 拓扑13

2.1 以太网基础13

第2章 以太网与无线局域网13

2.1.2 带宽14

2.1.3 双工15

2.1.4 衰减现象15

2.1.5 色散16

2.1.6 电磁干扰16

2.1.7 以太网寻址17

2.1.8 以太网组帧17

2.1.9 仲裁19

2.1.10 基本以太网交换20

2.1.11 以太网技术23

2.2 WLAN25

2.2.1 IEEE 802.11b的工作原理26

2.2.2 无线电通信26

2.2.3 仲裁26

2.2.6 安全29

2.2.4 分片29

2.2.5 蜂窝电话29

2.2.7 带宽与范围30

2.3 小结30

第3章 帧中继31

3.1 帧中继的工作原理:核心概念31

3.1.1 虚电路31

3.1.2 寻址33

3.1.3 LMI35

3.1.4 组帧39

3.1.5 拓扑40

3.2 帧中继的工作原理:高级概念42

3.2.1 服务质量增强43

3.2.2 速度44

3.2.5 多项服务与信道化46

3.2.4 物理连接46

3.2.3 出错恢复46

3.3 小结47

第4章 ATM与ISDN48

4.1 什么是异步传输模式48

4.1.1 ATM的工作原理:核心概念48

4.1.2 ATM的工作原理:高级概念55

4.2 什么是综合业务数字网57

4.2.1 ISDN的工作原理:核心概念58

4.2.2 ISDN的工作原理:高级概念59

4.3 小结63

第5章 TCP/IP基础64

5.1 TCP/IP历史64

5.2 逐个协议简介64

5.2.1 串行线路Internet协议65

5.2.2 点到点协议65

5.2.3 网际协议66

5.2.4 Internet控制消息协议67

5.2.5 地址解析协议69

5.2.6 反向ARP70

5.2.7 用户数据报协议70

5.2.8 传输控制协议71

5.2.9 动态主机配置协议74

5.2.10 域名系统75

5.2.11 普通文件传输协议78

5.2.12 文件传输协议78

5.2.13 Telnet78

5.2.14 超文本传输协议79

5.2.15 简单邮件传输协议79

5.2.16 邮局协议版本379

5.2.17 简单网络管理协议80

5.3 整体分析81

5.4 小结82

第6章 高级IP83

6.1 IP寻址基础83

6.1.1 基本二进制数学83

6.1.2 IP地址结构86

6.1.3 IP类与规则91

6.2 简单的子网划分93

6.2.1 范围划分示例1(A类)99

6.2.2 范围划分示例2(A类)101

6.2.3 范围划分示例3(B类)102

6.2.4 范围划分示例4(B类)104

6.2.5 范围划分示例5(C类)106

6.2.6 范围划分示例6107

6.2.7 简便方法109

6.3 复杂的基于类的子网划分和VLSM112

6.4.1 CIDR125

6.4 其他TCP/IP增强特性125

6.4.2 第4层寻址126

6.5 NAT与私有寻址128

6.6 组播130

6.6.1 组播的工作原理131

6.6.2 组播寻址131

6.7 小结132

第7章 IPX/SPX协议集133

7.1 IPX/SPX协议集133

7.1.1 IPX133

7.1.2 SPX135

7.1.3 DIAG136

7.1.4 SAP和GNS136

7.1.7 NetWare shell138

7.2 IPX组帧138

7.1.8 NCP138

7.1.5 RPC138

7.1.6 NetBIOS138

7.3 整体分析139

7.4 小结140

第二部分 Cisco技术概述141

8.1.1 基座安装设备142

8.1.2 机柜安装设备142

8.1 硬件构成142

第8章 Cisco硬件综述142

8.2 内部构件和外部构件143

8.2.1 内部构件143

8.2.2 外部构件145

8.3 模块化145

8.4 布线147

8.4.1 控制台连接147

8.4.2 AUX端口147

8.4.5 八进制串行连接148

8.4.3 RJ-45以太网连接148

8.4.4 单串行连接148

8.5 小结149

第9章 基本交换机术语150

9.1 Cisco交换技术基础150

9.1.1 Cisco交换机类型150

9.1.2 模块化交换机151

9.1.3 交换机硬件术语152

9.1.4 交换机IOS152

9.2 交换机分类表152

9.3 小结160

第10章 独立交换机系列参考161

10.1 1548系列微型交换机161

10.2 1900系列和2820系列交换机162

10.3.2 2980系列交换机163

10.3.1 2926系列交换机163

10.3 2900和2900XL系列交换机163

10.3.3 2948系列交换机164

10.3.4 2900XL系列交换机164

10.4 3000,3100和3200系列交换机165

10.5 3500XL系列交换机165

10.6 3900系列交换机166

10.7 4000系列交换机166

10.8 4840系列交换机167

10.9 5000系列交换机167

10.10 5500系列交换机168

