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现代中国养猪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现代中国养猪
  • 王林云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金盾出版社
  • ISBN:750824446X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768页
  • 文件大小:32MB
  • 文件页数:794页
  • 主题词:养猪学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现代中国养猪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人类生存与养猪生产的和谐发展1

第一节 中国养猪生产数量与生产方式的改变1

第二节 现阶段中国养猪生产的特点与问题3

一、现阶段中国养猪生产的特点3

二、现阶段中国养猪生产存在的问题4

第三节 中国养猪科学与技术的发展5

一、猪种资源的调查、改良和遗传资源的保护5

二、营养与饲料科学的发展7

第六节 国外主要猪种资源简介8

三、生化技术、分子生物学技术和微电脑技术在养猪生产中的应用8

四、中国的养猪学会、协会和学术团体9

第四节 世界养猪生产回顾10

第五节 中国养猪业和谐发展的战略性思考13

一、中国土地有限、人口众多、资源相对缺乏,养猪生产水平不高13

二、关于中国养猪业和谐发展的一些战略性思考14

第二章 猪的遗传资源24

第一节 家猪的起源与驯化24

第二节 品种概念的相对性26

一、品种概念的形成26

二、品种内性状的同质性及其衡量27

三、品种的异质性及其限度28

四、品种的世代延续、相对稳定性与变异30

五、品种的数量与品种内的结构31

第三节 中国主要地方猪种资源32

一、民猪33

二、八眉猪33

三、黄淮海黑猪34

四、淮猪34

五、莱芜猪34

六、汉江黑猪34

七、两广小花猪35

八、广东小耳猪35

十、德保猪36

九、陆川猪36

十四、文昌猪37

十五、临高猪37

十二、粤东黑猪37

十一、桂中花猪37

十三、海南猪37

十六、滇南小耳猪38

十七、蓝塘猪39

十八、香猪39

十九、两头乌香猪40

二十、槐猪40

二十一、五指山猪41

二十二、宁乡猪41

二十五、通城猪42

二十三、华中两头乌42

二十四、监利猪42

二十七、沙子岭猪43

二十六、东山猪43

二十八、湘西黑猪44

二十九、大围子猪44

三十、黔邵花猪45

三十一、大花白猪45

三十二、金华猪46

三十三、龙游乌猪46

三十四、闽北花猪47

三十五、嵊县花猪47

三十六、乐平猪48

三十七、杭猪49

三十八、赣中南花猪49

四十二、武夷黑猪50

三十九、玉江猪50

四十、玉山乌猪50

四十一、滨湖黑猪50

四十三、清平猪51

四十四、南阳黑猪51

四十五、皖浙花猪52

四十六、皖南花猪52

四十七、淳安花猪53

四十八、莆田猪53

四十九、官庄花猪53

五十、太湖猪54

五十一、二花脸猪54

五十三、嘉兴黑猪55

五十二、梅山猪55

五十四、浦东白猪56

五十五、姜曲海猪56

五十六、圩猪57

五十七、阳新猪57

五十八、内江猪57

五十九、荣昌猪58

六十、成华猪59

六十一、雅南猪59

六十二、湖川山地猪59

六十三、鄂西黑猪60

六十四、乌金猪60

六十五、威宁猪60

六十六、大河猪61

六十七、柯乐猪61

六十八、撤坝猪62

六十九、保山大耳猪62

七十一、白冼猪63

七十、复兴猪63

七十二、江口萝卜猪64

七十三、版纳微型猪64

七十四、明光小耳猪64

七十五、关岭猪65

七十六、黔东花猪65

七十七、藏猪65

七十八、桃园猪66

七十九、兰屿小耳猪66

八十、大蒲莲猪66

第四节 中国地方猪种资源的活体保护和研究67

一、猪种资源活体保护的目标与技术68

二、保持遗传多样性是猪品种资源活体保护的重要方法69

三、对我国地方猪种若干特性的分子生物学研究70

第五节 中国主要培育猪种资源和配套系73

一、哈白猪73

二、新金猪74

三、东北花猪74

四、新淮猪74

五、上海白猪75

