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行政执法领域渎职犯罪侦破与认定瓶颈实战攻坚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陈波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
- ISBN:9787510216909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274页
- 文件大小:49MB
- 文件页数:292页
- 主题词:渎职罪-刑事侦查-研究-中国;渎职罪-认定-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行政执法领域渎职犯罪侦破与认定瓶颈实战攻坚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行政执法相关常识和原理概述1
第一节 行政执法领域渎职相关概念、内容等的把握和运用2
一、行政管理与行政执法的基本概念3
(一)行政管理的概念3
(二)行政执法的特征和常规运行4
(三)全面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是实现国家和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急迫任务7
二、行政执法与司法活动的区隔11
(一)关于“执法”概念的辨识11
(二)关于“司法”概念的准确定位12
(三)关于行政机关中的公安机关、司法局的特殊性问题13
第二节 对行政执法监督的常识认知及发展趋势把握14
一、检察机关对行政执法运行监督的常规做法与趋势认知14
(一)对行政执法进行法律监督的范围把握15
(二)加大对渎职侵权犯罪行为的查处力度,促进行政执法人员依法行使管理社会的职权19
(三)健全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相衔接的工作机制,加强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监督20
二、对行政执法活动进行监督的探索及发展趋势的把握和运用22
(一)重视支持、配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22
(二)稳妥把握和处理好反渎侦查与行政执法的相互关系24
第二章 行政执法领域渎职犯罪的认知误区及其把握处理31
第一节 对行政执法领域渎职犯罪认知落差与红线的把握和处理32
一、对同类人员按照同样规定要求、习惯做法甚至同一方法工作却造成不同后果和社会影响情形的把握和处理34
(一)要紧紧把握渎职犯罪的结果犯性质34
(二)涉嫌行为必须法定的危害程度才会受到立案查处35
二、对经上级组织、单位领导批准同意和阅知知情后或者行使单位职权、职责造成危害后果或者恶劣影响情形的把握和处理35
(一)对经上级组织、单位领导批准、同意和阅知、知悉、知情后所实施涉嫌行为的把握和处理36
(二)关于行使单位或组织职权、履行单位职责行为所造成危害后果或者恶劣社会影响情形的把握和处理44
三、对利用职权创收用于发奖金、补贴或者随意改善福利待遇以及超计划额外支出等行为的把握和处理48
(一)对行政执法人员“钓鱼执法”收钱或者以其他方法获取款额归公开支或者入“小金库”行为的把握和处理49
(二)对单位决定的、以办案“提成”的方法鼓励多办案,且提成所得又是放入单位“小金库”情形的把握和处理50
(三)对利用查案权将罚没、扣押、收缴涉案款项查扣、收取后不上缴、纳入“小金库”情形的处理51
(四)对超越职权套取、骗取公款作为“辛苦费”“工作补贴”或者“奖励金”发放给相关工作人员情形的处理53
(五)对明知执法对象构成犯罪或者掌握到其犯罪线索,收取“赞助款”“捐助款”或者“罚款”了事、销案情形处理53
四、关于特定职责人按照既有规定、制度,或者经正常、公开程序仍造成严重危害后果情形的把握和处理55
(一)对于严格按照上级部署要求、主要内容公开办理但具体程序有瑕疵的情形的把握和处理55
(二)对经正常程序、领导点头和首肯或者已接受过纪检监察机关现场监督、检察机关预防程序情形的把握和处理56
(三)对严格经正常手续、程序后办理的减刑、假释或者暂予监外执行行为的把握和处理57
五、对行政执法人员虽然履行了一定程度职责但仍然出现严重危害后果情况的把握和处理58
