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成本管理会计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余绪缨,王怡心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
- ISBN:7542913522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677页
- 文件大小:30MB
- 文件页数:703页
- 主题词:成本会计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成本管理会计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基础篇3
第1章 管理会计总论3
目录3
实务焦点4
1.1.1 企业形式6
1.1 企业形式与组织6
引言6
1.1.2 企业组织7
1.1.3 企业目标9
1.2 管理工作10
1.2.2 规划11
1.2.1 决策11
1.2.4 控制12
1.2.3 执行12
1.3.1 管理会计的发展13
1.3 管理会计的发展与定义13
1.3.2 管理会计的定义15
1.4 管理会计信息的特性16
1.5 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比较17
1.5.2 相异点18
1.5.1 相同点18
关键词21
思考题22
课后复习22
讨论题23
自我评量24
第2章 管理会计的技术观与社会文化观26
2.1 管理会计的研究不能局限于其技术层面,而必须同社会文化观相结合27
2.2.1 决策的科学化必须以民主化为基础28
2.2 管理会计技术方法的应用必须以正确的社会文化观为指导28
2.2.2 预算管理(包括预算的编制及其贯彻执行)必须确立广大员工的主体地位29
复习思考题30
关键词30
第3章 成本的分类与计算32
实务焦点33
3.1.1 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35
3.1 成本分类35
引言35
3.1.2 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38
3.2.1 生产作业流程39
3.2 生产成本流程39
3.1.3 可控成本和不可控成本39
3.2.2 材料成本40
3.2.3 人工成本46
3.3.1 生产成本47
3.3 主要成本的计算47
3.3.2 非生产成本48
3.3.3 销售成本49
3.4.2 增量成本与减量成本51
3.4.1 单位成本与总成本51
3.4 其他成本的意义51
3.4.4 差别成本与机会成本52
3.4.3 相关成本与非相关成本52
3.5.1 会计制度的新角色53
3.5 会计信息的新功能53
3.5.2 会计信息的品质54
关键词55
思考题56
课后复习56
讨论题59
自我评量60
第4章 成本性态分析与成本估计64
实务焦点65
4.1 成本性态分析的意义67
引言67
4.2.2 固定成本68
4.2.1 变动成本68
4.2 成本性态的分类68
4.2.3 混合成本70
4.3 相关范围71
4.4.2 散布图法73
4.4.1 账户分类法73
4.4 成本估计73
4.4.3 高低点法75
4.5.2 简单回归模式76
4.5.1 图形分析76
4.5 回归直线法76
4.5.4 回归分析的基本假设78
4.5.3 模式的合适性及相关系数78
关键词79
4.6 生命周期成本79
思考题80
课后复习80
讨论题81
自我评量82
第5章 分批成本制度85
实务焦点86
5.1.1 分批成本制度的适用环境87
5.1 成本制度的适用环境87
引言87
5.2.1 直接材料成本计算88
5.2 分批成本制度的会计处理88
5.1.2 分步成本制度的适用环境88
5.2.3 制造费用成本计算90
5.2.2 直接人工成本计算90
5.2.4 分批成本制度的例解91
5.3 制造费用的分摊96
5.3.1 变动制造费用的计算98
5.3.2 固定制造费用的计算99
5.3.3 多重分摊率100
5.3.4 不同时段的分摊率101
5.4 非制造业组织之分批成本制度103
关键词104
思考题105
课后复习105
讨论题106
自我评量108
第6章 分步成本制度111
实务焦点112
6.1 分步成本制度简介114
引言114
6.1.3 分步成本制度与分批成本制度的比较115
6.1.2 分步成本制度的产品成本流程115
