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近代教育史 第3版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陈景磐著;吕达,刘立德修订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 ISBN:7107166301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365页
- 文件大小:21MB
- 文件页数:384页
- 主题词:教育史-中国-近代-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近代教育史 第3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编8
概说8
第一章 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时期的教育11
第一节 清末封建教育的空疏腐化12
一、学校成为科举附庸,官学有名无实12
二、科举考试走向腐化,舞弊司空见惯13
三、思想控制变本加厉,教育内容日趋空疏14
第二节 学习西方、改革教育的嚆矢16
一、龚自珍的教育思想16
二、林则徐的教育思想18
三、魏源的教育思想19
第三节 太平天国的教育改革22
一、太平天国的教育目的、方针与政策23
二、太平天国的教育内容26
三、太平天国的教育方法与措施31
四、外国势力对太平天国的文化侵略40
五、洪仁玕的教育思想43
复习思考题50
第二章 外国列强对中国教育侵略的肇始与扩张51
第一节 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与传教士的涌入52
一、不平等条约为对华文教侵略披上合法外衣52
二、西方传教士充当了文教侵略的急先锋54
第二节 早期教会学校的创办和扩张56
一、基督教在华教育活动的准备56
二、19世纪40~50年代的教会学校57
三、19世纪60年代后教会学校的激增58
第三节 教会教育团体61
一、“中华教育会”61
二、“基督教青年会”70
第四节 教会学校的课程和教材73
一、教会学校的课程73
二、教会学校的教材76
第五节 教会教育的代表人物和中国人民的反洋教斗争77
一、教会教育的代表人物77
二、中国人民的反洋教斗争81
复习思考题85
第三章 洋务运动时期的教育86
第一节 洋务教育产生的历史背景86
一、资本主义列强对中国的冲击及民族危机86
二、封建传统教育的空疏无用及人才危机87
三、近代中外教育交流的滥觞及特点88
第二节 洋务学堂的兴办90
一、外国语学堂和军事、技术学堂91
二、洋务学堂的翻译活动92
三、洋务学堂的成效93
第三节 留学教育的发轫96
一、容闳与幼童留美96
二、早期留欧104
第四节 洋务派的教育思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确立108
一、曾国藩的教育思想108
二、李鸿章的教育思想116
三、张之洞的教育思想130
第五节 对传统教育的改良148
一、改良科举148
二、变通书院149
三、重视私塾,鼓励义学151
复习思考题153
第四章 维新运动时期的教育154
第一节 早期维新教育主张154
一、冯桂芬的教育主张155
二、郑观应的教育主张155
第二节 戊戌变法时期兴起的文教事业158
一、学会159
二、学校160
三、报馆160
第三节 百日维新期间的教育改革及其影响161
一、教育改革措施161
二、历史影响164
第四节 维新派与其他派别在文教方面的论争165
一、维新派与顽固派的论争165
二、维新派与洋务派的论争166
三、维新派与传教士的论争170
第五节 维新派的教育思想172
一、康有为的教育思想172
二、梁启超的教育思想180
三、严复的教育思想190
四、谭嗣同的教育思想197
复习思考题202
下编203
概说203
第五章 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208
第一节 科举制度的进一步改革与废除208
一、科举内容的改革208
二、科举中额的递减208
三、科举制度的废除209
第二节 中国近代学制的建立209
一、学制改革的思想准备209
二、各级各类学堂的发展211
三、癸卯学制的颁布与实施211
第三节 三级教育行政机构的建立226
一、中央教育行政机关226
二、省级教育行政机关226
三、县级教育行政机关227
四、视学制度的建立227
第四节 教育宗旨的厘定227
一、总体教育宗旨227
二、各级各类学堂的具体宗旨228
第五节 留学教育的拓展229
一、朝野对留学的重视及留日运动的形成229
二、留学管理制度的建立231
第六节 教育会的勃兴233
一、教育会的兴起与发展233
二、教育会的管理235
三、教育会与教育行政的关系237
第七节 “新政”时期教育的历史作用及特点238
一、“新政”时期教育的历史作用238
二、“新政”时期教育的特点239
复习思考题244
第六章 辛亥革命时期的教育245
第一节 革命派对封建专制教育和改良主义教育的批判245
一、对封建专制教育的批判245
二、对改良主义教育的批判249
第二节 革命派的社会教育活动251
一、革命派的社会教育主张251
二、革命派社会教育活动的主要方式253
第三节 革命派的学校教育活动256
一、革命派的学校教育主张256
二、上海爱国学社和爱国女学256
三、浙江绍兴大通师范学堂258
第四节 民国初年的学制改革261
一、南京临时政府的教育措施261
二、制订壬子癸丑学制262
三、颁行各级各类学校令263
第五节 封建教育的回潮266
一、袁世凯的复古教育266
二、“孔教会”等的复古教育267
三、对女子教育的限制269
第六节 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教育思想270
一、孙中山的教育思想270
二、蔡元培的教育思想280
第七节 新文化启蒙运动的教育291
一、《新青年》的创刊及其对封建复古教育的抨击291
二、陈独秀的教育思想293
复习思考题296
第七章 帝国主义教育侵略的加强297
第一节 帝国主义的奴化教育与中国封建教育的妥协和勾结298
一、从“孔子或耶稣”到“孔子加耶稣”298
二、帝国主义对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诬蔑301
第二节 加强对高等教育的控制及教会学校网的扩大305
一、加强对高等教育的控制305
二、教会学校网的扩大和教会学校师生的反奴化斗争308
第三节 教会教育团体的发展311
一、改组“中华教育会”311
二、发展“基督教青年会”311
三、成立“中华续行委员会”312
四、组织“中国基督教教育调查团”313
第四节 日本和美国对中国的文教侵略314
一、日本对中国的文教侵略314
二、美国对中国的文教侵略318
复习思考题320
第八章 清末民初的教育思潮与运动321
第一节 军国民教育思潮和国民教育思潮321
一、军国民教育思潮321
二、国民教育思潮325
第二节 实利主义教育思潮和义务教育运动328
一、实利主义教育思潮328
二、义务教育运动332
第三节 国语运动和教材教法革新运动333
一、国语运动333
二、教材教法革新运动335
复习思考题345
第九章 中国近代教育制度的确立346
第一节 五四时期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剧变346
第二节 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及其对中国的影响350
第三节 1922年新学制的建立355
复习思考题362
插图目录363
主要参考文献364
热门推荐
- 867115.html
- 156284.html
- 2678294.html
- 1099326.html
- 2908465.html
- 1870730.html
- 509834.html
- 335981.html
- 2835877.html
- 274200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7003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2472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8351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8826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6084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5402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7188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5536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2752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457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