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横看成岭侧成峰 长江下游城市近代化的轨迹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横看成岭侧成峰 长江下游城市近代化的轨迹
  • 茅家琦等著 著
  • 出版社: 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 ISBN:721401002X
  • 出版时间:1993
  • 标注页数:410页
  • 文件大小:18MB
  • 文件页数:42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横看成岭侧成峰 长江下游城市近代化的轨迹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长江下游城市近代化问题概述1

第一节 1840年以前城市的基本面貌1

一 城市有较大发展,但没有跨入近代1

二 牵制城市发展的保守因素4

第二节 上海开埠和它的辐射作用10

一 上海的自然历史面貌10

二 外国资本主义觊觎已久11

三 上海开埠及四大“中心”的形成13

四 上海近代因素的辐射作用18

第三节 1840—1937年城市面貌的变化22

一 少许变化的55年22

二 显著变化的40年30

第四节 遭受列强侵略和吸取西方先进事物55

一 城市逐步近代化是吸取西方先进事物的结果55

二 城市逐步近代化是在封建主义和外国资本主义双重压力下进行的60

三 《学衡》杂志的呼吁:采择中西文化的精华65

第五节 影响城市近代化进程的若干因素71

一 传统经济发展程度和地理环境的作用71

二 人的主观能动作用74

三 地区文化传统——城市近代化的文化基因75

四 道路的多样性和社会的异质性79

第二章 “地方自治”型的南通城市近代化道路第一节 南通的自然条件和传统社会81

一 自然环境和传统经济81

二 南通城的历史及其传统功能85

第二节 南通近代化的起点——大生纱厂的创建86

一 南通近代化的前奏86

二 大生纱厂创建之动因87

三 南通近代化的设计师——张謇90

四 大生纱厂创建的过程94

第三节 南通近代化的“全方位”推进96

一 以棉纺为核心的近代工业体系96

二 垦牧公司——近代大农业106

三 近代文化教育事业117

四 市政建设及社会福利事业121

第四节 结语123

一 南通近代化的若干特征123

二 成就和挫折125

三 南通道路的历史意义135

第三章 时至势会、人自为战——无锡城市近代化的道路第一节 无锡走向近代化的关键因素139

一 优越的地理位置139

二 发达的商品经济基础140

三 近代化的催化剂——上海近代经济的扩散141

第二节 近代化道路上的无锡142

一 近代化的主要标志——民族工业的发展进程142

二 其他近代化企业152

三 教育和文化157

四 日新月异的城市面貌160

第三节 无锡近代化的几个特征163

一 地区的经济中心163

二 颇具特色的企业家群体165

三 传统文化与资本主义经营的结合169

第四节 结语175

第四章 “变商为工”型的常州城市近代化道路第一节 常州城市传统:地区政治和转输中心179

一 自然和历史形成的地方素质179

二 传统功能和传统经济182

第二节 晚清常州184

一 政治中心地位的丧失185

二 商业的新发展186

三 传统手工业和交通运输业的演变192

四 社会与文化的变迁197

第三节 第一次“变商为工”的浪潮205

一 资本主义近代工业的初步发展205

二 常州资产阶级与地方政治213

第四节 第二次“变商为工”的浪潮和纺织染工业一枝独秀216

一 纺织染近代工业一枝独秀216

二 教育、交通的发展和城市面貌的改变226

三 城市转输功能的转化234

第五节 结语237

一 常州近代化的道路237

二 常州和南通、无锡的比较238

第五章 工业缓慢发展、商业较快繁荣的芜湖第一节 武力强制下的对外开放246

一 海关、洋行及不平等贸易246

二 开辟芜湖租界252

三 教堂、传教和教案254

四 对外开放后的城市面貌261

第二节 文化、思想、教育方面的变化262

一 新式学校和报刊的创办262

二 新知识分子群体和新式团体的出现269

三 从“五卅运动”看芜湖城市民众的精神面貌276

第三节 近代工业的缓慢发展和商业的较快繁荣277

一 近代工业的起步和发展277

二 近代工业的若干特点287

三 商业的较快繁荣291

第四节 城市和社会变迁293

一 人口和城市规模293

二 城市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295

三 阶级结构、家庭功能和社会组织298

第五节 结语301

第六章 镇江城市近代化的艰难历程304

第一节 鸦片战争后50年的镇江304

一 转口贸易的发展304

二 早期的近代工业319

三 近代教育的产生323

第二节 辛亥革命后25年间的镇江326

一 贸易条件的恶化和商业的衰微326

二 近代工业发展缓慢330

三 近代教育的进一步发展333

第三节 结语338

第七章 宁波城市近代化和“宁波帮”在外地的发展第一节 近代化的自然、历史和文化基础341

一 自然条件和商业经济341

二 宁波商人集团343

三 浙东文化中浓厚的商业色彩347

第二节 鸦片战争后宁波城市近代化的历程349

一 1887年以前城市的若干变化349

二 1887年以后近代工业的兴起与发展357

三 城市其他方面的变化366

第三节 近代“宁波帮”——对宁波近代化的一个重要侧面的考察375

一 新式宁波商人在外地的兴起375

二 宁波商人在外地创办的近代企业380

三 宁波帮与江浙财团387

第四节 结语392

后记397

主要参考书目39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