六、北京黑猪76

七、赣州白猪76

八、汉中白猪77

九、三江白猪77

十、湖北白猪78

十三、光明配套系79

十二、南昌白猪79

十一、里岔黑猪79

十四、深农配套系80

十五、军牧一号猪81

十六、苏太猪81

十七、冀合白猪配套系82

十八、大河乌猪83

十九、中育猪配套系83

二十、华农温氏猪配套系1号84

二十一、鲁莱黑猪85

一、大约克夏猪87

二、兰德瑞斯猪87

三、杜洛克猪88

四、汉普夏猪88

五、皮特兰猪89

一、全球范围内的猪种基因(核苷酸)交流90

第七节 基因(核苷酸)交流是猪遗传资源发展的遗传基础90

二、中国国内的猪种基因(核苷酸)交流91

第三章 猪的育种94

第一节 猪的育种目标及度量方法96

一、繁殖性状97

二、生长肥育性状99

三、胴体性状100

四、种猪的成年体重和体尺105

五、毛色106

六、乳头的数量与形状107

七、皮肤厚度108

第二节 性状的选择原理与方法109

一、育种值与性状遗传力109

二、基本记录档案111

三、对数量性状的选择112

四、BLUP法的应用118

第三节 种猪性能测定121

一、种猪性能测定的发展121

二、种猪性能测定的技术操作规程121

第四节 猪质量性状的选择和综合评定123

一、对猪肢蹄结实度的选择124

二、外形评分与综合评定126

三、“种猪场管理与育种分析系统(GBS-V.4.0)”的应用128

第五节 猪的新品种(系)培育129

一、基础群的建立129

二、杂交对比129

三、交配方式129

一、杂交和杂种优势的概念130

第六节 杂交利用与繁育体系130

六、新品系的验收与利用130

五、世代间隔130

四、留种方式、性别比例和品种数量130

二、纯种与杂种的相对性131

三、现代遗传学对生物遗传与变异研究的新进展132

四、生物在世代延续中的变异133

五、杂种优势的世代变化134

六、配合力测定135

七、猪的杂交模式137

八、猪的杂交繁育体系139

第七节 生物技术在猪选种和生产中的应用140

一、氟烷基因的检测141

二、与猪繁殖力性状有关的基因142

三、与猪生长性状有关的基因145

四、与猪肉质性状有关的基因148

五、基因组印迹和对猪IGF2基因的研究151

第一节 野猪和家猪155

一、猪的驯化过程155

第四章 猪的生物学特性与动物福利155

二、野猪与家猪杂交的特种野猪157

第二节 猪的生物学特性161

一、繁殖率高,世代间隔短161

二、食性广,饲料转化率高162

三、生长期短,周转快162

四、嗅觉和听觉灵敏,视觉不发达163

五、适应性强,分布广163

六、小猪怕冷,大猪怕热164

第三节 猪的行为164

一、采食行为165

二、排泄行为166

四、争斗行为167

三、群居行为167

五、性行为168

六、母性行为168

七、活动与睡眠169

八、探究行为170

九、异常行为170

十、后效行为172

第四节 动物福利问题172

一、动物福利的概念172

二、国际动物福利状况173

三、动物福利与国际贸易174

四、猪的动物福利174

五、我国动物饲养中存在的福利问题179

一、水与猪的营养181

第一节 饲料的主要营养物质及其功能181

第五章 猪的营养和饲料181

二、碳水化合物与猪的营养182

三、蛋白质、氨基酸与猪的营养188

四、脂肪与猪的营养190

五、能量与猪的营养193

六、矿物质与猪的营养195

七、维生素与猪的营养206

第二节 各类饲料资源的营养特点212

一、能量饲料212

二、蛋白质饲料218

三、矿物质饲料222

四、青绿饲料226

五、粗饲料231

一、营养性添加剂235

第三节 饲料添加剂235

二、非营养性添加剂239

三、中草药饲料添加剂249

第四节 配合饲料251

一、配合饲料的优点252

二、配合饲料的种类252

三、饲粮配合的原则253

四、不同阶段猪的饲料配方要求254

五、饲粮配合的方法256

六、浓缩饲料263

七、添加剂预混料266

第五节 猪的饲养标准270

一、饲养标准的概念270

二、饲养标准在生产中的应用270

三、饲养标准的指标体系和指标种类271

五、我国的猪饲养标准272

四、饲养标准数值的表达方式272

附录 美国NRC猪饲养标准294

第六章 猪的繁殖304

