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国有企业的债务重组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黄运成著 著
- 出版社: 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 ISBN:7216022211
- 出版时间:1998
- 标注页数:343页
- 文件大小:12MB
- 文件页数:36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国有企业的债务重组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导论1
第一节 国有经济改革的进程及其局限性1
一、国有经济改革的进程与成就1
二、国有经济改革的困难与原因2
第二节 国有企业和银行改革的紧迫性和困难3
一、下一步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3
二、国有企业和国有银行改革的困难4
第三节 解决国有企业债务问题的战略意义6
一、过度负债对国有企业的影响6
二、不良资产对国有银行的影响7
三、债务问题解决的战略意义8
第四节 债务重组问题研究的主要内容9
一、对债务问题已有的研究成果9
二、债务问题研究涉及的主要内容11
第五节 债务问题研究的理论、方法和创新13
一、一个基本观点13
二、债务问题研究的理论15
三、债务问题研究的方法17
四、债务问题研究的创新17
第二章 现代企业的资本结构20
第一节 企业资本与结构21
一、企业资本及其来源21
二、资本来源22
三、企业资本结构25
第二节 现代企业资本结构理论28
一、净收入法理论28
二、净营业收入法理论28
四、MM资本结构理论29
三、投资银行开展的基金管理业务29
三、传统观点理论29
第三节 不同国家资本结构的经验比较30
一、发达国家的企业资本结构30
二、发达国家企业资本结构形成的原因31
三、中国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32
第三章 负债在资本结构中的作用34
第一节 负债的作用34
一、负债比率对资本成本的影响34
二、负债对公司价值的影响37
三、负债对股东收益的影响39
第二节 债务负担与财务风险40
一、债务的财务杠杆作用40
二、财务风险42
第三节 资本结构调整的方法44
一、资本结构的分析指标44
二、债务重组、资产重组与企业重组的意义45
三、债务重组的几种形式46
第一节 国有企业负债的基本状况51
一、国有企业的负债水平51
第四章 国有企业债务状况分析51
二、国有企业负债的结构特点55
第二节 企业负债的比较分析56
一、不同类型企业债务的特征56
二、不同规模企业的负债特点58
三、不同行业企业的负债特点59
四、债务分布的其它特点60
五、小结63
第三节 债务结构与企业效益64
一、负债比率与股本利润率的关系64
二、负债比率、利息率与利润率的数量模型67
三、国有企业负债的宏观概念68
一、引言70
第一节 国民经济的增长与变化70
第五章 国有企业债务成因的宏观环境分析70
二、18年改革历程回顾71
三、改革以来国民经济增长特点72
第二节 经济增长中的收入分配变化74
一、国民总收入的三次分配74
二、国民总收入的初始分配75
三、国民总收入的再分配76
四、国民总收入的最终分配76
五、个人收入增长的原因77
第三节 经济增长中的金融格局变化78
一、国民总储蓄格局的变化79
二、社会融资能力的变化79
三、融资体制的改变81
第四节 间接融资发展与企业负债增加81
一、间接融资的发展82
二、企业融资结构的变化83
三、间接融资带来的问题85
第六章 国有企业债务成因的产权制度分析87
第一节 对国有企业债务问题成因的再认识87
一、债务成因与产权缺陷87
二、企业改革与产权制度88
第二节 产权制度的经济学思考89
一、产权的概念和作用89
二、产权的分类91
三、国有产权制度的缺陷92
四、产权缺陷对债务形成的影响94
第三节 债务问题形成的具体原因分析96
一、国家资本金注资不足96
二、国有企业税负过重,自我积累不足97
三、国有企业经营目标多元化98
四、预算约束软化99
六、小结100
五、政府行政干预100
第七章 债务重组的国际经验及启示102
第一节 东欧国家的债务重组经验102
一、东欧国家债务情况概述103
二、匈牙利国家的债务重组104
三、波兰国家债务重组的经验107
第二节 德国企业债务重组的经验109
一、德国托管局的建立和任务109
三、国有企业的改革措施110
二、托管局的组织形式和工作原则110
第三节 二战后日本企业和银行的重组112
一、基本情况112
二、应急办法112
一、美国企业的重组114
第四节 美国企业债务重组的经验114
二、美国银行业的重组117
第五节 拉美国家债权转股权的经验119
一、债权转股权的背景119
二、债权——股权转换方法举例119
三、债权——股权转换的利弊分析120
第六节 债务重组国际经验的启示122
一、要区分过度负债产生的原因122
二、债务重组是一个过程122
三、过度负债问题的解决需要国家、银行和企业的共同努力123
四、企业重组必须有一套完善的法律环境123
五、培育资本市场是债务重组的重要条件124
第八章 中国国有企业债务重组的思考125
第一节 现有债务重组方案的评述125
一、方案一:“在财政—企业—银行之间进行债务重组”126
二、方案二:“银行债权转股权”128
三、方案三:“利用中介机构推动债权——股权转换”129
四、方案四:“企业银行重组基金”130
五、方案五:“通过托管机构解决国有企业的债务问题”131
第二节 国有企业债务重组实践的探讨133
一、上海、重庆债务重组的经验133
二、百户试点企业的《实施方案》135
第三节 国有企业债务重组的困难与约束136
一、债务重组的资金来源问题136
二、企业价值的评估问题137
三、银行体制的改革问题138
四、企业产权的重组问题138
五、证券市场的发展问题138
六、中介机构的培育问题139
七、信息和人才的缺乏问题139
第四节 国有企业债务重组的基本原则140
一、专业银行的重组应该先于企业的重组140
