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壮泰民族传统文化比较研究 第4卷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壮泰民族传统文化比较研究 第4卷
  • 覃圣敏主编 著
  • 出版社: 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
  • ISBN:7219049153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2532页
  • 文件大小:29MB
  • 文件页数:593页
  • 主题词:少数民族-民族文化-对比研究-壮族、傣族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壮泰民族传统文化比较研究 第4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四卷目录1975

第九篇 壮泰民族的宗教信仰1975

第一章 壮族的宗教信仰1975

第一节 壮族宗教信仰的起源和发展1975

第二节 万物有灵与原始宗教1979

一、鬼魂和万物有灵观念1979

二、自然崇拜1982

1.天体崇拜1982

2.地物崇拜1985

3.植物崇拜1987

4.动物崇拜1988

三、鬼魂和灵物崇拜1990

1.祖先崇拜1990

2.英雄神1991

3.灵物崇拜1992

第三节 壮族的宗教信仰1994

一、巫1995

1.巫徒的入选1995

2.巫徒的从师1996

3.巫的组织形式1998

二、“麽”2001

1.“师”的师徒传承2002

三、“师”2002

2.“师”的组织形式2006

四、巫、麽、师的法事与法术2006

(一)法事2006

1.请师、请神、请鬼2007

2.神判2009

3.过阴、神游2011

4.卜卦2014

5.驱邪送鬼2015

(二)法术2017

1.麽事中的法术2017

2.生产中的法术[tuk55man2323]2020

3.生活中的法术2022

4.巫蛊[lo?31ja54]2026

五、壮族麽教的经典及其教义2027

(一)口头咒语2027

1.请神请师唱词[?2323?ai54]2027

2.请土地公唱词[?2323ku?45tei6]2028

3.招魂咒[tsau2323khwan54]2028

4.求花(求育)唱词[kjau31va54]2029

5.求福唱词[kjau31no:k55]2029

6.制煞词[ka:u54pa:?54]2029

8.护村唱词[wo13ma:n2323]2030

7.超度词[phi:?2323phei54]2030

(二)文字经典2031

9.卜卦唱词[tuk55kwa45]2031

(三)麽符和标志2033

1.物象状符号2033

2.文字状符号2046

第四节 外来宗教的传人及其与壮族宗教的关系2051

一、佛教的传入及其与壮族宗教的关系2055

二、道教的传入及其与壮族宗教的关系2060

1.天主教2063

2.基督教2063

三、其他宗教的传入及其与壮族宗教的关系2063

3.伊斯兰教2064

第二章 泰族的宗教信仰2065

第一节 泰人宗教信仰的发展2065

第二节 原始宗教、婆罗门教和佛教之间的联系2075

第三节 大乘佛教与小乘佛教的关系2078

第四节 原始信仰2079

一、有关“魂”的信仰2080

1.为人求魂2082

2.为物品求魂2083

3.收魂2085

1.创造世界的“天鬼”2087

二、有关好鬼的信仰2087

2.国鬼和家鬼2095

3.守护田地的鬼2109

4.自然界的鬼2111

5.工具、用具鬼以及与占卜有关的动物鬼2114

三、有关恶鬼的信仰2116

四、禁忌2119

五、有关预兆的信仰2120

六、有关梦的信仰2121

七、有关人体形态的信仰2121

八、有关自然现象的信仰2122

第五节 小结2123

第三章 壮泰民族宗教信仰比较研究2127

第一节 史前宗教遗存比较2127

第二节 宗教术语的底层词及底层文化比较2129

一、“魂”[khwan54]2129

二、“鬼”[pei54]2131

三、神2133

四、壮泰民族对原始宗教的称谓及有关术语2135

第三节 宗教神话系统比较2136

第四节 宗教仪式比较 .2140

一、与人生有关的传统仪式2140

二、与物质生产有关的传统仪式2141

三、与鬼神沟通的仪式2142

四、驱鬼除邪仪式2143

第五节 壮泰民族宗教发展比较2144

第四章 泰壮民族的宗教信仰比较2147

第一节 自然信仰比较2147

一、对魂的信仰2147

二、有关好鬼的信仰2148

1.有关天上吉祥物的信仰2148

2.有关自然神的信仰2149

4.有关英雄神的信仰2151

5.有关动物神的信仰2151

3.祖先神信仰2151

