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维纳斯的腰带 创作美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童庆炳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 ISBN:7532122719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515页
- 文件大小:19MB
- 文件页数:55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维纳斯的腰带 创作美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历史提供的答案——文学观念的历史演变及其原因1
一 文学四要素和六种文学观念3
1 文学四要素3
2 再现说4
3 表现说8
4 实用说10
5 客观说12
6 体验说14
7 自然说16
二 文学观念发展变化的社会心理原因23
2 表现说与人类的青年心理24
1 再现说与人类的童年心理24
3 人类心理的成熟期与文学观念的变化25
三 文学观念变化与文学自身演变规律29
1 文学发展总趋势29
2 文学发展的矛盾运动30
第二章 文学的山川、大海和蓝天——文学的多维结构和多种性质32
一 文学性质的把握与方法论的改变33
1 元素论方法的兴衰及其对文学研究方法的影响33
2 整体论方法的兴起和对20世纪文学理论发展的简要回顾35
二 文学的结构图式和多种性质42
1 人的活动所形成的两根轴线44
2 文学的结构图式及其构成因素47
1 文学的三级性质55
三 文学五十元55
2 文学五十元表57
第三章 偷维纳斯的腰带——作为文学的艺术特性的审美场59
一 文学的艺术特性——文学的“格式塔质”59
1 文学的“格式塔质”59
2 “格式塔质”与“审美场”61
二 文学“审美场”的内涵和实现64
1 “审美场”的含义64
2 “审美场”与体验67
三 “审美场”在文学作品中的形态71
1 中国古代:“气”、“神”、“韵”、“境”、“味”71
2 西方:“表现性”与“异质同构”79
第四章 文学赖以栖身的家园——作为文学符号特性的语言89
一 语言是文学的载体和对象90
1 “语言论”的文学特性论的根据92
2 文学话语的“互义性”97
二 面对审美体验时的语言痛苦104
1 “言不尽意”的产生106
2 “文外之重旨”的理想107
三 文学语言的深层特征111
1 文学语言的内指性111
2 文学语言的本初性114
3 文学语言的陌生化122
第五章 “庄严的谎话”——作为文学基本品格的艺术真实132
1 文学必须是善的,但善必须以真为伴133
一 善与美必须以真为伴133
2 文学必须是美的,但美也必须以真为伴135
3 文学的真实性使文学具有真正的历史品格136
二 艺术真实的基本前提——假定性138
1 “把谎话说得圆”138
2 文学假定性的意义141
三 艺术真实的含义及其演变147
1 艺术真实的含义147
2 艺术真实含义的演变156
四 艺术真实的创造——主要特征与原生状态158
1 要捕捉描写对象的主要特征158
2 展示生活的原生状态162
第六章 添写人生的“新字”——作为文学内核的艺术真理168
一 文学史上人们怎样为诗辩护169
1 第一次为诗辩护——在宗教面前的诗辩169
2第二次为诗辩护——在科学面前的诗辩173
3第三次为诗辩护——在高科技面前的诗辩178
4中国的诗辩181
二 艺术真理与“元话语”182
1 艺术真理存在的依据182
2 艺术真理诸层面186
3 艺术真理作为“元话语”192
三 艺术真理的特征196
1 艺术真理的客观性196
2 艺术真理的具体性198
3 艺术真理的建构性202
四 艺术真理的发现与锻炼203
1 寻找交切点204
2 对司空见惯的事物投以新的一瞥206
第七章 “一花一世界”——文学对象的内涵整体性209
一 别林斯基的一个理论失误210
1 艺术与科学的差别仅在形式吗210
2 别林斯基理论的矛盾211
二 整体性——活生生的人的世界215
1 外部与内部的统一216
2 现象与本质的统一218
3 整体性与作品结构的有机联系223
1 追求内涵整体性226
三 整体性——对象的限定与内涵的无穷226
2 “拟容”有限,“取心”无限228
四 同构对应——获得整体性的途径231
1 本质关系在“精神结构”232
2 “精神结构”作为社会的现象233
3 文学创作中的“同构对应”234
4 作品的深刻性在“同构对应”235
第八章 把自然解放出来——文学反映对象的心理场效应237
一 心物关系——文学创作的难题238
1 我国古人的回答239
2 外国人的回答241
3 马克思主义的回答243
1 物理境与心理场246
二 从物理境转入心理场246
2 作家与科学家的不同选择249
三 心理场的三个层次与两种类型254
1 浅度心理场——“眼中之竹”255
2 深度心理场——“胸中之竹”256
3 形式化心理场——“手中之竹”257
第九章 伟大而珍贵的馈赠——作家的童年经验260
一 童心与诗心的同与异261
1 儿童的“赤子之心”与作家的“真诚之心”262
2 “原始思维”与移情机制268
3 稚气的幻想与创造性想象271