二、将存量的重组和增量的重组加以区分141
三、市场重组为主,财政注资为辅142
四、债务重组的对象以大中型优良企业为主143
五、政府机构的改革143
六、应该有一个时间表144
第九章 债务重组与公司再造145
第一节 引言:问题与任务145
第二节 国家所有权的界定146
一、国家所有权的法律界定146
二、国家所有权的职能147
三、国有产权的经营148
第三节 公司法人财产权的确立148
一、现代企业制度的含义148
二、现代公司法人财产制度150
四、公司法人财产权的构成151
三、法人财产权与出资者所有权的关系151
二、国际上两种主要的产权结构153
第四节 公司产权结构的设计153
一、产权结构的重要性153
三、中国上市公司的产权结构154
第五节 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选择156
一、产权结构与法人治理结构156
二、外部控制模式的法人治理结构158
三、内部控制模式的法人治理结构161
四、两种法人治理结构的比较163
五、中国上市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164
第六节 国有企业融资结构的再造166
一、不同的控制模式在融资分布上的特点166
二、国有企业的融资结构168
三、国有企业融资结构的再造169
第十章 债务重组中银行的作用170
一、银行作用加强的原因170
第一节 变动中的银行体制170
二、现行银行体制及特点171
三、现行银行体制的缺陷173
四、银行改革:任务和要求175
第二节 分离政策性贷款177
一、分离政策性贷款的必要性177
二、三家政策性银行的组建与问题178
三、今后的任务179
第三节 资产负债表的清理180
一、组建银行不良债权清偿和重组机构180
二、按市场价值评估银行资产181
三、银行资产的分类和分帐181
四、托管与注资183
第四节 专业银行的商业化184
一、商业银行的组织形式和类型184
二、专业银行组织结构的调整186
三、专业银行产权制度的设计187
四、专业银行与企业关系的调整189
第十一章 债务重组的制度环境再造191
第一节 转轨时期的制度特点191
一、产权主体缺位191
二、间接金融为主192
三、证券市场不发达192
四、小结193
第二节 证券市场在国外企业私有化过程中的作用194
一、证券市场在英国企业私有化过程中的作用194
二、证券市场在俄罗斯企业私有化过程中的作用195
三、证券市场在波兰企业私有化过程中的作用195
四、证券市场在匈牙利企业私有化过程中的作用196
第三节 证券市场在我国企业债务重组中的作用196
一、在我国发展证券市场的必要性196
二、证券市场在债务重组中的作用198
三、证券市场在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造中的作用199
第四节 我国证券市场的现状与问题200
一、证券市场现状概述200
二、证券市场的主要缺陷203
第五节 未来发展的措施204
一、国债市场的调整205
二、公司债券市场的发展207
三、股票市场的发展209
四、证券市场的国际化213
五、监管体系的加强214
一、债权主体再造的必要性和性质216
第十二章 债务重组的债权主体再造216
第一节 债权主体再造的必要性和形式216
二、债务重组主体的形式:债务重组基金219
第二节 债务重组基金的设立方式和运作机制222
一、债务重组基金的设立方式222
二、债务重组基金的运作机制222
第三节 债务重组基金的融资、收益与风险224
一、债务重组基金的融资机制224
二、债务重组基金的收益前景225
三、债务重组基金的风险控制226
第四节 投资银行的作用226
一、投资银行概述226
二、投资银行的业务及发展228
四、投资银行开展的收购兼并业务229
五、投资银行开展的财务顾问业务230
一、资产证券化的基本概念231
第十三章 资产证券化:债务重组的方法研究231
第一节 资产证券化概述231
二、资产证券化的起因233
三、资产证券化的意义233
第二节 房地产资产证券化234
一、房地产资产证券化的基本概念234
二、房地产抵押贷款235
三、房地产抵押证券238
第三节 我国国有银行和企业债权/债务资产证券化的初步设想242
一、专业银行债权的证券化242
二、国有企业发行可转换上市债券244
三、债权股权置换247
附录1 主要参考资料252
附录2 关于我国证券市场的有关问题研究263
后记342
热门推荐
- 2905234.html
- 2554010.html
- 3029978.html
- 389858.html
- 582362.html
- 1809580.html
- 2068366.html
- 1062835.html
- 3631314.html
- 78527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6003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2221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6315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9328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2492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5014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0653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4067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3597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164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