第一节 公猪生殖器官与生殖生理304

一、公猪的生殖器官304

二、精子306

三、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对公猪生殖的调节307

四、公猪的初情期及适配年龄308

第二节 母猪生殖器官与生殖生理309

一、母猪的生殖器官309

二、卵子310

三、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对母猪生殖的调节312

四、母猪的初情期和适配年龄315

五、发情周期、发情表现和发情鉴定316

一、自然交配及人工辅助交配318

六、母猪的排卵机理及排卵时间318

第三节 猪的配种与人工授精318

二、人工授精技术简介319

三、人工授精站320

四、人工授精操作步骤322

五、受精330

第四节 妊娠与分娩333

一、妊娠的维持333

二、妊娠诊断334

三、胚胎发育335

四、附植与胎盘形成338

五、分娩及产前、产后339

六、助产342

二、胚胎移植344

一、同期发情344

第五节 猪的繁殖新技术344

三、体外受精346

四、性别控制346

五、胚胎性别鉴定347

六、转基因猪348

第七章 集约化养猪350

第一节 集约化养猪的概念与发展350

一、集约化养猪的概念350

二、我国集约化养猪的发展351

三、我国集约化养猪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对策352

第二节 集约化养猪的工艺流程与主要技术参数358

一、集约化养猪的工艺流程358

二、集约化养猪场的主要技术参数359

三、猪群结构与存栏头数的计算361

二、后备公猪的饲养管理362

第三节 种公猪的饲养与管理362

一、种公猪的营养特点362

三、成年公猪的饲养管理363

第四节 提高母猪的繁殖力364

第五节 待配母猪的饲养管理365

一、青年母猪的饲养管理365

二、空怀母猪的饲养管理366

第六节 妊娠母猪的饲养和护理368

一、妊娠母猪的饲养368

二、妊娠母猪的护理372

第七节 哺乳母猪的饲养管理373

一、预产期的计算373

二、母猪产后护理374

三、哺乳母猪的饲养与管理374

四、哺乳母猪饲养中的新经验377

第八节 哺乳仔猪的饲养管理380

一、哺乳仔猪的生理特点381

二、哺乳仔猪的死亡原因383

三、仔猪早期断奶384

四、哺乳仔猪的饲养393

五、哺乳仔猪的管理402

第九节 保育仔猪的饲养管理404

一、网床饲养404

二、保育仔猪的饲料配制407

三、保育仔猪的饲养密度和饲养管理408

第十节 隔离式早期断奶技术(SEW)409

一、建立健康猪群方法的研究进展409

二、SEW方法的效益估测410

四、SEW方法的饲养管理411

三、SEW方法的机理411

五、SEW方法在中国的试验412

第十一节 仔猪两阶段保育法和超早期(7~10日龄)断奶414

一、两阶段保育法的基本要求414

二、两阶段保育法的应用实例414

第十二节 近年来应用的一些环保型添加剂418

一、低聚糖418

二、脱霉素419

三、L-肉碱421

四、动物肽422

五、半胱胺424

六、微量元素氨基酸螯合物425

七、鸡卵黄免疫球蛋白427

八、大蒜素430

一、营养对商品肉猪生长的影响432

第一节 商品肉猪的饲养432

第八章 商品肉猪的饲养和无公害与优质猪肉的生产432

二、合理的饲喂制度437

三、饲料配方的设计441

四、提高猪肉质量的技术措施444

第二节 无公害食品猪肉的标准与生产447

一、食品不安全的历史教训447

二、无公害食品猪肉的标准453

三、无公害食品猪肉生产的主要危害点和质量关键控制点455

四、国外生产无公害食品的经验467

五、中国无公害食品猪肉生产的问题与对策471

第三节 猪肉的品质评定483

一、猪肉品质的一般评定484

第四节 优质猪肉的生产489

一、“优质猪肉”问题的提出489

二、几种劣质猪肉489

二、优质猪肉的定义与品质目标490

三、优质猪肉生产和猪肌肉中肌内脂肪的研究进展491

四、优质猪肉生产的其他配套措施508

第九章 猪群保健与疾病控制510

第一节 猪场的生物安全体系510

一、猪场的布局和内、外环境510

二、重视检疫,对病猪实行“五不治”514