(一)对做了一些工作但点到为止的情形的把握和处理58
(二)对负有检查报告、督促落实等全能职责人员只履行部分职能情形的把握和处理59
(三)对于“为官不为”部分情形的把握和处理59
(四)准确把握和理解“不正确履行职责”的不同情形59
六、一些特殊情形下涉及渎职犯罪问题的把握和处理60
(一)对联合调查组出具的《责任事故调查报告》中没有提到的人可否作为渎职犯罪责任人员来查究的把握和处理60
(二)负有特定职责人员不正确履行职责,违反规定将应由自己履行的管理职能承包给不具有行政执法权的社会人员,造成严重危害后果或者恶劣社会影响情形的处理60
(三)无行政执法资格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擅自决定实施只有具有行政执法资格人员才能实施的执法行为情形的处理61
(四)对隐藏在各种普通刑事犯罪后、社会大众所统称的“保护伞”案件的把握和处理62
(五)警察调查普通刑事犯罪过程中造假证据、更换实物证据行为性质的把握和罪名确定65
(六)对于行政执法人员实施的各类隐匿、瞒报、不报行为的把握和处理66
第二节 行政执法领域渎职犯罪行为性质疑难问题辨识67
一、关于渎职类犯罪主观故意有无的辨识和把握67
(一)许多行为人玩忽职守主观故意、主观心态明显,其对违反相关规定或法律内容不正确履行职责行为是故意的68
(二)对玩忽职守犯罪行为人主观心态故意成分表现得不明显的,可从其所实施客观行动分析判断69
(三)对于既有消极的放弃职守的行为痕迹,又有积极的主动滥用职权情形的把握和处理69
(四)特殊情形下渎职犯罪行为人主观故意的把握和认定70
(五)侦查过程中渎职犯罪的共同主观故意的把握和认定71
二、关于特定职责人不正确履行职责行为与严重危害后果之间实质、内在因果关系的把握和处理72
(一)推敲履行特定职责内容范围、实施流程,判定因果关系紧密度,把握行为人相似行为罪与非罪的问题72
(二)紧紧把握危害结果在现实空间里存在与否,反推该结果产生的主要原因,甄别清、把握准因果关系存在与否75
(三)通过获取充分、扎实的涉案证据来锁定、证实特定职责人员的不履行以及不正确履行自身职责与特定危害后果之间直接、必然、内在的因果关系77
(四)通过确定特定职责人系列行为的具体性质推断是哪种行为造成了严重危害后果的出现78
(五)多个行政执法部门对于被监管对象的违法行为都有管辖权却都没有行使管理权、履行法定义务情形下,各个执法部门的刑事责任追究问题的把握82
(六)因果关系必须是直接、必然和有本质关联性的紧密度关系而不能仅仅是有一定关系84
(七)较为特殊的渎职行为与车祸危害结果之间因果关系的实证分析与认定84
三、对特定职责人员监管办理各类证件活动中渎职犯罪的把握和处理89
(一)特定职责人员(研究决定或者指示、命令、要求他人)在有关证件、表格上签字、盖章行为的罪错辨别与处理89
(二)在审批、签发证照环节,滥用职权、玩忽职守与伪造、买卖国家机关公文证件罪的辨识和处理91
四、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徇私枉法罪、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罪、伪证罪、玩忽职守罪、非法拘禁罪等易混淆行为性质的甄别和处理94
(一)警察利用职务便利为犯罪嫌疑人提供虚假立功证明材料行为性质的认定94
(二)对行政执法机关内部人员徇私舞弊、通风报信、作奸犯科等行为性质的把握和处理98
(三)对警察利用办案职务便利收钱行为性质的甄别和处理99
(四)对警察、协警或者派出所保安队长通风报信行为性质的把握和确定107
(五)特定渎职犯罪主体与普通类犯罪主体类似、近似犯罪行为性质的辨识和处理107
五、与特定职责人所实施渎职行为相关联行为性质的辨识和处理109
(一)负有特定职责人员实施某一渎职行为的同时又牵扯到另外行为情形的把握和处理109
(二)特定职责人既实施了渎职行为(徇私枉法等除外)又实施了贪污、受贿行为的,数罪并罚109
(三)对特定职责人先前职务职责行为转换后行为性质的辨识和处理109
第三章 侦破过程中必须把握和处理好的关要之点112
第一节 要注意把握和解决与破案工作有关的重点问题112
一、正确解读和处理好渎职犯罪结果犯性质与反渎工作的主动性关系构架113
(一)全力开展好对下一级人民检察院查案工作启动、推进、力度、质量和效率的督导、指导工作113
(二)上级院要主动帮助下一级院破解侦查难题、营造较好的执法办案环境113
二、重视通过锁定行为人主观故意以确定犯罪性质114
