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水泥化验室实用手册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王瑞海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
- ISBN:7800909581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514页
- 文件大小:30MB
- 文件页数:544页
- 主题词:水泥工业(学科: 实验室) 水泥(学科: 生产过程 学科: 质量控制) 水泥工业 实验室 水泥 生产过程 质量控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水泥化验室实用手册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质量认证1
第一节 GB/T 19000系列标准的构成及其应用1
一、合格评定的概念2
二、质量认证的概念3
三、认证和认可的区别3
四、产品认证4
五、质量体系认证4
六、产品认证和质量体系认证的关系5
七、企业如何申请产品认证和质量体系认证6
八、企业认证条件的咨询7
九、企业取得质量认证资格必须具备的条件7
十、通用水泥产品质量认证条件(CQBM 201-101-2001)8
第二节 质量体系的建立9
一、质量体系的定义9
二、质量体系的建立步骤11
三、质量体系的要求14
四、水泥产品生产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大纲(CQBM 201-201-2001)33
第三节 质量手册的编制方法34
一、质量手册的内容34
二、质量手册的编写方法35
三、编制质量手册应注意的几个问题37
第二章 质量管理机构和管理制度41
第一节 质量管理机构的设置和职责41
一、质量管理机构的设置41
二、质量管理机构的职责41
第二节 化验室的性质、职责、任务和权限41
一、化验室的性质41
二、化验室的职责42
三、化验室的任务42
—、环境条件43
四、化验室的权限43
第三节 化验室的基本条件43
二、人员配备和人员素质44
三、化验室检验设备、仪器设备技术要求或规格、检定周期及所需数量44
四、化学分析组、生产控制组和物理检验组的检测任务49
第四节 化验室的内部管理制度49
一、化验室内部管理制度的内容49
二、抽查对比制度50
三、检验与试验仪器设备、化学试剂的管理要求50
四、标准溶液专人管理和复标制度50
五、检验人员培训和考核要求51
六、原始记录、台帐与检验报告填写、编制、审核制度51
第五节 分析测试中的质量保证52
一、分析测试中质量控制52
二、分析测试的质量评定55
二、烧伤56
第六节 化验室安全知识56
一、割伤56
三、中毒57
四、防火57
五、防爆58
六、防触电59
七、安全生产规章制度59
第三章 硅酸盐水泥的生产概论61
第一节 水泥的分类和名词术语61
一、水泥的分类61
二、水泥命名的一般原则62
三、主要水泥产品的定义62
四、与水泥有关的术语63
五、与水泥性能和试验方法有关的术语65
第二节 六大类通用水泥的定义与代号66
第三节 六大类通用水泥的强度等级与技术要求67
第四节 废品水泥和不合格品水泥的判定规则69
第五节 水泥生产方法及工艺流程69
一、水泥窑的类型和作用69
二、水泥回转窑概况69
三、水泥立窑概况71
第四章 硅酸盐水泥熟料的组成和率值75
第一节 硅酸盐水泥熟料的矿物组成75
一、硅酸三钙76
二、硅酸二钙76
三、铝酸三钙77
四、铁铝酸四钙77
五、游离氧化钙和方镁石77
一、水硬率78
二、石灰饱和系数78
第二节 熟料的率值78
三、硅酸率79
四、铝氧率79
第三节 熟料的化学成分、矿物组成和率值之间的换算关系79
一、由化学成分计算率值79
二、由化学成分计算矿物组成80
三、由矿物组成计算化学成分80
四、由矿物组成计算率值80
五、由率值计算化学成分81
六、由化学成分及率值计算矿物组成81
第五章 配料82
第一节 配料方案设计82
一、配料设计的基本原则82
二、熟料率值的选择83
三、氟硫矿化剂的掺量84
一、率值及矿物组成的计算85
第二节 配料计算公式85
二、熟料煤耗、熟料中煤灰掺入量和熟料标准煤耗的计算86
三、理论料耗的计算88
四、生料掺煤量的计算88
五、灼烧基成分的计算及物料平衡方程88
六、干基与湿基质量换算公式89
七、灼烧基与干燥基质量换算公式89
八、干基耗煤量、空气干燥基、收到基之间的换算公式89
第三节 一般生料的配料计算方法89
一、尝试拼凑法的计算步骤89
二、配料计算实例90
第四节 掺复合矿化剂的生料配料计算96
一、掺复合矿化剂的生料计算步骤96
二、掺复合矿化剂的生料配料计算实例97
一、原燃材料消耗定额的计算100
第五节 原燃材料消耗定额与物料平衡的计算100
二、原燃材料需要量的计算和物料平衡表的编制102
第六节 生产过程中三率值的控制103
一、加强对原燃材料的预均化103
二、要确保配料方案,提高熟料质量,关键要稳定生熟料三率值103
三、加强对原燃材料和出磨生料水分的测定和控制104
四、加强生料中含煤量的检测和控制104
五、针对本厂工艺条件,注意采取相应技术措施105
六、根据本厂实际情况.确定相应方法105
第六章 原燃材料和水泥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106
