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劳动合同法实务指南 中英文对照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姜俟禄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信出版社
- ISBN:9787508615615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674页
- 文件大小:27MB
- 文件页数:703页
- 主题词:劳动合同法-中国-基本知识-汉、英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劳动合同法实务指南 中英文对照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中国劳动法概况2
[1-000]本章涉及的主要法律法规2
中国劳动法概况2
[1-005]中国人力资源成本的构成2
[1-010]人力资源总监的责任3
中国劳动法的体系5
[1-015]劳动基准法5
[1-020]劳动合同法6
[1-025]集体合同法6
[1-030]安全生产法6
[1-035]社会保险法7
[1-040]劳动争议处理法7
中国劳动法的主要特点9
[1-045]个人劳动关系占据主要地位9
[1-050]集体劳动关系尚未起到重要作用9
[1-055]规定较为简单,执法人的权力较大9
[1-060]地方立法影响较大9
中国劳动法的适用范围10
[1-065]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10
[1-070]雇主的类型11
[1-075]劳动关系的确认12
外资进入中国人才市场13
[1-080]概述13
[1-085]中国人才市场正式开放14
[1-090]中国人才市场政策取向14
中外合资人才中介机构15
[1-095]概念15
[1-100]设立条件15
[1-105]设立程序16
[1-110]注意事项16
中国劳动法的执法机构17
[1-115]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17
[1-120]全国统一咨询电话17
第2章 境外人士在华就业管理20
[2-000]本章涉及的主要法律法规20
外国人在华就业管理21
[2-005]概述21
[2-010]外国人在中国就业的法律关系分析21
外国人在华就业许可22
[2-015]外国人在华就业应当符合的条件22
[2-020]外国人就业许可申请及审批程序23
外国人在华就业的签证及入境24
[2-025]签证申请和手续24
[2-030]不准入境的情况24
[2-035]阻止出入境的情况25
外国人在华就业的就业证25
[2-040]就业证申请25
[2-045]就业证有效范围25
外国人在华的居留证25
[2-050]居留证申请25
[2-055]居留证有效期限26
[2-060]居留证申请手续26
[2-065]居留证的变更26
[2-070]居留证持有人的迁移26
[2-075]居留证的缴验和查验27
[2-080]申请在中国永久居留27
[2-085]申请在中国永久居留的条件27
[2-090]特定外国人在中国就业的程序28
外国人在中国的劳动关系管理30
[2-095]外国人在中国的劳动关系管理30
[2-100]就业许可、就业证及居留证管理31
[2-105]外国人在中国就业期间的其他管理32
台、港、澳居民在内地就业管理33
[2-110]概述33
[2-115]台、港、澳人员在内地就业的形式及法律关系33
台、港、澳人员在内地就业的许可34
[2-120]台、港、澳人员在内地就业的条件34
[2-125]台、港、澳人员在内地就业的许可(就业证)34
[2-130]《台港澳人员就业证》申请材料35
[2-135]《台港澳人员就业证》审批程序35
[2-140]台、港、澳人员在内地就业的备案手续36
台湾居民往来大陆的手续36
[2-145]台湾居民往来大陆的申请机关36
[2-150]台湾居民往来大陆的申请手续36
[2-155]不予批准的情况37
香港、澳门居民来往内地的手续37
[2-160]香港、澳门居民来往内地的申请37
[2-165]暂住登记38
[2-170]不予批准的情形38
台、港、澳人员在内地就业的劳动关系管理38
[2-175]台、港、澳人员在内地就业的劳动合同38
[2-180]台、港、澳人员在内地就业的社会保险38
[2-185]台、港、澳人员在内地就业的就业证管理38
第3章 特殊用工形式42
[3-000]本章涉及的主要法律法规42
非全日制用工42
[3-005]劳动用工制度的重要形式42
[3-010]非全日制用工概念42
[3-015]对非全日制用工的管理和服务43
[3-020]非全日制用工的工作时间44
非全日制用工劳动关系44
[3-025]劳动关系建立44
[3-030]劳动合同形式45
[3-035]劳动合同内容45
[3-040]试用期45
[3-045]劳动合同终止45
[3-050]非全日制用工的劳动争议处理46
非全日制用工的工资支付46
[3-055]工资支付46
[3-060]小时工资标准46
非全日制用工的社会保险47
[3-065]非全日制用工的基本养老保险47
[3-070]非全日制用工的基本医疗保险47
[3-075]非全日制用工的失业保险48
[3-080]非全日制用工的工伤保险48
劳务派遣48
[3-085]劳务派遣概述48
[3-090]劳务派遣的优点和缺点49
[3-095]劳务派遣企业的设立和管理50
劳务派遣下的三方法律关系50
[3-100]劳务派遣企业50
[3-105]实际用人单位51
[3-110]被派遣员工(劳动者)52
[3-115]劳动合同(劳务派遣公司与劳动者之间)52
[3-120]劳务派遣协议54
[3-125]聘用协议55
被派遣员工的工资56
[3-130]劳务派遣企业的工资支付义务56
[3-135]实际用人单位的工资支付义务57
[3-140]被派遣员工的个人所得税57
[3-145]被派遣员工的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的承担58
劳务派遣中的争议解决58
[3-150]劳务派遣企业与实际用人单位之间的争议58