6.1.1 分步成本制度的特征115
6.2 各项成本的会计处理程序117
6.3 生产成本报告118
6.3.2 生产成本报告的编制119
6.3.1 约当产量的观念119
6.4 后续部门增投材料128
6.4.1 增投材料不增加产出单位129
6.4.2 增投材料增加产出单位130
6.5 作业成本制度132
6.6 联产品成本计算133
6.6.1 联合生产过程的特性134
6.6.2 联产品的成本计算135
思考题140
课后复习140
关键词140
讨论题142
自我评量143
第7章 本—量—利分析149
第二篇 规划篇149
实务焦点150
7.1.1 基本模式法151
7.1 盈亏临界点分析151
引言151
7.1.2 贡献毛益法152
7.1.3 图解法153
7.1.4 量利图155
7.1.5 本—量—利的假设156
7.2.2 税后目标营业利润157
7.2.1 税前目标营业利润157
7.2 目标营业利润157
7.3 安全边际159
7.4 敏感性分析160
7.4.1 销售单价的改变161
7.4.2 单位变动成本的改变162
7.4.4 销售单价与销售数量同时改变163
7.4.3 固定成本的改变163
7.4.5 完全成本法与变动成本法的分析比较164
7.5 多种产品盈亏临界点分析165
7.6 成本结构与营运杠杆167
7.6.1 成本结构168
7.6.2 营运杠杆170
关键词171
思考题172
课后复习172
讨论题174
自我评量175
第8章 完全成本法与变动成本法179
实务焦点180
8.1.1 完全成本法182
8.1 完全成本法与变动成本法的介绍182
引言182
8.1.2 变动成本法183
8.2.1 完全成本法与变动成本法的盈亏表184
8.2 盈亏表的编制与盈亏比较184
8.2.2 完全成本法与变动成本法的盈亏差异分析188
8.3 存货变化对盈亏的影响189
8.4.1 完全成本法的优缺点190
8.4 完全成本法与变动成本法的评估190
8.5 作业基础成本法下的盈亏表191
8.4.2 变动成本法的优缺点191
关键词192
思考题193
课后复习193
讨论题195
自我评量196
第9章 预算控制与概述200
实务焦点201
9.1.2 预算制度的目的203
9.1.1 预算定义203
引言203
9.1 预算的概念203
9.1.3 预算的重要性204
9.1.4 预算编制的基本原则205
9.2.1 全面预算的意义及组成内容207
9.2 全面预算207
9.2.2 销售预测208
9.2.3 全面预算209
9.2.4 财务预算214
9.2.5 预计财务报表217
9.3.1 参与式预算220
9.3 预算制度的行为面考量220
9.4 其他预算制度221
9.3.2 预算松弛221
9.4.2 设计计划预算制度222
9.4.1 零基预算222
9.5.1 标杆制度运用与预算编制223
9.5 预算制度与营业管理223
9.5.2 人事预算控制224
9.5.3 预算编列与经营绩效225
关键词226
思考题227
课后复习227
自我评量230
讨论题230
第10章 短期营业决策234
实务焦点235
10.1 决策制定的程序236
引言236
10.2 相关成本与效益238
10.2.1 与未来交易事件的相关性239
10.2.2 各种方案资料的差异性240
10.3.1 成本加成订价法241
10.3 产品成本与订价的关系241
10.3.2 目标收益率加成订价法242
10.3.4 目标成本法244
10.3.3 投标订价244
10.4.1 特定订单245
10.4 特定情况的订价方法245
10.4.2 零件自制或外购247
10.4.3 增加或放弃产品线、部门248
10.4.4 联产品继续加工或出售251
10.4.5 制定决策之其他问题252
10.5.1 单一产品的销售毛利分析254
10.5 销售毛利的分析254
10.5.2 多种产品的销售毛利分析256
10.5.3 销售数量的进一步分析259
10.6 作业基础成本分析261
关键词264
思考题265
课后复习265
讨论题267
自我评量268
第11章 长期投资企业决策分析274
实务焦点275
11.1 资本预算决策276
引言276
11.2.1 现金流量277
11.2 现金流量与货币时间价值277
11.2.2 货币时间价值278
11.3 投资方案的评价280
11.3.1 投资回收期法281
11.3.2 投资收益率法282
11.3.3 净现值法283
11.3.4 内部收益率法284
11.3.5 净现值率法287
11.3.6 所得税法的影响288
11.4 资本分配决策290
11.5.1 投资计划的再评估291