第—节 水泥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点和控制指标106
第二节 石灰质原料的质量控制112
一、石灰质原料的特征112
二、石灰质原料的质量控制113
一、粘土质原料的特征114
第三节 粘土质原料的质量控制114
第四节 校正原料的质量控制115
二、粘土质原料的质量控制115
一、铁质校正原料116
二、硅质校正原料116
三、铝质校正原料117
第五节 燃料的质量控制117
一、燃料的特性117
二、燃煤的质量控制120
三、燃煤的管理120
第六节 萤石的质量控制121
第七节 石膏的质量控制121
一、石膏的分类121
二、技术要求122
三、验收规则122
一、粒化高炉矿渣的定义和技术要求123
第八节 混合材料的质量控制123
二、粉煤灰的定义和技术要求125
三、火山灰质混合材料的分类和技术要求127
四、用干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炉矿渣粉128
第九节 生料的质量控制128
一、生料质量的主要控制项目128
二、生料成分波动的原因及调整方法131
三、生料的均化132
四、生料的配煤134
五、生料成球质量控制135
第十节 熟料的质量控制136
一、控制项目136
二、立窑熟料质量分析138
三、熟料质量的波动因素及调整方法141
一、控制项目143
第十一节 水泥的质量控制143
四、熟料的储存和使用143
二、出磨水泥的管理145
三、出厂水泥的管理145
第十二节 我国水泥新标准及其对水泥产品质量和生产工艺的影响150
一、我国水泥标准制、修订的主要内容150
二、IS0强度与GB强度的关系153
三、新标准对我国水泥产品质量和生产工艺的影响154
第七章 化验室基础知识162
第一节 分析化学常用术语162
第二节 误差、有效数字与数据处理173
一、常用的统计特征数173
二、定量分析中的误差175
三、不确定度及其评定179
四、数值修约规则182
五、分析结果中可疑数据的取舍185
六、工作曲线的一元回归方程——最小二乘法188
第三节 试验室用水规格和检验方法189
一、分析用纯水的制备189
二、分析试验室用水规格190
三、分析试验室用水检验方法190
第二节 样品的采集190
第四节 标准容器的校准192
一、洗涤液的配制和使用192
二、标准容器的校准192
第五节 分析天平195
一、分析天平的等级195
二、分析天平的型号和规格195
三、分析天平的计量性能196
四、机械加码分析天平198
五、单盘分析天平200
六、电子天平202
七、天平的使用规则203
八、天平的称量方法204
第六节 贵重金属的使用205
一、铂器皿205
二、银器皿205
三、镍器皿206
第七节 化学试剂206
一、常用化学试剂的规格206
二、化学试剂的选用与使用注意事项206
三、化学试剂的管理与安全存放条件207
四、化学试剂的取用208
五、常用酸、碱试剂的一般性质208
第八节 滤纸209
第九节 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210
一、溶液的一般概念210
二、各种溶液的定义210
三、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211
四、物质的基本单元214
五、滴定分析计算示例216
第十节 标准滴定溶液配制和标定的规定220
一、一般规定220
二、标准溶液浓度的验证221
第十一节 全分析总结果的加和221
第十二节 烧失量的校正计算222
第八章 仪器分析方法223
第一节 分光光度法223
一、吸收光度法的基本原理223
二、仪器介绍224
三、分光光度法的应用224
第二节 火焰光度法225
三、火焰光度法的应用226
一、火焰光度法的基本原理226
二、仪器介绍226
第三节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227
一、基本原理228
二、仪器结构及分类228
三、原子吸收分光度分析在水泥化学分析中的应用229
第四节 X射线荧光分析法229
一、X射线荧光分析法的基本原理229
二、仪器的主要结构及分类230
三、X射线荧光光谱仪在水泥厂的应用232
第五节 电位分析法233
一、溶液pH值的测定234
二、电位滴定法235
三、离子选择电极法235
—、法拉第定律236
第六节 库仑分析法236
二、控制电位库仑滴定的原理237
第九章 各种化学成分的测定原理及测定要点238
第—节 试样的分解238
—、试样的细度和试样的烘干238
二、试样约分解238
第二节 水分的测定244
第三节 烧失量的测定245
一、测定要点245
二、对因烧失量变化引起的分析结果的变动进行校正246
第四节 不溶物的测定246
一、测定原理246
一、氯化铵重量法247
三、配不溶物的测定方法247
二、QB/T176—1996《水泥化学分析方法》中不溶物的测定(基准法)247
第五节 二氧化硅的测定247
二、氟硅酸钾容量法250
三、改进的氟硅酸钾容量法253
第六节 配位滴定法的基本原理255
一、EDTA及其配合物的特点255
二、配合物在水溶液中的稳定性256
三、提高配位滴定选择性的措施259
四、配位滴定的方法和应用260
五、配位滴定法在水泥化学分析中的应用261
第七节 三氧化二铁的测定262
一、EDTA直接滴定法262
二、铋盐返滴定法264
三、邻菲罗啉比色法264
