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汉德语言实用对比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钱文彩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 ISBN:7560043631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483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497页
- 主题词:汉语-对比研究-德语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汉德语言实用对比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0.序言1
0.1 各民族语言存在着一致性4
0.1.1 概念的一致性4
0.1.2 思维的一致性4
0.1.2.1 对等性形象思维的一致性4
0.1.2.2 相似性形象思维的一致性5
0.2 各民族语言之间的相异性5
0.2.1 各民族语言之间存在相异性的原因5
0.2.1.1 思维反映现实要素的顺序不同,导致语序上的差异6
0.2.1.2 文化和宗教信仰的不同形成了各民族特有的词语6
0.2.1.3 外来语的特定意义也是形成差异的原因6
0.2.1.4 各民族地理环境、历史发展各不相同,导致具有民族特色的词语7
0.2.1.5 言语行为的不同导致语言差别8
0.2.1.6 对句子成分的不同认识导致句子结构差异8
0.3 小结9
1.1 语音的对比12
1.汉德语音和音位的对比12
1.1.1 汉语中的韵母13
1.1.2 汉语中的声母14
1.1.3 德语中的元音14
1.1.4 德语中的辅音14
1.1.5 汉德元音对比14
1.1.5.1 单元音的对比14
1.1.5.2 复合元音的对比15
1.1.6 汉德辅音的对比15
1.2 音质音位的对比16
1.2.1 元音音位和辅音音位构成音质音位16
1.2.2 汉德元音音位和辅音音位的对比17
1.2.3 汉德音位组合上的差异18
1.3 非音质音位的对比20
2.1.1 语素分类的对比23
2.1 汉德语素的对比23
2.汉德语素和词的对比23
2.1.2 形素、义素和语素变体的对比25
2.2 汉德词的对比32
2.2.1 词作为最小的语法单位在汉德语中的异同33
2.2.1.1 作为语法单位的词的分类和对比33
2.2.1.2 汉德各语法词类的分析和对比36
2.2.1.2.1 名词的分析和对比36
2.2.1.2.1.1 汉语名词的变化功能37
2.2.1.2.1.2 德语名词和名词性代词的三大范畴38
2.2.1.2.1.2.1 德语名词的性38
2.2.1.2.1.2.2 德语名词的数41
2.2.1.2.1.2.3 德语名词的格43
2.2.1.2.1.2.4 德语名词的形态变化45
2.2.1.2.1.2.4.1 德语冠词性词类45
2.2.1.2.1.2.4.2 德语名词单数的形态变化55
2.2.1.2.1.2.4.3 德语名词复数的形态变化57
2.2.1.2.1.2.4.4 德语专有名词的形态变化65
2.2.1.2.1.2.4.5 作名词使用的形容词和分词的形态变化66
2.2.1.2.2 汉德动词的分析和对比69
2.2.1.2.2.1 动词概说69
2.2.1.2.2.2 动词的句法功能70
2.2.1.2.2.3 汉德动词时态和体的对比72
2.2.1.2.2.3.1 汉德动词时态的对比72
2.2.1.2.2.3.2 汉德动词“时”和“体”综合对比分析89
2.2.1.2.2.4 德语动词若干问题综述95
2.2.1.2.2.5 德语动词不定形式若干问题综述111
2.2.1.2.2.5.1 不定式111
2.2.1.2.2.5.2 德语动词不定形式的句法功能115
2.2.1.2.2.5.3 动词不定式的逻辑主语120
2.2.1.2.2.5.4 汉语的谓词词组和德语的不定式121
2.2.1.2.2.5.5 第一分词的句法功能124
2.2.1.2.2.5.6 第二分词的句法功能125
2.2.1.2.2.5.7 德语的助动词127
2.2.1.2.2.5.8 德语助动词的词义分析130
2.2.1.2.2.6 德语动词的语态135
2.2.1.2.2.6.1 被动式的构成136
2.2.1.2.2.6.2 被动式的几种类型138
2.2.1.2.2.6.3 构成被动式的条件限制138
2.2.1.2.2.6.4 状态被动式140
2.2.1.2.2.6.5 汉语的“被”字句、受事主语句和德语被动式的比较140
2.2.1.2.2.7 德语动词的叙述方式及其汉语的表达146
2.2.1.2.2.7.1 德语的叙述方式有三种:直陈式;命令式;虚拟式146
2.2.1.2.2.7.2 虚拟式的构成147
2.2.1.2.2.7.2.1 第一虚拟式的构成147
2.2.1.2.2.7.2.2 第二虚拟式的构成150
2.2.1.2.2.7.2.3 第一条件式152
2.2.1.2.2.7.3 虚拟式的应用153
2.2.1.2.2.7.3.1 第一虚拟式的应用153
2.2.1.2.2.7.3.2 第二虚拟式的应用155
2.2.1.2.2.7.4 德语动词命令式的构成及应用159
2.2.1.2.2.8 汉德动词对比小结163
2.2.1.2.3 汉德形容词的分析和对比163
2.2.1.2.3.1 德语形容词的分析163