10.11 6000系列交换机169

10.12 6500系列交换机171

10.13 8500系列交换机171

10.14.4 IGX 8400系列集中器172

10.14.3 MGX 8200网关172

10.14.2 6400系列集中器172

10.14.1 6000系列DSL交换机172

10.14 专用交换解决方案172

10.14.5 BPX 8600系列交换机173

10.14.6 MGX 8850系列交换机173

10.14.7 CSS 11000系列交换机173

10.14.8 LightStream LS 1010交换机173

10.15 小结173

第11章 基本路由器术语174

11.1 Cisco路由器类型174

11.2 路由器模块化174

11.3 路由器硬件术语175

11.4 路由器IOS175

11.5.6 端口类型176

11.5.5 接口编号方式176

11.5.4 结构176

11.5.3 分类176

11.5.2 路由器型号176

11.5.1 系列176

11.5 路由器分类表176

11.5.7 路由协议177

11.5.8 CPU类型177

11.5.9 标准和最大DRAM177

11.5.10 标准和最大闪存177

11.5.11 PPS177

11.5.12 性能177

11.6 小结197

第12章 独立路由器系列参考198

12.1 600系列198

12.2 700系列198

12.3 800系列198

12.4 1000系列199

12.5 1400系列200

12.6 1600系列201

12.7 1700系列201

12.8 2500系列202

12.9 2600系列204

12.10 3600系列206

12.11 7100系列208

12.12 7200系列210

12.13 7500系列212

12.14 10000系列214

12.15 12000系列215

12.16 小结216

第13章 访问服务器、高速缓存引擎和安全产品217

13.1 访问服务器217

13.1.1 AS系列通用访问服务器217

13.1.2 AccessPath访问服务器219

13.1.3 2500系列访问服务器221

13.2 高速缓存引擎和内容引擎222

13.2.1 CacheEngine500系列222

13.2.2 Cisco内容引擎系列223

13.3 Cisco安全产品225

13.3.1 Cisco安全访问控制服务器225

13.3.2 Cisco安全策略管理器225

13.3.3 Cisco安全扫描器225

13.3.4 CiscoIOS防火墙226

13.3.5 Cisco安全入侵检测系统227

13.3.6 Cisco安全PIX防火墙227

13.4 小结228

第14章 IOS基础229

14.1 什么是IOS229

14.1.1 IOS的版本和版本结构229

14.1.2 版本的命名230

14.2 引导Cisco系统231

14.3 基本的Cisco系统配置232

14.4 IOS的运作236

14.4.1 命令结构236

14.4.2 命令帮助和快捷方式238

14.4.3 IOS模式242

14.4.4 IOS配置文件243

14.5 闪存文件系统244

14.6 系统日志消息245

14.7 配置寄存器、引导选项和口令恢复247

14.8 Cisco发现协议251

14.9 小结256

第15章 标准IOS命令(一)257

15.1 常用用户模式命令257

15.1.1 connect命令257

15.1.2 disconnect命令258

15.1.6 ping命令259

15.1.5 name-connection命令259

15.1.3 enable命令259

15.1.4 exit命令259

15.1.7 resume命令260

15.1.8 rlogin命令260

15.1.9 show命令260

15.1.10 telnet命令276

15.1.11 terminal命令277

15.1.12 traceroute命令278

15.2 常用启用模式命令279

15.2.1 clear命令279

15.2.2 clock命令280

15.2.3 configure命令280

15.2.4 debug命令280

15.2.8 erase命令284

15.2.7 disable命令284

15.2.5 delete命令284

15.2.6 dir命令284

15.2.9 lock命令285

15.2.10 ping命令285

15.2.11 reload命令286

15.2.12 send命令286

15.2.13 setup命令287

15.2.14 squeeze命令287

15.2.15 test命令287

15.2.16 undelete命令287

15.2.17 where命令288

15.2.18 write命令288

15.3 小结288

第16章 标准IOS命令(二)289

16.1 常用全局配置模式命令289

16.1.1 alias命令289

16.1.3 banner命令290

16.1.2 arp命令290

16.1.4 boot命令291

