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发展论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李普者主编 著
- 出版社: 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
- ISBN:7561438397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211页
- 文件大小:10MB
- 文件页数:226页
- 主题词:少数民族-社会发展-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发展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少数民族社会发展的主体1
第一节 少数民族社会发展的实践主体和价值主体1
一、少数民族社会发展的实践主体2
二、少数民族社会发展的价值主体5
三、充分调动少数民族社会一切发展主体的积极因素7
第二节 少数民族社会发展主体的全面发展9
一、少数民族社会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9
二、推进少数民族社会人的全面发展的途径12
第二章 少数民族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18
第一节 生产力在少数民族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18
一、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18
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推动少数民族社会全面进步的杠杆20
第二节 民族地区的科技建设和技术创新22
一、民族地区的科技建设22
二、民族地区的技术创新25
第三节 民族教育的建设和创新27
一、民族教育的建设27
二、民族教育的创新33
第四节 民族地区的管理创新39
一、民族地区的公共管理创新39
二、民族地区的企业管理创新41
第五节 民族文化的创新和发展43
一、吸收世界各国和各民族的先进文化44
二、汲取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45
三、创新和发展民族文化46
第六节 少数民族人才队伍建设47
一、培养和造就高素质少数民族人才队伍48
二、提高少数民族人才的综合素质51
三、构建少数民族人才评价、使用机制和激励机制53
第三章 少数民族社会文化心理结构的转型56
第一节 少数民族价值观念结构关系的转型57
一、西方民族传统文化价值观念结构关系与华夏传统文化价值观念结构关系57
二、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价值观念结构关系及其转型59
第二节 少数民族政治价值观念的变化61
一、从空头政治转变为务实政治61
二、从德治(或人治)观念转变为法治观念62
三、从依附观念转变为民主、自由、平等观念65
四、改变官本位的人生价值取向,树立科学的人生价值观65
第三节 少数民族经济价值观念的变化67
一、从安贫乐道转变为利益竞争67
二、从耻于经商、轻商转变为重商68
三、从身份特权观念转变为平等契约观念69
四、从平均主义观念转变为效率优先观念70
第四节 少数民族伦理价值观念的变化71
一、从重义轻利观念转变为义利统一观念71
二、从群体至上的价值观念逐渐转变为群体与个体相统一的价值取向73
第四章 少数民族社会经济结构的转型75
第一节 少数民族社会资源配置方式的转变76
一、少数民族社会的资源配置方式76
二、少数民族社会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78
第二节 少数民族社会所有制结构的转变82
一、少数民族社会的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82
二、少数民族社会的所有制向多种所有制转变84
第三节 少数民族社会产业结构的变化85
一、少数民族社会产业结构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86
二、少数民族社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88
第四节 少数民族社会个人收入分配形式的变化90
一、马克思主义按劳分配学说及其在少数民族社会的实践91
二、少数民族社会个人收入分配形式的多元化93
第五章 少数民族社会政治结构的转型97
第一节 民族意识的创新与发展97
一、整合各少数民族传统意识98
二、开拓各少数民族现代意识资源99
三、塑造各少数民族成功的意识101
第二节 民族地方各级政权政治活动的民主化102
一、依法治区、依法治州、依法治县乡102
二、从自治区、自治州到自治县、民族乡进一步实行党政分开103
三、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04
四、完善民族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05
五、加强民族地方基层民主建设108
六、建立和健全民族地方的民主监督体制109
七、民族地方民主的制度化和法律化112
八、发展民族地方的民主文化113
九、完善民族地方的选举制度114
第三节 民族地方各级政府职能的转变115
一、扩大民族地方各级政府政治权力的社会管理职能116
二、转变民族地方各级政府的管理规则117
三、转变民族地方各级政府的管理方式118
第六章 少数民族习惯法向成文法的转型120
第一节 民族习惯法的内容、性质、功能与文化120
一、民族习惯法的主要内容121
二、民族习惯法的性质125
三、民族习惯法的功能126
四、民族习惯法文化129
第二节 建构民族法律体系131
一、立法机关吸收和认可好的、行之有效的民族习惯法131
二、民族法律体系的基本框架132
第三节 民族法律制度与少数民族社会发展136
一、建立少数民族社会秩序和改革少数民族社会体制136
二、调控少数民族社会发展和保护少数民族社会发展成果138
第七章 构建少数民族社会保障制度140
第一节 少数民族社会保障制度的内容及其功能140
一、少数民族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内容141
二、少数民族社会保障制度的功能149
第二节 少数民族社会保障基金152
一、少数民族社会保障基金的含义及社会保障基金制度的构成153
二、少数民族社会保障基金的筹集153
第三节 少数民族社会保险基金156
一、少数民族社会保险基金的筹集156
二、少数民族社会保险基金的运营和使用161
第四节 少数民族社会保障管理164
一、少数民族社会保障管理的内容165
二、少数民族社会保障管理体制166
第八章 建立健全少数民族社会安全制度168
第一节 少数民族社会安全问题168
一、少数民族社会安全指标体系169
二、影响少数民族社会安全的因素171
三、转型期影响少数民族社会安全的因素172
第二节 少数民族社会安全机构175
一、维护少数民族社会公共安全的国家机关175
二、维护少数民族社会安全的辅助力量178
第三节 少数民族社会安全法制178
一、少数民族社会安全保障法律体系179
二、少数民族社会犯罪控制模式181
第四节 少数民族社会刑事政策182
一、防治犯罪决策182
二、宽严相济的基本刑事政策183
三、标本兼治的控制犯罪总体目标183
第九章 构建少数民族社会危机管理机制185
第一节 危机的形态186
一、危机的界定186
二、危机的分类189
三、危机的诱因189
第二节 少数民族社会危机管理机制193
一、应急机制:建立民族地方政府危机处理机构193
二、资源配置机制195
三、政府责任机制196
四、预警、监控机制和快速反应机制197
五、与媒体互动机制198
六、危机决策机制200
七、专家咨询机制201
八、科技援助机制203
九、法律支持机制203
十、社会动员与保障机制204
十一、民族凝聚力机制205
十二、危机后处理机制206
热门推荐
- 2595210.html
- 2637559.html
- 3862577.html
- 3654659.html
- 966925.html
- 1160350.html
- 2375546.html
- 1620209.html
- 238485.html
- 222732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4328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6861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9983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3640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2727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2018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2992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84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6385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9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