[3-155]实际用人单位与被派遣员工之间的争议59
[3-160]劳务派遣企业与被派遣员工之间的争议59
[3-165]劳务派遣中争议的第三人或者共同被诉人问题59
第4章 招聘62
[4-000]本章涉及的主要法律法规62
[4-005]招聘制度概述63
招聘广告63
[4-010]招聘广告63
[4-015]招聘广告的禁止性规定63
聘用前背景调查64
[4-020]概述64
[4-025]在先劳动合同终止确认64
[4-030]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的调查65
[4-035]特殊行业的聘用前背景调查66
[4-040]聘用前调查的事先通知或同意66
[4-045]聘用前调查的方式67
就业歧视67
[4-050]概述67
[4-055]《就业促进法》68
[4-060]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68
[4-065]就业歧视与用人自主权并不冲突70
隐私权70
[4-070]隐私权的含义70
[4-075]有关隐私权的规定70
入职体检71
[4-080]入职体检与职位要求71
[4-085]用人单位对入职体检的法律注意事项71
劳动用工备案制度72
[4-090]办理劳动用工备案72
[4-095]劳动用工备案的内容73
[4-100]办理用工备案的时间要求73
[4-105]办理用工备案手续的部门73
招聘中的禁止74
[4-110]用人单位在招聘中的禁止74
[4-115]禁止招聘人员75
第5章 劳动合同78
[5-000]本章涉及的主要法律法规78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概述80
[5-005]《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80
[5-010]《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80
[5-015]《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适用主体80
[5-020]《劳动合同法》的效力81
[5-025]《劳动合同法》的生效82
发出工作邀请函82
[5-030]工作邀请函的内容82
[5-035]工作邀请函的格式83
[5-040]工作邀请函的语言文字83
[5-045]工作邀请函的发出人83
[5-050]工作邀请函与劳动合同的关系83
订立劳动合同84
[5-055]建立劳动关系84
[5-060]订立劳动合同85
[5-065]用人单位拖延不签订劳动合同的损害赔偿85
[5-070]订立劳动合同的基本法律要求88
[5-075]劳动合同主体90
[5-080]无效劳动合同92
[5-085]唯一劳动合同及例外92
事实劳动关系93
[5-090]事实劳动关系的概念93
[5-095]自始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而形成的事实劳动关系93
[5-100]未以书面形式续订劳动合同而形成的事实劳动关系95
[5-105]无效劳动合同而形成的事实劳动关系95
[5-110]双重劳动关系而形成的事实劳动关系96
特殊人员劳动合同的签署与变更96
[5-115]国有企业厂长、经理和有关经营管理人员96
[5-120]派出到合资、参股单位的职工97
[5-125]长期外借人员、带薪上学的人员以及其他非在岗人员97
[5-130]在校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勤工助学97
制定符合企业要求的劳动合同文本98
[5-135]劳动合同的作用98
[5-140]政府提供的劳动合同样本98
[5-145]签订劳动合同应当注意的问题98
[5-150]劳动合同文本的语言文字99
劳动合同的内容要求100
[5-155]劳动合同的形式和期限100
[5-160]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100
[5-165]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102
[5-170]劳动合同必备条款102
[5-175]劳动合同的履行地104
[5-180]有关劳动合同内容的其他规定104
劳动合同中的试用期105
[5-185]劳动合同中的试用期105
[5-190]试用期的法定期限106
[5-195]不适用试用期的情形106
[5-200]见习期、学徒期、实习期和试用期107
[5-205]试用期工资108
[5-210]试用期的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与福利108
保密条款109
[5-215]商业秘密的概念109
[5-220]保护商业秘密的必要性109
[5-225]保护商业秘密的措施110
[5-230]保密条款需协商订立110
[5-235]违反保密条款的法律责任111
竞业限制条款111
[5-240]竞业限制的概念111
[5-245]竞业限制的法律依据112
[5-250]竞业限制的主体112
[5-255]竞业限制的范围112
[5-260]竞业限制期限113
[5-265]竞业限制补偿金113
[5-270]违反竞业限制的违约责任114
[5-275]新用人单位可能承担违约责任114
[5-280]滥用解雇权与竞业限制115
禁止招揽115
[5-285]招揽115
[5-290]禁止招揽116
[5-295]禁止招揽的法律效力116
有关术语解释及其他117
[5-300]“解释权”和“最终解释权”117
[5-305]劳动合同的“抵押金”117
[5-310]“特种作业”及“特种作业资格”118
[5-315]法律规定的其他劳动权利119
[5-320]“日工资”和“小时工资”119
[5-325]不能胜任工作119
[5-330]对用人单位利益造成“重大损害”120
[5-335]劳动合同订立时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120
[5-340]“依照企业破产法规定进行重整”及“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120