11.5 投资计划的风险考量291
11.5.2 投资计划风险的衡量技术292
11.6.1 通货膨胀的影响294
11.6 资本预算的其他考量294
11.6.2 战略性价值297
11.6.3 放弃价值298
关键词299
思考题300
课后复习300
讨论题304
自我评量305
附录一:n期利率为i的$1之复利终值309
附录二:n期利率为i的$1之年金终值310
附录三:n期利率为i的$1之复利现值311
附录四:n期利率为i的$1之年金终值312
第12章 长期投资项目国民经济评价的特点313
12.1 长期投资项目国民经济评价方法原理的理论渊源314
引言314
12.2 影子价格、机会成本及有关的认识问题315
12.3.1 效益与费用的划分316
12.3 长期投资项目国民经济效益评价要着重研究的几个主要问题316
12.3.2 国民经济内部的转移支付问题317
12.3.3 价格调整的基本方法318
12.4 投资项目国民经济社会效益评价的特点320
12.3.4 投资项目国民经济效益评价的指标体系320
关键词321
12.5 非盈利性投资项目国民经济评价的特点321
复习思考题322
第13章 标准成本系统325
第三篇 控制篇325
13.1 标准成本的特性326
引言326
13.1.2 标准成本的功能327
13.1.1 标准成本的意义327
13.1.3 标准成本的分类328
13.2.1 材料价格差异329
13.2 材料标准成本329
13.2.2 材料数量差异331
13.3 人工标准成本332
13.2.3 材料价差与量差的相关性332
13.4.2 差异分析的意义和重要性334
13.4.1 差异处理方式334
13.4 材料及人工差异的处理334
13.5 标准成本的功用335
13.6 全面成本管理337
关键词338
思考题339
课后复习339
讨论题341
自我评量343
第14章 制造费用的差异分析347
14.1.1 静态预算和弹性预算348
14.1 制造费用预算348
引言348
14.1.2 弹性预算的编制349
14.1.3 实际成本、正常成本和标准成本350
14.2 制造费用的差异分析351
14.1.4 产能水准的选择351
14.2.1 变动制造费用352
14.2.2 固定制造费用353
14.3.1 制造费用绩效报告的编制354
14.3 制造费用绩效报告354
14.3.2 制造费用的会计处理355
14.3.3 差异分析的责任归属与发生原因356
14.4.1 制造费用控制的会计处理步骤358
14.4 制造费用的控制358
14.4.2 相关窗体的特性359
关键词360
14.4.3 跨公司的成本控制360
思考题361
课后复习361
讨论题362
自我评量363
第15章 责任会计365
实务焦点366
15.1.1 分权化的组织结构369
15.1 分权化的特性369
引言369
15.1.2 分权化的效益371
15.1.3 分权化的成本373
15.2.1 成本中心374
15.2 责任中心374
15.2.4 投资中心376
15.2.3 利润中心376
15.2.2 收入中心376
15.3.2 责任会计的释例377
15.3.1 责任会计的意义377
15.3 责任会计377
15.3.3 责任会计的特质378
15.3.4 绩效报告的释例381
15.3.5 对责任会计的挑战383
15.4.3 激励性384
15.4.2 控制性384
15.4 责任会计的行为面384
15.4.1 信息性384
15.5.1 投资利润率385
15.5 投资中心的绩效衡量385
15.5.2 采用投资利润的问题386
15.5.3 剩余利润387
15.5.4 绩效指标的选择389
15.5.5 盈亏与投资额的衡量问题390
15.5.6 部门绩效评估的其他争议391
关键词392
思考题393
课后复习393
讨论题395
自我评量396
第16章 内部转移价格与服务部门成本分摊399
实务焦点400
16.1.1 转移价格的评估准则402
16.1 内部转移价格402
引言402
16.1.2 转移价格的一般通则404
16.1.3 设定转移价格的方法405
16.2 选择利润指标409
16.3.2 三阶段的成本分摊411
16.3.1 成本分摊的定义411
16.3 成本分摊的意义411
16.3.3 成本分摊的目的412
16.4.1 选择适当的分摊基础413
16.4 成本分摊的基础413
16.4.2 分摊预算或实际成本414
16.4.3 根据成本性态分摊415
16.5 服务部门成本分摊的方法416
16.5.1 直接分摊法417
16.5.2 逐步分摊法419