6.关于吉祥物的信仰2153

7.关于宗族始祖神的信仰2153

8.关于国柱或村柱的信仰2154

9.有关栖于器物和动物上的特定鬼的信仰2154

三、关于恶鬼的信仰2154

四、关于巫术的信仰2154

第二节 宗教仪式的比较2155

一、求富庶的宗教仪式2155

二、管理社会的宗教仪式2156

三、治病的宗教仪式2156

第四节 小结2159

第三节 古老传说的比较2159

第一章 壮族的传统伦理道德2165

第一节 壮族伦理道德形成的背景2165

第十篇 壮泰民族的传统伦理道德2165

一、自然环境的影响2166

二、农业经济的影响2167

三、社会历史进程的影响2167

1.父系社会的先天不足2167

2.家长奴隶制的长期滞存2169

3.封建农奴制之必然2171

四、汉文化的影响2173

一、理与欲2174

第二节 壮族传统伦理道德2174

二、义与利2176

三、个人与家族2181

1.父严母慈,儿女孝顺2181

2.兄弟互让,妯娌相和2186

3.夫妇守道,夫温妻顺2188

四、情理与公理2188

第三节 壮族传统伦理道德观念的演变2190

第二章 泰族的传统伦理道德观2194

1.东北部地区2195

第一节 泰族古代伦理道德观念形成的各种背景2195

一、自然地理环境方面的因素2195

2.中部地区2198

3.南部地区2199

4.北部地区2199

二、宗教信仰方面的因素2200

三、官僚制度的因素2203

四、家庭和社会教育的影响2205

1.家庭体制2205

2.宗教体制2205

4.妇女的作用2206

3.资历体制2206

第二节 泰族古代伦理道德观2207

第三节 现代泰族的伦理道德观及其变化2218

第三章 壮泰民族传统伦理道德比较2228

第一节 壮泰民族人际关系的伦理道德比较2228

一、家庭人际关系和家庭伦理道德2229

1.家庭人际关系2229

2.家庭伦理道德2231

二、社会人际关系和社会公德2233

1.社会人际关系2233

2.国家观念和爱国主义2237

3.社会公德2239

三、职业道德2243

第二节 壮泰民族传统道德意识比较2245

一、善恶观2245

二、义务观2247

三、荣辱观2249

四、幸福观2251

第三节 壮泰民族传统伦理道德的变化2253

1.孝顺、辈分观念的趋弱2253

2.道义与利欲关系的转化2255

3.雇佣逐步代替了互助2256

4.对自然、超自然力崇拜的淡薄2258

第四节 壮泰民族传统伦理道德形成和发展的背景原因的对比分析2259

一、自然环境的原因2259

二、宗教信仰的原因2261

三、教育的原因2261

1.家庭教育2262

2.社会教育2262

3.学校教育2263

四、社会历史发展的原因2264

第四章 泰壮民族传统伦理道德世界观比较2266

第一节 泰壮民族伦理道德世界观的含义2266

2.佛教2267

1.自然地理环境2267

第二节 泰壮民族伦理道德世界观比较2267

一、影响泰壮民族伦理道德世界观形成的几个因素2267

3.官僚制度2268

4.社会教育的熏陶2268

二、泰壮民族的宇宙观、命运观、伦理观、幸福观、苦乐观、金钱观和行为规范2269

三、泰壮民族男性女性关系观念2270

四、泰壮民族与长辈、晚辈、师长、有爵位的人、朋友及异性交往的世界观2271

第三节 泰壮民族传统伦理道德观的继承及其变化2273

第一章 壮族民间的习惯法规2279

第一节 壮族习惯法规的历史概况2279

第十一篇 壮泰民族的习惯法规2279

第二节 壮族习惯法规内容综述2283

一、婚姻习惯法2284

二、人伦习惯法2286

三、财产习惯法2287

1.财产继承原则2287

2.财产分配的方法及对纠纷的处理2289

四、道义习惯法2290

五、借贷习惯法2290

六、山林水土习惯法2291

1.土地法规2291

3.林木保护2292

2.水利纠纷2292

七、社会治安习惯法规2294

1.损坏农作物的处理2294

2.对偷盗的处理2295

3.对抢劫的处理2296

4.致死伤人命案的处理2296

5.奸案处理2296

6.拐妇案处理2298

第三节 诉讼审理与处罚2299

一、诉讼和审理2299

二、处罚的形式2301

3.写悔过书2302

1.认错2302

2.罚款2302

4.没收家产2303

5.监禁2303

6.体刑2303

7.革除族籍2304

8.死刑2304

第二章 泰族的习惯法规2305

第一节 民间的不成文习惯法2305

一、风俗习惯2305

二、习惯法2306

一、民间成文法律2307

第二节 历史上的成文习惯法2307

二、法学家制定的法律2308

1.《三章法典》2309

2.《兰那法》2311

3.《东北法》2312

第三节 民间习惯法和地方地域法内容综述2312

一、关于各阶层人们之间的关系2312

二、关于家庭成员关系及其矛盾2316

