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曾国藩家书 最新修订图文版 下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曾国藩家书 最新修订图文版 下
  • (清)曾国藩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
  • ISBN:7104023321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477页
  • 文件大小:80MB
  • 文件页数:499页
  • 主题词:传统文化-中国-通俗读物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曾国藩家书 最新修订图文版 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卷五·理财篇3

田业卖与我家承管,其中曲折甚多3

楚善光景之苦与男关注之切4

余借债挪作他用8

承叔父代办寿具,兄弟感恩9

借余银四十两,言定到省即还11

国库不对数银九百二十五万两12

寄银千两分配使用13

还债赠银只为持盈保泰15

借纹银须多还元丝银16

不可再受他谷,望家中力辞之17

余连升官四级并托银与家20

所寄家银照单施用20

为置义田以赡救孟学公以下贫民23

今年余之境困颇窘24

劝捐弥补亏空之事27

料理一切,开列于后30

售可卖之家物35

余留银在湖北,以后可陆续寄京用36

晚辈来营总言需银38

余不能禁人之不苟取,但求我身不苟取40

王氏父子太苦,宜焚券而蠲免之42

捐饷银以增学额43

湘乡捐建忠义祠45

务求澄弟减省用之47

亲族家如有应行致情者写信告我50

湖南每月协饷三万有事停解52

寄银、布为家中事之用54

每月需饷求之湖北54

送礼贺岳母之寿55

亲族红白喜事之最要紧者,则当略寄56

薄银照单分戚族57

倡捐钱一千串58

详述营中用银59

解运回报银两及米至李少山处60

批饷款军粮事务61

索饷三千余两,则不近人情62

守营条约,足当坚明二字63

可用楚军四两二钱之制64

厘金之源将绝,可虑也64

已札江西粮台矣65

东征局之饷项每月三万金为率66

余将好?分赠与人66

酌留若干归弟营用68

望专心围攻安庆68

运米一次,以百石为率69

支二万饷银于东征局71

将汪令所解之二万金送至弟处71

三千金买米尽可不必73

拟犒赏五千金73

犒银现尚未到74

提饷之事,一言难尽74

有银二三万可解弟处,不知确否?75

今特派专人送钱赴皖76

分配江西来饷76

兄已代偿四千金矣77

祁、休两万军至今未给一分一文77

三千石米,即日当舟安庆79

拟以万两济左军之急79

银钱米即依弟议分之80

卷六·交友篇83

不可不殷勤亲近83

挟两友之柩,行数千里84

交友须勤加来往86

断不肯我占人的便益87

述接待朋友之法89

患难与共勿有遗憾90

余昨日作挽润帅一联91

负人甚少,惟负次青实甚92

用人不率冗92

营中需才孔亟93

调彭雪琴来江当有起色95

催周凤山速来97

若弟处再需好手99

此二人皆余所愧对100

弟当常以求才为急102

保举次青以道员记名104

吾拟扎陈舫仙办大通厘金106

小泉内端方而外圆融108

余告筱辅观人之法108

杨镇南不善看人,又不善断事110

弟须嘱辅卿二语110

以多选替手为第一义111

卷七·谋略篇115

不善用兵,实无以对圣主115

吾惟静镇谨守,以固军心而作士气116

此股贼来甚多,必有屡次血战118

二十八日神勇鏖战以少胜多119

我军水营摇撼不动,是亦可喜之事121

余办内湖水师,即以鄱阳湖为巢穴122

余欲用单眼铳击贼兵124

由崇、通以捣武汉,则有裨于大局125

带勇,则畏缩趋避之念决不可存127

紧扼樟镇,江西省城可保128

