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地质学概论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地质学概论
  • 叶俊林等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地质出版社
  • ISBN:7116021116
  • 出版时间:1996
  • 标注页数:228页
  • 文件大小:152MB
  • 文件页数:23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地质学概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地质学研究的对象、内容和分科1

二、地质科学在现代经济建设中的作用1

三、学习地质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2

第一章 地球概况4

第一节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4

第二节 地球的外部圈层结构4

一、大气圈4

二、水圈5

三、生物圈6

第三节 固体地球的主要物理性质6

一、地球的质量和密度6

二、地球的重力6

三、地球的压力8

四、地球的磁性8

五、地球内部的温度9

六、地球的弹性和塑性9

第四节 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9

一、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依据9

二、地球内部圈层的特征11

第二章 岩石圈14

第一节 岩石圈的表面形态特征14

一、陆地地形14

二、洋底地形15

第二节 岩石圈的物质组成17

一、岩石圈的化学成分17

二、矿物17

三、岩石18

第三节 岩石圈的构造18

一、现代板块的划分18

二、板块边界的类型19

第四节 地质作用的概念20

一、一般概念20

二、内动力地质作用21

三、外动力地质作用21

四、内外动力地质作用的关系21

第三章 矿物23

第一节 矿物通论23

一、矿物与晶体的概念23

二、矿物的化学成分与化学式23

三、矿物的形态与物理性质26

第二节 矿物各论33

一、矿物的分类与命名33

二、第一大类——自然元素34

三、第二大类——硫化物及其类似化合物35

四、第三大类——氧化物及氢氧化物37

五、第四大类——含氧盐41

六、第五大类——卤化物49

第四章 岩浆作用与岩浆岩51

第一节 岩浆及岩浆作用51

一、基本概念51

二、火山作用及其产物51

三、侵入体的特点53

四、侵入体和喷出岩体的原生构造54

第二节 岩浆岩的基本特征与分类55

一、岩浆岩的物质成分55

二、岩浆岩的结构和构造58

三、岩浆岩的分类59

第三节 岩浆岩的主要类型60

一、橄榄岩-苦橄岩类(超基性岩类)60

二、辉长岩-玄武岩类(基性岩类)62

三、闪长岩-安山岩类、正长岩-粗面岩类(中性岩类)62

四、花岗岩-流纹岩类(酸性岩类)64

五、霞石正长岩一响岩类(碱性岩类)64

六、脉岩类65

第四节 岩浆岩的成因概述66

第五章 外动力地质作用与沉积岩68

第一节 风化作用68

一、物理风化作用68

二、化学风化作用69

三、风化壳与土壤70

第二节 剥蚀作用71

一、地面流水的剥蚀作用71

二、海水的剥蚀作用73

三、其它地质营力的剥蚀作用75

第三节 搬运作用77

一、河流的搬运作用77

二、海洋的搬运作用78

三、其它地质营力的搬运作用79

第四节 沉积作用80

一、河流的沉积作用80

二、海洋的沉积作用82

三、其它沉积作用85

第五节 成岩作用86

一、压实作用86

二、胶结作用87

三、重结晶作用87

第六节 沉积岩的一般特征与分类87

一、沉积岩的矿物成分特征87

二、沉积岩的主要构造88

三、沉积岩的结构89

四、沉积岩的颜色89

五、沉积岩的分类90

第七节 他生沉积岩大类90

一、陆源碎屑岩类90

二、火山碎屑岩类94

第八节 自生沉积岩大类96

一、碳酸盐岩类96

二、其它自生沉积岩类98

第六章 变质作用与变质岩100

第一节 变质作用的原理100

一、变质作用的概念100