(一)上下多级行为人涉嫌主观故意存在与否的把握和确定115
(二)对单位、组织既有决定不予以贯彻执行的态度和行为的把握和确定116
(三)对多部门均负有某一行政行为职责而单一部门人员涉嫌主观故意的把握和认定117
(四)对以没有徇私情、私利系为公办错事、业务水平不高等为借口否定自身渎职主观故意情形的把握和认定118
(五)对社会人员和特定职责人员勾结共同作案适用何罪名的把握和处理119
三、固守案情主体脉络,把握案件焦点和主题,掌控侦破工作重心120
(一)紧紧围绕渎职犯罪构成焦点和主体脉络来思考问题,获取证据,查破案件120
(二)排除一切干扰,不受各种借口的影响,心无旁骛地获取犯罪客观事实证据122
四、结合有关案件实际情况,灵活把握和选择具体罪名开展工作123
(一)在优先适用“特殊罪名”前提下法定附带条件缺失情形的罪名适用123
(二)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适用法定罪名126
五、采取有效措施切实解决反渎案件实刑率普遍太低问题127
(一)改革创新出实招,切实提升案件质量、品位等特质127
(二)“一案双查”,多重保险,确保相关案件能判实刑,从整体上提升反渎案件实刑率130
(三)靠大力推进反渎侦查信息化、侦查一体化和侦查技术装备的现代化等办案机制改革来提高反渎侦破实刑率133
(四)用足活用强制措施,有效提升办案质量,提升实刑率134
第二节 侦破活动中犯罪案件的司法认定易错点透析135
一、重视刑法意义上的渎职犯罪主体范围确定精准与否对案件成立的影响135
(一)对行政执法人员主体身份的准确把握和认定135
(二)把握认定行政执法人员身份要注意的方面139
二、准确把握涉嫌行为人所负有“特定职责”的确切含义来衡量和考查相关案件144
(一)对行政执法人员“特定职责”的准确理解144
(二)对“特定职责”有无把握工作中应注意的问题146
三、对涉嫌行为人所实施含糊混搭性渎职行为的把握和处理149
(一)对“特定职责”准确把握与处理的方法150
(二)处理“特定职责”要注意的问题156
四、获取和认定犯罪案件事实必须把握积极稳妥、全面准确维度157
(一)获取和认定犯罪案件事实必须把握的大的原则157
(二)获取和认定犯罪案件事实具体处理办法162
第四章 侦查破案实战操作与运行167
第一节 侦查实战运行常规性做法的把握与运用167
一、让信息化办案新常态结出硕果168
(一)时刻保持职业敏感性,始终处于主动出击状态,确保打赢“遭遇战”、“处突战”168
(二)围绕“以事立案”制度作用发挥,开展信息化查案169
(三)在信息化查案中把细节性证据运用到极致172
(四)依托信息化查案强化智能调查、智慧破案工作174
(五)发挥科技驱动作用,优化调查路径、方法和具体措施177
二、个案侦破的“案眼”把握与运用181
(一)做实初查,把它作为突破案件的关键环节181
(二)重视证据和背景资料的收集和运用,依靠真实严谨的证据证实犯罪184
(三)重视细节把握和运用,依靠细节性证据破获和证实犯罪187
第二节 类案侦查实战战术技巧集成与运用190
一、对各种类型“保护伞”犯罪案件侦破方法举要190
(一)“从涉黑犯罪入手,以利益链为抓手”侦破案件190
(二)要讲究策略,借势用势,形成合力,有效办案192
(三)巧获线索,化装调查,以智取胜破犯罪193
(四)结合信息化办案、精细化侦查查破案件195
(五)从处罚信息入手找准切入点,攻破犯罪同盟侦破案件196
二、建筑工程领域的渎职犯罪案件侦破方法举要198
(一)以事立案,秘侦密查,突破难点,侦破全案198
(二)靠外围基础工作选准突破口,重点攻坚破获犯罪199
(三)以贪污贿赂类犯罪砸开口子或者稳定大势再破渎职犯罪201
(四)着眼于犯罪规律特点,系统性查破案件202
(五)将经济、执法运行中不正常节点作为办案的突破口203
(六)查清相关人员“隐秘站位”带动全案的侦破204
(七)将查清“现有现象”中可能存在“猫腻”或者背后“潜流”作为突破口204
三、对诈骗国家各种补贴类犯罪背后渎职犯罪侦查方法举要205
(一)外围秘密调查,中心开花,人性化办案,办成铁案205
(二)针对共性特点顺藤摸瓜,左右关联,深挖窝串案206
(三)侦查技术开路,合并处理推进,侦破犯罪案件207
(四)做实初查,信息引路,关联深挖办铁案207
(五)抓住利益共享做文章,沿着利益流向链条使劲,运用侦查逻辑推理破案209
(六)智慧初查,善用谋略,盘根究底,顺水推舟,侦破案件210
(七)抓住关键点,撕开突破口,顺水推舟,侦破案件212