若擒伪冀王则江西如破竹之势130

弟与温合之二千人决可望成劲旅131

即速掣出,作游兵驰剿各处133

与此贼战有两难御者134

围城之法,扎营不宜太近136

切断贼匪接济乃有望克复137

进兵须由自己作主138

与贼相持日久,最戒浪战140

牵率出队之弊,所以难于变革者140

治军总须脚踏实地142

不使军中有惰漫喧杂之象143

究以何营为最善战146

闻浮梁贼尚未退,不知该逆别有诡计否147

何如救桑梓而灭之148

此间统将乏人,不知所以为计149

与弟熟商南渡战事150

吾饬曾营札建城东以当头敌151

无力再救浙江之危152

安庆决计不撤围153

贼是静守不出之象,恐难得手153

贼各路并发无非为救援安庆之计155

贼来则坚守以待援师155

如七邑皆保则化险为平矣156

坚守北岸可使敌将自相仇杀157

湖口敌军失利军队不必南来158

总须坚守以待希军之援159

南岸军情须打退黄文金一股乃松耳159

陈军不可靠,不宜令扎要地161

弟可与众预谋保浔之法161

安庆之围必解矣162

趁敌不备进攻休宁163

使贼亦有后顾之虑也164

目下所虑贼多而兵少164

赣鄂军情令余忧灼于怀165

早预北渡,则断不可166

恐竟不能赴援江北矣166

鲍军绕道赴剿实为失策167

唐桂生受挫错在新兵太多167

余带千人出江以慰两弟之心168

请弟千万坚守安庆170

此自诩智识,由于阅历少也170

余飞函阻鲍军北渡171

降贼之供,不可尽信172

若有劲旅三千破之有余172

叹喟江省军务侦探不明如此173

约期打仗最易误事174

余亲身到场每至挫失175

定计攻打伪英王177

将菱湖贼垒并以大围包之178

初扎险地与久经扎定者迥乎不同178

调度太活则军心不凝定179

云岩却宜略早回祁180

与其仓卒变计不如此时熟思审处而变之181

望弟修垒修濠专为自守之计182

吾任凭各处糜烂,仍不分安庆兵力183

胡军暂扎石牌不动184

余决计不调开渠军184

弟若嫌兵多必致误事185

鄂事可虑187

不知何故有多军上剿之说187

两军于十日内并进实做不到188

克城以多杀为妥,不可假仁慈而误大事188

应整饬水师严防敌船运米189

宜将贼尸设法埋之190

何必以多杀人为悔191

古之用兵者于主、客二字最审也191

狗部精锐已尽,狗实狼狈192

敌犯集贤关望弟守而不战193

弟须令其速将降贼遣开193

诸王不相下必有自相仇杀之日194

作挖地道之势足以迷贼194

弟军能如三月杪之坚守乃妙耳196

以周瑜之策测敌196

城贼尚有接济否?弟密查告我197

须两弟稳守也198

余意专守大濠后击敌198

引敌入濠再用火蛋袭之200

用布袋、稻草填濠之难也200

弟将炮子之长处短处细细讲求一番201

此一定之序,不可紊也202

庐江为得势之地203

若进裕溪口,则断断不可204

再筹水师清巢湖之法205

唯恐敌势勾结成患206

上海亦有唇齿之忧207

望沅弟多方设法,助我保守上海208

授弟一击必中之妙计209

可用剿抚兼施之法210

由采石南渡是妙着亦是险着211

上四华山扎营则断不可212

渡江之迟早则由弟作主213

望弟暂屯扎周村以待多军之至213

望弟与沅稳慎图之214

万里长濠大众公守,最易误事214

不知天心竟待何时乃厌乱也215

弟调至金柱关,当无他虑216

弟力求自保,断不可指望多公216

弟所统各营,亦有不能不退之势217

兄弟相隔太远,不能相顾218

仍留王在大围之外较活219

弟亦或可出濠一战220

调梁美材三营督守芜湖221

凡用兵最重气势二字221

弟亦唯苦心坚守223

制胜之道实在人而不在器223

弟处守城,皆须全靠自己224

凡长濠以内,总须主兵强于客兵225

选精锐者整队追贼226

危急之际,莫靠他人228

古人用兵,最重变化不测四字229

弟当打退援贼之后宜将全局细思230

用兵之道,全军为上231

用兵亦宜有简练之营231

