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实用温病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实用温病学
  • 张灿玾著;米鹂,张鹤鸣整理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ISBN:9787506759984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214页
  • 文件大小:28MB
  • 文件页数:231页
  • 主题词:温病学说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实用温病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总论1

第一章 温病学说发展概况2

一、从《黄帝内经》成编至唐代2

(一)温病学说的起源2

(二)温病类属之分3

(三)外感热病专著之问世3

(四)温病学说的新发展4

二、从宋、金、元至明代5

(一)对《伤寒论》与温热病的研讨倍加重视5

(二)疫病专书的始作者7

(三)寒凉学派的形成7

(四)伤寒与温病学说渐趋分化7

(五)该时期对伤寒、温病发展的主要成就8

三、从清代以后8

(一)温病学说与伤寒学说的争辩9

(二)温病学说的发扬10

结语10

第二章 温病的辨证11

一、辨新感与伏邪11

(一)新感11

(二)伏邪12

二、辨证纲领15

(一)卫气营血16

(二)三焦21

结语23

第三章 温病的诊断25

一、望诊25

(一)辨舌25

(二)验齿29

(三)面色30

(四)察目30

二、闻诊31

(一)闻气味31

(二)闻语音31

三、问诊32

四、切诊32

(一)脉诊32

(二)腹诊33

结语34

第四章 温病的治法36

一、解表法36

(一)解表法的意义和作用36

(二)解表法的运用36

二、和解法37

(一)和解法的意义和作用37

(二)和解法的运用37

三、化湿法38

(一)化湿法的意义和作用38

(二)化湿法的运用39

四、清热法39

(一)清热法的意义和作用39

(二)清热法的运用40

五、攻下法41

(一)攻下法的意义和作用41

(二)攻下法的运用42

六、开窍法42

(一)开窍法的意义和作用42

(二)开窍法的运用43

七、熄风法43

(一)熄风法的意义和作用43

(二)熄风法的运用43

八、滋阴法44

(一)滋阴法的意义和作用44

(二)滋阴法的运用44

结语45

各论47

第一章 春温48

一、述义48

二、沿革48

三、病因49

四、病机50

(一)发病情况50

(二)病变类型50

五、证治51

(一)卫分证治51

(二)气分证治53

(三)营分证治58

(四)血分证治61

结语67

第二章 风温70

一、述义70

二、沿革70

三、病因71

四、病机71

五、证治73

(一)卫分证治73

(二)气分证治73

(三)营、血分证治76

结语77

第三章 暑温79

一、述义79

二、沿革79

三、病因80

四、病机80

五、证治81

(一)卫分证治81

(二)气分证治82

(三)营、血分证治86

(四)暑湿痹痿证治89

结语93

第四章 湿温96

一、述义96

二、沿革96

三、病因96

四、病机97

五、证治99

(一)卫分证治99

(二)气分证治100

(三)营分证治106

(四)血分证治107

(五)湿温变证证治109

(六)白?证治112

结语115

第五章 秋燥119

一、述义119

二、沿革119

三、病因119

四、病机120

五、证治121

(一)卫分证治121

(二)气分证治122

(三)营、血分证治124

(四)秋燥兼伏邪证治126

结语127

第六章 伏暑130

一、述义130

二、沿革130

三、病因131

四、病机131

(一)邪伏募原132

(二)邪舍于营132

五、证治133

(一)卫分证治133

(二)气分证治133

(三)营、血分证治135

(四)伏暑变证证治136

结语137

第七章 冬温140

一、述义140

二、沿革140

三、病因140

四、病机141

五、证治142

(一)卫分证治142

(二)气分证治143

(三)营、血分证治145

结语145

第八章 瘟疫147

一、概说147

二、病因149

三、辨证151

(一)瘟疫病的特点151

(二)瘟疫病的类型152

(三)瘟疫的特征152

(四)瘟疫和伤寒温病的区别153

四、瘟疫病的预防154

五、瘟疫的治疗原则156

六、瘟疫的证治157

(一)温热疫157

(二)燥热疫161

(三)湿热疫165

结语169

第九章 温毒172

一、概说172

二、病因172

三、证治173

(一)大头瘟173

(二)痄腮175

(三)烂喉痧177

结语181

第十章 斑疹183

一、病因183

二、形态184

三、辨证184

四、证治186

结语190

第十一章 妇人温病证治192

一、热入血室192

(一)病机192

(二)证治192

二、产前温热疫病治法194

(一)护胎方面194

(二)治疗方面195

三、产后温热疫病的辨证和治法196

(一)辨证196

(二)治疗法则197

结语199

第十二章 瘥后证治201

(一)余热未清201

(二)阴虚有热202

(三)脾胃虚弱203

(四)气血虚弱204

结语205

方剂索引21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