[5-345]裁减人员120
第6章 工会、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6-000]本章涉及的主要法律法规122
企业的民主管理124
[6-005]企业民主管理概述124
[6-010]职工代表大会制度124
[6-015]职工代表大会工作机构(工会)124
[6-020]外商投资企业中劳动者参加民主管理的形式125
[6-025]工会组建集中行动和工会未来工作方向125
职工代表大会制度126
[6-030]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的概念126
[6-035]职工代表大会职权126
[6-040]职工代表大会与工会不能相互代替127
[6-045]国有企业的职工代表大会和职工董事127
工会128
[6-050]工会的概念128
[6-055]工会的性质128
[6-060]工会的职能128
[6-065]《公司法》中的工会、职工董事和职工监事129
工会经费130
[6-070]工会的会费和办公场所130
[6-075]工会经费来源130
[6-080]工会经费的管理和分成130
[6-085]工会经费的用途131
工会财产131
[6-090]工会财产131
[6-095]工会财产的所有权界定132
[6-100]工会所属企事业单位133
[6-105]工会兴办企业的程序及经营133
[6-110]工会组织变更和破产时的财产处理133
工会组织体系134
[6-115]统一的工会组织体系134
[6-120]基层工会委员会135
[6-125]地方工会135
[6-130]产业工会135
工会委员会和委员135
[6-135]工会委员会135
[6-140]选举工会委员136
[6-145]工会委员的待遇136
[6-150]工会主席的待遇137
集体协商137
[6-155]集体协商的概念137
[6-160]集体协商的原则138
集体协商的义务138
[6-165]一方不得拒绝另一方的协商要求138
[6-170]不得阻挠集体协商138
[6-175]侵害协商代表权益的法律责任139
[6-180]真诚协商139
集体协商的代表和人员140
[6-185]集体协商代表的产生140
[6-190]集体协商代表的职责140
[6-195]集体协商的首席代表141
[6-200]集体协商中的外聘代表141
集体协商的程序141
[6-205]集体协商的程序141
[6-210]集体合同协商会议程序142
[6-215]集体协商的内容143
[6-220]集体协商争议的协调处理143
集体合同144
[6-225]集体合同的概念144
集体合同的种类144
[6-230]综合集体合同与专项集体合同144
[6-235]区域性、行业性集体合同145
集体合同的主要内容146
[6-240]主要内容概述146
[6-245]主要内容147
集体合同的订立149
[6-250]草案的讨论149
[6-255]集体合同的审查149
[6-260]集体合同的扩展效力150
集体合同的履行和争议150
[6-265]集体合同的争议解决150
集体合同的有效期、续订和终止151
[6-270]集体合同的有效期151
[6-275]集体合同的续订151
[6-280]集体合同的终止151
集体合同的变更和解除151
[6-285]集体合同变更和解除的概念151
[6-290]变更和解除的法律规定152
[6-295]变更和解除的程序152
集体合同与劳动合同的关系153
[6-300]集体合同的特点153
[6-305]集体合同与劳动合同的关系154
第7章 内部劳动规则与处罚156
[7-000]本章涉及的主要法律法规156
内部劳动规则157
制定内部劳动规则157
[7-005]内部劳动规则157
[7-010]人力资源管理的依据158
[7-015]法院审理案件的依据158
[7-020]员工维权的依据158
制定内部劳动规则的法律要求159
[7-025]法律要求159
[7-030]制定者合法159
[7-035]内容合法159
[7-040]程序合法160
对员工进行内部劳动规则的培训162
[7-045]培训依据162
[7-050]培训范围162
[7-055]培训方式及证据保留162
[7-060]内部劳动规则的内容163
[7-065]内部劳动规则更新164
岗位聘用管理165
[7-070]岗位聘用管理的作用165
[7-075]岗位聘用协议165
电子邮件和网站管理165
[7-080]电子邮件和网站的管理165
[7-085]制定电子邮件和网站管理制度166
工作场所性骚扰的预防166
[7-090]性骚扰的定义166
[7-095]工作场所性骚扰的预防167
对违反企业内部劳动规则的处罚167
用人单位处罚权的依据167
[7-100]中国法律赋予了用人单位处罚权167
[7-105]用人单位处罚权的行使167
[7-110]用人单位行使处罚权的原则168
[7-115]内部处罚的法律要求169
内部处罚的证据使用170
[7-120]证人证言170
[7-125]电脑贮存资料170
[7-130]复印件171
[7-135]传真件172
[7-140]内部处罚的一般程序172
[7-145]内部处罚的前提173
内部处罚的形式175
[7-150]处罚的种类175
[7-155]罚款的适用175
[7-160]最低工资标准176
[7-165]最低工资标准的内涵176
[7-170]合理赔偿177
第8章 培训和考核180
[8-000]本章涉及的主要法律法规180
职业培训制度180
[8-005]职业培训制度180
培训合同181
[8-010]培训合同的内容181
[8-015]培训合同的工资福利待遇182
[8-020]培训合同的服务期限183
[8-025]培训费的支付183
[8-030]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185
[8-035]劳动者支付违约金的情形185
[8-040]劳动者不需支付违约金的情形186
绩效考核187
[8-045]绩效考核概述187
[8-050]绩效考核制度187
[8-055]参加绩效考核的员工188
[8-060]绩效考核周期188
[8-065]绩效考核标准及职位分析188