1.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2316

2.家庭矛盾和家庭纠纷2318

三、关于人们的道德问题2322

1.人身侵害2323

四、关于社会治安问题2323

2.财产侵犯2328

3.契约2331

五、关于水土、森林等自然环境问题2336

1.侵犯他人沟渠、田地2338

2.田地、山林的耕种和管理2339

3.关于山林水土的所有权2339

4.对冒犯亵渎土地神灵的禁忌和处罚2340

第三章 壮泰民族的习惯法规比较2343

第一节 壮泰民族习惯法与成文法的历史发展比较2343

1.婚姻和夫妻关系2349

一、人际关系习惯法比较2349

第二节 壮泰民族习惯法内容比较2349

2.家庭人际关系2353

3.社会人际关系2354

二、财产关系习惯法比较2357

1.家庭财产的继承与分配2357

2.借贷和租赁2359

三、社会治安习惯法比较2360

1.人身伤害2360

2.强奸与通奸2361

3.盗窃与抢劫2362

1.土地的占有与使用2364

4.拐卖妇女2364

四、山林水土习惯法比较2364

2.沟渠的管理与使用2365

3.山林的使用与保护2366

第三节 诉讼审理比较2367

第四章 泰壮民族的习惯法比较2369

第一节 泰壮民族习惯法的历史对比2369

第二节 泰壮民族习惯法的内容比较2370

一、关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习惯法2370

二、关于道德的习惯法2371

1.结婚和离婚2372

三、关于家庭矛盾和财产纠纷的习惯法2372

2.遗产和财产2373

四、关于社会治安的习惯法2374

1.人身伤害2374

2.财产侵犯2375

3.通奸2377

4.强奸2377

5.私奔2378

五、有关环境保护的习惯法2378

第三节 泰壮民族习惯法审理案件的程序和特点2381

第四节 小结2382

第一章 壮族的传统社会结构2387

第十二篇 壮泰民族的社会结构2387

第一节 家庭结构2388

一、家庭的形成和发展2388

二、家庭类型2392

1.核心家庭2392

2.根干家庭2393

3.扩大家庭2394

4.偶婚家庭或称一夫多妻家庭2394

5.联合家庭2395

6.残缺家庭2395

1.家长的产生、职责和权威2396

三、家庭关系2396

2.夫妻关系2399

3.父母与子女的关系2401

4.兄弟姐妹关系2403

5.婆媳关系2404

6.妯娌关系2406

7.家庭亲属称谓2407

四、家庭与外部的联系2407

1.生产上的联系与互助2408

2.亲友之间的相互走访联系2408

4.家庭与外部的文化联系2409

3.家庭与外部的贸易联系2409

第二节 宗族结构2410

一、宗族之构成2410

二、宗族关系2418

1.宗族长的产生、职责与权威2418

2.宗族内各家庭、各成员间的关系2420

三、宗族与外部的联系2422

第三节 村落结构2423

一、村落的构成2423

二、村落的内部关系2425

1.村落头人的产生及其职责和权威2425

2.村落内部各宗族、各成员间的关系2429

3.吹牛角号2430

2.“消息树”2430

三、村落与外部的联系2430

1.击铜鼓2430

4.打锣2431

5.派人传递信息物2431

第二章 泰族的社会结构2432

第一节 历史上的泰族社会结构2432

第二节 人类学材料中的泰族社会结构2457

第三节 实地考察获得的泰族社会结构材料2464

第三章 壮泰民族传统社会结构比较2486

第一节 家庭结构比较2486

一、家庭构成2487

二、家庭关系2489

1.父母长辈与子女晚辈之间的关系2490

2.夫妻关系2492

3.兄弟姐妹关系2494

三、财产继承关系2496

第二节 宗族结构比较2499

一、宗族构成2499

二、宗族关系2501

1.宗族成员的关系2501

2.生产生活上互助2502

4.宗族活动2503

3.宗族财产关系2503

三、壮泰民族宗族结构区别的原因2505

第三节 村落结构比较2506

一、村落组织2506

二、村落关系与活动2508

1.谦恭相让与地方意识2508

2.生产中的互相关系2509

3.调解和处理村落间的地方纠纷2509

4.宗教祭祀活动2510

5.维护村落地方的秩序和安全2511

一、前言2513

第四章 泰壮民族社会结构比较研究2513

二、比较研究结果2514

1.家庭结构2514

2.婚姻制度2515

3.离异、再婚和遗产继承方式2516

4.亲戚、亲属认定制度和宗族认定方法2519

5.家庭内部关系形式2521

6.宗族关系2524

7.家庭矛盾、宗族矛盾及其解决方法2527

8.村庄级社会关系形式特点2528

三、小结253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