第八节 三氧化二铝的测定265
一、铜盐返滴定法265
二、铅(或锌)盐返滴定法267
三、氟化铵置换—EDTA配位滴定法268
四、EDTA直接滴定铝269
第九节 二氧化钛的测定270
一、苦杏仁酸置换—铜盐溶液返滴定法270
二、过氧化氢配位—铋盐溶液返滴定法270
三、二安替比林甲烷比色法271
第十节 氧化钙的测定271
第十一节 氧化镁的测定273
第十二节 氧化锰的测定275
一、比色法275
二、过硫酸铵氧化法275
第十三节 各种形态硫的测定276
一、全硫的测定276
二、硫酸盐硫的测定277
三、硫化物的测定282
第十四节 氧化钾和氧化钠的测定282
第十五节 氟和氟化钙的测定284
—、离子选择电极法285
二、蒸馏法286
三、萤石中氟化钙的快速分析原理287
第十六节 磷的测定287
一、方法原理287
二、操作要点288
第十七节 氯的测定288
一、电位滴定法288
二、蒸馏法288
第十章 样品的采集和制备289
第一节 样品的代表性289
一、取样量的确定289
二、进厂的原料、燃料取样290
一、原料取样290
二、保证样品代表性的措施290
三、生产过程中的取样291
第三节 样品的制备与保管292
一、样品的制备292
二、样品的保管292
三、对出厂水泥检验样品的制样、留样的要求294
四、水泥厂向质检机构送检样品的要求295
第十一章 常用试剂和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296
第一节 配制溶液的注意事项296
第二节 普通试剂的配制297
一、试剂浓度的表示方法297
二、试剂的配制297
一、二氧化硅标准溶液301
第三节 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301
三、一氧化锰标准溶液302
二、二氧化钛标准溶液302
四、三氧化二铁标准溶液303
五、氧化镁标准溶液303
六、氧化钾、氧化钠标准溶液304
七、碘酸钾标准滴定溶液304
八、重铬酸钾标准溶液305
九、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305
十、碳酸钙标准溶液306
十一、EDTA标准滴定溶液306
十二、硫酸铜标准滴定溶液307
十三、硝酸铋标准滴定溶液307
十四、乙酸铅标准滴定溶液308
十五、硫酸锌标准滴定溶液308
十七、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309
十六、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309
十八、氟标准溶液310
十九、盐酸标准滴定溶液310
二十、苯甲酸无水乙醇标准滴定溶液311
二十一、五氧化二磷标准溶液311
二十二、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312
二十三、盐酸标准滴定溶液313
第十二章 水泥及其原燃材料化学分析方法314
第一节 水泥化学分析方法314
一、水泥系统分析方法之一314
二、水泥系统分析方法之二322
第二节 水泥熟料化学分析方法330
一、水泥熟料系统分析方法330
二、水泥熟料系统分析方法之二335
一、水泥生料系统分析方法之一337
第三节 水泥生料化学分析方法337
二、水泥生料系统分析方法之二339
第四节 石灰石化学分析方法340
一、石灰石系统分析方法之一340
二、石灰石系统分析方法之二344
第五节 粘土化学分析方法347
一、粘土系统分析方法之一347
二、粘土系统分析方法之二350
第六节 铁矿石化学分析方法352
第七节 石膏化学分析方法356
第八节 矿渣化学分析方法359
第九节 萤石化学分析方法363
一、萤石氟化钙的快速测定363
二、萤石系统分析方法之一364
三、萤石系统分析方法之二369
一、烧失量372
四、含有硫酸钡的萤石分析方法372
第十节 石英标准砂分析方法372
二、二氧化硅的测定373
三、标准砂中附着氯的测定374
第十一节 矾土及铝酸盐水泥分析方法375
一、矾土及铝酸盐水泥系统分析方法之一375
二、矾土及铝酸盐水泥系统分析方法之二380
第十二节 明矾石化学分析方法383
第十三节 重晶石化学分析方法384
第十四节 其他成分的化学分析方法387
一、氧化钾和氧化钠的测定方法387
二、全硫的测定方法387
三、硫化物的测定方法389
五、氟的测定方法390
四、一氧化锰的测定方法390
六、氯的测定方法395
七、磷的测定方法399
八、游离二氧化硅的测定方法400
九、氧化亚铁的测定方法400
第十五节 水泥用煤的分析及发热量的测定401
一、煤质分析中常用的代表符号401
二、煤的工业分析403
三、煤的发热量的测定408
第十六节 利用工业分析结果计算煤的低位发热量413
一、水泥用煤现行计算煤的低位发热量的统一经验公式414
二、计算煤低位发热量的新公式415
三、高灰分(Aa>45)煤低位发热量的经验公式416
六、计算举例417
五、标准煤耗417
四、低位发热量417
第十三章 水泥生产控制分析方法420
第一节 碳酸钙滴定值的测定420
第二节 生料中氧化钙的快速测定421
第三节 生料中氧化铁的快速测定422
第四节 黑生料中含煤量的测定424
第五节 生料细度的测定430
第六节 物料水分的测定430
第七节 水泥原料易磨性的测定431
一、易磨系数的测定431
二、粉磨功指数的测定431
第八节 水泥生料易烧性的测定435
一、取样436