[8-070]绩效考核的实施189
[8-075]绩效考核结果及人事决策189
[8-080]绩效考核记录190
第9章 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192
[9-000]本章涉及的主要法律法规192
[9-005]概述194
工作时间194
法定工作时间194
[9-010]标准工时制度194
[9-015]计件工时制度195
[9-020]不能实行标准工时制度的情况195
[9-025]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每周工作超过40小时但不超过44小时,且不作延长工作时间处理的情况196
不定时工作时间196
[9-030]概念196
[9-035]工资计发及休息休假196
[9-040]适用条件197
综合计算工作时间197
[9-045]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197
[9-050]适用条件198
[9-055]综合计算工时制中在某一具体日(或周)延长工作时间的处理198
[9-060]实际工作时间总数超过综合计算周期内法定标准的处理199
不定时和综合计时工作制的审批199
[9-065]报批手续199
[9-070]报批手续所需一般材料200
延长和缩短工作时间200
[9-075]延长工作时间200
[9-080]休息日和节假日延长工作时间201
[9-085]可以组织劳动者加班加点的情形201
[9-090]违规延长工作时间应受处罚202
[9-095]缩短工作时间202
法定休息时间203
[9-100]法定假日203
[9-105]部分公民放假的节日及纪念日204
休假205
[9-110]事假205
病假和医疗期205
[9-115]病假205
[9-120]医疗期205
[9-125]员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的医疗期205
[9-130]医疗期的延长206
[9-135]医疗期内累计病休时间206
[9-140]试用期内是否有医疗期207
[9-145]医疗期满劳动关系的处理207
产假及陪护假208
[9-150]产假208
[9-155]晚育奖励假208
[9-160]陪护假208
婚丧假209
[9-165]婚假和丧假209
[9-170]晚婚奖励假209
[9-175]再婚员工的婚假210
探亲假210
[9-180]探亲假210
[9-185]外商投资企业是否有探亲假210
年休假211
[9-190]带薪年休假211
[9-195]不享受当年度年休假的情形211
[9-200]不享受下一年度年休假的情形212
[9-205]年休假的统筹安排212
[9-210]年休假的期限计算213
[9-215]职工应休未休年休假的工资补偿214
[9-220]用人单位违反年休假规定的法律责任215
第10章 劳动合同的变更、解除、终止及续订[10-000]本章涉及的主要法律法规218
劳动合同的变更220
[10-005]协商一致原则220
[10-010]协商一致原则的例外220
[10-015]名称变更以及用人单位的合并或者分立221
[10-020]协商变更的程序221
[10-025]劳动合同的中止221
劳动合同的解除221
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221
[10-030]劳动者可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221
[10-035]用人单位可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222
劳动合同的协商解除223
[10-040]协商解除的法律依据223
[10-045]协商解除的法律要求223
试用期期间解除劳动合同224
[10-050]试用期的确定224
[10-055]试用期的适用对象225
[10-060]试用期期间的单方解除权225
[10-065]用人单位单方解除权的行使226
[10-070]劳动者单方解除权的行使227
因员工违法、违纪解除劳动合同228
[10-075]用人单位的单方解除权228
[10-080]单方解除权行使的程序230
[10-085]无须给付经济补偿金231
[10-090]无须提前通知231
[10-095]劳动者赔偿损失231
[10-100]培训费赔偿额的确定232
因员工患病解除劳动合同232
[10-105]劳动者患病解除劳动合同232
[10-110]延长医疗期233
[10-115]医疗期的计算期间234
[10-120]解除劳动合同的法律要求234
[10-125]给付经济补偿金235
[10-130]给付医疗补助费235
因劳动者不胜任而解除劳动合同235
[10-135]劳动者被证明不胜任工作235
[10-140]经过培训或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236
[10-145]解除劳动合同的法律要求236
[10-150]给付经济补偿金237
因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而解除合同237
[10-155]解除条件237
[10-160]法律要求238
[10-165]给付经济补偿金239
企业裁员239
[10-170]概念239
[10-175]企业可以裁减人员的情形240
[10-180]程序241
[10-185]禁止适用人员241
[10-190]优先留用人员242
[10-195]给付经济补偿金242
[10-200]被裁减人员的权利242
劳动者因个人原因辞职242
[10-205]无须征得用人单位同意242
[10-210]提前通知243
[10-215]采用书面形式243
[10-220]不享有经济补偿金243
劳动者因用人单位违约或违法“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244
[10-225]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244
[10-230]因劳动条件违法违约而提出解除245
