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视觉隐喻与空间转向 思想史视野中的当代视觉文化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视觉隐喻与空间转向 思想史视野中的当代视觉文化
  • 高燕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9067620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294页
  • 文件大小:106MB
  • 文件页数:302页
  • 主题词:视觉-文化-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视觉隐喻与空间转向 思想史视野中的当代视觉文化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引言1

第一章 感官、视觉与观看17

第一节 中国古代思想中的眼睛17

一、感官的自然本性和眼睛的“辨色”功能17

二、儒家的感官伦理:从自然之眼到社会之眼20

三、道家的“内在之眼”23

第二节 西方传统思想中的眼睛31

一、作为感官的五官——与中国思想的巧合31

二、眼睛与认知——眼睛的特殊性42

三、柏拉图对两种眼睛的区分48

第三节 作为能力的视觉与作为行为的观看55

一、观看行为的类型学研究56

二、观看行为的心理学研究59

三、观看行为的文化学分析61

四、观看的基本性质66

第二章 视觉隐喻73

第一节 感官等级制中的视觉中心主义73

一、语言和思想中的视觉隐喻73

二、感官等级制83

三、视觉和其他感官的类型学差异88

第二节 视觉的文化象征意蕴92

一、西方古典时期的模仿92

二、中世纪和启蒙运动时期对光的崇拜96

三、文艺复兴时期的镜子102

四、近代以来的眼睛106

第三节 眼睛的历史性?109

一、眼睛具有历史性110

二、图像的展示方式具有历史性114

三、现代性与眼睛的历史性117

四、小结118

第四节 世界的图像化时代120

一、世界图像化的经验事实与审美的生活化121

二、图像时代的基本性质125

三、划过夜空的流星:图像时代美之表现形式130

第三章 空间转向与视觉隐喻:背景的凸现135

第一节 现代性与后现代性136

一、众声喧哗中的概念游移136

二、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的关系140

第二节 回归肉体之眼:重新“看见”身体145

一、审美现代性145

二、视觉隐喻与身体148

第三节 空间转向152

一、空间转向的经验事实154

二、空间转向的性质和特征156

三、空间转向的结果164

第四节 空间转向与视觉隐喻167

第四章 眼见是否为虚——20世纪西方思想对视觉隐喻的破译173

第一节 视听转换与超现实:本雅明和鲍德里亚对视觉图像的沉思174

一、本雅明:视觉对听觉的胜利174

二、鲍德里亚:“超真实”和符号的“幻象”178

第二节 那喀索斯的凝视:加达默尔对视觉存在论的反思183

一、视觉模仿作为对存在的表现183

二、游戏:旁观者在场的活动187

第三节 新感性与新美学:马尔库塞和威尔什论视觉心理192

一、马尔库塞:视觉感性的社会解放功能192

二、威尔什:视觉图像作为对现实经验的再确认195

第四节 文学中的视觉隐喻:利科和巴特论模仿198

一、保尔·利科:模仿作为时间与叙事的中介199

二、罗兰·巴特:模仿作为文学的一种能力201

第五节 现象学的眼睛:胡塞尔和梅洛—庞蒂205

一、胡塞尔:视觉中心主义的假定205

二、梅洛—庞蒂:眼与心208

第六节 视觉中心主义的坚守或消解:海德格尔和德里达212

一、海德格尔:存在之视觉213

二、德里达:对视觉的“在场”形而上学的消解218

第七节 时尚的目光:西美尔220

一、分离与结合:现代社会中人—人关系的图景221

二、模仿与疏离:时尚的两个向度224

小结228

第五章 视觉文化:视觉隐喻的现实形态233

第一节“全球同步上映”:身份认同危机的话语征候235

一、“全球同步”,“西方”优先237

二、从文化差异到空间差异240

三、好莱坞的文化霸权243

四、“全球同步”的冲动根源245

第二节 通天塔情结与全球化迷思246

一、情感的激流248

二、语言的牢笼250

三、空间的两极252

四、语言的自负抑或传媒的幻象253

第三节 凝视:图像再现中的女性形象255

第四节 空镜子:生命的一个隐喻260

第五节 图像时代的视觉狂欢:论视觉对听觉的入侵266

结论 对当代审美特征的一个尝试性回答272

参考文献278

后记29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