二、变质作用的控制因素100

三、变质作用的方式101

第二节 变质作用的类型103

一、接触热变质作用103

二、动力变质作用103

三、气-液变质作用103

四、区域变质作用103

五、混合岩化作用103

第三节 变质岩的特征104

一、变质岩的化学成分104

二、变质岩的矿物成分104

三、变质岩的结构105

四、变质岩的构造107

第四节 变质岩的类型107

一、接触变质岩类108

二、气-液变质岩类108

三、动力变质岩类109

四、区域变质岩类110

五、混合岩类111

第七章 地质年代与地层系统113

第一节 地质年代的单位与系统113

一、相对地质年代单位的建立113

二、同位素地质年代表的建立113

三、地质时代系统113

第二节 地层的划分与对比115

一、岩层与地层115

二、地层划分的意义与要求116

三、地层划分和对比方法117

四、岩石地层单位119

第三节 华北、华南地层概况及其对比120

一、华北、华南地层发育简况120

二、地层对比实例120

第八章 地壳运动126

第一节 概述126

第二节 地壳的垂直运动126

一、地壳垂直运动的主要标志126

二、构造分区和构造旋回127

第三节 地壳的水平运动128

一、地壳水平运动的主要标志128

二、板块构造学说简介128

第四节 大陆构造研究的新进展130

一、大陆的生长机制和成因130

二、大陆岩石圈结构与构造的新认识130

三、大陆岩石圈的演化和动力学131

第五节 地震作用131

一、地震的一般概念131

二、地震的震级和烈度131

三、地震的成因类型133

四、地震的演化过程134

五、地震效应135

六、地震的地理分布135

第九章 构造变形137

第一节 岩层的产状137

一、岩层的原始产状特征137

二、岩层的产状要素137

三、线状构造的产状要素139

四、水平岩层139

五、倾斜岩层140

六、地层不整合的观察和研究142

第二节 褶皱构造144

一、褶皱和褶皱要素144

二、褶皱的分类145

三、褶皱的组合型式和叠加型式148

四、褶皱的成因149

五、褶皱的野外观测与研究150

第三节 断裂构造152

一、节理152

二、断层要素和断层位移的概念155

三、断层分类156

四、断层形成机制158

五、断层的野外观测与研究159

第十章 矿床的基本知识165

第一节 矿床的有关概念及其成因分类165

一、有关矿床的基本概念165

二、矿床的成因分类166

第二节 岩浆作用矿床166

一、成矿阶段与矿床类型166

二、典型矿床实例——四川攀枝花钒钛磁铁矿矿床167

第三节 变质矿床168

一、变质成矿作用及其特点168

二、变质成矿作用的类型169

三、典型矿床实例169

第四节 外生矿床171

一、风化矿床171

二、沉积矿床172

三、可燃有机矿床177

第十一章 地下水182

一、岩石的空隙及其中水的存在形式182

二、不同埋藏条件下的地下水184

第三节 地下水的运动187

第四节 地下水的性质188

一、地下水的化学性质188

二、地下水的物理性质188

第五节 饮用天然矿泉水189

第十二章 环境与地质灾害190

第一节 环境地质问题190

一、环境地质系统的主要特性190

二、当前必须重视的部分环境地质问题192

第二节 地质灾害问题197

一、自然灾害及其分类197

二、地质灾害研究中的主要任务199

三、主要地质灾害简介200

附录 地形图和地质图的基本知识206

一、地形图206

二、地形地质图208

主要参考文献211

实习指导书212

实习一 矿物的形态及主要物理性质212

实习二 自然元素及硫化物矿物212

实习三 氧化物及氢氧化物矿物213

实习四 硅酸盐矿物(一)213

实习五 硅酸盐矿物(二)214

实习六 其它含氧盐及卤化物矿物214

实习七 酸性岩、中性岩及碱性岩215

实习八 基性岩、超基性岩及脉岩215

实习九 碎屑岩216

实习十 泥质岩、碳酸盐岩、硅质岩及磷质岩216

实习十一 变质岩216

实习十二 地层划分与对比217

实习十三 地形图与地形剖面图217

实习十四 地质图219

实习十五 地质剖面图220

实习十六 褶皱发育区的地质图222

实习十七 断层发育区的地质图22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