三、消毒建规程,杀虫、灭鼠立制度516

四、免疫程序要合理,接种技术应规范522

五、控制我国猪主要传染病的畜牧策略529

第二节 猪的常见细菌性疾病531

一、猪肺疫531

二、猪布氏杆菌病532

三、猪丹毒535

四、猪链球菌病536

五、猪气喘病539

六、猪传染性胸膜肺炎540

七、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541

八、仔猪水肿病542

九、仔猪黄痢和仔猪白痢544

十、仔猪副伤寒545

十一、李氏杆菌病547

十二、猪痢疾548

十三、仔猪传染性坏死性肠炎549

十四、猪炭疽病550

十五、附红细胞体病552

十六、猪衣原体病553

第三节 猪的常见病毒性疾病554

一、猪瘟554

二、非洲猪瘟556

三、口蹄疫557

四、水泡性口炎558

五、猪繁殖呼吸综合征559

六、猪流感560

七、猪乙型脑炎561

八、猪伪狂犬病562

九、猪传染性胃肠炎562

十、猪园环病毒病563

十一、猪狂犬病564

十二、猪细小病毒病565

十三、猪血凝性脑脊髓炎566

十四、猪轮状病毒病567

第四节 猪的常见寄生虫病及普通病568

一、球虫病568

二、猪弓形虫病569

三、蛔虫病570

四、猪附红细胞体病571

五、猪囊尾蚴病572

六、疥螨病573

七、仔猪低血糖症574

八、皮肤真菌病574

九、疝(赫尔尼亚)575

十、霉饲料中毒576

十一、肺炎577

十二、中暑578

十三、生产瘫痪579

十四、乳房炎579

十五、子宫内膜炎580

十六、非传染性不孕581

十七、种公猪繁殖障碍582

十八、肌肉及关节风湿症583

十九、外伤、脓肿与蜂窝织炎584

二十、猪的四肢病585

二十一、猪应激综合征586

第十章 猪场设计、建筑和粪污的处理589

第一节 猪场与人居环境589

一、场场选择589

二、猪场的功能分区594

三、猪场建筑物布局594

四、猪场防护设施598

五、猪场消毒设施598

六、猪场灭鼠与除虫599

七、猪场绿化600

八、猪场对环境的污染601

第二节 猪舍建筑设计605

一、猪舍类型605

二、猪舍建筑要求609

三、猪舍结构610

四、新型建筑材料617

第三节 猪场设备621

一、猪栏621

二、饲喂设备625

三、供水系统和自动饮水器631

四、漏缝地板637

五、粪便清理方式和设备640

六、猪场粪便的输送与贮存设备645

七、供热采暖设备648

八、通风降温设备656

九、清洗消毒设备666

十、死猪处理设备672

十一、检测设备672

十二、运输设备675

十三、辅助设备676

第四节 猪场粪污处理678

一、集约化猪场粪、尿、污水处理技术方案的选择678

二、水冲粪法处理粪污的常用设备、方法和工艺679

三、猪场防水处理方法683

四、猪场污水处理设备691

第十一章 猪肉及肉制品加工696

第一节 原料肉的组成及特性696

一、肉的形态结构696

二、肉的化学组成及性质698

三、肉的品质特性702

四、肉的成熟705

五、肉的腐败708

第二节 肉制品加工的辅料708

一、调味料709

二、香辛料710

三、添加剂713

第三节 猪肉制品加工原理717

一、腌制717

二、绞碎、斩拌和乳化721

三、煮制722

四、烟熏724

五、干制727

第四节 猪肉制品加工729

一、腌腊制品729

二、酱卤制品735

三、干肉制品737

四、熏烤制品740

一、猪肉链的概念744

第一节 猪肉链744

第十二章 养猪产业化与经营管理744

二、猪肉链的变化与发展745

第二节 农业产业化与猪肉链746

一、农业产业化的概念746

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农业产业化747

三、两个较好的农业产业化企业介绍748

第三节 养猪场的经济效益分析749

一、肉猪成本的构成与分析749

二、繁殖场母猪成本的构成与分析750

三、原种猪场母猪的成本构成与分析754

第四节 我国近十年的猪粮比价及分析758

第五节 养猪场的经营管理761

一、经营管理中的人文管理761

二、改变国内养猪场困境的探讨762

三、规模猪场岗位责任制与联产计酬管理模式767

热门推荐