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振兴装备制造业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振兴装备制造业研究
  • 唐晓华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16105108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241页
  • 文件大小:49MB
  • 文件页数:252页
  • 主题词:制造工业-经济发展-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振兴装备制造业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第一篇 产业组织与中国装备制造业振兴9

第一章 中国装备制造业产业组织的理论分析9

第一节C—0—C—P范式:一种产业组织分析的新范式11

一 产业组织理论的基本沿革及S—C—P范式11

二 技术变迁和企业合作需要新的产业组织研究范式13

三C—0—C—P范式的组织治理逻辑14

四 产业群的基本组织模式21

第二节 装备制造业的产业特征与“合理”的产业组织模式24

一 装备制造业的产业特征:技术层面与经济层面24

二 装备制造业产业组织合理模式的经济学分析28

第三节 网络寡占型产业组织模式下的企业行为33

一 企业的组织行为33

二 企业的竞争行为33

三 企业间的合作行为34

四 企业的研究开发行为36

五 企业产品服务的差异化37

第四节 网络寡占型产业组织模式的绩效分析38

一 资源配置效率38

二 分工、专业化与合作效率40

三 交易费用节约的效率41

四 技术创新效率42

第五节 结论44

第二章 中国装备制造业的市场集中度46

第一节 研究综述46

第二节 中国装备制造业目前发展状况分析47

一 装备制造业的总体运行态势较好,利税率较高48

二 装备制造业的发展不平衡,亏损现象较为严重49

三 中国装备制造业的比重较低50

四 中国装备制造业的自主技术创新能力薄弱50

第三节 中国装备制造业的市场集中度分析55

一 集中度与市场绩效55

二 中国装备制造业市场集中度现状57

三 中国装备制造业区域集中度现状61

第四节 中国装备制造业的区域竞争力:基于主成分分析方法的分析67

一 主成分分析方法简介67

二 装备制造业竞争力的主成分分析69

第五节 结论73

第三章 中国装备制造业的网络组织模式75

第一节 产业网络:一种新型产业组织方式75

一 产业网络思想的产生75

二 经济社会学的社会网络分析76

三 装备制造业的产业网络组织创新研究77

第二节 装备制造业网络组织的运行机制77

一 装备制造业网络组织的技术基础和运行平台77

二 国外装备制造业网络组织的典型模式80

第三节 装备制造业网络组织创新模式选择83

一 大型核心制造企业与中小企业的联结84

二 跨行业的大企业间网络型联盟85

三 制造企业与其他经济要素的互动85

第四节 中国装备制造业网络组织创新的实证研究86

一 装备制造业网络组织现状分析——以沈阳为例86

二 沈阳市装备制造业网络组织效应分析87

三 装备制造业网络组织创新的案例分析——以华晨金杯汽车公司为例90

第五节 中国装备制造业实施网络组织创新的政策支持95

一 装备制造业网络组织创新的基础条件95

二 装备制造业网络组织创新的政策支持体系98

第六节 结论100

第二篇 自主创新与中国装备制造业振兴107

第四章 中国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模型107

第一节 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现状与产业技术特征107

一 装备制造业的自主创新现状107

二 装备制造业的产业技术特征109

第二节 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的组织模式与模型构建110

一 组织模式110

二 模型构建110

第三节 中国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111

一 指标和数据的选取111

二 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的地位112

三 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分析114

四 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的结构性分析116

第四节 结论118

一 创建良好的技术创新环境118

二 实现市场、技术和政策的有效对接118

三 构建装备制造业技术引进消化吸收效果评价体系118

四 发挥行业协会作用119

第五章 中国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的行业分析:以汽车产业为例120

第一节ETSI:一个产业自主创新的分析框架124

一ETSI:产业技术创新阶段转换的决定因素124

二ETSI的内部逻辑关系129

第二节 实证分析:中国汽车产业技术进步的贡献率130

一 模型、方法与变量131

二 样本数据及处理133

三 参数估计及检验135

四 测算结果及分析137

第三节 中国汽车产业技术进步的主要障碍分析140

一 市场与规模约束140

二 技术因素的制约143

三 组织因素的制约148

四 制度因素的制约150

第四节 中国汽车产业技术进步的路径选择及政策支持153

一 中国汽车产业的开放式自主创新之路153

二 促进中国汽车产业自主创新的政策支持154

第五节 结论157

第六章 中国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的行业分析:以通信产业3G标准竞争为例160

第一节 文献概述161

第二节 标准竞争的网络效应162

第三节3G标准竞争模型与福利比较163

一 标准竞争的基本模型163

二 标准竞争的福利分析167

第四节3G技术标准竞争分析169

一TD-SCDMA的安装基础劣势169

二TD-SCDMA的安装预期优势169

三TD - SCDMA的竞争可行性分析170

第五节 结论171

第七章 中国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的地区分析:以沈阳为例173

第一节 沈阳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现状173

一 产业发展现状173

二 技术创新现状174

第二节 沈阳装备制造业的自主创新模式选择175

一 正确理解自主创新和自主创新模式选择175

二 沈阳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模式176

第三节 沈阳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体系的政策支持178

一 从战略上重视技术创新178

二 围绕重点领域,组织实施重大项目179

三 建立大沈阳区域——产业创新体系合作机制179

第四节 结论180

第三篇 政府干预与中国装备制造业振兴185

第八章 中国装备制造业振兴中的产权制度改革185

第一节 装备制造业发展中的国有所有权186

一 装备制造业的产业属性186

二 国有所有权下的经营绩效187

三 国有所有权与创新激励不足187

第二节 装备制造业发展中的非国有所有权189

一 私有产权的激励189

二 外资进入与所有权结构变化190

第三节 结论192

第九章 中国装备制造业振兴中的外商直接投资194

第一节 政府干预装备制造业外商直接投资的解释196

一 装备制造业的产业特征及战略属性196

二 外商直接投资的投资趋势及装备制造业外资并购特征197

三 外资并购所引发的行业风险202

四 全球价值链分工引出对创新的制约及政府干预的必要性204

第二节 政府干预外商直接投资的策略和途径208

第三节 结论210

第十章 中国装备制造业振兴的途径213

第一节 新时期中国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基础因素214

一 基于国际生产网络的产业转移214

二 开放条件下的研究开发资源配置216

三 新型工业化的市场需求220

四 先进制造技术的市场机会222

五 产业竞争中的政府224

第二节 集约化、集群化与集成化:中国装备制造业振兴的路径选择226

一 集约化战略226

二 集群化发展227

三 集成化创新230

第三节 中国装备制造业振兴的政策支持233

一 实施对称性的产业组织政策233

二 创造性地发挥国有企业的战略作用234

三 建设开放的现代装备制造业技术体系235

四 促进产业国际分工条件下的外包升级236

五 加大装备制造业人力资本投资237

第四节 结论23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