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创业投资原理与方略 对“风险投资”范式的反思与超越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刘健钧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 ISBN:750175778X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328页
- 文件大小:29MB
- 文件页数:367页
- 主题词:风险投资(学科: 研究) 风险投资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创业投资原理与方略 对“风险投资”范式的反思与超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篇:创业投资原理3
第1章 创业投资:是重在风险,还是重在创业? 从语言分析哲学看创业投资概念体系3
1.1 语言分析哲学:破译概念歧义的方法论4
1.1.1 人类为何因为误解语言而陷入概念歧义?4
1.1.2 人类如何避免因为误解语言而陷入概念歧义?5
1.1.3 语言分析哲学对翻译理论与实践的革命性启示5
1.2 作为特定学术术语的“创业”概念7
1.2.1 “创业”概念的两种不同起源7
1.2.2 “企业制度三层次模型”与“创建企业”10
1.2.3 “创业”与“创新”:亟待澄清的不同概念12
1.2.4 创业的基本类型13
1.3 与“创业”相对应的“创业投资”概念18
1.3.1 70年代初美国创投协会的定义及其局限性19
1.3.2 80年代初英国创投协会等的定义及其完善20
1.3.3 80年代后广义创业投资概念的提出与演变21
1.3.4 我国港台地区和新加坡对创业投资的定义22
1.3.5 国际经合组织对创业投资的定义及其自我修正23
1.3.6 本书对创业投资概念的最一般性总结24
1.4 创业投资与相关概念的联系与区别25
1.4.1 创业投资与中小企业股权投资、科技创业投资的联系25
1.4.2 创业投资与产业投资、战略投资、创新投资的区别27
1.5 作为有机整体的创业投资概念体系29
1.5.1 创业企业、创业投资企业、创业投资支持的企业及其与风险企业、有风险的企业的区别29
1.5.2 创业资本及其与风险资本、冒险资本的区别30
1.5.3 创业管理及其与风险管理的区别32
1.5.4 创业基金及其与风险基金的区别32
1.5.5 创业租赁33
1.6 “风险投资”范式对创业投资的误解34
1.6.1 为自圆“风险”之说而误解本质内涵34
1.6.2 因误解本质内涵而将创业投资当成创新投资35
1.6.3 因风险属性而误解创业投资的本质特征36
1.6.4 以风险解释收益而使创业资本成为投机资本37
1.6.5 为风险而冒险而使创业资本成为冒险资本40
1.6.6 以风险标准衡量创投而误解创投的市场定位41
1.6.7 以为“风投”就应承担所有风险而误导创投政策42
1.7 “产业投资基金”范式对创业投资的误解43
1.7.1 将商业性创业基金误解成政策性“产业基金”44
1.7.2 将并不必然投资于特定产业的创业基金误解成特定产业领域投资基金45
1.7.3 将投资于创业后期的基金误解成投资于产业化阶段的基金45
1.7.4 将作为资本经营主体的创业基金误解成产品经营主体46
1.7.5 将主要投资高成长企业误解成主要投资基础设施项目47
1.7.6 将主要属于证券基金范畴的房地产基金误解成“产业基金”49
1.7.7 以“直接投资基金”与“实业投资基金”补救“产业投资基金”,导致概念体系更加混乱50
1.8 超越“风险投资”范式需要澄清的几个问题51
1.8.1 “创业”是商业概念,还是学术概念?52
1.8.2 是“起步”这一片段,还是持续的“创业”过程?54
1.8.3 是“创建产业”,还是“创建企业”?56
1.8.4 是主观上为了让其支持创业才叫“创业投资”还是因为它事实上支持创业才叫“创业投资”?58
1.8.5 只是个名词翻译的问题,还是关系到整个概念体系?60
1.8.6 “风险投资”概念体系可以约定俗成吗?63
第2章 创业投资:支持创业的投资制度创新 从与创业互动机制看创投制度演进与新发展65
2.1 创业投资与创业的内在互动机制66
2.1.1 创业:创业投资发展的动力之源66
2.1.2 创业投资:支持创业的重要资本力量68
2.2 创业投资的制度创新含义70
2.2.1 与产业投资相比的制度创新含义70
2.2.2 与战略投资相比的制度创新含义71
2.2.3 与信贷投资相比的制度创新含义72
2.2.4 与证券投资相比的制度创新含义72
2.3 创业投资制度的起源与演进73
2.3.1 原始创业活动的驱动与创业投资制度的起源74
2.3.2 现代创业活动的发展与创业投资制度的演进76
2.4 现代创业投资的新发展78
2.4.1 广义创业活动的兴起与广义创业投资的流行78
2.4.2 公司附属创业的发展与公司附属创业投资80
2.4.3 天使资本:从独行侠到网络联盟82
2.5 作为一个大家族的现代创业资本系谱84
2.5.1 按所支持创业活动的性质不同所作的分类84
2.5.2 按组织化程度不同所作的分类86
2.6 “风险投资”范式对创业资本系谱的误解88
2.6.1 按风险大小进行分类,导致创业资本张冠李戴88
2.6.2 将“公司附属创业资本”误解为“公司制创业资本”90
第3章 创业投资:与创业相联系的资本经营过程 从创业与投资双赢目标看创业投资运作93