2.2.1.2.3.1.1 既作定语又作表语的形容词163
2.2.1.2.3.1.2 只能作定语的形容词165
2.2.1.2.3.1.3 只能作表语的形容词166
2.2.1.2.3.1.4 德语形容词的变化综述167
2.2.1.2.3.2 汉语形容词的分析175
2.2.1.2.3.2.1 汉语形容词表生动的形式176
2.2.1.2.3.2.2 汉语形容词的比较等级179
2.2.1.2.3.2.3 汉语形容词用作修饰语的某些特点185
2.2.1.2.3.3 汉德形容词的对比186
2.2.1.2.4 汉德数词的分析和对比188
2.2.1.2.4.1 德语数词的分析188
2.2.1.2.4.1.1 德语的基数词189
2.2.1.2.4.1.2 德语的序数词192
2.2.1.2.4.1.3 德语分数词194
2.2.1.2.4.1.4 德语不定数词196
2.2.1.2.4.1.5 重复数词和倍数词197
2.2.1.2.4.1.6 种类数词198
2.2.1.2.4.1.7 分配数词199
2.2.1.2.4.2 汉语数量词的分析及其和德语的对比199
2.2.1.2.4.2.1 汉语的数词200
2.2.1.2.4.2.2 汉语的量词204
2.2.1.2.5 汉德副词的分析和对比207
2.2.1.2.5.1 汉德副词的相异处207
2.2.1.2.5.2 德语副词若干问题综述211
2.2.1.2.5.2.1 德语副词概说211
2.2.1.2.5.2.2 副词的特殊类别212
2.2.1.2.5.2.3 副词的句法分类214
2.2.1.2.5.2.4 副词的词义分类215
2.2.1.2.5.2.4.1 地点副词216
2.2.1.2.5.2.4.2 时间副词217
2.2.1.2.5.2.4.3 情态副词217
2.2.1.2.6 汉德否定词语的分析和对比218
2.2.1.2.6.1 汉语的“不、没(有)”的分析218
2.2.1.2.6.2 德语各类否定词的分析221
2.2.1.2.6.3 德语kein和nicht的用法及其在汉语中的表达227
2.2.1.2.7 汉德代词的分析和对比231
2.2.1.2.7.1 汉德人称代词的对比231
2.2.1.2.7.1.1 德语人称代词变化表231
2.2.1.2.7.1.2 汉语人称代词的特殊功能及其在德语中的对应表达232
2.2.1.2.7.1.3 德语人称代词的特殊功能234
2.2.1.2.7.2 德语代词es及其在汉语中的表达236
2.2.1.2.7.2.1 德语es的语法功能236
2.2.1.2.7.2.2 es在汉语中的表达239
2.2.1.2.7.3 德语的物主代词240
2.2.1.2.7.4.1 德语的指示代词243
2.2.1.2.7.4 汉德指示代词的分析和对比243
2.2.1.2.7.4.2 汉语的指示代词247
2.2.1.2.7.5 汉德疑问代词的分析和对比248
2.2.1.2.7.5.1 德语的疑问代词248
2.2.1.2.7.5.2 汉语的疑问代词251
2.2.1.2.7.6 德语关系代词的分析和汉语的表达253
2.2.1.2.7.7 德语中各类不定代词的分析及其在汉语中的表达255
2.2.1.2.8 汉德介词的分析和对比258
2.2.1.2.8.1 德语介词综述258
2.2.1.2.8.1.1 介词的前置和后置259
2.2.1.2.8.1.2 介词的支配260
2.2.1.2.8.1.3 德语常用介词用法简述262
2.2.1.2.8.2 汉语介词综述297
2.2.1.2.8.2.1 汉语介词的形式特征297
2.2.1.2.8.2.2 汉语介词的用法举例299
2.2.1.2.8.3 汉德介词对比小结322
2.2.1.2.9 汉德连词的分析和对比322
2.2.1.2.9.1 德语连词综述322
2.2.1.2.9.1.1 从属连词323
2.2.1.2.9.1.2 并列连词323
2.2.1.2.9.1.3 德语常用连词用法举例和它们的汉语表达325
2.2.1.2.9.2 汉语连词综述355
2.2.1.2.9.2.1 汉语常用连词用法举例及其德语的表达356
2.2.1.2.9.3 汉德连词对比小结379
3.汉德句法对比381
3.1 句子的定义381
3.2 句子的交际功能分类381
3.3.1.2.1 汉语单句的类型384
3.3.1.2 汉语的单句384
3.3.1.1.1 纯简单句384
3.3.1.1.2 扩展的简单句384
3.3.1.1 德语的简单句384
3.3.1 汉语单句和德语简单句的对比384
3.3 句子的结构分类384
3.3.1.3 德语简单句和汉语单句的对比小结385
3.3.2 汉语复句和德语复合句的对比386
3.3.2.1 德语的复合句386
3.3.2.2 汉语的复句387
3.3.2.3 汉语复句和德语复合句对比小结389
3.4 汉德句子成分的对比390
3.4.1 汉德谓语成分的分析和对比390
3.4.1.1 德语谓语成分综述390
3.4.1.1.1 限定动词390
3.4.1.1.2 语法的谓语部分391
3.4.1.1.3 词汇上、习用语上的谓语部分391
3.4.1.1.4 表语391
3.4.1.1.5 宾表语392
3.4.1.2 汉语谓语成分综述393
3.4.1.3 汉德谓语对比小结395
3.4.2 汉德主语成分的分析和对比396
3.4.2.1 德语主语成分综述396
3.4.2.2 汉语句子主语成分综述397
3.4.2.3 汉德句子主语成分对比小结398
3.4.3 汉德句子宾语成分对比399
3.4.3.1 德语句子宾语成分综述400
3.4.3.1.1 第四格宾语400
