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北京沟域经济发展研究 理论、实践与政策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陈俊红,周连第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 ISBN:9787513622479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315页
- 文件大小:36MB
- 文件页数:331页
- 主题词:山区经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北京市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北京沟域经济发展研究 理论、实践与政策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篇 理论与方法前言1
第一章 导论3
一、研究背景3
二、研究意义6
(一)理论意义6
(二)实践意义6
三、国内外研究进展7
(一)国外区域经济发展研究7
(二)国内区域经济发展研究8
(三)北京沟域经济发展研究10
四、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15
(一)研究内容15
(二)研究方法17
(三)技术路线18
第二章 沟域经济发展的理论基础19
一、沟域经济与生态经济19
二、沟域经济转型发展理论21
(一)熵理论21
(二)自组织理论23
三、沟域经济发展的空间开发理论25
(一)增长极理论25
(二)点轴开发理论26
(三)网络开发理论27
(四)梯度开发理论27
四、区域产业结构演变理论29
(一)配第一克拉克定理29
(二)库兹涅茨的现代经济增长理论29
(三)产业融合理论30
五、沟域经济发展的产业选择理论32
(一)比较优势理论32
(二)产业关联理论33
(三)经济增长阶段理论33
(四)动态比较费用论34
六、本章小结34
第三章 沟域经济内涵及基本特征38
一、沟域经济的概念38
(一)沟域的内涵38
(二)沟域经济内涵及划分39
(三)沟域和沟域经济基本特征44
(四)沟域经济与流域经济的关系46
(五)沟域经济区与行政区划的关系51
二、沟域经济区划原则和方法52
(一)沟域经济区划的原则52
(二)沟域经济区划的方法54
(三)北京沟域经济区划分55
三、本章小结57
第四章 北京沟域经济的发展现状58
一、生态环境状况58
(一)自然资源禀赋58
(二)生态环境保护61
二、沟域经济发展的基础条件62
(一)基础设施建设62
(二)产业基础64
(三)社会经济环境68
(四)政策环境69
三、沟域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70
四、本章小结72
第五章 北京沟域经济发展的产业结构评价74
一、沟域产业结构熵的构成74
(一)产业结构的熵构成74
(二)产业结构熵与产业结构调整76
二、产业结构联系熵的测算77
(一)产业结构的关联时效77
(二)产业结构的关联质量78
(三)产业结构有序度的测量79
三、产业结构运行熵的测算80
(一)评价机理80
(二)评价指标81
四、北京沟域产业结构熵值评价83
(一)产业联系熵的测算83
(二)产业运行熵的测算85
五、本章小结87
第六章 北京沟域经济的发展战略89
一、产业结构调整的前提条件89
(一)沟域的功能定位89
(二)沟域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92
二、沟域经济发展的SWOT分析94
(一)SWOT分析方法94
(二)SWOT因素的分析95
(三)评价模型102
(四)战略重点与战略内容107
三、本章小结110
第七章 北京沟域经济发展的产业选择113
一、区域产业分类与特征113
(一)主导产业113
(二)基础产业115
二、沟域主导产业选择的指标体系构建115
(一)沟域主导产业选择的基准115
(二)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120
(三)主导产业选择模型120
(四)沟域主导产业选择的实证研究122
三、沟域经济发展的产业选择和培育133
(一)主导产业133
(二)基础产业135
四、本章小结135
第八章 北京沟域产业融合发展实现路径137
一、沟域产业融合发展实践历程137
(一)调研概况137
(二)结果分析139
二、沟域产业融合发展机制和途径141
(一)沟域产业融合机制141
(二)沟域产业融合途径142
(三)沟域产业融合趋势145
三、沟域产业融合发展模式的实证分析146
(一)休闲旅游服务带动模式146
(二)绿色工业主导模式150
(三)都市型现代农业驱动模式151
(四)原生态经济发展模式154
四、本章小结157
第九章 蒲洼沟域经济发展研究159
一、蒲洼沟域经济概况159
(一)蒲洼沟域概况159
(二)蒲洼沟域经济发展历程159
二、蒲洼沟域产业发展战略分析161
(一)优势分析161
(二)劣势分析162
(三)产业选择战略选择162
三、蒲洼沟域的产业选择163
(一)指标选择和计算163
(二)产业选择结果165
四、蒲洼沟域产业结构现状与评价166
(一)蒲洼沟域产业发展现状166
(二)蒲洼沟域产业结构评价168
五、本章小结172
第十章 北京沟域经济空间分异格局与优化174
一、沟域经济发展水平的空间分异格局174
(一)经济实力174
(二)农民人均纯收入175
(三)产业结构176
二、北京沟域经济空间分异程度测算176
(一)研究方法176
(二)测算结果177
三、北京沟域要素禀赋的空间分异态势179
(一)北京沟域的劳动禀赋179
(二)北京沟域的资本禀赋状况182
(三)北京沟域的自然资源禀赋状况183
(四)北京山区乡镇要素禀赋空间分异指数测算183
四、北京沟域经济空间结构优化途径184
(一)点—线—面推进模式184
(二)多层次阶梯式开发模式185
五、本章小结186
第十一章 北京山区—平原互动发展路径188
一、关于山区—平原的关系定位188