二、生料球水分的测定436
第九节 水泥生料球的性能测定436
三、生料球粒度分布的测定437
四、生料球耐压力的测定437
五、生料球堆积密度的测定438
六、生料球表观密度的测定439
七、生料密度的测定440
八、生料球堆积空隙率的测定440
九、生料球孔隙率的测定440
十、生料球高温爆破率的测定441
十一、生料球冲击破损率的测定441
十二、干球磨损率的测定441
十三、生料球高温收缩率的测定442
第十节 生料中氟的测定443
第十—节 熟料中游离氧化钙的测定443
一、丙三醇-乙醇法444
二、乙二醇法445
三、乙二醇-乙醇快速法445
第十二节 水泥熟料烧失量的测定445
一、控制熟料烧失量的作用445
二、熟料烧失量的测定方法446
第十三节 水泥熟料立升重的测定446
第十四节 水泥及其熟料中三氧化硫和不溶物的测定446
第十五节 水泥细度的检验447
一、负压筛法447
二、水筛法448
三、手工干筛法448
四、试验结果的计算公式449
第十六节 水泥比表面积的测定449
一、测定原理449
二、仪器449
四、试验步骤451
三、仪器校准451
五、比表面积的计算452
六、影响比表面积测定的因素及注意事项453
第十七节 水泥组分的定量测定455
一、范围455
二、要求456
三、水泥试样的制备456
四、具有三种组分的水泥中组分含量的测定456
五、具有三种以上组分的水泥中组分含量的测定461
第十八节 火山灰质混合材料活性试验方法463
一、测定原理463
二、仪器463
四、试验材料要求464
五、试验步骤464
三、试剂464
六、结果表示465
第十四章 水泥物理性能及检验466
第—节 硅酸盐水泥的水化和硬化466
一、水泥熟料矿物的水化466
二、硅酸盐水泥的水化467
三、水泥的凝结和硬化468
第二节 水泥品质要求和物理力学性能468
一、密度与容重468
二、细度469
三、需水性469
四、凝结时间470
五、体积安定性470
六、强度471
一、养护箱472
二、养护池472
第三节 养护设备及养护温度、湿度的控制472
第四节 水泥物理性能检验操作及注意事项473
一、胶砂强度检验473
二、水泥密度测定方法(液体排代法)477
三、水泥细度的测定478
四、标准稠度用水量检验478
五、凝结时间检验480
六、安定性检验481
七、胶砂流动度测定482
附录484
第一部分 法律法规知识484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484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490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493
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试行条例496
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办法498
第二部分 常用数据500
—、国际相对原子量表500
二、法定计量单位501
三、常用酸和氨水的密度和浓度501
四、常用酸碱指示剂及其变色范围502
五、常用混合指示剂503
六、常用缓冲溶液504
七、常用基准物质及其干燥条件504
八、常用洗涤剂505
九、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505
十、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定义507
十一、建材工业部分常用计量单位换算表510
十二、水泥及其原材料的成分511
主要参考标准512
主要参考文献514
热门推荐
- 2489192.html
- 3274605.html
- 2319113.html
- 2639203.html
- 3426871.html
- 52124.html
- 3752268.html
- 1298879.html
- 300270.html
- 310974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0121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1496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6965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1087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4588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5802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8208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9867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2697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793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