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信息化视阈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宋振超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
- ISBN:9787506847148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233页
- 文件大小:38MB
- 文件页数:247页
- 主题词: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信息化视阈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第一节 研究缘起和意义4
一、研究缘起4
二、研究意义9
第二节 研究现状11
一、国内研究综述11
二、国外研究动态25
第三节 研究设计29
一、研究目标29
二、研究思路31
三、主要研究方法31
第四节 主要创新点与不足32
一、主要创新点32
二、存在的不足33
第一章 信息化视阈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变革与特征34
第一节 信息交往实践变迁视阈下的社会变迁35
一、信息交往实践的元素构成:信息35
二、信息交往实践的技术基础:信息技术37
三、信息交往实践的发展状态:信息化41
四、信息交往实践的现实平台:信息社会45
第二节 信息化视阈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含义与特征50
一、信息化视阈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含义50
二、信息化视阈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征53
三、信息化视阈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变革56
第二章 信息化视阈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发展:多彩信息媒介与影响63
第一节 多彩信息媒介正以何种形象和方式出场64
一、黑色媒介形象66
二、白色媒介形象69
三、红色媒介形象73
四、黄色媒介形象76
第二节 多彩信息媒介影响大学生的何以能和替代效应78
一、多彩信息媒介影响发生的理论支撑79
二、多彩信息媒介影响成立的过程82
三、多彩信息媒介影响的替代效应86
第三节 新凸显的话语权——信息化视阈下大学生的主体性发展90
一、认知方式的拓展与重解90
二、行为选择的建构与解构93
三、道德取向的碰撞与融合95
第三章 信息化视阈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契机与挑战101
第一节 信息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提升的契机102
一、信息化视阈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含义102
二、信息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提升的契机104
第二节 信息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提升的挑战114
一、信息化视阈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不平衡性115
二、信息化视阈下大学生的适应性与不适应性120
三、信息化视阈下信息科技理性与信息伦理的冲突与契合125
第四章 信息化视阈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提升:原则内容与方法133
第一节 信息化视阈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提升的基本原则134
一、教育活动的实践性原则134
二、教育主体的平等性原则136
三、教育方式的疏导性原则138
四、教育内容的渗透性原则139
五、教育方向的前瞻性原则141
第二节 信息化视阈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提升的主要内容144
一、牢牢坚守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主导地位146
二、紧密结合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发展的新要求150
三、不断适应信息时代变化发展的客观要求156
四、继承与借鉴传统和国外思想政治教育内容159
第三节 信息化视阈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提升的主要方法163
一、立足实践:构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提升的实践之基164
二、着眼长远:寻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提升的和合之道166
三、突出重点:回应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提升的现实诉求169
四、注重融合: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提升的和谐律动171
五、提高实效:达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提升的目标指向173
第五章 信息化视阈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提升:路径与评价176
第一节 信息化视阈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提升的出场路径177
一、立足于信息交往实践视角,更新教育理念177
二、立足于教育者主体素质建设视角,强化教育手段180
三、立足于受教育者主体性发展视角,整合教育资源188
四、立足于信息伦理嬗变与审思视角,拓宽教育渠道192
第二节 基于有效性提升为目标导向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变革198
一、把好三个原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评价变革的前提199
二、实现三个突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评价变革的重点201
三、实施三个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评价变革的路径203
结语207
一、信息交往实践对大学生素质提升的价值208
二、走向信息交往实践的大学生自由而全面发展之路210
参考文献216
后记231
热门推荐
- 377957.html
- 1839053.html
- 3096112.html
- 3849605.html
- 2621495.html
- 391983.html
- 3571775.html
- 876148.html
- 3650204.html
- 36342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7837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31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3699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6349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1707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7698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0277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2199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0802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328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