[10-235]因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而提出解除245
[10-240]因未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而提出解除245
[10-245]因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损害劳动者权益而提出解除246
[10-250]因用人单位原因导致劳动合同无效而提出解除246
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因用人单位违约或违法)246
[10-255]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因用人单位违约或违法)246
[10-260]强迫劳动247
[10-265]用人单位的法律责任247
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规定248
[10-270]禁止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248
[10-275]解除劳动合同书面通知的送达248
[10-280]用人单位未依法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249
[10-285]用人单位对劳动者的损害赔偿(一)249
[10-290]用人单位对劳动者的损害赔偿(二)250
[10-295]劳动者因患职业病或因工负伤劳动关系的处理252
劳动合同的终止253
[10-300]劳动合同的终止253
[10-305]法律要求255
[10-310]工伤职工的劳动合同终止256
[10-315]劳动合同期满后事实劳动关系的处理256
[10-320]劳动合同文本的保存256
[10-325]劳动合同到期终止的例外256
劳动合同的续订257
[10-330]概念257
[10-335]法律要求257
[10-340]因续订而导致的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258
经济补偿金258
[10-345]经济补偿金258
[10-350]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金259
[10-355]未按规定给予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的额外经济补偿金259
[10-360]支付低工资的经济补偿金260
[10-365]克扣、拖欠工资的经济补偿金260
[10-370]应得工资260
[10-375]不属于工资的范围260
[10-380]工作年限的一般计算261
[10-385]工作年限的推定261
经济补偿金的税收262
[10-390]个人所得税262
[10-395]应纳税额及纳税方式262
[10-400]免征对象263
[10-405]可扣除的收入范围263
[10-410]不对一次性经济补偿重复征税263
第11章 并购、解散及破产中的劳动关系处理[11-000]本章涉及的主要法律法规266
并购中的劳动关系处理267
[11-005]并购的概念和法律适用267
[11-010]企业兼并收购的表现形式268
[11-015]业务并购中的劳动关系变化269
[11-020]全部股权并购中的劳动关系的变化271
[11-025]部分股权并购中的劳动关系的变化271
[11-030]资产并购中的劳动关系的变化271
[11-035]股权置换中的劳动关系的变化272
[11-040]结论272
公司解散的劳动关系处理273
[11-045]公司解散的事由273
[11-050]劳动合同即行终止273
[11-055]公司解散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274
[11-060]公司关闭并进行资产转让情形下劳动合同的变更274
企业破产中的劳动关系的处理274
[11-065]企业破产的法律适用274
[11-070]破产重整与企业裁员275
[11-075]宣告破产与劳动合同终止276
[11-080]企业破产中的职工权益保护277
企业解散及破产中员工安置涉及的相关问题278
[11-085]补缴社会保险问题278
[11-090]企业高级管理人员的补偿限制问题279
[11-095]工会经费的处理280
[11-100]经济补偿过低的处理281
热门推荐
- 2422147.html
- 1640348.html
- 1324185.html
- 1473532.html
- 3763155.html
- 2797406.html
- 102107.html
- 58965.html
- 846012.html
- 201581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8583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8818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9957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3745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3944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9787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6444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5829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5443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113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