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最优化教学理论与教育论著选读 上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最优化教学理论与教育论著选读 上
  • (苏)巴班斯基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 ISBN:7801357345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258页
  • 文件大小:15MB
  • 文件页数:26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最优化教学理论与教育论著选读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篇 巴班斯基的最优化教学理论1

生平与教育活动1

巴班斯基的教学论思想2

多种教学方法的合理结合10

巴班斯基教学方法体系13

(一)教学方法体系的理论基础13

(二)教学方法的分类15

(三)多种教学方法的合理结合19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八条措施22

(一)课堂教学要以最终结果为目标23

(二)提高课堂教学在树立学生科学世界观方面的作用24

(三)改进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劳动教学、教育和综合技术训练25

(四)改进课堂教学的方法26

(五)课堂教学中必须突出重点内容27

(六)完成家庭作业29

(七)改进在课堂上对知识的检查与评定工作29

中小学生六种学习能力的培养30

(一)培养学生善于使用书籍和其他参考资料31

(二)训练学生提高阅读和书写速度33

(三)培养学生抓住教材重点36

(四)训练学生拟定学习提纲37

(五)培养学生独立完成练习,解决认识任务38

(六)培养学生在学习中进行自我检查39

下篇 《教育学》选读43

第四章 教导过程43

第一节 教导过程的结构及其规律性43

第二节 完整教导过程中的教学过程和教育过程的特点51

第三节 教导过程各基本阶段的评述57

第七章 教学过程61

第一节 教学过程的方法论原理61

第二节 教学过程中教养职能、教育职能和发展职能的统一66

第三节 教学过程的结构69

第四节 教学过程中教师活动的宗旨和结构75

第五节 教学过程中学生活动的心理学原理79

第六节 在采用不同教学形式时教师和学生的活动89

第七节 教学的规律性93

第八章 教学原则99

第一节 教学原则的根据99

第二节 教学诸原则的特征102

第九章 教学方法114

第一节 教学方法的概念及其分类114

第二节 组织和进行学习认识活动的方法119

第三节 在教学过程中激励学生学习活动的方法133

第四节 教学中的检查和自我检查方法140

第五节 选择教学方法的最优结合方案142

第十一章 现代学校教学的最优化148

第一节 教学最优化的方法论原理和理论基础148

第二节 教学最优化的标准152

第三节 教学最优化的方法体系155

第四节 考虑教学法参考书中的最优化要求163

第十五章 教育的综合处理方法164

第一节 实行教育综合处理法的作用164

第二节 实行教育综合处理法的方法论169

第二十七章 学校、家庭和社会团体的协同工作。儿童的家庭教育。长日制班的工作179

第一节 学校是共产主义教育系统中的主要环节179

第二节 儿童的家庭教育191

第三节 为实现基层学区的学校、家庭和社会团体的联系而建立的联合组织199

第四节 长日制学校和长日制班的教育工作202

附:教学论方法论的若干迫切问题&[苏]巴班斯基205

(一)完善在教学过程中使个性得到全面发展的方法论原理206

(二)保证以完整的观点研究教学过程和创立提高教学效果的措施体系209

(三)揭示教学过程的辩证法214

(四)发展教学论的优选法216

附篇 教育文论223

学校与知识爆炸223

要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229

(一)差生的学习特点230

(二)要注意全班学生的特点233

(三)课外活动对发展学生学习可能性的作用234

要注意学生的年龄特征235

(一)低年级学生和中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236

(二)高年级学生的学生特点239

教学教育过程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性特征241

(一)低年级和中年级学生学习特点242

(二)高年级学生学习特点245

(三)系统地研究学生247

(四)差生的学习特点251

(五)注意班上所有学生的特点254

(六)课外活动在发展学生的学习潜力中的作用25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