16.1.5 cdp命令292

16.1.6 clock命令293

16.1.7 config-register命令293

16.1.8 default命令293

16.1.9 enable命令294

16.1.10 end命令294

16.1.11 exit命令294

16.1.12 hostname命令295

16.1.13 interface命令295

16.1.14 ip命令295

16.1.15 line命令296

16.1.19 service命令297

16.1.18 prompt命令297

16.1.17 privilege命令297

16.1.16 logging命令297

16.2 常用接口配置模式命令300

16.2.1 cdp命令301

16.2.2 description命令301

16.2.3 full-duplex和half-duplex命令301

16.2.4 ip命令301

16.2.5 logging命令302

16.2.6 loopback命令302

16.2.7 mac-address命令302

16.2.8 mtu命令303

16.2.9 shutdown命令303

16.3 小结303

17.1 常用clear命令304

17.1.1 clear alias命令304

第17章 基于集合的IOS命令304

17.1.2 clear arp命令305

17.1.3 clearbanner命令305

17.1.4 clearboot命令305

17.1.5 clear config命令305

17.1.6 clear counters命令306

17.1.7 clearip命令306

17.1.8 clearlog命令307

17.1.9 clearlogging命令307

17.1.10 cleartimezone命令307

17.2 config命令307

17.2.1 语法307

17.3 copy命令308

17.3.1 语法308

17.6 ping命令309

17.5.1 语法309

17.5 history命令309

17.4.1 语法309

17.4 delete命令309

17.6.1 语法310

17.7 quit命令310

17.7.1 语法310

17.8 reset命令310

17.8.1 语法310

17.9 session命令311

17.9.1 语法311

17.10 常用set命令311

17.10.1 set alias命令312

17.10.2 set arp命令312

17.10.3 set banner命令313

17.10.4 set boot命令313

17.10.6 set enablepass命令314

17.10.5 set cdp命令314

17.10.7 set interface命令315

17.10.8 set ip命令315

17.10.9 set length命令316

17.10.10 set logging命令316

17.10.11 set logout命令318

17.10.12 set module命令318

17.10.13 set password命令318

17.10.14 set port命令319

17.10.15 set prompt命令320

17.10.16 set summertime命令320

17.10.17 set system命令320

17.10.18 set time命令320

17.10.19 set timezone命令320

17.11 常用show命令321

17.11.1 show boot命令321

17.11.2 show config命令322

17.11.3 showfile命令326

17.11.4 show log命令326

17.11.5 show mac命令327

17.11.6 show module命令328

17.11.7 show netstat命令328

17.11.8 show port命令330

17.11.9 show test命令334

17.11.1 0show traffic命令336

17.12 小结336

第三部分 Cisco局域网交换337

第18章 基本交换机的配置338

18.1 配置通用系统信息338

18.1.1 标准IOS配置338

18.1.2 CatOS配置341

18.2.1 标准IOS配置343

18.2 配置日志和口令343

18.2.2 CatOS配置346

18.3 配置引导参数347

18.3.1 标准IOS配置347

18.3.2 CatOS配置347

18.4 保存配置348

18.5 小结349

第19章 第2层交换350

19.1 生成树协议350

19.1.1 STP的工作原理352

19.1.2 基本STP配置359

19.1.3 快速以太网信道和快速吉比特信道366

19.1.4 STP故障诊断366

19.2 虚拟局域网368

19.2.1 定义VLAN371

19.2.2 VLAN成员371

19.2.3 VLAN标签372

19.2.4 VLAN中继协议374

19.2.5 VLAN上的STP376