要之能得众心,未有不可酣战之理232

少用笨重之物,此陆军第一要诀233

谈用兵之道234

望弟商之诸公,专重南岸235

惟雨花台老营,须十分坚固236

于大通投卡抽厘万难允许237

南岸若失宁国,则不可救矣237

可抽南岸之兵助剿北岸之贼239

看来侍逆必不甘心239

两支活兵纵横驰击240

寿州即可解围,苗党必可诛灭242

专靠他军,可尽恃乎?243

徒占兵力,无益于事244

望就近察看霆军气象何如245

断贼之接济246

调兵赴金陵已作合围之势246

余意目下暂不合围247

不得不以救援临淮为要着248

合围之或缓或急,全凭弟作主250

与其临时受敌,不如早为移动251

古人用兵,最贵变化不测252

江、席尚无进兵之信,深为可虑254

专保一块,不得不姑丢一块254

劈山、洋枪二者自足制之256

黄老虎大股自湖州往援不可不防258

我军反客为主亦取胜之法259

吾深知大炮之长短260

太平、神策二门,余意不遽合围263

只求败贼不至江西265

惧窃寇拼命决战265

抚恤一局,万难裁撤267

卷八·军事篇271

训戒军中要务数条一一禀复271

湖南大局尽人事以听天273

整顿成军,然后扬帆东下275

军务倥偬之际望父莫来276

湖北失守官勇全溃奔来南277

数万之贼狂奔大溃278

即日移营前进279

贼于水战一事极为无能280

九江逆贼坚守,屡攻不克284

老营两次被贼用小划烧袭286

内湖水师共开四仗,两胜两败287

拟添募五百人,以厚兵力289

石达开自临江至吉安督战290

瑞州守备完密,尚难遽破也292

闽省贼情近甚吃紧294

即速赴河口进兵也294

我军为所牵制,目下尚难入闽296

此剿彼窜,难于奏功耳297

金陵大营已退驻镇江297

闻三河兵败不胜惊悸299

不知吾乡果得幸免于兵事否299

景德镇相持如故300

英夷前欲进京更换和约301

官兵有劲旅万余,决可无碍耳302

虑宝庆四面合围304

谕旨催促赴四川304

澄弟此次办团名望极好305

六合大营被四眼狗攻陷307

屡次欲余拔兵赴太湖围城307

今新年军事紧急少为将息308

除夕派唐营赴小池驿310

此次大捷寒逆胆而快人心311

杭城于三月三日克复,欣慰无极312

营中诸事平安,惟皖南军务日形棘手313

嘉兴军全数败溃,杭州大震314

贼虽多,善战者究不甚多316

天津兵败,洋鬼猖獗316

周天受在宁国府望援如焚317

徽兵闹饷,汹汹未已318

问悉安庆一切,极慰极慰318

徽州四面被围319

闻袁午帅全军溃退319

贼由婺源窜江西之腹地320

一切皆暗暗安排,胸有成竹320

英夷占据天津,进犯通州321

黟县被破全局大震322

江西河口失守,系南赣股匪322

北岸战事,望多发信告我323

杨七麻子率大股往建也323

万一建德有失,左军当可御之324

不能坚守待援,实堪痛恨325

将羊栈之贼击败,得以化险为平325

此次贼围祁门分三大支326

羊栈之捷人心已大定矣327

顷搜获伪文二件327

景德镇之饷道则已通矣328

唐桂生喜获大胜329

贼势浩大,未知足以制之否330

安庆克复,则大局有转机矣330

鲍军不知何以溃退如此之速?331

进攻休宁城,未能得手332

李秀成其机已钝332

瑞州初二之败省城大震334

建德之贼将由石门以犯鄱阳334

余终不信伪英王亲赴金陵335

敌破漳岭,黟县失守335

徽州之敌竟两日逃光336

此间军事,安庆围师平安336

以火球攻贼兵自然惊心动魄338

菱湖两岸贼垒十八座一律荡平339

批令径捣建昌县矣339

然饷项极绌340

鲍军在丰城大获胜仗340

赴安庆部署一切341

风阻未赴汤饼之会341

安庆克复无一名漏网342

金柱关克复343

陈玉成已槛送进京矣343

滋令盛四送百杆与弟344

陕西大乱,死者已四五十万人344

南云部卒杀至贼地道口345

弟决计不肯少退346

见兵勇日增而可靠者少347

春霆之粮路至今未通,殊为可虑347