3.1 创业投资赢得高资本增值收益的奥秘94
3.1.1 对“高风险、高收益”迷信的反思94
3.1.2 创业投资的价值发现、价值创造与价值实现机制96
3.2 创业投资控制高风险的机制98
3.2.1 对组合投资迷信的反思98
3.2.2 主动控制风险:创业投资控制高风险的要义101
3.3 创业过程的五个阶段与创业投资时机104
3.3.1 创业投资为何不把产业化阶段作为决策投资时机的依据?104
3.3.2 创业投资家对创业过程的阶段划分106
3.4 创业投资运作的全过程与五大环节109
3.4.1 资本募集与组织构架的建立109
3.4.2 项目筛选与尽职调查110
3.4.3 投资安排与价值评估110
3.4.4 项目监控与增值服务111
3.4.5 投资退出与收益分配111
3.5 创业与投资双赢的创业投资理念111
第4章 创投基金:适应创投要求的集合投资制度 从制度经济学看创业投资基金的组织制度114
4.1.1 集合投资制度:投资基金的本质内涵115
4.1 投资基金的制度经济学含义115
4.1.2 投资基金与投资公司的联系与区别117
4.2 通过投资基金间接从事创投的制度优势118
4.2.1 降低交易成本优势119
4.2.2 提高投资运作效率优势120
4.2.3 控制投资风险优势121
4.2.4 规模经济优势121
4.3 通过投资基金间接从事创投需解决的有关问题122
4.3.1 基金组织的稳定性122
4.3.2 债务连带责任的承担问题123
4.3.3 “委托--代理”风险问题123
4.3.4 确保投资运作效率切实提高需要解决的问题124
4.3.5 制度成本问题125
4.4 国际社会创业投资基金组织制度选择126
4.4.1 美国创业投资基金组织制度的变迁126
4.4.2 英国创业投资基金的组织制度130
4.4.3 其他地区创业投资基金的组织制度132
4.5 信托制度对创业投资基金的局限性132
4.5.1 信托制度起源及在证券投资基金中的应用132
4.5.2 信托型投资基金的运作机制134
4.5.3 信托制度为何对创业投资基金具有局限性?136
4.6 合伙制度对创业投资基金的适用性与不足138
4.6.1 普通合伙的起源及其运作机制139
4.6.2 普通合伙对创业投资基金的不适用性140
4.6.3 有限合伙对普通合伙的改进及其运作机制142
4.6.4 有限合伙对创业投资基金的适用性与不足144
4.6.5 合伙制度对公司机制的借鉴150
4.7 公司型创业投资基金的制度优势与制度成本155
4.7.1 公司对合伙的制度创新及其动作机制155
4.7.2 公司的制度优势与制度成本156
4.7.3 放权简政降成本:公司制度在20世纪的新发展160
4.8.1 公司型创业投资基金的管理构架163
4.8 创业投资基金的管理构架163
4.8.2 有限合伙型创业投资基金的管理构架166
4.8.3 创业投资基金管理构架中的主要当事人166
第5章 创投体制:政府职能该如何定位 从发展创业型经济看创业投资体制建设169
5.1 创业投资体制:立足技术,还是立足创业?170
5.1.1 “高技术风险投资体制”为何缺乏现实的立足点?170
5.1.2 创业投资体制为何必须以创业为基点?171
5.2 创业投资体制与创业型经济171
5.2.1 创业型经济:现代经济的重要特征171
5.2.2 创业投资体制:现代创业型经济的重要制度基础172
5.2.3 构建创业投资体制对中国的特殊意义174
5.3 国际社会创业投资体制建设的政府职能定位175
5.3.1 通过对创业事业的支持,间接促进创业投资发展175
5.3.2 通过直接扶持政策,克服创业资本配置的市场失灵176
5.3.3 通过相应的制度安排,促进创业投资组织化179
5.3.4 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创造良好法律环境180
5.3.5 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为创业投资提供通畅的退出渠道181
5.4 对我国创业投资体制建设的回顾与检讨182
5.4.1 概论引入阶段:在“风险投资”范式下几经曲折182
5.4.2 系统研究阶段:创业投资体制蓝图基本形成187
5.4.3 实施阶段:全面启动创业投资体制建设工程189
5.5 健全我国创业投资体制的对策190
5.5.1 以引导基金改变政府参与创业投资的方式190
5.5.2 运用财税金融手段,建立政府扶持机制191
5.5.3 通过特别立法,培育专业性创业投资主体193
5.5.4 修改相关法律,完善创业投资法律体系196
5.5.5 优化创业环境,培育高质量的创业企业源198
5.5.6 完善退出机制,实现创业资本良性循环199
5.5.7 发展中介机构,完善服务体系200
第6章 基金募集与组织构架方略205
下篇:创业投资方略205
6.1 创业投资基金的募集与交易方式206
6.1.1 创业投资基金为何更适合于私募?206
6.1.2 创业投资基金为何只适合于按封闭式交易?207
6.2 创业投资基金的资本来源209
6.2.1 国际上创业投资基金的资本来源209
6.2.2 我国当前创业投资基金资本来源的现实选择210
6.3 创业投资基金的组织形式选择方略212
6.3.1 当前为何只宜以公司型尽快起步?213
6.3.2 如何创造条件发展有限合伙型创业投资基金?215
6.4 创业投资基金管理构架方略217
6.4.1 公司型创业投资基金两种不同管理构架优缺点比较217
6.4.2 我国当前创业投资基金管理构架的现实选择218