19.2.6 VLAN配置378

19.2.7 VLAN故障诊断382

19.3 小结383

第20章 第3层交换384

20.1 第3层交换概述384

20.2 第3层交换的工作原理385

20.2.1 路由与第3层交换的比较385

20.2.2 MLS数据转发386

20.2.3 MLS-SE和MLS-RP互操作389

20.3 第3层交换配置392

20.3.1 IRB与CRB的比较392

20.3.2 配置CRB394

20.3.3 配置IRB396

20.3.4 配置使用分离设备的网络环境399

20.3.5 配置使用中继连接的环境401

20.4 第3层交换的故障诊断和优化404

20.5 小结409

第21章 第4层交换410

21.1 第4层交换概述410

21.1.1 SLB410

21.1.2 MLS410

21.1.3 拥塞管理411

21.2 第4层交换的工作原理:SLB411

21.3 第4层交换的工作原理:拥塞管理416

21.4 第4层交换配置:SLB425

21.4.1 基本SLB配置425

21.4.2 高级SLB配置427

21.4.3 SLB故障诊断429

21.5.1 WFQ配置430

21.5 第4层交换配置:拥塞管理430

21.5.2 CBWFQ配置431

21.5.3 CQ配置434

21.5.4 PQ配置437

21.6 对拥塞管理的验证与故障诊断439

21.7 小结440

第四部分 Cisco路由441

第22章 了解路由442

22.1 路由的工作原理442

22.1.1 静态路由的工作原理442

22.1.2 动态路由的工作原理451

22.1.3 理解管理等级455

22.2 基本的路由器配置:接口配置457

22.2.1 以太网配置457

22.2.2 帧中继配置459

22.2.3 配置ATM接口462

22.3 静态路由配置、验证和故障诊断464

22.4 小结467

第23章 RIP 1和RIP 2468

23.1 RIP的工作原理468

23.1.1 基本的RIP 1操作468

23.1.2 RIP 1高级主题474

23.1.3 RIP 2中的改进476

23.2 基本RIP配置477

23.3 高级RIP配置和优化477

23.3.1 配置被动端口478

23.3.2 配置单播更新479

23.3.3 增加度量偏移480

23.3.4 调整RIP的定时器481

23.3.5 禁用水平分割482

23.3.7 配置身份验证483

23.3.6 设置路径数目最大值483

23.3.8 禁用自动汇总485

23.4 RIP故障诊断487

23.5 小结488

第24章 内部网关路由协议489

24.1 IGRP的工作原理489

24.1.1 自治系统489

24.1.2 度量和最大跳步数491

24.1.3 带宽492

24.1.4 延迟492

24.1.5 负载和可靠性492

24.1.6 公式的计算492

24.1.7 负载平衡498

24.2 IGRP配置500

24.2.1 基本配置500

24.1.8 定时器500

24.2.2 高级配置501

24.3 IGRP故障诊断521

24.3.1 问题1:不连续网络和VLSM522

24.3.2 问题2:定时器错误配置525

24.3.3 问题3:方差、度量组件和权值528

24.3.4 问题4:大值定时器和大型网络529

24.3.5 问题5:抑制和水平分割530

24.3.6 问题6:被动接口和单播更新530

24.3.7 问题7:默认网络531

24.4 小结531

第25章 增强型内部网关路由协议532

25.1 EIGRP的工作原理532

25.1.1 工作过程概述533

25.1.2 术语参考533

25.1.3 操作536

25.1.4 DUAL工作过程示例556

25.1.5 汇总588

25.1.6 负载平衡593

25.2 EIGRP配置和故障诊断595

25.2.1 配置任务596

25.2.2 重发布EIGRP599

25.2.3 监测和故障诊断命令600

25.2.4 实例学习603

25.3 小结614

第26章 OSPF615

26.1 OSPF概述615

26.1.1 OSPF操作概述615

26.1.2 OSPF术语和概念616

26.2 OSPF的工作原理622

26.2.1 单区域中的OSPF623

26.2.2 多区域中的OSPF665

26.2.3 OSPF与其他协议的比较678

26.2.4 OSPF的重发布680

26.3 配置OSPF682

26.3.1 启用基本的OSPF682

26.3.2 配置OSPF接口684

26.3.3 配置区域687

26.3.4 高级OSPF配置690

26.4 OSPF故障诊断692

26.5 小结696

第27章 访问列表697

27.1 理解报文过滤697

27.2 在报文过滤中使用NAT和PAT700

27.3 理解DMZ702

27.4 ACL配置708

27.4.1 标准访问列表709

27.4.2 扩展访问列表712

27.7 小结71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