16.5.3 相互分摊法420
思考题422
课后复习422
关键词422
讨论题424
自我评量425
第17章 管理会计的新趋势431
第四篇 对内深化篇431
实务焦点432
17.1.1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计算机辅助制造434
17.1 制造环境的改变434
引言434
17.1.3 计算机整合制造系统435
17.1.2 弹性制造系统435
17.1.4 电子化企业437
17.2.1 设备购置438
17.2 管理会计的冲击438
17.2.2 成本控制439
17.2.4 绩效评估440
17.2.3 产品成本440
17.3 适时系统的特性442
17.4 适时成本法445
17.5.1 生产率447
17.5 绩效评估的相关考量447
1 7.5.2 质量成本448
关键词449
思考题450
课后复习450
讨论题452
自我评量454
第18章 作业基础成本管理制度457
实务焦点458
18.1.1 基本概念460
18.1 作业基础成本管理制度的介绍460
引言460
18.1.2 发展趋势461
18.1.3 实施作业基础成本管理制度之先决条件462
18.2 作业基础成本法463
18.2.1 实施基本步骤464
18.2.2 有附加价值作业和无附加价值作业465
18.3 成本动因分析466
18.3.1 成本动因的类型467
18.4 作业基础成本管理制度的释例470
18.3.2 工作点管理会计470
18.5 作业基础预算应用473
关键词475
思考题476
课后复习476
讨论题477
自我评量478
第19章 质量管理与内部控制481
实务焦点482
19.1.1 生产者的质量观念484
19.1 质量的意义484
引言484
19.2 全面质量管理486
19.1.2 顾客的质量观念486
19.3.1 质量成本的形态488
19.3 质量成本488
19.3.2 衡量质量成本490
19.4.1 内部控制定义493
19.4 内部控制的定义与要素493
19.4.2 内部控制组成要素494
19.4.3 ISO与内部控制496
19.5.1 电子化企业的认识497
19.5 电子化企业对内控的影响497
19.5.2 建立标准内控制度的执行步骤499
19.5.3 强化组织内控绩效500
19.5.4 员工分层负责501
思考题502
课后复习502
关键词502
讨论题504
自我评量507
第20章 目标成本计算与成本企画511
第五篇 对外扩展篇511
20.1 成本企画与目标成本计算概述512
20.1.1 成本企画及其对管理会计方法体系的拓展512
20.1.2 成本企画实施方法概说512
20.1.3 目标成本计算的基本思想513
20.2 目标成本计算构造的基本研究514
20.2.1 对目标成本计算构造的基本认识514
20.2.2 目标成本设定计算——目标售价与目标利润率的设定515
20.2.3 目标成本分解计算——按功能、结构、成本要素和人员的展开518
20.2.4 目标成本对比估算——成本表及其运用520
20.3 会计层面:目标成本计算构造的深入解析520
20.3.1 具有前馈特色的两种事前计划值对比521
20.3.2 目标一致的战略性成本分解与估算521
20.4 技术层面:以价值工程手段实施产品策划和开发522
20.4.1 产品策划阶段实施“市场VE”的基本思路522
20.4.2 产品开发阶段实施“开发VE”的基本思路524
20.5 组织层面:配合创新的协调措施527
20.5.1 对成本企画组织构造的一个基本认识527
20.5.2 日本佳能公司成本企画的组织实施528
关键词531
复习思考题532
第21章 生命周期成本管理会计533
21.1 生命周期成本的由来及其发展534
21.2 产品生命周期成本的构成535
21.3 生产者成本与消费者成本的研究536
21.3.1 对生产者成本的考察536
21.3.2 对消费者成本的考察537
21.4 从生命周期成本计算到生命周期成本会计539
关键词540
复习思考题541
第22章 战略管理与战略管理会计542
22.1 战略管理543
22.1.1 正确制定竞争战略是企业盛衰成败的关键所在543
引言543
22.1.2 战略管理是一种“谋深计远”的高层次管理544
22.1.3 价值链分析是企业战略管理创造和提高竞争优势的基本途径553
22.1.4 《孙子兵法》的战略思想可为现代企业战略管理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558
22.2 战略管理会计560