3.4.3.1.2 第三格宾语400
3.4.3.1.3 第二格宾语401
3.4.3.1.4 介词宾语401
3.4.3.1.5 表宾语401
3.4.3.1.6 德语句子的宾语可以由从句担任402
3.4.3.1.7 德语句子的宾语可以由带zu的不定式来担任402
3.4.3.2.4 数量词作宾语403
3.4.3.2.2 动词或动词短语作宾语403
3.4.3.2.3 小句作宾语403
3.4.3.2 汉语句子宾语成分综述403
3.4.3.2.1 名词或代词作宾语403
3.4.3.2.5 形容词作宾语404
3.4.3.2.6 “的”字结构作宾语404
3.4.3.2.7 汉语中的双宾语404
3.4.3.2.8 汉语句子的地点宾语405
3.4.3.2.9 汉语句子的工具宾语405
3.4.3.3 汉德句子宾语成分对比小结405
3.4.4.1.1 状语和宾语的区别406
3.4.4 汉德句子状语成分的对比406
3.4.4.1 德语句子状语成分综述406
3.4.4.1.2 状语的表达形式407
3.4.4.1.3 状语的词义分类407
3.4.4.2 汉语句子状语成分综述408
3.4.4.2.1 副词作状语408
3.4.4.2.5 数量词作状语409
3.4.4.2.4 名词作状语409
3.4.4.2.3 动词作状语409
3.4.4.2.2 形容词作状语409
3.4.4.2.6 并列词组作状语410
3.4.4.2.7 偏正词组作状语410
3.4.4.2.8 主谓词组作状语410
3.4.4.2.9 述宾词组作状语410
3.4.4.2.10 动补词组作状语410
3.4.4.2.11 方位词组作状语411
3.4.4.2.12 介词词组作状语411
3.4.4.3 汉德状语对比小结411
3.4.4.3.1 德语的小品词和情态词及其在汉语中的表达412
3.4.4.3.2 汉语的情态虚词“的、了、吧、呢、嘛”及其在德语中的表达413
3.4.4.3.3 汉语句子的补语及其在德语中的表达414
3.4.4.3.4 德语中的补充说明语及其在汉语中的表达415
3.4.5.1.2 定语的位置416
3.4.5.1.1 定语和句子成分416
3.4.5.1 德语定语综述416
3.4.5 汉德定语(也叫附加语)的分析和对比416
3.4.5.1.3 德语各种定语417
3.4.5.1.4 名词的多级定语422
3.4.5.1.5 名词性代词的定语424
3.4.5.1.6 同位语425
3.4.5.2 汉语定语综述427
3.4.5.3 汉德定语对比小结430
3.5 汉德句型对比研究431
3.6 从思维、语言、语言形式上看汉德两种语言的共性和个性437
4.汉德语篇对比若干问题的思考443
4.1 汉德语篇结构对比444
4.2 语篇中的语句分析对比446
4.3 语篇组合中联系因素的对比448
4.3.1 语篇组合中指同形式的分类和对比448
4.3.1.1 预指指同的分析和对比449
4.3.1.2.1 同形指同表达式的分析和对比450
4.3.1.2 复指指同的分析和对比450
4.3.1.2.2 局部同形指同表达式的分析和对比451
4.3.1.2.3 语义推导指同表达式的分析和对比454
4.3.1.2.4 语用推导指同表达式的分析和对比455
4.3.1.2.5 指代指同表达式的分析和对比456
4.3.1.2.6 句式指同表达式的分析和对比459
4.4 连词作为语篇联系因素的分析和对比460
4.4.1 并列连词的分析和对比460
4.4.2 选择连词的分析和对比461
4.4.3 转折连词的分析和对比461
4.4.4 从属连词的分析和对比462
4.5 同位素语义链的分析和对比463
4.6 语句中各成分语义跨句能力的分析和对比466
4.7 本章小结468
5.从汉德语言的对比看中西文化的差异470
参考书目481
热门推荐
- 722498.html
- 53155.html
- 1195531.html
- 1195803.html
- 459095.html
- 3468170.html
- 568423.html
- 3180274.html
- 2850879.html
- 368690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0508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8104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6980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2623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3003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7220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0198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3395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9824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332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