二 童年经验对文学创作的影响方式273
1 童年经验作为审美对象进入创作过程274
2 童年经验作为先在意向结构对创作的影响277
3 童年经验作为创作的动力源286
三 保持童心和利用童年经验289
1 保持童心与社会化阻滞290
2 童年经验与距离化293
第十章 返回人类精神的故园——作家的原型经验295
一 原型意象及其发生机制295
1 原型的普遍性和发生机制297
2 原型情境呈现对创作的意义299
二 原型意象特征及其置换原理304
1 原型的主要特征305
2 原型的置换原理310
1 加入文学“社会”317
三 原型理论对文学创作的启示317
2 超越私人性319
第十一章 “穷苦之言易好”——作家的审悲经验320
一 人生的苦难向审美的愉悦的转化321
1 距离对苦难的美化323
2 艺术形式对苦难的征服329
3 净化导致痛感的缓和与转换330
4 审悲与获得真理的快慰333
5 审悲与生命力的活跃334
二 文学创作中化悲为美的基本条件335
1 描写对象的价值性335
2 距离的微妙调整338
3 美丽地描写悲哀341
第十二章 “美玉出乎丑璞”——作家的审丑经验345
一 生活丑向艺术美的转化346
1 丑是一种背景,用以衬托美的丽质347
2 丑往往比美更能提示内在的真实和激发美感349
3 对丑的揭露、谴责和批判,是令人愉快的352
4 形式美对内容丑的征服与消融353
二 文学创作中化丑为美的基本条件356
1 审美理想的烛照356
2 真实地揭示丑的形态及其内在本质358
3 以艺术形式改变丑的色调和音调362
第十三章 “第二只眼睛”——作家的艺术知觉力368
1 艺术知觉与普通知觉的区别370
一 艺术知觉的特征与功能370
2 艺术知觉力与作家的基本素质378
二 艺术知觉的生成机制380
1 对象刺激381
2 审美注意382
3 期待一投射383
4 盲点一冲突384
5 领悟一完形387
6 自由境界389
三 艺术知觉力在文学创作中的运用390
1 知觉定势对艺术知觉的支配390
2 保持并发展自己的独特的超越能力394
第十四章 “情者文之经”——作家的艺术情感力397
一 艺术情感的特征与功能399
1 艺术情感与非艺术情感的区别399
2 艺术情感与自然情感的区别401
3 艺术情感与理智情感、道德情感405
二 艺术情感的生成机制409
1 原始唤起410
2 内觉体验413
3 情感形式化420
三 艺术情感力在创作中的运用422
1 自我情感与人类情感的互相搏斗与征服423
2 形式情感与内容情感的互相冲突与征服429
第十五章 “精骛八极,心游万仞”——作家的艺术想象力440
一 艺术想象的特征和功能444
1 以情感为经,以形象为纬446
2 以个性为经,以共性为纬448
二 艺术想象的生成机制451
1 形象累积451
2 记忆意象453
3 创见意象457
4 假遗忘463
5 灵感爆发468
6 创见意象的形式化469
三 艺术想象力在创作中的运用470
1 寻求差异面的平衡状态470
2 处理好放纵与收束的关系474
第十六章 在历史与人文之间徘徊——中国当代文学创作的精神价值取向477
一 三种艺术范式及其精神价值取向478
1 范式A——改革/保守478
2 范式B——人文/改革480
3 范式C——权力/商业资本484
二 历史理性与人文关怀之间的张力486
1 历史理性和人文关怀作为价值尺度486
2 “历史一人文”双重价值取向489
三 工业文明的礼品和哲人的启示503
1 现代工业文明给人类带来的双重“礼品”503
2 青年马克思的启示508
后记514
热门推荐
- 1048641.html
- 2807263.html
- 3847942.html
- 1606645.html
- 339080.html
- 2727618.html
- 2252019.html
- 3285322.html
- 1766621.html
- 103141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067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4947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0700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7950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4615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478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9941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4838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4975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884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