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遮蔽与在场 马克思相对剩余价值理论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朱斌著 著
- 出版社: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5165221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245页
- 文件大小:87MB
- 文件页数:285页
- 主题词:马克思主义-相对剩余价值-理论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遮蔽与在场 马克思相对剩余价值理论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一个“熟知”而非“真知”的经济学理论1
第一节 马克思相对剩余价值理论研究缘起2
一、相对剩余价值理论的“内涵遮蔽”2
二、现实经济社会发展的“问题驱动”5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评析7
一、国内马克思相对剩余价值理论研究7
二、国外相对剩余价值理论研究14
第三节 本书的创新之处19
一、“遮蔽”:彰显相对剩余价值理论被遮蔽内容19
二、“辨识”:马克思主义谱系内对相对剩余价值阐释22
三、“文化”:为理解马克思之后西方文化提供新维度24
四、“在场”:相对剩余价值理论在当代中国26
第二章 马克思相对剩余价值理论思想渊源29
第一节 古希腊罗马时期朦胧思考30
一、“农业是其它技艺的母亲和保姆”30
二、质即使用价值32
三、在商品价值表现中发现等同关系35
四、重视加强剥削的技术手段37
第二节 中世纪晦涩表达39
第三节 古典政治经济学前后开创性探索42
一、用交换解释利润形式的剩余价值42
二、“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44
三、土地是财富唯一源泉48
四、分工增进劳动生产力52
五、劳动生产率高低决定利润量多寡58
六、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现象描述61
七、关注人与技术关系64
八、初涉相对剩余价值问题66
第四节 小结69
第三章 相对剩余价值理论孕育与萌芽75
第一节 相对剩余价值理论孕育76
一、自我意识最初萌动76
二、转向政治经济学研究77
三、批判资本主义异化劳动80
四、彰显群众历史主体地位宣言书83
第二节 相对剩余价值理论萌芽86
一、历史唯物主义起源86
二、系统阐述唯物史观基本原理88
三、开启剩余价值研究科学路径91
四、相对剩余价值理论初具雏形94
五、理论成果简明表达96
第三节 小结98
第四章 相对剩余价值理论创立与拓展102
第一节 相对剩余价值理论基本成型102
第二节 系统阐释109
一、从生产过程考察110
二、由流通过程考察116
三、经资本运动整体过程考察123
第三节 相对剩余价值研究史批判与扬弃134
第四节 相对剩余价值理论拓展141
一、阐述按劳分配理论141
二、“人体解剖”到“猴体解剖”144
第五节 小结148
第五章 马克思主义谱系内阐释152
第一节 “第二小提琴手”的研究旨趣152
一、着眼无产阶级斗争丰富唯物史观153
二、铺叙唯物史观形成及其内核156
第二节 社会主义经济实践中探索发展158
一、按商业化原则办事158
二、社会主义条件下有限商品生产160
第三节 第二国际理论家有关探讨163
一、资本主义场域中理解相对剩余价值163
二、从马克思主义转向修正主义165
三、创立金融资本主义理论167
第四节 西方马克思主义关注焦点168
第五节 小结171
第六章 相对剩余价值理论的全球化视域175
第一节 国际垄断资本主义与全球化176
一、马克思的全球化思想176
二、国际垄断资本主义本质特征177
三、发展趋向180
第二节 全球化时代人与技术关系深度透析183
一、“技术决定论”盛行183
二、马克思的技术观186
三、从相对剩余价值维度考察技术进步189
第三节 小结191
第七章 相对剩余价值理论在当代中国195
第一节 学界观点争辩196
一、争辩的焦点问题196
二、社会主义社会存在剩余价值198
第二节 党的理论创新201
一、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201
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观206
第三节 意识形态建设209
一、资本拜物教批判的逻辑理路210
二、经济关系嬗变与以人为本211
第四节 小结213
第八章 结语217
第一节 彰显相对剩余价值隐性逻辑217
一、资本主义条件下人与技术关系218
二、理解现代西方文化新维度220
第二节 当代中国对相对剩余价值理论运用与发展223
一、重视发挥资本文明作用223
二、大力弘扬劳动者主体性和创造力225
第三节 研究疑难及展望227
参考文献229
后记243
热门推荐
- 1639742.html
- 289589.html
- 3311835.html
- 3381900.html
- 3202422.html
- 1117278.html
- 197596.html
- 3428082.html
- 555030.html
- 129302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4840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787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4478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8397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4792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7313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6438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4974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2842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944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