6.5 基金文件的起草与激励约束条款设计220
6.5.1 创业投资基金公司章程(合伙协议)的特点220
6.5.2 创业投资基金公司招股(合伙招募)说明书221
6.5.3 激励条款设计222
6.5.4 约束条款设计223
6.6 创业投资基金的募集程序与策略227
6.6.1 由谁来募集创业投资基金227
6.6.2 募集创业投资基金的基本程序229
6.6.3 如何赢得投资人:基金募集策略230
第7章 项目筛选与尽职调查方略233
7.1 项目筛选的标准与程序233
7.1.1 国外创业投资项目筛选标准及三大定律233
7.1.2 我国目前创业投资项目筛选标准与述评236
7.1.3 从“企业制度三层次模型”看项目筛选三大标准237
7.1.4 项目筛选的基本程序239
7.2 寻找创业项目的方略241
7.2.1 创业项目的来源241
7.2.2 寻找创业项目的基本策略242
7.3.1 对投资申请书进行初步筛选的目的244
7.3 对投资申请书进行初步筛选的方略244
7.3.2 对投资申请书进行初步筛选的依据245
7.4 审查商业计划书的方略246
7.4.1 审查商业计划书的目的246
7.4.2 需要重点考察和兼顾的有关内容247
7.5 访谈创业者的方略255
7.5.1 访谈创业者的目的255
7.5.2 考察创业者综合素质的十项标准255
7.5.3 访谈创业者应当注意的事项259
7.6 做好尽职调查的方略261
7.6.1 心职调查的目的261
7.6.2 尽职调查的主要工作261
7.6.3 尽职调查应当坚持的原则263
7.7 确定拟投资项目的方略264
7.7.1 确定拟投资项目的标准264
7.7.2 确定拟投资项目的基本方法266
8.1.1 如何确定股权投资方式?268
第8章 投资安排与价值评估方略268
8.1 股权安排方略268
8.1.2 如何确定持股比例?271
8.1.3 如何运用反摊薄条款防范股权被稀释?271
8.1.4 如何运用股权安排激励和约束创业者?272
8.2 分阶段投资方略275
8.2.1 分阶段投资的基本原则275
8.2.2 从“苹果电脑”案例看分阶段投资策略275
8.2.3 从“联邦快递”案例看分阶段投资策略276
8.3 联合投资方略277
8.3.1 联合投资的意义277
8.3.2 联合投资需要考虑的几个问题278
8.3.3 从“亚信”案例看联合投资的操作策略279
8.3.4 “风险投资”范式在联合投资上的误区281
8.4.2 设计创业投资组合的策略282
8.4 组合投资方略282
8.4.1 如何超越“组合投资”迷信?282
8.5 被投资企业价值评估方略284
8.5.1 市盈率模型284
8.5.2 现金流折现模型286
8.6 创业投资持股比例计算289
8.6.1 持股比例计算公式289
8.6.2 持股比例计算实例289
8.7 创业投资协议的签署289
8.7.1 创业投资协议的主要内容290
8.7.2 创业投资协议的主要条款290
第9章 项目监控与增值服务方略293
9.1 项目监控方略293
9.1.1 项目监控的内容293
9.1.2 项目监控的基本方法295
9.1.3 出现意外事件后的应对之策296
9.2 增值服务方略297
9.2.1 从哪些方面提供增值服务?297
9.2.2 如何最有效地提供增值服务?299
第10章 投资退出与收益分配方略301
10.1 创业投资退出方略301
10.1.1 常用投资退出方式优劣比较302
10.1.2 当前我国创业投资退出的现实选择306
10.1.3 创业投资支持的管理层收购与创业投资退出310
10.1.4 创业板:疏通我国创业投资退出渠道的关键环节314
10.2 创业投资收益分配方略321
10.2.1 收益分配的主要方式322
10.2.2 我国创业投资基金分配模式选择323
参考文献324
后记327
热门推荐
- 1897329.html
- 2631899.html
- 2782684.html
- 3320754.html
- 1190433.html
- 660365.html
- 1321107.html
- 2867417.html
- 559614.html
- 17712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1106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4651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746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0535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5655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7565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3421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2151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0037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543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