(八)发挥“两法衔接”机制外溢效应,加强与专业部门配合,查办窝串案213
四、城管、综合执法渎职犯罪案件侦破方法举要214
(一)把寻破案脉门,获取关键证据,深挖窝串犯罪214
(二)把着力点选在经济社会运行中不正常之处或者疑点来证实犯罪215
(三)查清既有现象中可能存在的“无形之手”以查破案件216
(四)以查清事情发展过程中令人生疑点来推动破案进程216
五、各种收费活动背后的渎职犯罪侦破方法举要217
(一)根据特定行业特点,展开秘密调查,智破犯罪217
(二)网上初查与调查走访结合,多手并用,力控人、财物,侦破犯罪220
(三)外围调查打基础,确定切入点,释疑解惑,侦破窝案221
六、国土资源系统渎职犯罪案件的查办方法举要224
(一)抓住易生寻租环节或者点作为突破口开展破案224
(二)根据行为人本身特质量身定做侦查方案,突破犯罪225
(三)运用侦查假设,寻根刨底,从表象中挖掘真相,侦破犯罪227
(四)巧施谋略,杀回马枪获取证据,侦破“夹生饭”案件227
(五)真心投入,抢抓时期,快侦快结,深挖余罪229
七、食药系统渎职犯罪案件侦破方法举要230
(一)根据一般规律,初查开路,挂牌督办跟进,查破案件230
(二)敏锐发现线索,讲究谋略,攻坚克难,侦破窝串案231
(三)强化初查,夯实基础,快侦快结,一网打尽233
(四)讲究谋略,化装调查,抓切入点,突破窝串案234
(五)主动出击获线索,顺藤摸瓜抓证据,抓住细节做文章,侦破渎职案236
八、工商行政管理人员渎职犯罪侦破方法举要238
(一)结合案件特点,识破骗局,巧施谋略,突破案件238
(二)主动出击挖线索,顺藤摸瓜获证据,最终锁定作案人240
(三)侦监、渎侦联手,敏锐发现线索,以事锁定犯罪242
(四)破除迷雾,紧盯“暗疾”,彻查“挡箭牌”背后猫腻244
(五)解读、查清不正常现象的来龙去脉,让案情真相水落石出246
九、公安执法管理渎职犯罪侦破方法举要247
(一)抓住问题不放,善于质疑追踪,讲究谋略技巧,侦破案件248
(二)多方协作,强化外围调查,围绕过程细作文、办铁案249
(三)发挥“两法”衔接作用,借力打力,查破案件252
(四)获取关键证据,突破并证实犯罪252
(五)查微析疑,巧用玄机,侦破案件253
十、环保系统犯罪侦查方法举要255
(一)抓住受损结果逆向追踪,层层剥笋,以职锁人,侦破犯罪255
(二)靠基础调查排查出突破口,勘破关键证据,一举锁定犯罪258
(三)初查抓住中间环节,追查取证锁定关键人物,侦破案件261
(四)初查查明事实,锁定犯罪证据,去繁就简,突破犯罪263
(五)倒查责任,甄别比对,去伪存真,侦破犯罪265
(六)夯实基础,巧借外力,固定证据,侦查攻坚,侦破犯罪267
(七)做细初查,掌控对手,俯瞰全案,重点突破270
后记274
热门推荐
- 1765177.html
- 225240.html
- 2618937.html
- 3388676.html
- 3806247.html
- 922627.html
- 2501528.html
- 3787575.html
- 1257131.html
- 315474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5712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7349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2443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7213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3645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3020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3950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2973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3165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572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