22.2.1 战略管理会计是现代管理会计的丰富与发展560
22.2.2 战略管理会计的主要特点561
22.2.3 战略管理会计基本内容的几个重要方面564
关键词582
复习思考题583
第23章 标杆管理制度584
实务焦点585
引言586
23.1 实施标杆制度的动机586
23.2 标杆制度的缘起与定义587
23.2.1 标杆制度的缘起587
23.2.2 标杆管理的定义588
23.3 目标成本的应用591
23.4 标杆管理与创造优势592
23.5 执行成功的关键因素594
关键词596
课后复习597
思考题597
讨论题599
自我评量601
第六篇 新发展篇605
第24章 平衡计分卡605
实务焦点606
引言608
24.1 平衡计分卡的缘起608
24.2 平衡计分卡架构609
24.3 平衡计分卡的理论611
24.4 建构平衡计分卡的程序613
24.5 平衡计分卡的应用616
24.5.1 营利事业的应用617
24.5.2 非营利事业的应用618
关键词618
课后复习619
思考题619
讨论题622
自我评量624
第25章 企业资源规划626
实务焦点627
25.1 企业资源规划的发展与定义629
25.1.1 发展过程629
引言629
25.1.2 企业资源规划的定义631
25.1.3 主要功能与模块631
25.2 系统导入的考量633
25.2.1 企业e化的成本考量634
25.2.2 效益评估635
25.3 供应链管理636
25.3.1 电子化作业流程636
25.3.2 电子商务的效益637
25.3.3 供应链管理638
25.4 顾客关系管理639
25.5 企业电子化的注意事项642
25.5.1 专业人才的培育642
25.5.2 应用软件的选择643
25.5.3 窗体的改变644
关键词644
课后复习645
思考题645
讨论题648
自我评量650
第26章 智力资产与智力资本会计原理652
26.1 对“人资源”构成要素认识的深化653
26.2 培育创新能力,激活“智力资源”654
26.3 智力资产与智力资本的经济学剖析656
26.4 智力资产与智力资本的计量特性657
26.4.1 计量智力资产与智力资本的新的方法论657
26.4.2 新方法论的具体应用658
关键词659
复习思考题660
第27章 知识经济条件下管理会计的新特点661
27.1 知识经济管理上的基本特征662
27.1.1 管理特征从物本管理向人本、智本管理发展662
27.1.2 管理思维从科学思维方式向人文思维方式转变663
27.1.3 管理决策目标从“最优化”向“满意性”转变664
27.2 管理会计的新特点665
27.2.1 管理会计新方法论的开创666
27.2.2 决策支持模式从科学观向人文观转变667
27.2.3 为“知识创新”服务的管理会计新体系的创建667
关键词670
复习思考题671
参考书目672
热门推荐
- 2894472.html
- 553772.html
- 3072988.html
- 591890.html
- 59345.html
- 138014.html
- 2169075.html
- 171643.html
- 798073.html
- 66277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6585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6941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6059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0303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7529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3171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7316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8194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9405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946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