二、沟域—平原的要素联系与产业互动发展模式189
(一)以资源开发为主线的产业互动模式189
(二)以平原技术输入为主线的产业互动发展模式193
(三)以劳动就业为纽带的产业互动发展模式196
(四)以社会投资联系的产业互动发展模式198
三、沟域经济与平原经济的互动发展战略200
四、本章小结202
第十二章 北京沟域经济发展的政策保障203
一、沟域产业政策体系203
(一)政策目标203
(二)坚持的原则203
(三)政策体系框架204
二、沟域产业发展的政策保障207
(一)资源开发的补偿政策207
(二)基础设施建设的扶持政策208
(三)产业培育的援助政策208
(四)协调发展的调控政策209
三、本章小结212
下篇 实践与政策215
第十三章 北京典型沟域经济发展实证分析215
一、 重点沟域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概况215
二、 沟域经济建设进展与成绩216
(一)主导产业选择准确并有一定规模216
(二)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218
(三)新村和民居建设呈现了新的村容村貌219
(四)组织与管理模式有创新,效果显著220
(五)沟域经济建设投资增加,渠道多元化220
三、 沟域经济建设经验与体会222
(一)沟域经济理论有深化,但还有难点需要攻破222
(二)山区经济建设有抓手,但模式创新还需加强224
(三)环境质量得到提升,但生态保护任务仍很重225
(四)山区经济建设进度加快,但相比全市平均水平尚有较大差距226
(五)沟域之间发展不平衡,组织管理与政策尚需完善228
四、几点启示230
(一)加强沟域经济理论体系和相关技术研究230
(二)加强沟域经济相关规划管理232
(三)加强沟域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开展科技创新和技术服务233
(四)加强相关政策创新234
第十四章 延庆县四季花海沟域产业融合发展路径235
一、 四季花海沟域概况235
二、 四季花海沟域经济发展模式237
(一)花水融合,打造特色产业沟237
(二)镇乡融合,以点成线协同发展237
(三)人与自然融合,提升生态环境质量238
(四)基础与服务融合,营造休闲旅游氛围239
三、取得的成效与问题239
四、几点启示242
第十五章 房山区南窖沟域产业转型发展路径244
一、南窖沟域概况244
二、南窖沟域经济建设模式246
(一)科技创新助力,构筑产业基础246
(二)文化创意推动,培育关键节点246
(三)生态工程带动,优化人居环境247
(四)内外因素互动,促进经济高效转型247
三、取得成效与面临的问题248
(一)取得的成效248
(二)面临的主要问题249
四、几点建议250
第十六章 怀柔区不夜谷沟域产业升级发展路径252
一、不夜谷沟域发展现状252
二、不夜谷沟域经济发展路径254
(一)立足资源,突出特色发展254
(二)搭建平台,注入社会资金255
(三)打造环境,丰富文化底蕴256
(四)服务市民、富裕农民257
三、面临的问题257
四、发展趋势258
(一)优化产业结构,改善产业格局259
(二)完善环境保护,拓展发展空间259
(三)强化管理规范,提升服务档次260
第十七章 北京沟域经济建设模式的对比分析261
一、典型沟域经济发展现状261
(一)延庆县四季花海沟域261
(二)房山区南窖沟域262
(三)怀柔区不夜谷沟域262
二、 典型沟域经济建设模式分析263
(一)旅游服务带动型模式263
(二)都市型现代农业驱动型264
三、典型沟域经济建设的经验与启示265
(一)农民增收是沟域经济建设的核心265
(二)政府和社会投入是沟域经济发展的关键266
(三)生态保护是沟域经济发展的前提267
(四)产业结构调整是转变沟域经济增长方式的路径268
(五)科技与文化并举塑造沟域核心竞争力269
附录一:关于推进山区沟域经济发展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271
附录二:关于促进生态涵养发展区协调发展的意见276
附录三:关于公开征集沟域经济发展规划的工作意见282
附录四: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沟域经济发展的意见287
附录五:北京市沟域经济发展资金管理暂行办法292
参考资料298
后记310
重要术语索引表312
热门推荐
- 1402678.html
- 1144888.html
- 3675021.html
- 2292141.html
- 981575.html
- 77643.html
- 2412671.html
- 1608101.html
- 1631611.html
- 174307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3667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6400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6542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2796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9475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8931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7386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1364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9815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165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