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宋代咏史诗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宋代咏史诗研究
  • 张小丽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
  • ISBN:9787802065642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347页
  • 文件大小:66MB
  • 文件页数:358页
  • 主题词:家族-研究-中国-宋代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宋代咏史诗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选题意义2

二、研究状况4

三、本书旨趣12

第一章 宋前咏史诗的渊源与发展14

第一节 咏史诗的概念界定14

一、“咏史”的渊源及概念厘定14

二、“咏史”与“怀古”16

三、“咏史”与“览古”21

四、“咏史”与“咏古”22

第二节 咏史诗的萌芽与形成期——先秦24

一、先秦——咏史诗的萌芽期25

二、汉代——咏史诗的初成期28

第三节 咏史诗的发展期——魏晋六朝30

一、魏晋时期的咏史诗31

二、南北朝时期的咏史诗38

第四节 咏史诗的成熟期——隋唐时期39

一、初盛唐时期的咏史诗40

二、中唐时期的咏史诗46

三、晚唐时期的咏史诗50

第二章 宋代咏史诗概观58

第一节 承袭——北宋前期的咏史诗59

一、西昆派的咏史诗60

二、宋初其他诗人的咏史诗62

第二节 自立——北宋中后期的咏史诗72

一、北宋中期的咏史诗73

二、北宋后期的咏史诗84

第三节 深化——南宋前期的咏史诗92

一、政治家的咏史诗93

二、南宋初学者及其他诗人的咏史诗95

第四节 繁盛——南宋中后期的咏史诗97

一、隆兴和议到开禧北伐失败的四十余年98

二、开禧北伐失败到宋亡前的八十余年100

三、宋亡前后105

第三章 宋代咏史诗艺术论108

第一节 宋代咏史诗的题材特征108

一、历史人物108

二、历史事件127

三、杂咏139

第二节 宋代咏史诗的体式特征141

一、古体141

二、近体149

第三节 宋代咏史诗的艺术技巧155

一、好为翻案155

二、重构时空170

三、议论纵横175

四、烘托对比185

第四章 宋代咏史诗人论191

第一节 论王安石的咏史诗191

一、咏史——寄托个人抱负193

二、论史——发表新见特识195

三、评史——反映变法思想199

第二节 论苏轼的咏史诗204

一、借古讽今,指斥现实204

二、追慕前贤,发表新见207

三、和陶咏史,融以己意210

第三节 论陆游的咏史诗212

一、援引先贤为同调,叹人复叹己213

二、总结历史之教训,咏古兼讽今216

第四节 论宋代女诗人的咏史诗217

一、李清照218

二、朱淑真223

三、张玉娘228

第五节 论宋代理学家的咏史诗230

一、邵雍230

二、刘子翚236

第六节 论宋代僧人的咏史诗238

一、释智圆238

二、释居简242

三、释文珦243

四、释行海244

第五章 宋代政治思想文化与宋代咏史诗246

第一节 宋代政治环境与宋代咏史诗246

一、北宋内忧外患的现实状况与宋代咏史诗247

二、南宋偏安江南的政治格局与宋代咏史诗251

第二节 宋代学风与宋代咏史诗257

一、疑古思潮与宋代咏史诗257

二、议论风气与宋代咏史诗262

第三节 宋代咏史词、史论散文与宋代咏史诗265

一、宋代咏史词与宋代咏史诗265

二、宋代史论散文与宋代咏史诗271

第四节 宋代绘画与宋代咏史诗277

一、宋代绘画与宋代诗歌278

二、宋代历史人物、历史故事画与宋代咏史诗284

三、交相辉映的宋代题画类咏史诗287

四、丹青吟咏,妙处相资——宋代绘画与宋代咏史诗的契合289

第六章 宋代咏史组诗研究294

第一节 刘克庄《杂咏一百首》二卷考论295

一、生平仕履及思想295

二、组诗体例及思想内容296

三、史学精神及文化价值298

四、语言风格及艺术缺憾301

第二节 徐钧《史咏集》考论304

一、生平思想304

二、版本叙录及组诗体例307

三、思想主题及艺术呈现308

第三节 陈普《咏史》二卷考论311

一、生平思想311

二、编排体例313

三、艺术特色314

第四节 郑思肖《所南翁一百二十图诗集》考论320

一、生平考论320

二、思想主题及艺术特色321

第五节 南宋咏史组诗的繁荣背景325

一、靖康国难的刺激325

二、群奸当道的影响327

三、私家著史风气的兴起329

四、讲史流韵的浸染330

结语332

引用书目335

后记34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