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和龙兴城 新石器及青铜时代遗址发掘报告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和龙兴城 新石器及青铜时代遗址发掘报告
  • 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博物馆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文物出版社
  • ISBN:7501012830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177页
  • 文件大小:47MB
  • 文件页数:252页
  • 主题词:文化遗址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和龙兴城 新石器及青铜时代遗址发掘报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插 图 目 录1

目 录1

图一兴城遗址地理位置图1

第一章概述1

一、地理环境1

三、地层堆积2

二、发掘经过2

图二兴城遗址地形图3

图三兴城遗址遗迹分布图4

图四87B区地层剖面图(局部)5

图五87A区地层剖面图(局部)5

第一节遗迹6

第二章新石器时代遗存6

一、A区第1号房址(87AF1)7

图六87AF1平、剖面图8

三、A区第16号房址(87AF16)9

二、A区第11号房址(87AF11)9

图七87AF11平、剖面图10

四、B区第6号房址(87BF6)11

图八87AF16平、剖面图12

图九87BF6平、剖面图13

第二节遗物14

一、陶器14

(一)纹饰种类及构图14

1.粗线体纹15

(1)戳印纹15

图一○粗线体戳印纹饰16

图一一粗线体戳印纹陶片17

图一二粗线体戳印纹饰19

图一三粗线体戳印纹陶片20

(2)刻划纹20

图一四粗线体刻划纹饰21

图一五粗线体刻划纹陶片22

(3)复合纹23

2.细线体纹24

图一六粗线体复合纹饰25

(1)刻划纹26

图一七粗线体复合纹陶片26

(2)篦点纹27

(3)复合纹27

(二)施纹工具和方法28

图一八细线体刻划、篦点、复合纹饰29

图一九纹饰陶盆30

图二○几何纹陶器30

(三)器类和器形31

图二一纹饰陶罐32

图二二纹饰陶罐33

图二三纹饰陶罐33

图二四陶纺轮、铃、器底、饼、盘、盅34

图二五纹饰陶器口沿36

图二六陶器底37

二、石器37

图二七石斧、锄38

(一)打制和琢制石器39

图二八石锄39

图二九石铲40

图三○石矛、镞42

(二)磨制石器43

图三一石刮削器、尖状器44

图三二石敲砸器、饼状石器、网坠、镞45

图三三石斧、铲、锛、研磨器、砺石46

图三四砺石、石磨棒47

第三节分期48

一、兴城一期遗存49

(一)以87AF1、87AF3为代表的早段遗存49

(二)以87AF11、87BF7、87A区第二层为代表的晚段遗存50

二、兴城二期遗存51

第一节遗迹53

第三章青铜时代遗存53

一、B区第5号房址(87BF5)55

二、B区第3号房址(87BF3)56

图三五87BF5平、剖面图56

三、A区第13号房址(87AF13)57

图三六87BF3平、剖面图58

四、A区第15号房址(87AF15)59

图三七87AF13平、剖面图60

五、A区第6号房址(87AF6)61

图三八87AF15平、剖面图62

图三九87AF6甲面平、剖面图64

图四○ 87AF6乙面平、剖面图66

六、86F167

图四一86F1平、剖面图68

第二节遗物69

一、陶器69

(一)容器69

图四二陶瓮71

图四三陶瓮72

图四四陶筒形罐74

图四五陶筒形罐76

图四六陶鼓腹罐78

图四七陶鼓腹罐79

图四八陶鼓腹罐81

图四九陶鼓腹罐82

图五○陶深腹罐83

图五一陶垂腹罐84

图五二陶敛口罐85

图五三陶小罐86

图五四陶盆87

图五五陶碗、钵89

图五六陶杯91

(二)其他91

图五七陶盅92

图五八陶纺轮93

图五九陶纺轮94

图六○陶纺轮95

图六一陶纺轮96

图六二陶塑、哨、珠97

二、石器98

(一)打制和琢制石器98

图六三陶祖、器盖、豆柄(?)、圈足碗底99

图六四石锄100

图六五石锄101

图六六石铲103

图六七石斧104

图六八石矛105

图六九石镞106

图七○石镞108

图七一石刮削器109

图七二石切割器、锯、尖状器、石核111

(二)磨制石器112

图七三石敲砸器、网坠113

图七四石斧114

图七五石锛116

图七六石刀118

图七七石凿119

图七八石铲120

图七九石镞121

图八○石矛形器122

图八一石研磨器123

图八二石磨盘125

图八三石磨棒126

图八四砺石127

图八五石纺轮、扣形器、舌形器、圆饼形器128

三、骨、角、牙器129

(一)骨器129

图八六骨锥,牙镰形器130

图八七骨锥、珠形器、棒形器、板形器131

图八八骨锥形器、矛形器133

图八九骨剑、矛形器、矛、梭形器,角板形器134

图九○骨针、管、刀、镞,牙锥形器136

图九一骨 匕138

(二)角器138

图九二骨管形器、笄、凿,角棒形器、板形器,牙匕139

图九三角锥140

图九四角锥、棒形器、刀,牙尖状器,骨鱼钩141

四、其他143

图九五绿松石管,玉环143

(三)牙器143

图九六蚌壳、环、刀,螺壳,野猪牙饰144

第三节分期145

一、兴城三期遗存147

二、兴城四期遗存148

三、兴城五期遗存149

第二节土坑墓151

第一节瓮棺葬151

第四章墓葬151

图九七87BM1(瓮棺葬)平、剖面图152

图九八87BM1葬具陶罐153

图九九86M1平、剖面图153

图一○○ 87AM1平、剖面图154

图一○一87AM1随葬器物154

第五章结语155

第一节关于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155

一、兴城类型的文化特征及其年代155

二、兴城类型的分布及其与周边文化的关系157

第二节关于青铜时代文化遗存160

一、兴城文化的文化特征及其年代160

二、兴城文化的分布及其与周边文化的关系163

第三节新石器时代文化类型与青铜时代文化的关系164

第四节两种不同时代文化的经济形态及社会性质165

第五节关于族属的初步探讨167

附表一新石器时代房址统计表170

附表170

附表二青铜时代房址统计表171

后记174

英文提要17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