战事辄不顺,余以是惴惴也349

闻徽州日内危急之至349

石涧埠文报不通350

各军不可株守,宜急进攻351

现檄鲍春霆援六安352

苗逆复叛,皇上震怒353

惟饷项奇绌,米贵而雨多354

寿州援军尚有捻股梗阻356

徽属一律肃清356

寿城之围竟不能解357

贼之西瓜炮子落至刘南云营中者358

将弁多不在营歇宿359

军饷奇缺令余思之胆寒359

青阳军竟大捷解围360

投诚至十余万人之多362

少荃与戈登大相忤362

溧水失守始知为谣言364

继芳将苗党诛戮殆尽366

因雪阻调军不能成行366

战事了结再办流贼368

常州于十二日克复368

卷九·治国篇373

余由从四品骤升二品373

予之才地,实不及彼二人远甚374

今年但有状元、榜眼而无探花376

今既为部堂,则事务较繁377

余即补吾园先生之缺378

颇望得江西主考379

国藩系礼部之臣,职有专司380

公尔忘私,国尔忘家382

吾又兼邢部右侍郎385

陈奏民间疾苦一疏386

造清册亦不宜太草率也388

以此事为初政,颇为可怪389

皖南百姓则皆人食人肉矣390

盐务利弊,万言难尽390

西北劫数方兴未艾393

于淮引地面重税邻私393

日内因定盐务新章394

余之主意重在商运396

关联盐务须全盘商议397

无应酬馈赠,真一步不可行也398

遣来之官即天使399

绅民怨我久用江西之厘而又不能拨一兵以援救400

劝弟不可干预公事402

当于极盛之时预作衰时设想403

疏浚秦淮河约年内可以竣事405

僧格林沁在郓城阵亡405

不能不画配引地以销货406

为官应以正道求名407

顺斋一案,接余函后能否中辍409

严谴顺斋讼太胜,则后患方深410

仍是不脱座网之人耳411

荒年有仁心惠政无可措手之处412

亦欲与余一商进退之宜413

仕途巨细,皆关时运414

以为明年考差之具416

此次升官 尤出意外417

吾家堂上皆正品也419

男今年又不得差421

终身在礼部衙门为国家办照例之事422

督改长郡馆,人人拍案称奇424

为举人复试阅卷425

畏宦途风波之险,常思及早抽身426

余蒙恩赏加宫保428

居官则为溺职之员,不仕又无善退之法428

余蒙恩封一等侯,沅叔蒙恩封一等伯429

回程中改定江西讼案奏折430

江西讼案折已脱稿431

广东厘金拟请于八月三十日停止431

此一家兴旺气象,断不可忽432

余于十三日具疏请开各缺434

余决计此后不复作官435

平日吾毁誉参半未必获辞436

沅叔构怨颇多,将来仕途易逢荆棘矣437

久宦不休,将来恐难善始善终438

制造船炮,为中国自强之本440

京师之应酬全无真意流露441

余生平最怕以势利相接441

闻今日河工已合龙443

闻南三府饥民敖敖思乱444

申刻必可抵省444

保定久旱不雨,官民惶惶445

欲赴津办殴毙洋人案兼附遗嘱446

天津士民与洋人两不相下450

闻永定河决口之信,弥深焦灼451

余所办皆力求全和局452

洋人包藏祸心452

天津洋人案令余心胆俱裂453

余令道府拿犯或可以平洋人之气454

如两酋皆回京议事,余亦可奏请还省矣455

与外国人交涉,别有一副机智肺肠456

欲杀府县,余坚执不允457

余寸心如负大疚458

正法人犯既无以对百姓,又无以谢清仪458

法国之事仍归余与毛司空筹办460

天津之事,总署催余缉拿正凶461

如果保定和局,所全犹大462

此间拿犯已八十余人462

力辞两江总督之任463

全案未结,吾亦不可他往464

天津教案定于九月结案465

府县今日起解466

不知何日方可荡平英夷467

黄河决口百九十余丈469

此次议抚,实出于不得已470

奕山、奕经并拟斩监候罪471

蒙皇上格外天恩,升授翰林院侍讲472

黄河大工不成,实国家大可忧虑之事473

孙得转补翰林院侍读476

余蒙恩得分会试房47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