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政论与史论演变研究 以北宋中至南渡初期为例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政论与史论演变研究 以北宋中至南渡初期为例
  • 曾永义主编;郑芳祥著 著
  • 出版社: 花木兰文化出版社
  • ISBN:9789862547762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314页
  • 文件大小:49MB
  • 文件页数:32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政论与史论演变研究 以北宋中至南渡初期为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研究动机:演变现象何在?1

一、分期2

二、分体5

三、演变现象10

第二节 研究对象与方法11

一、研究对象11

二、研究方法12

第三节 研究回顾23

一、宋代政论与史论的研究成果23

二、南渡初期政论与史论的研究成果24

第四节 研究前瞻27

第二章 宋代政论与史论的创作背景29

第一节 政论与史论创作繁荣的因素29

一、士大夫「同治天下」的政治观29

二、「经世致用」的文学观32

三、史学特盛、资鉴意识33

四、印刷文化34

第二节 政论与史论创作进展/衰退的关键因素36

一、北宋中晚期37

(一)北宋中期:进展因素37

(二)北宋晚期:衰退因素45

二、南渡初期:进展因素49

(一)靖康之难49

(二)「诏群臣言事」频繁50

第三节 小结56

第三章 北宋中至南渡初期政论与史论作者身分演变考索59

第一节 北宋中、晚期:应试者、迁谪与退居者59

一、北宋中期:应举者为主59

(一)以「制科策论」为主的应试者政论与史论60

(二)非应试者的政论与史论64

二、北宋晚期:迁谪与退居者为主67

(一)作者多为迁谪与退居者:苏轼、唐庚、李新、苏辙、周行己67

(二)作者多与苏氏、苏门有渊源:唐庚、李新、周行己、周紫芝71

第二节 南渡初期:增加上言者的身分74

一、作者身分及其时代特色75

(一)应举者:范浚、胡铨75

(二)退居者:李纲、王庭珪、李弥逊、刘子翚77

(三)上言者:胡安国父子、李纲、张浚、王庶、程敦厚82

(四)其他:苏籀、纂崇礼90

二、作者间的交游关系91

(一)胡铨、王庭珪、李弥逊92

(二)胡铨、张浚94

(三)李弥逊、李纲95

(四)胡安国、胡寅、胡宏、刘子翚97

(五)其他个别的交游关系99

三、作者的师承与渊源关系100

(一)私淑二程100

(二)学习二苏100

(三)其他102

第三节 小结:兼论作者身分与政论、史论写作的关联性103

第四章 北宋中至南渡初期政论与史论主要议题演变现象——以「对外关系」为主的观察105

第一节 北宋中期论「对外关系」的政论与史论107

一、仁宗天圣至庆历年间之政论:尹洙、张方平等作家作品107

二、仁宗嘉祐至英宗治平年间之政论与史论:苏洵、苏轼等作家作品110

三、哲宗元祐年间政论:秦观诸作115

第二节 北宋晚期论「对外关系」的政论与史论116

一、北宋晚期前段的政论与史论:苏辙、唐庚等作家作品116

二、北宋晚期后段的政论与史论:李新、李纲等作家作品121

第三节 中兴:南渡初期论「对外关系」的政论与史论126

一、定都建康,积极抗金:李纲〈迂论·论西北东南之势〉等作家作品127

二、设险防卫,内修政事:王庶、程敦厚等作家作品132

第四节 中兴:南渡初期论其他议题的政论与史论139

一、军事议题:李纲、胡宏等作家作品139

二、治盗议题:李纲、王庭珪等作家作品145

三、滥赏议题与经济议题:范浚、刘子翚等作家作品150

第五节 小结154

第五章 北宋中至南渡初期政论与史论对特定君主评价的演变现象157

第一节 由褒贬互见到齐声推崇——创业君汉高祖评价的演变158

一、北宋中晚期受到褒贬互见的评价:三苏、周紫芝等作家作品158

二、南渡初期受到异口同声的推崇:李纲、范浚等作家作品169

三、唐太宗:另一个评价改变的例子179

第二节 由受到冷落到齐声推崇——中兴君汉光武帝评价的演变180

一、北宋中晚期受到冷落181

二、南渡初期受到异口同声的推崇:胡安国、胡宏等作家作品185

三、晋元帝:另一位中兴君主190

第三节 汉高祖与光武帝特殊的当代意义192

一、汉高祖特殊的当代意义193

二、汉光武帝特殊的当代意义197

三、朝野不同调——高宗景仰的君主199

第四节 兼论奏议、诗、词对汉高祖与光武帝的评价——以李纲作品为主的讨论201

一、李纲之奏议与咏史诗、咏史词202

二、其他南渡初期作家之奏议207

第五节 小结210

第六章 北宋中至南渡初期政论与史论写作手法的演变现象213

第一节 转为直截——南渡初期政论与史论写作特色之一213

一、北宋中晚期政论:曲折、多变、隐微214

二、南渡初期政论:直截了当219

第二节 转为激愤——南渡初期政论与史论写作特色之二223

一、李纲224

二、胡安国、胡宏父子228

三、王庭珪230

四、范浚231

五、王庶232

第三节 比兴寄托——南渡初期政论与史论写作特色之三234

一、李纲234

(一)寄托「君臣遇合」之意235

(二)期待人主纳言239

(三)其他243

二、其他作家245

第四节 南渡初期作家个别写作手法特色248

一、李纲249

(一)比较人君249

(二)比较人臣250

(三)比较地理形势251

二、胡安国251

(一)运用《春秋》学252

(二)以联锁法破题255

三、范浚256

(一)以转折法写政论257

(二)以参差排比句写史论259

四、胡宏261

五、胡铨262

第五节 小结264

第七章 结论267

一、综论北宋中至南渡初期政论与史论特色267

二、本文研究成果270

三、未来研究展望273

附论 北宋中至南渡初期政论与史论读者现象演变考察一隅——以苏轼作品为主的讨论277

一、前言277

二、北宋中期278

三、北宋晚期284

四、南渡初期285

五、结语:由显而隐,再而大显288

参考书目291

附录一:宋南渡初期政论与史论作家、作品表309

附录二:北宋晚期政论与史论作家、作品表31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